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包括減速機、鍋體及燃燒器,減速機輸出端通過第一球節、短軸和第二球節與螺旋軸齒輪相連,螺旋軸齒輪與盆型齒輪嚙合,盆型齒輪與傳動套筒上端固連,傳動套筒下端與齒輪箱固連,齒輪箱通過套筒法蘭與主攪拌支架相連,主攪拌支架上連接有主攪拌葉,齒輪箱里有嚙合的大小錐齒輪,大錐齒輪固定在攪拌軸上,攪拌軸通過軸承支撐在套筒法蘭內,大錐齒輪通過方孔法蘭與傳動軸下端相連,傳動軸上端通過固定軸法蘭與傳動槽相連,小錐齒輪上連接副攪拌軸,副攪拌軸上連接有副攪拌葉,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伸進鍋體內。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運行平穩可靠,并且能有效避免糊鍋,炒料受熱更加充分均勻,提高了產品質量。
【專利說明】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食品行業的不斷發展,火鍋底料的生產從原料處理到物料炒制再到包裝封箱已全面實現了自動化,大幅度地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能避免食品加工過程中的二次污染,確保了食品的安全衛生。
[0003]傳統的用于火鍋底料的全自動炸炒鍋主要由減速機、傳動機構、攪拌機構、內外鍋體、燃燒器及控制電腦等組成,減速機的輸出動力通過傳動機構變換方向后傳遞到攪拌軸上,帶動攪拌葉對鍋內的物料進行翻動炸炒。傳統的全自動炸炒鍋其傳動結構通常采用的是鏈條傳動,結構不緊湊,運行中速度不平穩,噪聲大;攪拌葉在攪拌軸的帶動下繞鍋的垂直中心線旋轉,運動形式簡單,對鍋內物料的攪拌方式單一,容易使物料在炸炒過程中的受熱不均,影響加工質量;運行過程中攪拌葉末端的刮板與鍋內表面之間的間隙保持恒定,不可自動調節,容易出現糊鍋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運行平穩可靠,并且能有效避免糊鍋,炒料受熱更加充分均勻的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
[0005]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包括減速機、鍋體及燃燒器,鍋體支撐于底盤上,燃燒器位于鍋體的正下方,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第一球節與短軸的一端相連,短軸的另一端通過第二球節與螺旋軸齒輪相連,螺旋軸齒輪與盆型齒輪嚙合,盆型齒輪與傳動套筒上端固定連接,傳動套筒下端與齒輪箱固定連接,齒輪箱通過套筒法蘭與主攪拌支架相連,主攪拌支架上連接有主攪拌葉,齒輪箱里設有一對嚙合的大錐齒輪和小錐齒輪,大錐齒輪固定在攪拌軸上,攪拌軸通過軸承支撐在套筒法蘭內,大錐齒輪通過方孔法蘭與傳動軸下端相連,傳動軸上端通過固定軸法蘭與傳動槽相連,小錐齒輪上連接副攪拌軸,副攪拌軸上連接有副攪拌葉,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伸進鍋體內。
[0006]工作時,減速機的輸出動力通過短軸、螺旋軸齒輪和盆型齒輪傳遞到傳動套筒上,實現動力從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的轉換,傳動套筒帶動整個齒輪箱轉動,齒輪箱再帶動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以傳動套筒的中心旋轉;與此同時,由于大錐齒輪通過方孔法蘭、傳動軸及固定軸法蘭與傳動槽相連而保持不動,所以與大錐齒輪嚙合的小錐齒輪被動的發生轉動,帶動副攪拌葉自轉,即主攪拌葉工作時只發生公轉,副攪拌葉工作時既公轉又自轉,主攪拌葉公轉帶動刮板刮鍋避免炒制過程中的糊鍋現象,副攪拌葉公轉的同時自轉,不僅避免糊鍋,而且還起到打散物料,使物料在炒鍋內翻轉、流動,從而受熱更充分、均勻。
[0007]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的套管中內置有壓簧,壓簧使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端部的刮板緊貼鍋底,有效避免粘鍋、糊鍋。
[0008]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運行平穩可靠,并且能有效避免糊鍋,炒料受熱更加充分均 勻,提聞了廣品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3]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具有減速機1、鍋體2及燃燒器3,減速機I安裝在傳動槽4內,傳動槽4 一端支撐在立柱25上,立柱25的上部面板上設有控制電腦的觸摸屏26,控制電腦安裝在立柱25內。鍋體2支撐于底盤5上,鍋體2由內鍋體和外鍋體組成,燃燒器3位于鍋體2的正下方。減速機I的輸出端通過第一球節6與短軸7的一端相連,短軸7的另一端通過第二球節8與螺旋軸齒輪9相連,螺旋軸齒輪9與盆型齒輪10嚙合,盆型齒輪10與傳動套筒11上端固定連接,傳動套筒11下端與齒輪箱固定連接,傳動套筒11通過軸承支撐于外套筒27上,外套筒27與傳動槽4固定相連。齒輪箱通過套筒法蘭12與主攪拌支架13相連,主攪拌支架13上連接有主攪拌葉14,齒輪箱里設有一對嚙合的大錐齒輪15和小錐齒輪16,大錐齒輪15固定在攪拌軸17上,攪拌軸17通過軸承支撐在套筒法蘭12內,大錐齒輪15通過方孔法蘭18與傳動軸19下端相連,傳動軸19上端通過固定軸法蘭20與傳動槽4相連。小錐齒輪16上連接副攪拌軸21,副攪拌軸21通過軸承支撐于副攪拌軸套筒28上,副攪拌軸套筒28與齒輪箱固定相連,副攪拌軸21上連接有副攪拌葉22,主攪拌葉14和副攪拌葉22伸進鍋體2內。
[0014]工作原理:減速機I的輸出動力通過短軸7、螺旋軸齒輪9和盆型齒輪10傳遞到傳動套筒11上,實現動力從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的轉換,傳動套筒11帶動整個齒輪箱轉動,齒輪箱再帶動主攪拌葉14和副攪拌葉22以傳動套筒11的中心旋轉;與此同時,由于大錐齒輪15通過方孔法蘭18、傳動軸19及固定軸法蘭20與傳動槽4相連而保持不動,所以與大錐齒輪15嚙合的小錐齒輪16被動的發生轉動,帶動副攪拌葉22自轉,即主攪拌葉14工作時只發生公轉,副攪拌葉22工作時既公轉又自轉,主攪拌葉14公轉帶動刮板刮鍋避免炒制過程中的糊鍋現象,副攪拌葉22公轉的同時自轉,不僅避免糊鍋,而且還起到打散物料,使物料在炒鍋內翻轉、流動,從而受熱更充分、均勻。
[0015]參見圖3,主攪拌葉14和副攪拌葉22的套管中內置有壓簧23,壓簧23使主攪拌葉14和副攪拌葉22端部的刮板緊貼鍋底,有效避免粘鍋、糊鍋。
[0016]參見圖2,齒輪箱由齒輪箱蓋24和齒輪箱體25組成,齒輪箱蓋24用螺栓裝配在齒輪箱體25上,傳動套筒11下端是與齒輪箱蓋24固定連接,齒輪箱蓋24與傳動套筒11下端為花鍵連接,卸下齒輪箱蓋24與齒輪箱體25之間的緊固螺栓,往上移動齒輪箱蓋24,就能打開齒輪箱,對齒輪箱里的零部件進行裝配和檢修。
[0017]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球節6、第二球節8、螺旋齒輪軸9和盆型齒輪10的應用,實現動力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有效的轉化,大大優化了設備整體空間利用,結構緊湊,相對傳統的鏈條傳動,更加平穩、可靠,傳遞效率更高,故障率更低。獨特的變速箱設計,使得工作時主攪拌葉14公轉,副攪拌葉22公轉加自轉,不僅有效避免糊鍋現象,而且在炒制過程中對物料打散、翻轉作用更強,加速物料在鍋內的流動,使物料受熱更加充分、均勻。
【權利要求】
1.一種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包括減速機、鍋體及燃燒器,減速機安裝在傳動槽內,鍋體支撐于底盤上,燃燒器位于鍋體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第一球節與短軸的一端相連,短軸的另一端通過第二球節與螺旋軸齒輪相連,螺旋軸齒輪與盆型齒輪嚙合,盆型齒輪與傳動套筒上端固定連接,傳動套筒下端與齒輪箱固定連接,齒輪箱通過套筒法蘭與主攪拌支架相連,主攪拌支架上連接有主攪拌葉,齒輪箱里設有一對嚙合的大錐齒輪和小錐齒輪,大錐齒輪固定在攪拌軸上,攪拌軸通過軸承支撐在套筒法蘭內,大錐齒輪通過方孔法蘭與傳動軸下端相連,傳動軸上端通過固定軸法蘭與傳動槽相連,小錐齒輪上連接副攪拌軸,副攪拌軸上連接有副攪拌葉,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伸進鍋體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的套管中內置有壓簧,壓簧使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端部的刮板緊貼鍋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業用全自動炸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箱由齒輪箱蓋和齒輪箱體組成,齒輪箱蓋用螺栓裝配在齒輪箱體上,傳動套筒下端是與齒輪箱蓋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A23L1/22GK203633436SQ201320794680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李德建, 江敬兵, 宋禎偉, 胡重霞 申請人:重慶德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