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茶葉揉捻機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66166閱讀:170來源:國知局
一種茶葉揉捻機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包括安裝架,該茶葉揉捻機組還包括用于提升茶葉的提升機、用于輸送茶葉的輸送裝置、至少一組揉捻裝置、用于控制各組揉捻裝置的氣動裝置以及用于控制該茶葉揉捻機組運作的控制裝置,所述輸送裝置設于所述安裝架的上方,每組揉捻裝置安裝于所述安裝架的下方,所述提升機與所述輸送裝置對接,所述輸送裝置與每組揉捻裝置對接,每組揉捻裝置的下方設有用于將揉捻后的茶葉震動輸出的震動輸送槽。本實用新型的茶葉揉捻機組可實現自動化上料和下料,從而大大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的茶葉揉捻機組可穩定控制各個揉捻機的壓蓋對茶葉揉捻壓力以及控制揉捻壓力的作用時間,揉捻質量穩定。
【專利說明】一種茶葉揉捻機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揉捻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茶葉揉捻機組。
【背景技術】
[0002]揉捻是制茶的重要加工工序,其作用主要是破壞茶葉細胞、揉出茶汁,使沖泡的茶水滋味濃烈醇厚,并使茶葉初步成型。因此,揉捻是影響茶葉外形質量的主要工序,也是奠定茶葉耐泡度的關鍵環節。目前,桶盤結構的揉捻機以單機揉捻為主,揉捻效率低下;而且,該種揉捻機一般無計時裝置,加壓的時機和加壓時間無機電控制,靠人工操作,隨意性很大。因此揉捻質量得過分依賴操作者的技能,易導致同批次的茶葉質量存在差異,造成揉捻質量不穩定。同時,揉捻機的上料、調整壓力和下料均靠人工操作,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茶葉揉捻機組,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揉捻機為單機揉捻,效率低下;且現有揉捻機需要人工上料,揉捻質量不穩定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包括安裝架,該茶葉揉捻機組還包括用于提升茶葉的提升機、用于輸送茶葉的輸送裝置、至少一組揉捻裝置、用于控制各組揉捻裝置的氣動裝置以及用于控制該茶葉揉捻機組運作的控制裝置,所述輸送裝置設于所述安裝架的上方,每組揉捻裝置安裝于所述安裝架的下方,所述提升機與所述輸送裝置對接,所述輸送裝置與每組揉捻裝置對接,每組揉捻裝置的下方設有用于將揉捻后的茶葉震動輸出的震動輸送槽,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氣動裝置、每組揉捻裝置、提升機連接,該氣動裝置與每組揉捻裝置連接。
[0005]所述揉捻裝置有兩組,該兩組揉捻裝置分別設于安裝架的前后兩側。
[0006]所述每組揉捻裝置包括三臺揉捻機。
[0007]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可前后方向傳動茶葉的縱向傳輸裝置和兩個可左右方向傳動茶葉的橫向傳輸裝置,縱向傳輸裝置包括縱向輸送槽、裝設于該縱向輸送槽內的縱向輸送帶以及用于驅動該縱向輸送帶的第一伺服電機,該縱向輸送槽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出料口 ;兩個橫向傳輸裝置分別裝設于兩組揉捻裝置的上方,橫向傳輸裝置包括第一橫向輸送槽、裝設于該第一橫向輸送槽內的第一橫向輸送帶、用于驅動該第一橫向輸送帶的第二伺服電機、第二橫向輸送槽、裝設于該第二橫向輸送槽內的第二橫向輸送帶以及用于驅動該第二橫向輸送帶的第三伺服電機,該第一橫向輸送槽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二出料口,該第二橫向輸送槽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出料口;提升機的出料口與該縱向輸送槽對接,兩個第一橫向輸送槽分別安裝于兩個第一出料口的下方;每組揉捻裝置中的三臺揉捻機依次為第一揉搶機、第二揉搶機、第三揉搶機,第一橫向輸送槽一端的第二出料口對接第一揉搶機,第一橫向輸送槽另一端的第二出料口對接第二橫向輸送槽,第二橫向輸送槽的兩端的第三出料口分別對接第二揉捻機和第三揉捻機。
[0008]所述安裝架上還設有一扶梯,該扶梯的一端連接地面,該扶梯的另一端裝設于所述安裝架的頂部。
[0009]所述揉捻機包括機架、揉桶、用于帶動該揉桶轉動的傳動機構以及用于控制茶葉揉捻壓力的加壓機構,所述機架裝設于所述安裝架上,該揉桶的下方設有揉盤,該揉盤內設有揉骨,該揉盤裝設于所述機架上,所述加壓機構包括主氣缸和壓蓋,該主氣缸與所述氣動裝置連接,該主氣缸裝設于所述機架上,所述壓蓋設于所述揉桶的上方,該主氣缸的伸縮桿與所述壓蓋固定連接,該主氣缸的活塞上設有磁環,該主氣缸內設有壓力傳感器和三個磁環感應開關,該三個磁環感應開關設于所述氣缸體內,且該三個磁環感應開關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該壓力傳感器和所有磁環感應開關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
[0010]所述揉桶包括桶體、連接于該桶體上端的擋料板以及連接于該擋料板的進料槽,該擋料板向桶體外側傾斜地設置。
[0011]所述揉盤的中部設有出料門,所述機架上設有控制該出料門開閉的第一氣缸,該第一氣缸與所述氣動裝置連接。
[0012]所述揉盤還配設有用于緊扣所述出料門的門把裝置,該門把裝置包括緊扣把手和裝設于機架上的第二氣缸,該緊扣把手與所述第二氣缸連接,該第二氣缸與所述氣動裝置連接。
[0013]所述控制裝置上設有用于顯示和控制參數的顯示面板。
[0014]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和方法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其一,本實用新型的茶葉揉捻機組可實現自動化上料和下料,從而大大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其二,本實用新型的茶葉揉捻機組可穩定控制各個揉捻機的壓蓋對茶葉揉捻壓力以及控制揉捻壓力的作用時間,揉捻質量穩定。其三,茶葉揉捻機組的揉捻機設有三個磁環感應開關,控制裝置可根據壓蓋達到的不同位置,從而控制不同的揉捻壓力,使揉捻機具有輕揉、中揉以及重揉的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茶葉揉捻機組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
【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所示,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包括安裝架10、用于提升茶葉的提升機11、用于輸送茶葉的輸送裝置12、兩組揉捻裝置13、用于控制各組揉捻裝置13的氣動裝置(圖中未示出)以及用于控制該茶葉揉捻機組運作的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輸送裝置12設于安裝架10的上方,每組揉捻裝置13安裝于安裝架10的下方,提升機11與輸送裝置12對接,輸送裝置12與兩組揉捻裝置13對接,每組揉捻裝置13的下方設有用于將揉捻后的茶葉震動輸出的震動輸送槽14。震動輸送槽14包括震動槽和用于使該震動槽產生震動的振動電機。控制裝置分別與氣動裝置、兩組揉捻裝置13、提升機11連接,該氣動裝置分別與兩組揉捻裝置13連接。兩組揉捻裝置13分別設于安裝架10的前后兩側,該兩組揉捻裝置13,每組揉捻裝置13包括三臺揉捻機。
[0021]如圖1和圖4所示,輸送裝置12包括可前后方向傳動茶葉的縱向傳輸裝置15和兩個可左右方向傳動茶葉的橫向傳輸裝置16,縱向傳輸裝置15包括縱向輸送槽151、裝設于該縱向輸送槽151內的縱向輸送帶152以及用于驅動該縱向輸送帶152的第一伺服電機(圖中未不出),該縱向輸送槽151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出料口 153。
[0022]如圖1和圖4所示,兩個橫向傳輸裝置16分別裝設于兩組揉捻裝置13的上方,橫向傳輸裝置16包括第一橫向輸送槽161、裝設于該第一橫向輸送槽161內的第一橫向輸送帶163、用于驅動該第一橫向輸送帶163的第二伺服電機(圖中未不出)、第二橫向輸送槽165、裝設于該第二橫向輸送槽165內的第二橫向輸送帶166以及用于驅動該第二橫向輸送帶166的第三伺服電機(圖中未不出)。該第一橫向輸送槽161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二出料口 168,該第二橫向輸送槽165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出料口 169。提升機11的出料口與該縱向輸送槽151對接,兩個第一橫向輸送槽161分別安裝于兩個第一出料口 153的下方。每組揉捻裝置13中的三臺揉捻機依次為第一揉捻機131、第二揉捻機132、第三揉捻機133,第一橫向輸送槽161 —端的第二出料口 168對接第一揉搶機131,第一橫向輸送槽161另一端的第二出料口 168對接第二橫向輸送槽132,第二橫向輸送槽165的兩端的第三出料口169分別對接第二揉捻機132和第三揉捻機133。
[0023]如圖3和圖4所示,安裝架10上還設有一扶梯17,該扶梯17的一端連接地面,該扶梯17的另一端裝設于安裝架10的頂部。安裝架10的頂部設有走道。該扶梯17和走道方便工作人員爬上茶葉揉捻機組進行檢修。
[0024]如圖1和圖2所示,揉捻機包括機架181、揉桶182、用于帶動該揉桶182轉動的傳動機構183以及用于控制茶葉揉捻壓力的加壓機構184,機架181裝設于安裝架10上,該揉桶182的下方設有揉盤185,該揉盤185內設有揉骨186,該揉盤185裝設于機架181上。加壓機構184包括主氣缸187和壓蓋188,該主氣缸187與氣動裝置連接,該主氣缸187裝設于機架181上,壓蓋188設于揉桶182的上方,該主氣缸187的伸縮桿189與壓蓋188固定連接,該主氣缸188的活塞(圖中未示出)上設有磁環(圖中未示出),該主氣缸187內設有壓力傳感器(圖中未示出)和三個磁環感應開關(圖中未示出),該三個磁環感應開關設于所述氣缸體187內,且該三個磁環感應開關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該壓力傳感器和所有磁環感應開關分別與控制裝置連接。揉盤185的中部設有出料門(圖中未示出),機架181上設有控制該出料門開閉的第一氣缸190,該第一氣缸190與氣動裝置連接。揉盤185還配設有用于緊扣出料門的門把裝置,該門把裝置包括緊扣把手191和裝設于機架上的第二氣缸192,該緊扣把手191與第二氣缸192連接,該第二氣缸192與氣動裝置連接。揉桶182包括桶體193、連接于該桶體193上端的擋料板194以及連接于該擋料板194的進料槽195,該擋料板194向桶體193外側傾斜地設置。
[0025]控制裝置上設有用于顯示和控制參數的顯示面板(圖中未示出)。顯示面板上可設置茶葉的輕揉時間、輕揉壓力、中揉時間、中揉壓力、重揉時間、重揉壓力。控制裝置可將氣動裝置流入揉捻機的氣體流量按照比例轉換成電流,并將該電流換算成壓力數據,然后在顯示面板上顯示出該壓力數據,從而使控制裝置更精準、更靈活地控制該茶葉揉捻機組的揉捻機的壓蓋188的揉捻壓力。
[0026]如圖1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在顯示面板上設置輕揉時間、輕揉壓力、中揉時間、中揉壓力、重揉時間、重揉壓力。設置這些參數后,啟動該系統,將茶葉放入提升機11內,提升機11將茶葉由地面提升到縱向輸送槽151內。假設兩組揉捻裝置13為第一組揉捻裝置和第二組揉捻裝置,第一伺服電機正轉,茶葉送至第一組揉捻裝置,第一伺服電機反轉,茶葉送至第二組揉捻裝置。由前述可知,每組揉捻裝置13內的三臺揉捻機為第一揉捻機131、第二揉捻機132、第三揉捻機133。第一伺服電機正向轉動,縱向輸送帶152將該茶葉送向縱向輸送槽151—端的第一出料口 153,茶葉由該第一出料口 153落入該端的第一橫向輸送槽161內。然后,第二伺服電機正轉,第一橫向輸送槽161內的第一橫向輸送帶163將茶葉送向與第一揉搶機131對接一端的第二出料口 168,茶葉由該端的第二出料口 168落入第一揉捻機131的揉桶182內;當該第一揉捻機131裝完茶葉后,第二伺服電機反轉,第一橫向輸送槽161內的第一橫向輸送帶163將茶葉送向另一端的第二出料口 168,茶葉由該另一端的第二出料口 168落入該端的第二橫向輸送槽165內。然后,第三伺服電機正轉,第二橫向輸送槽165內的第二橫向輸送帶166將茶葉送向與第二揉搶機132對接的第三出料口(圖中未示出),茶葉由該端的第三出料口落入該端的第二揉捻機132的揉桶內;當該第二揉捻機132裝完茶葉后,第三伺服電機反轉,第二橫向輸送帶166則將茶葉送向另一端的第三出料口 169上,茶葉由該另一端的第三出料口 169落入該端的第三揉捻機133的揉桶內。當該第一組揉捻裝置都裝完茶葉后,第一伺服電機反轉,茶葉送至第二組揉捻裝置,按上述步驟將茶葉輸送到第二組揉捻裝置內。按上述步驟,在第一組揉捻裝置和第二組揉捻裝置之間循環運作,直至完成茶葉的揉捻過程。
[0027]如圖1和圖2所示,茶葉揉捻機組的各個揉捻機的工作過程如下:茶葉落入揉桶182內,揉捻機的傳動機構183帶動揉桶182轉動。揉桶182轉動的同時,控制裝置控制主氣缸187運作,主氣缸187的伸縮桿189向下運動,壓蓋188隨著伸縮桿189由初始位置往下運動,活塞也隨著伸縮桿189向下運動,當活塞上的磁環向下推動到上位磁環感應開關的位置的時候,上位磁環感應開關將信號傳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使壓蓋188的高度保持不變,控制裝置根據壓力傳感器的信號控制主氣缸187內的氣體壓力,使壓蓋188達到設定的輕揉壓力,以對茶葉進行輕揉。當保持該輕揉壓力的時間達到設定的輕揉時間后,伸縮桿189繼續向下推進,活塞繼續隨著伸縮桿189往下運動,當活塞上的磁環向下推動到中位磁環感應開關的位置時候,中位磁環感應開關將信號傳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使壓蓋188的高度保持不變,控制裝置根據壓力傳感器的信號控制主氣缸187內的氣體壓力,使壓蓋188達到設定的中揉壓力,以對茶葉進行中揉。當保持該中揉壓力的時間達到設定的中揉時間后,伸縮桿189繼續向下推進,活塞繼續隨著伸縮桿189往下運動,當活塞上的磁環向下推動達到下位磁環感應開關的位置時候,下位磁環感應開關將信號傳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使壓蓋188的高度保持不變,控制裝置根據壓力傳感器的信號控制主氣缸187內的氣體壓力,使壓蓋188達到設定的重揉壓力,以對茶葉進行重揉。當保持該重揉壓力的時間達到設定的重揉時間后,伸縮桿189往上回升,壓蓋回到起始位置,暫停Is時間后,壓蓋又隨著伸縮桿189往下移動,再一次完成上述的輕揉、中揉以及重揉的動作,如此反復7?8次后,SP完成了對茶葉的揉捻。此時,第二氣缸192松壓,緊扣把手191松開出料門,第一氣缸190也松壓,出料門開啟,揉捻后的茶葉完全掉落到震動輸送槽14上,震動輸送槽14將茶葉送出。
[002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茶葉揉捻機組可實現自動化上料和下料,從而大大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再者,本實用新型的茶葉揉捻機組可穩定控制揉捻機的壓蓋對茶葉揉捻壓力以及控制揉捻壓力的作用時間,揉捻質量穩定。再者,本實用新型的茶葉揉捻機組的揉捻機設有三個磁環感應開關,控制裝置可根據壓蓋188達到的不同位置,從而控制不同的揉捻壓力,使揉捻機具有輕揉、中揉以及重揉的功能。
[0029]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
1.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包括安裝架,其特征在于:該茶葉揉捻機組還包括用于提升茶葉的提升機、用于輸送茶葉的輸送裝置、至少一組揉捻裝置、用于控制各組揉捻裝置的氣動裝置以及用于控制該茶葉揉捻機組運作的控制裝置,所述輸送裝置設于所述安裝架的上方,每組揉捻裝置安裝于所述安裝架的下方,所述提升機與所述輸送裝置對接,所述輸送裝置與每組揉捻裝置對接,每組揉捻裝置的下方設有用于將揉捻后的茶葉震動輸出的震動輸送槽,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氣動裝置、每組揉捻裝置、提升機連接,該氣動裝置與每組揉捻裝置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其特征是:所述揉捻裝置有兩組,該兩組揉捻裝置分別設于安裝架的前后兩側。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其特征是:所述每組揉捻裝置包括三臺揉捻機。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其特征是: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可前后方向傳動茶葉的縱向傳輸裝置和兩個可左右方向傳動茶葉的橫向傳輸裝置,縱向傳輸裝置包括縱向輸送槽、裝設于該縱向輸送槽內的縱向輸送帶以及用于驅動該縱向輸送帶的第一伺服電機,該縱向輸送槽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出料口 ;兩個橫向傳輸裝置分別裝設于兩組揉搶裝置的上方,橫向傳輸裝置包括第一橫向輸送槽、裝設于該第一橫向輸送槽內的第一橫向輸送帶、用于驅動該第一橫向輸送帶的第二伺服電機、第二橫向輸送槽、裝設于該第二橫向輸送槽內的第二橫向輸送帶以及用于驅動該第二橫向輸送帶的第三伺服電機,該第一橫向輸送槽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二出料口,該第二橫向輸送槽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三出料口 ;提升機的出料口與該縱向輸送槽對接,兩個第一橫向輸送槽分別安裝于兩個第一出料口的下方;每組揉捻裝置中的三臺揉捻機依次為第一揉捻機、第二揉捻機、第三揉捻機,第一橫向輸送槽一端的第二出料口對接第一揉搶機,第一橫向輸送槽另一端的第二出料口對接第二橫向輸送槽,第二橫向輸送槽的兩端的第三出料口分別對接第二揉捻機和第三揉捻機。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其特征是:所述安裝架上還設有一扶梯,該扶梯的一端連接地面,該扶梯的另一端裝設于所述安裝架的頂部。
6.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其特征是:所述揉捻機包括機架、揉桶、用于帶動該揉桶轉動的傳動機構以及用于控制茶葉揉捻壓力的加壓機構,所述機架裝設于所述安裝架上,該揉桶的下方設有揉盤,該揉盤內設有揉骨,該揉盤裝設于所述機架上,所述加壓機構包括主氣缸和壓蓋,該主氣缸與所述氣動裝置連接,該主氣缸裝設于所述機架上,所述壓蓋設于所述揉桶的上方,該主氣缸的伸縮桿與所述壓蓋固定連接,該主氣缸的活塞上設有磁環,該主氣缸內設有壓力傳感器和三個磁環感應開關,該三個磁環感應開關設于所述氣缸體內,且該三個磁環感應開關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該壓力傳感器和所有磁環感應開關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其特征是:所述揉桶包括桶體、連接于該桶體上端的擋料板以及連接于該擋料板的進料槽,該擋料板向桶體外側傾斜地設置。
8.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其特征是:所述揉盤的中部設有出料門,所述機架上設有控制該出料門開閉的第一氣缸,該第一氣缸與所述氣動裝置連接。
9.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其特征是:所述揉盤還配設有用于緊扣所述出料門的門把裝置,該門把裝置包括緊扣把手和裝設于機架上的第二氣缸,該緊扣把手與所述第二氣缸連接,該第二氣缸與所述氣動裝置連接。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揉捻機組,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裝置上設有用于顯示和控制參數的顯示面板。
【文檔編號】A23F3/12GK203563638SQ201320781262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黃春池, 陳加友, 黃思海 申請人:福建佳友茶葉機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长阳| 收藏| 怀远县| 宁都县| 威海市| 南康市| 太谷县| 商城县| 合肥市| 石楼县| 商洛市| 桂阳县| 满洲里市| 黎城县| 山阳县| 扬中市| 三江| 义马市| 巴林左旗| 衡阳市| 保德县| 屯昌县| 土默特右旗| 江油市| 苏尼特右旗| 时尚| 闽侯县| 大理市| 白山市| 洛宁县| 安康市| 土默特左旗| 黔江区| 三都| 灵丘县| 临沂市| 吴川市| 江北区| 邢台市|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