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含有顏色不同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物的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
本申請基于2014年6月30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14-134948號,主張優先權,將其內容引入本文中。
背景技術:
在粒狀的寵物食品中,有由水分含量約10重量%以下的食品顆粒構成的所謂干式寵物食品、和由水分含量比其高的食品顆粒構成的半濕型寵物食品。在任一類型中,市場上銷售有混合顏色不同的食品顆粒而收納在包裝容器的混合型寵物食品。
例如在專利文獻1的段落[0004]中記載有混合了以紅、綠、黃色等不同的顏色著色的小片的寵物食品具有外觀的特征,可以給購買者帶來滿足。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70787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作為制造以規定比例混合顏色不同的食品顆粒的混合型寵物食品的方法,有預先在分別的罐中儲存各種顏色的食品顆粒,將它們以規定混合比從罐中取出并混合的方法。
但是,在該方法中,由于需要至少與食品顆粒的顏色種類相同數量的罐,所以裝置大型化,其結果,存在制造成本增高的問題。
本發明的課題為,提供一種不會引起裝置的大型化,能夠以規定比例混合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可削減制造成本的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如下所述。
[1]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混合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的寵物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制造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的食品顆粒制造工序,和混合該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的混合工序;所述食品顆粒制造工序包括下述工序:混合粉體原料而得到混合粉體的粉體原料混合工序、向擠出造粒裝置供給所述混合粉體而連續制造食品顆粒的擠出造粒工序、和在所述擠出造粒裝置內添加含有著色成分的添加液來實施著色的著色工序;所述混合工序包括下述工序:向罐內依次投入所述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并將其層疊的工序、和從所述罐的下部排出食品顆粒而得到所述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物的工序。
[2]根據[1]所述的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著色工序中,通過使用顏色不同的2種以上的添加液,改變該添加液的顏色,使通過擠出造粒裝置連續制造的食品顆粒的顏色改變,向所述罐內連續投入從該擠出造粒裝置連續排出的食品顆粒。
[3]根據[2]所述的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著色工序中,使用含有所述著色成分的添加液和不含著色成分的添加液。
[4]根據[3]所述的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著色工序中,交替添加含有所述著色成分的添加液和不含所述著色成分的添加液。
[5]根據[1]~[4]任一項所述的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擠出造粒裝置具備在所述混合粉體中至少添加水分并一邊攪拌一邊進行加熱處理的預調制機、和設置于該預調制機的后段的擠出機,在擠出機內進行所述著色工序。
[6]根據[1]~[5]任一項所述的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工序中,在罐內以各顏色的層分別存在3層以上的方式層疊所述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然后開始從所述罐排出食品顆粒。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不會引起裝置的大型化,能夠以規定比例混合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可以消減寵物食品的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示意性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的一例的概略構成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寵物”是指人飼養的動物。在更狹義的定義中,寵物是供飼養主玩賞的動物。另外,“寵物食品”是指寵物用的飼料。本發明的寵物食品可作為“動物用飼料”或“動物的餌料”來銷售。
在本說明書中,食品顆粒是指粒狀的寵物食品。
本發明中,食品顆粒的水分含量沒有特別限定,既可以是干式食品顆粒,也可以是半濕型食品顆粒。
干式食品顆粒的水分含量優選為12質量%以下,更優選為10質量%以下。該水分含量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5質量%以上,更優選為7質量%以上。
干式食品顆粒既可以是膨化顆粒,也可以是非膨化顆粒。
“膨化顆粒”是指將原料混合物成形成粒狀、經過使原料混合物的內部氣泡的膨化工序而得到的顆粒。“膨化工序”是指通過加熱、發酵、化學反應或減壓等方法,在原料混合物的內部產生氣體的工序。在膨化工序中,通過產生氣體,原料混合物的體積增加,成為多孔質的性狀。由于原料混合物的體積增加,體積密度降低。通過在膨化工序前、膨化工序后、或與膨化工序同時,將原料混合物成形為粒狀,得到“膨化顆粒”。“非膨化顆粒”是未經膨化工序而制造的顆粒。
干式食品顆粒的體積密度也取決于水分含量,但膨化顆粒的體積密度優選為300~460g/L,更優選為350~450g/L,進一步優選為380~440g/L。非膨化顆粒的體積密度優選為445~500g/L,更優選為450~485g/L。
半濕型食品顆粒的水分含量優選為15~30質量%,更優選為20~30質量%。另外,半濕型食品顆粒的水分活性(Aw)優選為0.60~0.87,更優選為0.70~0.80。
半濕型食品顆粒既可以是膨化顆粒,也可以是非膨化顆粒。
本說明書中,水分含量的值是通過以下測定方法得到的值。
將被測定物裝入粉碎機進行粉碎,以使其能通過1mm的篩,將其作為分析樣品。準確稱量分析樣品2~5g,裝入鋁制稱量皿(預先干燥而準確稱量其重量的皿),在135±2℃下干燥2小時,在干燥器中放冷后,準確稱量其重量,從干燥前后的重量差求出水分含量。
本說明書中,食品顆粒的水分含量是通過如下方式測定的值:將制造后立即收納在包裝容器中進行密閉而制造的寵物食品(制品)從制造日起至30日以內開封后立即測定的值、或在同等條件下測定的值。
本說明書中,食品顆粒的水分活性(Aw)的值是將食品顆粒進行粉碎而得到的樣品使用公知的水分活性測定裝置,在測定溫度25℃下測定而得到的值。
例如,可以使用日本DKSH公司制的水分活性測定裝置“Novasina IC-500 AW-LAB(制品名)”來測定。
本說明書中,食品顆粒的水分活性(Aw)是通過如下方法測定的值:將制造后立即收納在包裝容器中進行密閉而制造的寵物食品(制品)從制造日起至30日以內開封后立即測定的值、或在同等條件下測定的值。
本說明書中,食品顆粒的體積密度的值是通過如下測定方法得到的值。
將從料斗(漏斗狀容器)中落下的食品顆粒盛在容器中,用金屬板等抹平從容器上隆起的食品顆粒,成為容器裝滿食品顆粒的狀態。將容器內的食品顆粒的總質量M(單位:g)除以容器的內容積V(單位:升)而得到的值、即,M/V的值作為體積密度(單位:g/L)。
本說明書中,體積密度是通過如下方式測定的值:將制造后立即收納在包裝容器中進行密閉而制造的寵物食品(制品)從制造日起至30日以內開封后立即測定的值、或在同等條件下測定的值。
<粉體原料>
本發明中使用的粉體原料沒有特別限定,在寵物食品的造粒工序中可適宜使用以粉體狀使用的公知的原料。
例如,可舉出谷類(玉米、小麥、米、大麥、燕麥、黑麥等)、豆類(整粒大豆等)、淀粉類(小麥淀粉、玉米淀粉、米淀粉、馬鈴薯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西米淀粉等)、植物性蛋白質(玉米蛋白粉、脫脂大豆、大豆蛋白等)、肉類(雞肉、牛肉、豬肉、鹿肉、粉類(雞肉粉、豬肉粉、牛肉粉、它們的混合粉)等)、海鮮類(魚肉、粉類(魚粉)等)、蔬菜類、粉狀的添加物(維生素類、礦物質類、氨基酸、香料原料、纖維、著色料、嗜好劑等)。
粉類是指將肉類或海鮮類壓縮并微細粉碎的粉體。
作為嗜好劑,可舉出畜肉、海鮮等動物原料提取物粉體或植物原料提取物粉體等。
<液體原料>
[含有著色成分的添加液]
作為添加于粉體原料的液體原料,使用至少含有著色成分的添加液。
著色成分只要是在食品領域可使用的成分即可,可以使用公知的著色成分。
添加液優選在水中溶解有水溶性著色成分的水溶液。作為水溶性的著色成分的例子,可舉出食用紅色106號、食用紅色102號、食用黃色4號、食用黃色5號、食用藍色1號等。
[其它液體原料]
作為添加于粉體原料的液體原料,根據需要可以使用水、油脂類、液糖、保濕劑、嗜好劑溶液、香料等在寵物食品的制造中公知的液體原料。液體原料既可以是1種,也可以并用2種以上。
油脂類既可以是植物性油脂,也可以是動物性油脂。從容易得到高嗜好性的觀點考慮,優選使用動物性油脂。作為動物性油脂,可舉出雞油、豬油(lard)、牛脂(vet)或乳脂肪等。
保濕劑優選為選自丙二醇、甘油及糖醇中的1種以上。
作為嗜好劑溶液,可舉出畜肉、海鮮等動物原料提取物、或植物原料提取物,即,水溶液狀的提取物或水溶性的濃縮提取物。
[配合]
原料的配合沒有特別限定。優選以滿足要得到的食品顆粒的營養組成、同時得到良好的成形性的方式設定。
以下示出干式食品顆粒及半濕型食品顆粒的配合(不含外添劑)的例子。
(干式食品顆粒的配合例)
谷類、豆類、淀粉類合計40~70質量%、肉類及海鮮類的合計5~30質量%、植物性蛋白質0~15質量%,其余是其它成分。
(半濕型食品顆粒的配合例)
谷類、豆類、淀粉類的合計20~60質量%、肉類及海鮮類的合計5~25質量%、植物性蛋白質0~15質量%、其余是其它成分。
<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的實施方式>
圖1是示意性示出適于實施本實施方式的寵物食品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裝置的例子的概略構成圖。
圖中符號1表示擠出造粒裝置,11表示預調制機(以下也稱為預調節機),12表示擠出機,2表示罐,3、4、5分別表示添加液。
[食品顆粒制造工序]
(粉體原料混合工序)
使用未圖示的混合裝置混合粉體原料作為混合粉體。可適宜使用公知的方法進行。既可以混合預先粉碎成粉體狀的原料,也可以使用研磨機等一邊粉碎一邊混合。
(擠出造粒工序)
向擠出造粒裝置1供給混合粉體,連續制造食品顆粒。在擠出造粒裝置1中,向混合粉體加入水分,一邊從入口向出口輸送一邊捏合,同時實施加熱處理,然后從出口15擠出。在出口15設置有形成有規定形狀的孔的板(未圖示)、和將從該板擠出的捏合物以規定長度(厚度)切斷的切割機(未圖示)。將捏合物從該板的孔擠出,通過切割機切斷,從而成形成規定形狀的粒狀。
在擠出造粒裝置1內加壓,通過在出口15從加壓狀態開放至常壓,可以使捏合物中的水蒸氣膨脹,制造膨化顆粒。也可以不在擠出造粒裝置1內加壓而制造非膨化顆粒。
擠出造粒裝置1優選具備預調節機11及擠出機12的擠出造粒機。
在預調節機11中,在由粉體原料混合工序得到的混合粉體中加入水分,進行加熱處理。通常,在預調節機11內一邊攪拌混合粉體,一邊從入口向出口輸送,同時,一邊通過向該混合粉體中加水和水蒸氣使水分含量上升一邊實施加熱處理。向擠出機12供給從預調節機11的出口13排出的混合物。
在擠出機12,捏合在預調節機11內混合的混合物(原料混合物),并進一步實施加熱處理,在擠出機12的出口15擠出造粒成粒狀。通過冷卻所得的顆粒,得到食品顆粒。進而,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加熱干燥工序。
預調節機11及擠出機12的加熱處理條件優選設定在不過度加熱原材料的情況下即可得到由淀粉的預膠化產生的消化性提高效果的范圍內。
使用具備預調節機11和擠出機12的擠出造粒機進行擠出造粒的方法可以采用例如“Small Animal Clinical Nutrition 4th Edition”(Michael S.Hand,Craig D.Thatcher,Rebecca L.Remillard,Philip Roudebusg編集,Mark Morris Associates發行,2000年;p.157~p.190)中記載的方法等。
食品顆粒的大小及形狀只要是適于寵物食用的大小及形狀即可,沒有特別限制。
食品顆粒的形狀例如可舉出球狀、多面體狀、柱狀、環狀、板狀、圍棋子狀(圓形的曲面片)、心狀、星狀、魚狀、車輪狀等。
對于食品顆粒的大小,例如,最短徑和最長徑各自優選為3~30mm的范圍內,各自更優選為6~16.5mm,各自進一步優選為8~12mm。
(著色工序)
在擠出造粒裝置1內添加含有著色成分的添加液3、4、5實施著色。具體而言,在擠出造粒裝置1的中途設有對向擠出造粒裝置1內輸送的混合物注入液體的噴嘴(圖中符號16表示噴嘴位置),添加含有著色成分的添加液。
通過對在擠出造粒裝置1內以一定速度輸送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流量下連續添加添加液,可以將從擠出造粒裝置1連續排出的食品顆粒的水分含量保持為一定。
本實施方式中,在1臺擠出造粒裝置1中使用顏色不同的2種以上的添加液3、4、5,經時改變添加液的顏色,由此,連續制造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另外,將添加液3、4、5的流量保持為一定,將從擠出造粒裝置1排出的食品顆粒的水分含量保持為一定。在本實施方式中制造的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只是著色成分不同,除此以外的組成、大小、形狀均彼此相同。
例如,對向擠出造粒裝置1內輸送的混合物分別以一定時間間隔交替添加2種顏色的添加液3、4,由此從擠出造粒裝置1交替排出2種顏色的食品顆粒。
另外,在3種顏色以上的情況下,重復依次添加各種顏色的添加液3、4、5的循環,由此以一定順序從擠出造粒裝置1排出3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
根據各種顏色的添加液3、4、5的添加時間,可以調整1個循環所制造的各種顏色的食品顆粒的比例(顆粒的顏色的比例)。
顏色不同的2種以上的添加液中的1種也可以是僅由水構成的添加液(也稱為添加水)W。另外,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中的1種還可以是與不使用著色成分制造的情況相同的顏色的無著色顆粒。
只在規定時間對向擠出造粒裝置1內輸送的混合物添加含有著色成分的1種添加液3后,若切換為添加水W,則從擠出造粒裝置1連續排出的食品顆粒的顏色的深度變淡(薄)。如果添加添加水W的時間長,則排出無著色顆粒。
例如,只在規定時間對向擠出造粒裝置1內輸送的混合物添加含有紅色的著色成分的添加液3后,若切換為含有黃色的著色成分的添加液4,則從擠出造粒裝置連續排出的食品顆粒的顏色從紅色逐漸變化為紅色和黃色的中間色,然后變成黃色。
將添加添加水W的時間設定在紅色的添加液3的添加時間與黃色的添加液4的添加時間之間時,從擠出造粒裝置連續排出的食品顆粒的顏色從紅色逐漸變成淡紅色后,變成黃色。如果添加水W的添加時間長,則從紅色經過淡紅色逐漸變成無著色的顏色,然后變成黃色。
添加添加水W的時機和添加時間以得到想要得到的食品顆粒的色調的方式設定。
在使用具備預調節機11及擠出機12的擠出造粒機,制造著色的食品顆粒的情況下,添加液的添加在預調節機11的中途或擠出機12的中途的任一方進行均可。
如后述的實驗例所示,在添加液相同的情況下,在擠出機12的中途添加與在預調節機11的中途添加相比,將食品顆粒著色為規定色調所需的添加液的量少。即,從著色效率高,可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的觀點考慮,優選對擠出機12內的捏合物添加添加液進行著色。
對于在擠出機12的中途添加添加液時的添加位置(噴嘴的位置16)來說,在距出口15近的位置容易出現混合不充分造成的著色不均。因此,在將擠出機12的從入口14至出口15的距離設為1時,優選從該入口14至噴嘴的位置16的距離D(相對值)為0~0.5的范圍內,更優選為0~0.2的范圍內。
[混合工序]
在混合工序中,向罐2內依次投入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并使其層疊。
在本實施方式中,重復以規定順序連續從1臺擠出造粒裝置1排出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的循環。將所排出的食品顆粒一邊輸送一邊冷卻至室溫后,依次連續地投入到一個罐2內。
也可以在從擠出造粒裝置1排出后,投入到罐2內之前,設置使食品顆粒通過干燥機內連續干燥的工序、和干燥后一邊輸送一邊冷卻的工序。進而,也可以設置一邊輸送食品顆粒一邊涂布外添劑(油脂類、液狀嗜好劑(動物原料提取物、植物原料提取物)等)的工序。
通過從罐2的上方連續投入食品顆粒,得到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按照從擠出造粒裝置1中排出的順序在罐2內層疊的狀態。各顏色的層的厚度根據各顏色的添加液的添加時間決定。
這樣,在罐2內層疊了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后,從設置于罐2的下部的排出口21排出食品顆粒。由此,層疊于罐2內的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通過自重而向排出口21流動時一邊混在一起一邊排出,得到顆粒顏色的比例與1個循環內制造的各種顏色的食品顆粒的比例大致相同的混合物。
從所得混合物中的顆粒的顏色的比例容易穩定的觀點考慮,食品顆粒自罐2的排出優選在各顏色的層以分別存在3層以上(3個循環以上)的方式層疊后開始。
食品顆粒從罐2的排出可以連續進行,也可以間歇進行。
既可以在停止食品顆粒向罐2的供給后開始從排出口21的排出,也可以從罐2的排出口21連續排出食品顆粒,同時向該罐2內連續供給食品顆粒。通過使食品顆粒向罐2的供給速度與食品顆粒從罐2的排出速度相同,可長時間連續運行。
罐2的結構只要是可以將從上部投入的食品顆粒按順序層疊、從下部以規定速度排出食品顆粒的結構即可,沒有特別限定。
從罐2內的食品顆粒容易向排出口21流動的觀點考慮,優選罐的內壁(側面)為圓筒狀、底面朝向下方縮徑的圓錐狀。
優選具備調整食品顆粒從排出口21的排出速度的裝置。例如,通過在排出口21設置旋轉式進料器或振動式進料器等(未圖示),可以控制食品顆粒的排出速度。
另外,在罐2內的排出口21附近也可適宜設置促進食品顆粒的混合的擋板(未圖示)等。
[包裝工序]
計量從罐2排出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物,收納在包裝容器中成為寵物食品(制品)。也可以將從罐2排出的混合物暫時收納在儲存罐(未圖示)中后,用于包裝工序。
在寵物食品(制品)中,除了從罐2排出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物以外,也可以再混合其它食材的規定量。其它食材只要是可作為飼料使用的材料即可。作為具體例,可舉出由其它途徑造粒的食品顆粒、由干燥肉或海鮮類的干燥品形成的小片等。其它食材的形狀及大小沒有特別限定,只要是寵物容易食用的大小即可。例如,小魚的干燥品可不進行剪切加工而使用。
<效果>
根據本實施方式,在制造以規定比例混合了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的寵物食品(制品)時,貯存食品顆粒的罐2至少是1個。因此,不會引起裝置的大型化,可以制造以規定比例混合了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的寵物食品。由此可以實現制造成本的削減。
混合的食品顆粒的顏色的數量優選為3種顏色以上,該顏色的數量越多,采用本實施方式產生的裝置的小型化的效果越大。該顏色的數量的上限沒有特別限定,但從管理混合狀態的觀點考慮,優選為4種顏色以下。
<變形例>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1臺擠出造粒裝置1,通過改變添加液3、4、5的顏色,連續地制造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將其連續投入到罐2內,但只要可以依次向罐2內投入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并使它們層疊即可,也可以使用2臺以上的擠出造粒裝置。
使用1臺擠出造粒裝置1的方法適于制造僅著色成分不同而其它成分的組成和形狀相同的2種顏色以上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物。
使用2臺以上的擠出造粒裝置時,除制造除該混合物以外,還可以制造包含不僅顏色不同,而且其它成分的組成和/或形狀不同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物。
實施例
以下,使用實施例再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定于這些實施例。以下,“%”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則為“質量%”。
[實施例1]
本例中,使用具備預調節機(預調制機)11及擠出機12的擠出造粒機,制造干式寵物食品。在擠出機12的中途設有在一定的流量下向擠出機12的內部供給添加液3、4、5的內徑5mm的噴嘴(噴嘴的位置16)。擠出機12的從入口14至出口15的距離設為1時的從該入口14至噴嘴的位置16的距離D(相對值)為0.1。
將下述配合的粉體原料用研磨機粉碎同時混合,得到混合粉體。不使用粉體的著色劑。
谷類60質量%、肉類20質量%、植物性蛋白質10質量%、其它添加劑等10質量%。
向擠出造粒機的預調節機11定量地連續供給混合粉體,一邊混合一邊輸送后,連續地供給到擠出機12中。一邊對向預調節機11內輸送的混合粉體加入水和水蒸氣,使水分含量上升,一邊實施90℃±10℃、120秒的加熱處理。
在擠出機12中,一邊將從預調節機11連續供給的混合物在加壓下捏合并輸送,一邊實施110℃±10℃、30秒的加熱處理,在擠出機12的出口15擠出造粒成粒狀,同時使其膨化。對向擠出機12內輸送的捏合物通過后述的著色方法添加添加液來實施著色。
擠出造粒的條件以膨化后的顆粒的形狀成為直徑8mm,高度(厚度)8mm的接近于球狀的圓柱狀的方式設定。
通過使這樣從擠出機12連續排出的膨化顆粒通過干燥機(未圖示),在約120℃進行15分鐘的干燥處理后,冷卻至室溫(25℃),連續制造食品顆粒。所得的食品顆粒的水分含量為9質量%,體積密度為370g/L。
擠出機12的擠出造粒速度為3,500kg/小時。
(著色方法)
準備水中溶解有紅色的著色成分的紅色添加液3、水中溶解有黃色的著色成分的黃色添加液4、水中溶解有綠色的著色成分的綠色添加液5、以及僅由水構成的添加液(添加水)W。
從設置于擠出機12的中途的位置16的噴嘴,向擠出機12內的捏合物內,按照紅色添加液3、添加水W、黃色添加液4、添加水W、綠色添加液5、添加水W的順序,以均相同的一定流量添加,一邊以其為1個循環進行重復,一邊連續添加添加液。各液體的添加時間(供給時間)設定為使得連續制造的食品顆粒中的各顏色的顆粒比例(設計值、質量基準)為:紅色顆粒35質量%、黃色顆粒50質量%、綠色顆粒15質量%。將各液體的添加時間、各添加時間乘以擠出造粒速度求得的造粒量的值示于表1。
如表1所示,紅色添加液3、黃色添加液4、綠色添加液5切換時,通過在供給10秒添加水W后進行切換,連續制造的食品顆粒的色調從紅色向淡紅色逐漸變化,接著從黃色向淡黃色逐漸變化,接著從綠色向淡綠色逐漸變化,重復該循環。即,紅色和黃色的中間色、黃色和綠色的中間色、或綠色和紅色的中間色的食品顆粒的出現被充分抑制。
向罐2連續地投入這樣連續制造的食品顆粒。在罐2內按紅色食品顆粒層(圖中用R表示)、黃色食品顆粒層(圖中用Y表示)、綠色食品顆粒層(圖中用G表示)的順序重復層疊。將罐2的內徑為1時,基于體積密度,通過計算求出各層的厚度(相對值)。其結果示于表1。
開始向罐2內投入食品顆粒起60分鐘后,停止向罐2投入食品顆粒,打開設置于罐2下部的排出口21,排出食品顆粒。
食品顆粒向罐2的供給速度與擠出造粒速度相同,為3,500kg/小時,按計算值計,在60分鐘內,以5.7個循環的量層疊。食品顆粒自罐2的排出速度也為3,500kg/小時,連續50分鐘進行食品顆粒的排出。
從罐2的排出口21排出混合有紅色食品顆粒、黃色食品顆粒、綠色食品顆粒的混合物。將該混合物暫時收納在儲存罐中后,每500g收納于包裝容器中,制造寵物食品(制品)。
在制造中,從自罐2的下部排出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物中定期抽出100g,分出各顏色的食品顆粒,測定各自的質量,求出各顏色的食品顆粒的比例。其結果,只要紅色顆粒為35質量%的±10質量%的范圍、黃色顆粒為50質量%的±10質量%的范圍、且綠色顆粒為15質量%的±10質量%的范圍,則判定為混合狀態良好。
從食品顆粒開始自罐2排出起,在最初的6分鐘,排出的食品顆粒(350kg)的混合狀態不充分。之后,排出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狀態良好。
[表1]
[實施例2]
本例中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擠出造粒機,制造半濕型寵物食品(制品)。
將下述配合的粉體原料用研磨機粉碎同時混合,得到混合粉體。不使用粉體的著色劑。
谷類30質量%、肉類20質量%、植物性蛋白質10質量%、其它添加劑等40質量%。
向擠出造粒機的預調節機11定量地連續供給混合粉體,一邊混合一邊輸送后,連續地供給到擠出機12中。一邊對向預調節機11內輸送的混合粉體加入水和水蒸氣,使水分含量上升,一邊實施90℃±10℃、120秒的加熱處理。
在擠出機12中,一邊將從預調節機11連續供給的混合物在加壓下捏合并輸送,一邊實施110℃±10℃、30秒的加熱處理,在擠出機12的出口15擠出造粒成粒狀,同時使其膨化。對向擠出機12內輸送的捏合物通過后述的著色方法添加添加液來實施著色。
擠出造粒的條件以膨化后的顆粒的形狀成為直徑10mm,高度(厚度)7.5mm的圓柱狀的方式設定。
將這樣從擠出機12連續排出的膨化顆粒不進行干燥而冷卻至室溫(25℃),連續制造食品顆粒。所得的食品顆粒的水分含量為25質量%,水分活性為0.80。
擠出機12的擠出造粒速度為4,500kg/小時。
(著色方法)
準備水中溶解有紅色的著色成分的紅色添加液3、水中溶解有黃色的著色成分的黃色添加液4、水中溶解有綠色的著色成分的綠色添加液5、以及僅由水構成的添加液W。
從設置于擠出機12的中途的位置16的噴嘴,向擠出機12內的捏合物內,按照紅色添加液3、添加水W、黃色添加液4、添加水W、紅色添加液3、添加水W、綠色添加液5、添加水W的順序,以均相同的一定流量添加,一邊以其為1個循環進行重復,一邊連續添加添加液。各液體的添加時間(供給時間)設定為使得連續制造的食品顆粒中的各顏色的顆粒比例(設計值、質量基準)為:紅色顆粒33質量%、黃色顆粒17質量%、紅色顆粒33質量%、綠色顆粒17質量%。各液體的添加時間、各添加時間乘以擠出造粒速度求得的造粒量的值示于表2。
如表2所示,在紅色添加液3、黃色添加液4、紅色添加液3、綠色添加液5切換時,通過供給10秒添加水W后進行切換,連續制造的食品顆粒的色調從紅色向淡紅色逐漸變化,接著從黃色向淡黃色逐漸變化,接著從紅色向淡紅色逐漸變化,接著從綠色向淡綠色逐漸變化,重復該循環。即,紅色和黃色的中間色、黃色和綠色的中間色、或綠色和紅色的中間色的食品顆粒的出現被充分抑制。
向罐2連續投入這樣連續制造的食品顆粒。在罐2內按照紅色食品顆粒層、黃色食品顆粒層、紅色食品顆粒層、綠色食品顆粒層的順序重復層疊。將罐2的內徑設為1時,基于體積密度,通過計算求出各層的厚度(相對值)。其結果示于表2。
開始向罐2內投入食品顆粒起30分鐘后,停止向罐2投入食品顆粒,打開設置于罐2下部的排出口21,排出食品顆粒。
食品顆粒向罐2的供給速度與擠出造粒速度相同,為4,500kg/小時,按計算值計,在30分鐘,以3.1個循環的量層疊。食品顆粒自罐2的排出速度也為4,500kg/小時,連續22分鐘進行食品顆粒的排出。
自罐2的排出口21排出混合有紅色食品顆粒、黃色食品顆粒、綠色食品顆粒的混合物。將該混合物暫時收納在儲存罐中后,每500g收納于包裝容器中,制造寵物食品(制品)。
在制造中,從自罐2的下部排出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物中定期抽出100g,分出各顏色的食品顆粒,測定各自的質量,求出各顏色的食品顆粒的比例。其結果,只要是紅色顆粒為66質量%的±10質量%的范圍、黃色顆粒為17質量%的±10質量%的范圍、且綠色顆粒為17質量%的±10質量%的范圍,則判定為混合狀態良好。
從食品顆粒開始自罐2排出起,在最初的5分鐘,排出的食品顆粒(375kg)的混合狀態不充分。之后,排出的食品顆粒的混合狀態良好。
[表2]
[實驗例]
本例中分別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擠出造粒機(在擠出機12添加添加液)、或在預調節機11上設置有與實施例1相同的噴嘴的擠出造粒機(在預調節機11添加添加液),制造干式食品顆粒,比較用于實施同等程度的著色所需的添加液的使用量。
(試驗例1)
方法A:通過在預調節機11的中途添加紅色添加液的方法連續制造紅色的食品顆粒。
方法B:通過在擠出機12的中途添加紅色添加液的方法連續制造紅色的食品顆粒。
方法A和方法B只是添加液的添加位置及添加液的流量互不相同,除此以外的制造條件相同。添加液也相同。
在方法A和方法B的各方法中,調整得到食品顆粒的規定色調(顏色深度)時的添加液的流量。其結果示于表3。表3中示出方法B的情況的流量相對于方法A的情況的流量的比例(單位:%)。
(試驗例2、3)
例1中,將添加液變更為黃色添加液(試驗例2),或變更為綠色添加液(試驗例3)。
其它與試驗例1同樣操作,調整得到方法A、B各自的食品顆粒的規定色調(顏色深度)時的添加液的流量。其結果示于表3。
[表3]
由表3的結果可知,在擠出機12的中途添加含有著色成分的添加液的方式與在預調節機11的中途添加相比,添加液的使用量少,可以高效地著色。
符號說明
1 擠出造粒裝置
2 罐
3、4、5 含有著色成分的添加液
11 預調節機
12 擠出機
13 預調節機的出口
14 擠出機的入口
15 擠出機的出口
16 噴嘴的位置
21 罐的排出口
W 僅由水構成的添加液(添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