專利名稱:一種鳥糞石體外模型的構建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鳥糞石體外模型的構建方法,屬于醫學領域。
背景技術:
鳥糞石是由解脲酶微生物所引起的人類常見腎結石之一。主要由六水磷酸銨鎂/碳酸磷灰石所組成。為了預防鳥糞石的生成和復發以及研究如何溶解鳥糞石,必需建立鳥糞石的體外模型。我國目前尚無鳥糞石體外模型建立的研究。構建有效的鳥糞石體外模型有利于在體外觀察鳥糞石形成的物 理過程,以及在體外進行化學溶石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鳥糞石體外模型的構建方法。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發明是使用Griffith法配制了人工尿液,將稀釋后的奇異變形桿菌液接種于人工尿液中,奇異變形桿菌產生的解脲酶將人工尿中的尿素分解為氨和CO2,氨水可增加尿pH值,銨與尿中的鎂和磷酸根結合成磷酸銨鎂呈高度過飽和而析出,同時,在堿性尿液中,鈣和磷酸根合成磷灰石,并與來自尿素的二氧化碳結合成碳酸磷灰石,當這些成石物質達到過飽和時,結晶也將迅速形成,由此可以設計建立實驗結石模型。前述結晶形成的兩項核心技術是人工尿液的溫度和菌液的濃度。結晶經過紅外光譜分析,確認為碳酸磷灰石與磷酸銨鎂的混合性結晶即鳥糞石。一種鳥糞石體外模型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取IOOml無菌玻璃試管,在超凈工作臺將人工尿液80ml轉移至試管;
B、將O.5麥氏濁度菌液O. 8ml加入人工尿液,38— 42°C孵育;
(、于0、1、2、3、4、5、6、7、8、9、10、24小時分別取51111試管內液體,取其中IOOul液體,點
于96孔板內,并以顯微鏡觀察攝片;
D、其余以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0D600吸光度,記錄讀數;
E、檢測完的人工尿液2000rpmIOmin低速離心,取上清檢測pH值,記錄讀數;
F、24小時后離心收集晶體,0.05MpH8.6 Tris-HCl洗3遍,干燥后以紅外光譜及及偏振光顯微鏡分析。所述人工尿液,以g/L計,各成分含量如下CaC12 · 2H20,0. 651 ; MgCl2 · 6H20,
0.651 ;NaCl,4. 6 ;Na2S04,2. 3 ;KH2P04,2. 8 ;KC1,1. 6 ;NH4C11. 0 ;Urea, 25. 0 ;Creatine,
1.1 ;肉湯培養基,10. 0。所述0. 5麥氏濁度菌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從孵育了18-24小時的瓊脂平板上挑出單個菌落,用鹽水制成懸液;
B、在光線充足的地方,背對著有白色背景與黑色對比線條的卡片,將接種管與O.5號麥氏標準管進行目測比較,將菌懸液調至O. 5麥氏濁度。所述O. 5號麥氏標準管的制備方法為將O. 117g氯化鋇溶于10mlddH20,濃度為O. 048M, Iml 濃硫酸加入 99mlddH20 得 O. 18M 硫酸;取 O. 5ml O. 048M 氯化鋇加 99. 5ml0. 18M硫酸制得O. 5麥氏比濁管,約相當于I 2X 108CFU/ml。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采用本發明的構建方法,鳥糞石體外模型的結晶形成率高,有利于在體外觀察鳥糞石形成的物理過程,以及在體外進行化學溶石的研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 對本發明進一步詳述
1、實驗材料 1.1試劑
Mueller-Hinton (M-H)肉湯培養基,Mueller-Hinton (M-H)瓊脂培養基,氯化I丐、氯化鎂、氯化鈉、硫酸鈉、磷酸二氫鉀、氯化鉀、氯化銨、尿素及肌酸均為普通分析純試劑。1. 2 菌種 奇異變形桿菌。1. 3 儀器
電子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計;酸度計;酶標儀;超凈工作臺;恒溫培養箱;倒置顯微鏡;低溫超速離心機;傅里葉變換式紅外光譜分析儀(天津LIIR);偏振顯微鏡。2、實驗方法
2.1人工尿液制備
Griffith法配制人工尿液,各成分含量(g/L)如下CaC12 · 2H20,0. 651 ;MgC12 · 6Η20,0· 651 ;NaCl,4. 6 ;Na2S04,2. 3 ;KH2P04,2. 8 ;KC1,1.6 ;NH4C11. 0 ;Urea,25. 0 ;Creatine,l.1 ;肉湯培養基,10. 0,調節pH至5. 8。于超凈工作臺內O. 22 μ m濾膜過濾除菌,4°C保存備用。2. 2 O. 5麥氏單位比濁管制備
將O. 117g氯化鋇溶于10mlddH20,濃度為O. 048M, Iml濃硫酸加入99mlddH20得O. 18M硫酸。取O. 5ml O. 048M氯化鋇加99. 5ml0. 18M硫酸制備O. 5麥氏比濁管,約相當于I 2X108CFU/ml
2.3菌液制備
①從孵育了 18-24小時的瓊脂平板上挑出單個菌落,用鹽水制成懸液。②在光線充足的地方,背對著有白色背景與黑色對比線條的卡片,將接種管與O. 5號麥氏標準管進行目測比較,將菌懸液調至O. 5麥氏濁度。2. 4體外模型建立
①取IOOml無菌玻璃試管,在超凈工作臺將人工尿液80ml轉移至試管。②將O. 5麥氏濁度菌液O. 8ml加入人工尿液,40°C孵育(不能低于38°C,或高于42。。)。③于0、1、2、3、4、5、6、7、8、9、10、24小時分別取5ml試管內液體,取其中IOOul液
體,點于96孔板內,并以顯微鏡觀察攝片。④其余以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0D600吸光度,記錄讀數。⑤檢測完的人工尿液低速離心(2000rpm IOmin),取上清檢測pH值,記錄讀數。
⑥24小時后離心收集晶體,O. 05M pH8. 6 Tris-HCl洗3遍,干燥后以紅外光譜及及偏振光顯微鏡分析。2.5結石成分的紅外光譜分析
全部結石均采用天津LIIR型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分析。測試前,將用結石清水洗凈后晾干后放入70-100°C烘箱內烘干。取出后取約Img結石樣品粉末與事先充分干燥的200mg純溴化鉀混合,再放入瑪瑙乳缽內研碎至2 μ m以下。隨后將混合物用壓片機加壓,制成半透明片,迅速置入紅外光譜槽中掃描。電腦繪制譜圖,并自動解析和報告結石成分。但是,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只是示例性的,是為了更好的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專利,不能理解為是對本專利包括范圍的限制;只要是根據本專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變更或修飾,均落入本專利包括的 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鳥糞石體外模型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取IOOml無菌玻璃試管,在超凈工作臺將人工尿液80ml轉移至試管; B、將O.5麥氏濁度菌液O. 8ml加入人工尿液,38— 42°C孵育; (、于0、1、2、3、4、5、6、7、8、9、10、24小時分別取51111試管內液體,取其中IOOul液體,點于96孔板內,并以顯微鏡觀察攝片; D、其余以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0D600吸光度,記錄讀數; E、檢測完的人工尿液2000rpmIOmin低速離心,取上清檢測pH值,記錄讀數; F、24小時后離心收集晶體,0.05MpH8.6 Tris-HCl洗3遍,干燥后以紅外光譜及及偏振光顯微鏡分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鳥糞石體外模型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尿液,以 g/L 計,各成分含量如下=CaCl2 · 2H20,0. 651 ; MgCl2 · 6H20,0. 651 ;NaCl,4. 6 ;Na2S04,2.3 ;KH2P04,2. 8 ;KC1,1. 6 ;NH4C11. 0 ;Urea,25. 0 ;Creatine,1.1 ;肉湯培養基,10. 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鳥糞石體外模型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5麥氏濁度菌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從孵育了18-24小時的瓊脂平板上挑出單個菌落,用鹽水制成懸液; B、在光線充足的地方,背對著有白色背景與黑色對比線條的卡片,將接種管與O.5號麥氏標準管進行目測比較,將菌懸液調至O. 5麥氏濁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鳥糞石體外模型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5號麥氏標準管的制備方法為將O. 117g氯化鋇溶于10mlddH20,濃度為O. 048M, Iml濃硫酸加入99mlddH20得O. 18M硫酸;取O. 5ml O. 048M氯化鋇加99. 5ml0. 18M硫酸制得O. 5麥氏比濁管。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鳥糞石體外模型的構建方法,使用Griffith法配制了人工尿液,將稀釋后的奇異變形桿菌液接種于人工尿液中,奇異變形桿菌產生的解脲酶將人工尿中的尿素分解為氨和CO2,氨水可增加尿pH值,銨與尿中的鎂和磷酸根結合成磷酸銨鎂呈高度過飽和而析出,同時,在堿性尿液中,鈣和磷酸根合成磷灰石,并與來自尿素的二氧化碳結合成碳酸磷灰石,當這些成石物質達到過飽和時,結晶也將迅速形成,由此可以設計建立實驗結石模型。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采用本發明的構建方法,鳥糞石體外模型的結晶形成率高,有利于在體外觀察鳥糞石形成的物理過程,以及在體外進行化學溶石的研究。
文檔編號C12P3/00GK103014069SQ20121054338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6日
發明者呂建林 申請人:呂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