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香蕉味豆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豆干是豆腐干的簡稱,為豆腐的再加工制品,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其咸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食用方便,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歡。
傳統豆干是以單一大豆為原料制成的,在制作過程中會添加食鹽、花椒等普通調料,口味比較單一,長期食用會感到口感較差、比較乏味,其營養成分也有待豐富和加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營養成分和口味單一的豆干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風味獨特、營養成分豐富,具有食療和保健效果的香蕉味豆干及其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香蕉味豆干,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香蕉20~30份、大豆30~50份、白菜5~10份、秈米5~12份、鳳眼果仁4~8份、水適量、牛蒡3~6份、檳榔花2~3份、櫻桃草1~2份、藿香葉1~2份、留蘭香1~3份、螺旋藻粉2~5份;
所述的香蕉味豆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香蕉清潔除雜,加3~5倍水打制成漿,得到香蕉漿汁;
(2)、將白菜除雜,用水沖洗干凈,加入步驟(1)得到的香蕉漿汁,打漿,得到混合漿汁;
(3)、將秈米、鳳眼果仁文火炒至熟香,放入研磨機,加入步驟(2)得到的混合漿汁進行研磨,過濾,得到雜糧果蔬漿;
(4)、將牛蒡、檳榔花、櫻桃草、藿香葉、留蘭香清洗后混合,加6~10倍水常溫浸泡5~10小時,然后保持溫度60~70℃加熱煎煮1~2小時,過濾,得營養液;
(5)、將大豆淘洗干凈后,水溫20~30℃浸泡6~12小時后磨漿,過濾去除豆渣,再將除渣后的豆漿加熱至92~98℃后持續煮15~25分鐘,過濾得濾液;
(6)、將步驟(3)的雜糧果蔬漿、步驟(4)的營養液、步驟(5)的濾液與螺旋藻粉混合均勻,得到豆漿,按照現有豆干制作工藝制成豆干成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突破了傳統豆干比較單一的口味,通過將香蕉、白菜、秈米、鳳眼果仁等果蔬雜糧營養成分引入到豆干配料當中,同時添加牛蒡、螺旋藻粉等保健有益成分,其風味獨特、香濃爽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易于消化吸收,能增強抗病能力,具有較好的食療和保健效果;本發明的生產方法簡單、易操作,生產規模不受限制,易于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香蕉味豆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香蕉20份、大豆30份、白菜5份、秈米5份、鳳眼果仁4份、水適量、牛蒡3份、檳榔花2份、櫻桃草1份、藿香葉1份、留蘭香1份、螺旋藻粉2份;
所述的香蕉味豆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香蕉清潔除雜,加3倍水打制成漿,得到香蕉漿汁;
(2)、將白菜除雜,用水沖洗干凈,加入步驟(1)得到的香蕉漿汁,打漿,得到混合漿汁;
(3)、將秈米、鳳眼果仁文火炒至熟香,放入研磨機,加入步驟(2)得到的混合漿汁進行研磨,過濾,得到雜糧果蔬漿;
(4)、將牛蒡、檳榔花、櫻桃草、藿香葉、留蘭香清洗后混合,加6倍水常溫浸泡10小時,然后保持溫度60~70℃加熱煎煮1小時,過濾,得營養液;
(5)、將大豆淘洗干凈后,水溫20~30℃浸泡6小時后磨漿,過濾去除豆渣,再將除渣后的豆漿加熱至92~98℃后持續煮25分鐘,過濾得濾液;
(6)、將步驟(3)的雜糧果蔬漿、步驟(4)的營養液、步驟(5)的濾液與螺旋藻粉混合均勻,得到豆漿,按照現有豆干制作工藝制成豆干成品。
實施例2:
一種香蕉味豆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香蕉30份、大豆50份、白菜10份、秈米12份、鳳眼果仁8份、水適量、牛蒡6份、檳榔花3份、櫻桃草2份、藿香葉2份、留蘭香3份、螺旋藻粉5份;
所述的香蕉味豆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香蕉清潔除雜,加5倍水打制成漿,得到香蕉漿汁;
(2)、將白菜除雜,用水沖洗干凈,加入步驟(1)得到的香蕉漿汁,打漿,得到混合漿汁;
(3)、將秈米、鳳眼果仁文火炒至熟香,放入研磨機,加入步驟(2)得到的混合漿汁進行研磨,過濾,得到雜糧果蔬漿;
(4)、將牛蒡、檳榔花、櫻桃草、藿香葉、留蘭香清洗后混合,加10倍水常溫浸泡5小時,然后保持溫度60~70℃加熱煎煮2小時,過濾,得營養液;
(5)、將大豆淘洗干凈后,水溫20~30℃浸泡12小時后磨漿,過濾去除豆渣,再將除渣后的豆漿加熱至92~98℃后持續煮15分鐘,過濾得濾液;
(6)、將步驟(3)的雜糧果蔬漿、步驟(4)的營養液、步驟(5)的濾液與螺旋藻粉混合均勻,得到豆漿,按照現有豆干制作工藝制成豆干成品。
本發明實施例突破了傳統豆干比較單一的口味,通過將香蕉、白菜、秈米、鳳眼果仁等果蔬雜糧營養成分引入到豆干配料當中,同時添加牛蒡、螺旋藻粉等保健有益成分,其風味獨特、香濃爽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易于消化吸收,能增強抗病能力,具有較好的食療和保健效果。
本發明的上述實施方案都只能認為是對本發明的說明而不能限制發明,在與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相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任何變化,都應認為是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