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烤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炊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烤爐,適用于烤制肉類和蔬菜食品。
背景技術:
在戶外活動中,解決熟食問題較困難,常常采用火堆或烤盤直接烤制食品,這種方法在使用時,煙熏火燎,火候難于控制,烤出的食物生熟不一致,口味不好,并且在野外用火容易引起火災。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烤爐,解決野外烤制食物時用火不方便,烤制的火候難于控制,烤出的食物質量不佳的問題。 該烤爐外殼呈圓柱形,上端開口,下端安裝有底面,底面上安裝有支腳,外殼側面下端開有火門,上端安裝有把手,在外殼的上開口內邊沿,加工有內折邊,在內折邊上加工有下風孔,在外殼內安裝有內膽,內膽呈圓柱形,上端開口,配置有上蓋,下端加工有底面,在上端接近開口處的外側邊加工有外折邊和提手,外折邊上加工有上風孔,內膽的上折邊旋轉在外殼的上折邊上,內膽和外殼的底面之間形成燃燒室,內膽和外殼的側面之間形成熱風道,上、下風孔位置正對在一起,形成調風孔。在烤爐內安裝有食物支架,食物支架底部設有托盤,托盤上安裝有撐桿,托盤與撐桿之間放置有接油盤,撐桿的中心安裝有食物支架的提桿,提桿前端安裝有掛勾。在提桿上配置有套桿,套桿套裝在提桿上,其上端安裝有掛桿。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烤制雞、鴨、鵝等家畜類食物時,先將食物穿入提桿上,在接油盤中放入蔬菜類食品,蓋上上蓋,從火門處加入燃燒物點燃進行烘烤,在烤制過程中可以通過轉動內殼來調節(jié)上、下風孔的位置來調節(jié)火力大小;在烤制肉類和蔬菜食品時,利用提桿上配置的套桿,將食物掛在套桿的掛桿上,或放在接油盤中,即可進行燒烤。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起火方便,不挑燃料,火星不會被風吹散引發(fā)火災;烤爐中火力控制容易,食物受熱均勻,不直接接觸煙火,烤出的食品質量較好,采用接油盤結構,烤肉的同時還能做菜。該產品不僅適用于戶外,在家庭、小型餐館中也很適用。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根據附圖1、2所示,一種烤爐,外殼呈圓柱形,上端開口,下端安裝有底面,底面上安裝有支腳4,外殼側面下端開有火門5,上端安裝有把手2,在外殼3的上開口內邊沿,加工有內折邊,在內折邊上加工有下風孔,在外殼3內安裝有內膽6,內膽6呈圓柱形,上端開口,配置有上蓋15,下端加工有底面,在上端接近開口處的外側邊加工有外折邊和提手1,外折邊上加工有上風孔,內膽6的上折邊旋轉在外殼的上折邊上,內膽6和外殼3的底面之間形成燃燒室,內膽6和外殼3的側面之間形成熱風道,上、下風孔位置正對在一起,形成調風孔12。在烤爐內安裝有食物支架,食物支架底部設有托盤7,托盤7上安裝有撐桿8,托盤7與撐桿8之間放置有接油盤9,撐桿8的中心安裝有食物支架的提桿10,提桿10前端安裝有掛勾14。在提桿10上配置有套桿11,套桿11套裝在提桿10上,其上端安裝有掛桿13。·
權利要求1.烤爐,外殼呈圓柱形,上端開口,下端安裝有底面,底面上安裝有支腳(4),外殼側面下端開有火門(5),上端安裝有把手(2),其特征在于在外殼(3)的上開口內邊沿,加工有內折邊,在內折邊上加工有下風孔,在外殼(3)內安裝有內膽(6),內膽(6)呈圓柱形,上端開口,配置有上蓋(15),下端加工有底面,在上端接近開口處的外側邊加工有外折邊和提手(1),外折邊上加工有上風孔,內膽(6)的上折邊旋轉在外殼的上折邊上,內膽(6)和外殼(3)的底面之間形成燃燒室,內膽(6)和外殼(3)的側面之間形成熱風道,上、下風孔位置正對在一起,形成調風孔(1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烤爐,其特征在于在烤爐內安裝有食物支架,食物支架底部設有托盤(7),托盤(7)上安裝有撐桿(8),托盤(7)與撐桿(8)之間放置有接油盤(9),撐桿(8 )的中心安裝有食物支架的提桿(10 ),提桿(10 )前端安裝有掛勾(14 )。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烤爐,其特征在于在提桿(10)上配置有套桿(11),套桿(11)套裝在提桿(10 )上,其上端安裝有掛桿(13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炊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烤爐,適用于烤制肉類和蔬菜食品。該烤爐外殼呈圓柱形,上端開口,下端安裝有底面,底面上安裝有支腳,外殼側面下端開有火門,上端安裝有把手,在外殼的上開口內邊沿,加工有內折邊,在內折邊上加工有下風孔,在外殼內安裝有內膽,內膽呈圓柱形,上端開口,配置有上蓋,下端加工有底面,在上端接近開口處的外側邊加工有外折邊和提手,外折邊上加工有上風孔,使用時,起火方便,不挑燃料,火星不會被風吹散引發(fā)火災;烤爐中火力控制容易,食物受熱均勻,不直接接觸煙火,烤出的食品質量較好,采用接油盤結構,烤肉的同時還能做菜。該產品不僅適用于戶外,在家庭、小型餐館中也很適用。
文檔編號A21B1/00GK202664105SQ20122035500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fā)明者孔祥華 申請人:孔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