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鮮食山杏仁免加脫苦劑脫苦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處理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鮮食山杏仁免加脫苦劑脫苦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
山杏仁進行食用加工時,一般需要進行脫苦,現在已知的山杏仁脫苦都采用添加脫苦劑來實現脫苦的目的,而使用脫苦劑后很難將脫苦劑全部清除,故殘余的脫苦劑對食用的人們身體健康不利。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鮮食山杏仁免加脫苦劑脫苦加工方法。鮮食山杏仁免加脫苦劑脫苦加工方法,其步驟包括:
(1)殼仁分離:
將收購含水分20%以下的杏核機械破殼并進行殼仁分離;
(2)分揀分級:
將分離出的杏仁去除破爛、霉變仁,分揀分級,大小均勻;
(3)預煮:
將分揀分級后的杏仁分別進行預煮,在夾層鍋內煮制,水仁體積比例是3:1煮制時間一般在10分鐘為宜;
(4)去紅外衣:
去紅外衣,將預煮后的杏仁用脫皮機脫去杏仁紅外衣,脫皮時注意損壞杏仁的組織結構,以防破爛;
(5)脫苦:
經二級反滲透水處理機處理后的純凈水在夾層鍋內燒開至沸騰,然后冷卻,在將冷卻水倒入去掉紅外衣的杏仁里進行脫苦,水仁比例是2:1,每兩小時更換冷卻水一次,這樣反復5次,最后使杏仁含氰青酸在5%以下即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脫苦的過程中不加任何添加劑,能夠保證杏仁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且處理后的杏仁含氫氰酸在5%以下,對人體沒有危害。苦杏仁中含有大量的所氫氰酸,直接食用對人體有危害,經過脫苦后的杏仁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體內能被腸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產生微量的氫氰酸與苯甲醛,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達到鎮咳、平喘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
本發明提供的鮮食山杏仁免加脫苦劑脫苦加工方法,其步驟包括:
(1)殼仁分離:
將收購含水分20%以下的杏核機械破殼并進行殼仁分離;
(2)分揀分級:
將分離出的杏仁去除破爛、霉變仁,分揀分級,大小均勻; (3)預煮:
將分揀分級后的杏仁分別進行預煮,在夾層鍋內煮制,水仁體積比例是3:1煮制時間一般在10分鐘為宜;
(4)去紅外衣:
去紅外衣,將預煮后的杏仁用脫皮機脫去杏仁紅外衣,脫皮時注意損壞杏仁的組織結構,以防破爛;
(5)脫苦:
經二級反滲透水處理機處理后的純凈水在夾層鍋內燒開至沸騰,然后冷卻,在將冷卻水倒入去掉紅外衣的杏仁里進行脫苦,水仁比例是2:1,每兩小時更換冷卻水一次,這樣反復5次,最后使杏仁含氰青酸在5%以下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鮮食山杏仁免加脫苦劑脫苦加工方法,其步驟包括: (1)殼仁分離:將收購含水分20%以下的杏核機械破殼并進行殼仁分離; (2)分揀分級:將分離出的杏仁去除破爛、霉變仁,分揀分級,大小均勻; (3)預煮:將分揀分級后的杏仁分別進行預煮,在夾層鍋內煮制,水仁體積比例是3:1煮制時間一般在10分鐘為宜; (4)去紅外衣:去紅外衣,將預煮后的杏仁用脫皮機脫去杏仁紅外衣,脫皮時注意損壞杏仁的組織結構,以防破爛; (5)脫苦: 經二級反滲透水處理機處理后的純凈水在夾層鍋內燒開至沸騰,然后冷卻,在將冷卻水倒入去掉紅外衣的杏仁里進行脫苦,水仁 比例是2:1,每兩小時更換冷卻水一次,這樣反復5次,最后使杏仁含氰青酸在5%以下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鮮食山杏仁免加脫苦劑脫苦加工方法,其步驟包括(1)殼仁分離;(2)分揀分級;(3)預煮;(4)去紅外衣;(5)脫苦。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脫苦的過程中不加任何添加劑,能夠保證杏仁的營養成分不被破壞,且處理后的杏仁含氫氰酸在5%以下,對人體沒有危害。苦杏仁中含有大量的所氫氰酸,直接食用對人體有危害,經過脫苦后的杏仁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體內能被腸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產生微量的氫氰酸與苯甲醛,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達到鎮咳、平喘作用。
文檔編號A23L1/015GK103202499SQ20121055808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陳玉 申請人:寧夏彭陽縣林果發展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