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對植物菌種進行篩選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對植物菌種進行篩選的方法。步驟如下:首先進行樣品采集,所述樣品必須為濕潤,且之前至少三年內,土壤上皆栽種有植物;然后進行富集培養,要求所述培養基必須營養豐富,且丙三醇作為其唯一的碳源;然后產生丙三醇酸的菌種;此后,再向里面投入甘油,進行碳源的定性檢測,使其產生丙醇類的菌種;再進行定量分析,產生丙酮產量較高的菌株;最后進行菌種鑒定,即可以獲得遺傳穩定性較高的植物菌種;富集培養必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不停振蕩搖勻;菌種鑒定的時候,需要在恒溫搖床中進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條件穩定,操作簡易,純度較高,可以得到轉化效率高的變異菌株。
【專利說明】一種對植物菌種進行篩選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實驗方法,具體來說,是指一種對植物菌種進行篩選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的菌種蹄選一般有兩條途徑:一是從自然界中某些含有菌群的材料中,同特定的操作過程分離蹄選得到所需有用菌株是以已有的菌株包括保藏菌株為出發菌株,通過誘變選育方法得到所需要的菌株,例如從不同地區的土壤篩選得到30余株可以轉化甘油生產二羥基丙酮的菌株;自然選育可以保持菌株的穩定性,達到純化菌種的目的,但一般產量較低,不能滿足工業化生產需求,為了提高菌種生產能力,還得進一步依靠誘變和分子手段。二是以已有的菌株包括保藏菌株為出發菌株,通過誘變選育方法得到所需要的菌株,釆用紫外線和6"Co射線對G 進行復合誘變選育,篩選到一株耐甘油濃度高,轉化效率高的變異菌株。自然篩選一般都選擇土壤作為菌種蹄選材料來源,自然界土壤中蘊藏著豐富的微生物資源,土壤中棲息的大量微生物菌群已經成為分離各種抗生素、氨基酸、酶、生理活性物質等產生菌分離蹄選的主要材料來源。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對植物菌種進行篩選的方法,步驟如下:首先進行樣品采集,所述樣品必須為濕潤,且之前至少三年內,土壤上皆栽種有植物;然后進行富集培養,要求所述培養基必須營養豐富,且丙三醇作為其唯一的碳源;然后產生丙三醇酸的菌種;此后,再向里面投入甘油,進行碳源的定性檢測,使其產生丙醇類的菌種;再進行定量分析,產生丙酮產量較高的菌株;最后進行菌種鑒定,即可以獲得遺傳穩定性較高的植物菌種。
[0004]本發明中,富集培養必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不停振蕩搖勻。
[0005]本發明中,菌種鑒定的時候,需要在恒溫搖床中進行。
[0006]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條件穩定,操作簡易,純度較高,可以得到轉化效率高的變異菌株。
【具體實施方式】
[0007]—種對植物菌種進行篩選的方法,步驟如下:首先進行樣品采集,所述樣品必須為濕潤,且之前至少三年內,土壤上皆栽種有植物;然后進行富集培養,要求所述培養基必須營養豐富,且丙三醇作為其唯一的碳源;然后產生丙三醇酸的菌種;此后,再向里面投入甘油,進行碳源的定性檢測,使其產生丙醇類的菌種;再進行定量分析,產生丙酮產量較高的菌株;最后進行菌種鑒定,即可以獲得遺傳穩定性較高的植物菌種。
[0008]富集培養必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不停振蕩搖勻。
[0009]菌種鑒定的時候,需要在恒溫搖床中進行。[001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 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對植物菌種進行篩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首先進行樣品采集,所述樣品必須為濕潤,且之前至少三年內,土壤上皆栽種有植物;然后進行富集培養,要求所述培養基必須營養豐富,且丙三醇作為其唯一的碳源;然后產生丙三醇酸的菌種;此后,再向里面投入甘油,進行碳源的定性檢測,使其產生丙醇類的菌種;再進行定量分析,產生丙酮產量較高的菌株;最后進行菌種鑒定,即可以獲得遺傳穩定性較高的植物菌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對植物菌種進行篩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富集培養必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不停振蕩搖勻。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對植物菌種進行篩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種鑒定的時候,需要在恒溫搖床中進行。
【文檔編號】C12Q1/06GK103642892SQ201310584340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周懂懂 申請人:周懂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