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茶葉真空殺青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殺青機,更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茶葉在真空狀態下的殺青機。
背景技術:
在綠茶制作過程中,殺青從古至今均為首要工序。現在通行的殺青方式有煤加熱滾鍋殺青、茶葉蒸汽殺青機和茶葉熱風殺青機。煤加熱滾鍋殺青主要依靠茶葉與鍋壁的短暫接觸熱傳遞對茶葉進行殺青,由于每片茶葉接觸鍋壁的時間不可控制,所以每片茶葉殺青老嫩各有不同,每片葉子邊緣與中心不同,很多葉片都有焦邊,成品茶葉有焦味,品質低。蒸汽殺青機主要依靠蒸汽與茶葉的對流換熱進行加熱殺青,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葉片殺青不均勻的問題,由于茶葉不光只有葉片,還有芽尖,芽尖厚度比葉片厚,在相同換熱時間內葉片殺青已經殺透,但芽尖卻沒有殺透,特別是在對芽尖特別是早春實心芽尖的殺青卻不徹底,殺青過后茶葉有青草味。由于是強制對流換熱,濕氣自然排出所以容易滯留濕熱氣體對茶葉品質造成不良影響,容易造成殺青后的茶葉發黃。熱風殺青機主要依靠熱空氣與茶葉的對流換熱進行加熱殺青機,殺青效果蒸汽殺青相似,但是由于熱交換物質沒有發生相變,所以加熱效果不如蒸汽加熱明顯,需要的熱量更多,比蒸汽殺青不經濟。
實用新型內容考慮到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茶葉真空殺青機,包括外殼、內殼、殺青室、封閉門和夾層,所述封閉門設置在外殼圍繞成的桶形結構的兩端,所述桶形內殼設置在桶形外殼內,內殼和外殼之間圍繞成夾層,內殼所圍成的空間為殺青室,所述殺青機還包括活動式密封條、密封條接觸面和密封槽,密封條設置在密封槽中,密封條與密封條接觸面進行配合,所述密封槽設置在封閉門和外殼之間。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設置在外殼兩端的封閉門分別為前門和后門,所述前門和后門上都設置有對密封槽注放氣的進排氣口。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蒸汽進氣口,蒸汽進氣口伸入殺青室,并在夾層和殺青室都設置有輸出蒸汽的開口,向殺青室通入蒸汽或過熱蒸汽到絕對壓力45-155kpa對茶葉殺青。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到殺青室的抽真空口,通過抽真空口對殺青室抽真空至壓力小于等于絕對壓力50kpa。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殺青室內還設置有內腔,內腔端口上還設置有內腔門,內腔門上還設置有聯動裝置,所述聯動裝置連接在后門的內側,通過對后門的開關帶動內腔門的開關。[0011]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殺青室的殺青室壓力安全泄放以及檢測壓力接口,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夾層的夾層壓力安全泄放以及壓力檢測接口,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內腔用于內腔溫度檢測的檢測口,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夾層的夾層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設置在外殼的底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過對密閉殺青室內抽真空,利用蒸汽或過熱蒸汽壓力的可控性精確控制殺青壓力,利用真空條件下氣體均勻擴散的特性對茶葉進行殺青。雖然芽尖厚度比普通葉面厚,但是芽尖任然有空隙,蒸汽或過熱蒸汽仍然能夠擴散到芽尖內部進行殺青,有效地解決了蒸汽殺青和熱風殺青對芽尖殺青的根本問題,使殺青均勻性大大提高。在殺青室在真空條件下,能夠快速的進蒸汽或過熱蒸汽,從而快速的殺青,大大的提高了殺青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闡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種茶葉真空殺青機。考慮到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茶葉真空殺青機,包括外殼17、內殼18、殺青室8、封閉門19和夾層13,封閉門19設置在外殼17圍繞成的桶形結構的兩端,桶形內殼18設置在桶形外殼17內,內殼18和外殼17之間圍繞成夾層13,內殼18所圍成的空間為殺青室8,殺青機還包括活動式密封條5、密封條接觸面6和密封槽4,密封條5設置在密封槽4中,密封條5與密封條接觸面6進行配合,密封槽4設置在封閉門19和外殼17之間,通過密封條5與密封條接觸面6的配合,對殺青室8進行密閉,再通過抽真空進行真空殺青。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更優選的實施例,設置在外殼兩端的封閉門19分別為前門I和后門3,前門I和后門3上都設置有對密封槽4注放氣的進排氣口 2 ;在封閉門19打開時,通過進排氣口 2向密封槽4內抽真空,密封條5縮回密封槽4內,密封條5與密封條接觸面6分離,在封閉門19關上后,通過密封條進排氣口 2向密封槽4內注入壓縮空氣推出密封條5,使得密封條5緊密密封條接觸面6,從而密閉殺青室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更為優選的實施例,外殼17上還設置有伸入到殺青室8的抽真空口 11,通過抽真空口 11對殺青室8抽真空至壓力小于等于絕對壓力50kpa;外殼17上還設置有蒸汽進氣口 7,蒸汽進氣口 7伸入內腔15,并在夾層13和內腔15都設置有輸出蒸汽的開口,向殺青室8通入蒸汽到絕對壓力45-155kpa對茶葉殺青;通過蒸汽進氣口 7向夾層13通入蒸汽使壓力至90-180kpa對殺青室8保溫,使得殺青室8內壁不結露。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更加優選的一個實施例,內腔15端口上還設置有內腔門16,內腔門16上還設置有聯動裝置,聯動裝置連接在后門3的內側,通過后門3的開關控制內腔門16的開關,聯動裝置為內腔門16上設置有支撐桿,支撐桿的另一端作用于后門3的內偵牝在支撐桿與內腔門16之間設置的有彈簧,當后門3關閉時,作用于支撐桿,支撐桿作用于彈簧,將內腔門16關閉;外殼17上還設置有伸入殺青室8的殺青室壓力安全泄放以及檢測壓力接口 9 ;外殼17上還設置有伸入夾層13的夾層壓力安全泄放以及壓力檢測接口 14 ;外殼17上還設置有伸入內腔15用于內腔溫度檢測的檢測口 12,外殼17上還設置有伸入夾層13的夾層排水口 10,排水口 10設置在外殼17的底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更加優選的實施例,真空殺青機的操作步驟如下:關閉前門I后門3,通過密封條進排氣口 2向密封槽4內注入壓縮空氣推出密封條5。使密封條5緊密貼合密封條接觸面6密閉殺青室8。開門時,通過密封條進排氣口 2對密封槽4抽真空,使密封條5縮回密封槽4內,使密封條5與密封條接觸面6分離,從而可以使用外力打開門,前門I和后門3密封方式,門上有活動密封條5,通過注入0.2-0.8MPa的壓縮空氣,推出密封條5,密閉殺青室8,通過抽真空解除密封。在殺青前后,向夾層13通入蒸汽至壓力90_180KPa,對殺青室8保溫,并保溫保證殺青室8內壁溫度在85°C以上。關閉前后門,密閉殺青室8后,通過抽真空口對殺青室8抽真空,再從殺青室壓力安全泄放以及檢測接口 9檢測壓力,當壓力小于等于絕對壓力50KPa時,給殺青室8通入蒸汽或過熱蒸汽到絕對壓力45-155KPa對茶葉殺青。內腔15有單獨的內腔門16,當后門3打開時,內腔門16自動打開,當后門3關閉時內腔門16自動關閉,當內腔15里有茶葉時候,通過開后門3,可以打開內腔門16,自動從內腔門16輸出茶葉。在本說明書中所談到的“一個實施例”、“另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等,指的是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或者特點包括在本申請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多個地方出現同種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個實施例。進一步來說,結合任一實施例描述一個具體特征、結構或者特點時,所要主張的是結合其他實施例來實現這種特征、結構或者特點也落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盡管這里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型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
權利要求1.一種茶葉真空殺青機,包括外殼、內殼、殺青室、封閉門和夾層,所述封閉門設置在外殼圍繞成的桶形結構的兩端,所述桶形內殼設置在桶形外殼內,內殼和外殼之間圍繞成夾層,內殼所圍成的空間為殺青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殺青機還包括活動式密封條、密封條接觸面和密封槽,密封條設置在密封槽中,密封條與密封條接觸面進行配合,所述密封槽設置在封閉門和外殼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茶葉真空殺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設置在外殼兩端的封閉門分別為前門和后門,所述前門和后門上都設置有對密封槽注放氣的進排氣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茶葉真空殺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蒸汽進氣口,蒸汽進氣口伸入殺青室,并在夾層和殺青室都設置有輸出蒸汽的開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茶葉真空殺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到殺青室的抽真空口。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茶葉真空殺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殺青室內還設置有內腔,內腔端口上還設置有內腔門,內腔門上還設置有聯動裝置,所述聯動裝置連接在后門的內側,通過對后門的開關帶動內腔門的開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茶葉真空殺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殺青室的殺青室壓力安全泄放以及檢測壓力接口,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夾層的夾層壓力安全泄放以及壓力檢測接口,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內腔用于內腔溫度檢測的檢測口,所述外殼上還設置有伸入夾層的夾層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設置在外殼的底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茶葉真空殺青機,包括外殼、內殼、殺青室、封閉門和夾層,所述封閉門設置在外殼圍繞成的桶形結構的兩端,所述桶形內殼設置在桶形外殼內,內殼和外殼之間圍繞成夾層,內殼所圍成的空間為殺青室,所述殺青機還包括活動式密封條、密封條接觸面和密封槽,密封條設置在密封槽中,密封條與密封條接觸面進行配合,所述密封槽設置在封閉門和外殼之間,真空殺青機有效地解決了蒸汽殺青和熱風殺青對芽尖殺青的根本問題,使殺青均勻性大大提高。在殺青室在真空條件下,能夠快速的進蒸汽或過熱蒸汽,從而快速的殺青,大大的提高了殺青效率。
文檔編號A23F3/06GK203028036SQ201220699059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楊云華, 賴永聰 申請人:楊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