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花色苷香腸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花色苷香腸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豬肉100-110、豬尾巴12-15、酵母0.1-0.2、精鹽2-3、味精1-2、白糖3-4、生抽1-2、蒜泥2-3、蔥末3-4、豆漿7-8、橙汁3-4、黑米8-10、紫甘薯10-12、魔芋粉4-6、甘藍3-4、茄子皮2-4、山楂皮5-7、龍利葉2.5-3、山楂核4-6、藿香2.5-4、烏飯子1.5-3、蘇梗4-5、蔓荊子3-4、柿蒂1-2、橄欖油2-3、淀粉酶0.1-0.12。本發明口感好,有嚼勁,含有大量的花色苷,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抗腫瘤、預防糖尿病、減肥、明目壯腎、理氣寬中、疏散風熱、清肺益氣的功效。
【專利說明】 一種花色苷香腸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香腸,尤其涉及一種花色苷香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香腸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肉經過絞切斬斷,添加調味料,灌入腸衣,經一定工藝制成的肉制品。現在市場上的香腸多添加了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危害人體健康。此夕卜,現有香腸口味單一,營養價值不高,已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花色苷香腸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具有口感好,營養健康的特點。
[0004]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花色苷香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豬肉100-110、豬尾巴12-15、酵母0.1-0.2、精鹽2-3、味精1-2、白糖3-4、生抽1-2、蒜泥2-3、蔥末3-4、豆漿7-8、橙汁3-4、黑米8_10、紫甘薯10-12、魔芋粉4_6、甘藍3_4、茄子皮2-4、山楂皮5-7、龍利葉2.5-3、山楂核4_6、藿香2.5_4、烏飯子1.5_3、蘇梗4_5、蔓荊子3-4、柿蒂1-2、橄欖油2-3、淀粉酶0.1-0.12。所述的花色苷香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Cl)將紫甘薯洗凈去皮切塊,與洗凈的黑米混合置于橙汁中浸泡7-8小時,將橙汁浙干,加5-6倍的水,大火熬制60-70分鐘,混合打成漿液,待溫度降至60-65°C時,加入淀粉酶,恒溫靜置30-40分鐘進行液化,然后加熱到95-10(TC,恒溫靜置10_15分鐘,進行滅酶,再待溫度降至25-30°C時,加入酵母,恒溫發酵2-3小時;
(2)將甘藍、茄子皮、山楂皮、龍利葉、山楂核、藿香、烏飯子、蘇梗、蔓荊子、柿蒂加4-5倍的水煎煮40-50分鐘,過濾除渣后小火熬膏;
(3)在鍋中倒入橄欖油,預熱后加入蒜泥、蔥末,煸炒至香氣溢出,再加入精鹽、味精、白糖、生抽、豆漿,大火煮至沸騰后起鍋;
(4)將豬肉、豬尾巴剁碎,加入步驟(3)所得物料,腌制3-4小時,再與步驟(I)、(2)所得物料及剩余物料混合,送入攪拌機中攪拌5-7分鐘,得到餡料,再經常規工藝制成香腸。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口感好,由于加入了豬尾巴,使得本發明更有嚼勁,同時本發明中含有大量的花色苷,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抗腫瘤、預防糖尿病、減肥、保護視力等功效;此外,本發明中含有多種中草藥成分,可達到明目壯腎、理氣寬中、疏散風熱、清肺益氣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0006]一種花色苷香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 豬肉100、豬尾巴15、酵母0.1、精鹽2、味精2、白糖4、生抽2、蒜泥3、蔥末3、豆漿7、橙汁4、黑米10、紫甘薯10、魔芋粉6、甘藍4、茄子皮2、山楂皮7、龍利葉2.5、山楂核4、藿香2.5、烏飯子1.5、蘇梗5、蔓荊子4、柿蒂1、橄欖油2、淀粉酶0.1。
[0007]所述的花色苷香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將紫甘薯洗凈去皮切塊,與洗凈的黑米混合置于橙汁中浸泡7-8小時,將橙汁浙干,加5-6倍的水,大火熬制60-70分鐘,混合打成漿液,待溫度降至60-65°C時,加入淀粉酶,恒溫靜置30-40分鐘進行液化,然后加熱到95-100°C,恒溫靜置10-15分鐘,進行滅酶,再待溫度降至25-30°C時,加入酵母,恒溫發酵2-3小時;
(2)將甘藍、茄子皮、山楂皮、龍利葉、山楂核、藿香、烏飯子、蘇梗、蔓荊子、柿蒂加4-5倍的水煎煮40-50分鐘,過濾除渣后小火熬膏;
(3)在鍋中倒入橄欖油,預熱后加入蒜泥、蔥末,煸炒至香氣溢出,再加入精鹽、味精、白糖、生抽、豆漿,大火煮至沸騰后起鍋;
(4)將豬肉、豬尾巴剁碎,加入步驟(3)所得物料,腌制3-4小時,再與步驟(I)、(2)所得物料及剩余物料混合,送入攪拌機中攪拌5-7分鐘,得到餡料,再經常規工藝制成香腸。
【權利要求】
1.一種花色苷香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豬肉100-110、豬尾巴12-15、酵母0.1-0.2、精鹽2-3、味精1-2、白糖3-4、生抽1-2、蒜泥2-3、蔥末3-4、豆漿7-8、橙汁3-4、黑米8_10、紫甘薯10-12、魔芋粉4_6、甘藍3_4、茄子皮2-4、山楂皮5-7、龍利葉2.5-3、山楂核4_6、藿香2.5_4、烏飯子1.5_3、蘇梗4_5、蔓荊子3-4、柿蒂1-2、橄欖油2-3、淀粉酶0.1-0.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色苷香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Cl)將紫甘薯洗凈去皮切塊,與洗凈的黑米混合置于橙汁中浸泡7-8小時,將橙汁浙干,加5-6倍的水,大火熬制60-70分鐘,混合打成漿液,待溫度降至60-65°C時,加入淀粉酶,恒溫靜置30-40分鐘進行液化,然后加熱到95-100°C,恒溫靜置10-15分鐘,進行滅酶,再待溫度降至25-30°C時,加入酵母,恒溫發酵2-3小時; (2)將甘藍、茄子皮、山楂皮、龍利葉、山楂核、藿香、烏飯子、蘇梗、蔓荊子、柿蒂加4-5倍的水煎煮40-50分鐘,過濾除渣后小火熬膏; (3)在鍋中倒入橄欖油,預熱后加入蒜泥、蔥末,煸炒至香氣溢出,再加入精鹽、味精、白糖、生抽、豆漿,大火煮至沸騰后起鍋; (4)將豬肉、豬尾巴剁碎,加入步驟(3)所得物料,腌制3-4小時,再與步驟(I)、(2)所得物料及剩余物料混合,送入攪拌機中攪拌5-7分鐘,得到餡料,再經常規工藝制成香腸。
【文檔編號】A23L1/318GK103653026SQ20131044860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8日
【發明者】邵玉華 申請人:安徽省懷遠縣鑫泰糧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