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室用品,具體地說是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
背景技術:
目前,無論是做接種實驗或其他實驗時,需在超凈工作臺中進行,在接菌時應盡量減少培養皿內物質與外界接觸的時間,這樣有利于減少染菌的幾率。通常實驗中常用保鮮膜來密封培養在培養皿中的培養細菌或其它培養物,即用保鮮膜把閉合處封好,操作較麻煩,而且容易染菌。如何提供一種培養皿可以有效防止外界雜菌污染的概率,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根據上述提出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包括皿蓋和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皿蓋的皿壁內側垂直于水平方向上設有多個條狀磨砂面I,所述皿體的皿壁外側與所述磨砂面I未重疊的位置設有多個相匹配的條狀磨砂面II。作為優選,所述磨砂面I的面積大于等于所述磨砂面II的面積。作為優選,所述皿蓋的皿壁外側還設有防滑部。作為優選,所述防滑部為點狀凸起或磨砂面。較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皿蓋上的磨砂面I和皿體上的磨砂面II相互交錯扣合,兩者在反方向旋緊即可達到強密封的效果。由于兩層磨砂面的作用,使外界污染物無法進入到培養皿中。另外,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磨砂面的面積不同,也是為了進一步方便扣合時定位,以及磨砂面可確保較寬范圍的未設置磨砂面的皿壁間的密封性。再有,在皿蓋的皿壁外側還 設置相應的防滑部,可以方便在實驗過程中開啟和扣合皿蓋,不致滑落,所述的防滑部可以為點狀凸起或磨砂面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具有防滑功能的設計,并不局限于上述兩種方式。本實用新型具有制作簡單,操作方便靈活,密封性強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皿蓋2、皿體3、磨砂面II 4、磨砂面I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包括皿蓋I和皿體2,所述皿蓋I的皿壁內側垂直于水平方向上設有多個條狀磨砂面I 4,所述皿體2的皿壁外側與所述磨砂面I 4未重疊的位置設有多個相匹配的條狀磨砂面II 3。所述磨砂面I 4的面積大于等于所述磨砂面II 3的面積。所述皿蓋I的皿壁外側還設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為圓形點狀凸起或磨砂面。使用時,將皿蓋I扣合在皿體2上,旋緊皿蓋I使磨砂面I 4和磨砂面II 3相互交疊即可實現密封,達到隔離外界污染的目的。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 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包括皿蓋(I)和皿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皿蓋(I)的皿壁內側垂直于水平方向上設有多個條狀磨砂面I (4),所述皿體(2)的皿壁外側與所述磨砂面I (4)未重疊的位置設有多個相匹配的條狀磨砂面II (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面I(4)的面積大于等于所述磨砂面II (3)的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皿蓋(I)的皿壁外側還設有防滑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為點狀凸起或磨砂面。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強密封的培養皿,包括皿蓋和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皿蓋的皿壁內側垂直于水平方向上設有多個條狀磨砂面Ⅰ,所述皿體的皿壁外側與所述磨砂面Ⅰ未重疊的位置設有多個相匹配的條狀磨砂面Ⅱ。本實用新型制作簡單,密封強度良好,可有效降低外界環境對培養皿中的菌種污染。
文檔編號C12M1/22GK203159610SQ201320165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3日
發明者李文佳, 姜健, 果澤東 申請人:大連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