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包括蒸發器、壓縮機、冷熱水交換器、箱體、導風板、烘架、烘匾、柵板、擺動輪、擺臂、熱風爐、傳熱通道、分風器、排風窗和熱水管道,所述柵板上設置有軌道,所述烘架底部設置有滑輪,所述蒸發器與壓縮機相連,所述壓縮機與冷熱水交換器相連。由于所述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采用在密封箱體內的烘架與分風器之間設置了導風板,能使茶葉受熱更均勻;在箱體內表面設置了熱水管道,由空氣能轉換為熱能,更環保,更經濟,使整個箱體內的溫度保持恒定,使茶葉均勻受熱,使制作的茶葉香氣保持穩定一致,提高烘制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茶葉制作需要經過“足火”工序,該工序的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使茶葉干燥,茶香氣主要在“足火”工序中伴隨產生,早你采用手工制作,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采用了專用的機具來制作,目前的“足火”工序專用機具包括熱風爐、機體、傳熱通道,熱風爐的熱量通過傳熱通道進入密封的箱體,安裝在箱體上的溫度表可顯示箱體內的溫度數值。目前茶葉制作的的“足火”工序無論采用手工制作還是采用機具制作,茶葉的香氣都難保持穩定一致。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使茶葉均勻受熱,使制作的茶葉香氣保持穩定一致的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
[0004]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包括蒸發器、壓縮機、冷熱水交換器、箱體、導風板、烘架、烘匾、柵板、擺動輪、擺臂、熱風爐、傳熱通道、分風器、排風窗和熱水管道,所述柵板上設置有軌道,所述烘架底部設置有滑輪,所述蒸發器與壓縮機相連,所述壓縮機與冷熱水交換器相連,所述烘架設置于箱體內,所述烘匾設置于烘架上,所述導風板設置于箱體內的分風器和烘架之間,所述擺臂通過擺動輪與導風板相連,所述柵板設置于箱體底部,所述烘架設置于柵板上,所述排風窗設置于箱體上。
[0005]進一步地,所述熱風爐通過傳熱通道與分風器相連,所述滑輪固定在軌道上。
[0006]進一步地,所述熱水管道與冷熱水交換器相連,所述熱水管道設置于箱體內表面。
[0007]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為封閉式木結構,所述烘架為竹結構烘架,所述烘匾為竹結構烘匾,具有原木、竹清香,有利于保持提香天然香氣。
[0008]進一步地,所述蒸發器和冷熱水交換器之間設置有冷媒管,所述蒸發器和壓縮機之間設置有氣液分離器,在冷媒進入壓縮機之前,可以將沒有完全汽化的的液態冷媒分離出來,以防止損壞壓縮機。
[0009]本發明的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采用在密封箱體內的烘架與分風器之間設置了導風板,能使茶葉受熱更均勻;在箱體內表面設置了熱水管道,由空氣能轉換為熱能,更環保,更經濟,使整個箱體內的溫度保持恒定,使茶葉均勻受熱,使制作的茶葉香氣保持穩定一致,提高烘制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1]圖1為發明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3]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包括蒸發器16、壓縮機15、冷熱水交換器14、箱體1、導風板2、烘架3、烘匾4、柵板6、擺動輪8、擺臂9、熱風爐10、傳熱通道11、分風器12、排風窗13和熱水管道17,所述柵板6上設置有軌道7,所述烘架3底部設置有滑輪5,所述蒸發器16與壓縮機15相連,所述壓縮機15與冷熱水交換器14相連,所述烘架3設置于箱體I內,所述烘匾4設置于烘架3上,所述導風板2設置于箱體I內的分風器12和烘架3之間,所述擺臂9通過擺動輪8與導風板2相連,所述柵板6設置于箱體I底部,所述烘架3設置于柵板6上,所述排風窗13設置于箱體I上。
[0014]所述熱風爐10通過傳熱通道11與分風器12相連,所述滑輪5固定在軌道7上。
[0015]所述熱水管道17與冷熱水交換器14相連,所述熱水管道17設置于箱體I內表面。
[0016]所述箱體I為封閉式木結構,所述烘架3為竹結構烘架,所述烘匾4為竹結構烘匾,具有原木、竹清香,有利于保持提香天然香氣。
[0017]所述蒸發器16和冷熱水交換器14之間設置有冷媒管(未圖示),所述蒸發器16和壓縮機15之間設置有氣液分離器(未圖示),在冷媒進入壓縮機15之前,可以將沒有完全汽化的的液態冷媒分離出來,以防止損壞壓縮機15。
[0018]蒸發器16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壓縮機15將冷媒壓縮成高溫,在冷熱水交換器14中將循環水加熱,在壓縮過程中,冷媒會吸收室外空氣中的熱量,作為熱能傳輸到壓縮機15,再由冷熱水交換器14把熱水帶到熱水管道17提供熱量,給箱體均衡加熱。茶葉平鋪在烘匾4上,由熱風爐10產生的熱風通過傳熱通道11進入箱體1,在分風器12的作用下使熱風進入箱體I時更分散,熱風經過導風板2后,從導風板2的每個隔板之間吹出,而導風板2的每個隔板都對應一層烘匾4,在烘匾4上的茶葉能均勻受熱風影響,經過茶葉后的熱風再從排風窗13吹出。箱體I采用木結構具有更好的保溫性,烘匾4采用竹結構,具有原木、竹清香,有利于保持提香天然香氣。
[0019]本發明的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采用在密封箱體內的烘架與分風器之間設置了導風板,能使茶葉受熱更均勻;在箱體內表面設置了熱水管道,由空氣能轉換為熱能,更環保,更經濟,使整個箱體內的溫度保持恒定,使茶葉均勻受熱,使制作的茶葉香氣保持穩定一致,提高烘制效率。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發器、壓縮機、冷熱水交換器、箱體、導風板、烘架、烘匾、柵板、擺動輪、擺臂、熱風爐、傳熱通道、分風器、排風窗和熱水管道,所述柵板上設置有軌道,所述烘架底部設置有滑輪,所述蒸發器與壓縮機相連,所述壓縮機與冷熱水交換器相連,所述烘架設置于箱體內,所述烘匾設置于烘架上,所述導風板設置于箱體內的分風器和烘架之間,所述擺臂通過擺動輪與導風板相連,所述柵板設置于箱體底部,所述烘架設置于柵板上,所述排風窗設置于箱體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爐通過傳熱通道與分風器相連,所述滑輪固定在軌道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水管道與冷熱水交換器相連,所述熱水管道設置于箱體內表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為封閉式木結構,所述烘架為竹結構烘架,所述烘匾為竹結構烘匾。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能茶葉提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熱水交換器和蒸發器之間設置有冷凝管,所述蒸發器和壓縮機之間設置有氣液分離器。
【文檔編號】A23F3/06GK104351362SQ201410542364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5日
【發明者】曾建春, 蔡騏嶸, 高瑋琳 申請人:中山昊天節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