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鹽漬海蜇脫礬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鹽漬海蜇脫礬加工方法,其步驟包括,S1、將鹽漬海蜇放入濃度為1%~5%的蘋果酸中浸泡2~4小時;S2、將S1中海蜇放入的質量分數為10%~20%的食用堿水溶液中,靜置1~2小時;S3、將S2中的海蜇放入離心脫水機進行高速離心脫水;S4、將S3中的海蜇用清水沖洗后放入60~80℃的熱水中漂燙,撈出攤涼。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鹽漬海蜇脫礬加工方法,其可以快速高效地對海蜇進行脫礬處理,縮短海蜇脫礬時間,還使得海蜇中的鋁含量大大降低,以符合食用標準。
【專利說明】—種鹽漬海蜇脫礬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水產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鹽潰海蜇脫礬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海蜇的含水量較高,在對海蜇進行食品化加工時通常采用食鹽和明礬對其進行脫水處理,食用前再用清水長時間浸泡來稀釋海蜇中的鹽礬,脫礬時間通常在24小時以上,而且仍不能保證海蜇中的鹽礬含量符合食用標準,如何快速而高效地對海蜇進行脫礬處理是海蜇食品化加工行業的棘手問題。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鹽潰海蜇脫礬加工方法,其可以快速高效地對海蜇進行脫礬處理。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鹽潰海蜇脫礬加工方法,其步驟包括,
[0006]S1、將鹽潰海蜇放入濃度為1%?5%的蘋果酸中浸泡2?4小時,其作用是使海蜇發生溶脹,游離出可溶性鋁離子;
[0007]S2、將SI中海蜇放入的質量分數為10%?20%的食用堿水溶液中,靜置I?2小時,其作用是使Si中所述可溶性鋁離子與食用堿發生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膠體;
[0008]S3、將S2中的海蜇放入離心脫水機進行高速離心脫水,其作用是將S2中殘余的所述氫氧化鋁膠體與海蜇分離;
[0009]S4、將S3中的海蜇用清水沖洗后放入60?80°C的熱水中漂燙,撈出攤涼。
[00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
[0011]與傳統的將海蜇長時間置入清水中浸泡脫礬的加工方法相比,本發明首先采用低濃度的酸性溶液將海蜇溶脹,用于游離出明礬中的可溶性鋁離子,然后再用食用堿溶液與可溶性鋁離子發生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膠體,沉淀析出,最后通過高速離心脫水的方式將殘余氫氧化鋁膠體與海蜇分離,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鹽潰海蜇脫礬加工方法,其可以快速高效地對海蜇進行脫礬處理,縮短海蜇脫礬時間,還使得海蜇中的鋁含量大大降低,以符合食用標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3]實施例:
[0014]一種鹽潰海蜇脫礬加工方法,其步驟包括,
[0015]第一步,將鹽潰海蜇放入濃度為1%?5%的蘋果酸中浸泡2?4小時,蘋果酸濃度為1%、2%、3%、4%或5%,浸泡時間可以為2小時、3小時或4小時,蘋果酸的濃度越高浸泡時間越短,但是蘋果酸濃度越高其對海蜇的口感影響越大,優選的蘋果酸濃度為3%,浸泡時間為3小時,本步驟的作用是使海蜇發生溶脹,游離出可溶性鋁離子;第二步,將第一部中海蜇放入的質量分數為10%?20%的食用堿水溶液中,食用堿水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0^^15%或20%,靜置I?2小時,靜置時間優選為2小時,本步驟的作用是使第一部中所述可溶性鋁離子與食用堿發生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膠體;第三步,將第二步中的海蜇放入離心脫水機進行高速離心脫水,本步驟的作用是將第二步中殘余的所述氫氧化鋁膠體與海蜇分離;第四步,將第三步中的海蜇用清水沖洗后放入60?80°C的熱水中漂燙,熱水溫度優選70°C,撈出攤涼。
[0016]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鹽潰海蜇脫礬加工方法,其步驟包括, .51、將鹽潰海蜇放入濃度為1%?5%的蘋果酸中浸泡2?4小時,其作用是使海蜇發生溶脹,游離出可溶性鋁離子; .52、將SI中海蜇放入的質量分數為10%?20%的食用堿水溶液中,靜置I?2小時,其作用是使SI中所述可溶性鋁離子與食用堿發生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膠體; .53、將S2中的海蜇放入離心脫水機進行高速離心脫水,其作用是將S2中殘余的所述氫氧化鋁膠體與海蜇分離; .54、將S3中的海蜇用清水沖洗后放入60?80°C的熱水中漂燙,撈出攤涼。
【文檔編號】A23L1/333GK104172300SQ201410345452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裘麗娜 申請人:奉化市興達海產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