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核桃仁夾心豆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豆干為豆制品的一種,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到的一種食品,豆干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同時其含有的多種礦物質,可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都極為有利,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傳統豆干是以單一黃豆為原料加工制成,食用方便,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成品豆干營養不高、口感較差、沒有嚼勁且容易變質,不能滿足消費者對營養美食的需求。
有鑒于此,提出本發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口味好、營養價值高、保存時間長的核桃仁夾心豆干。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故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所述核桃仁夾心豆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得到:黃豆160-260份、核桃仁40-100份、蜂蜜2-10份、八角茴香1-5份、甘草2-12份、薄荷1-5份、味精1-6份、食鹽2-12份、生姜1-6份、桂皮1-4份、杜仲1-7份、桂枝1-6份和當歸1-6份。
本發明所述食材的藥理及性味功能:
黃豆:學名大豆,為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黃豆富含異黃酮,可斷絕癌細胞營養供應,此外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降低血中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肪硬化。黃豆內含亞油酸,能促進兒童神經發育。
本發明中,所述黃豆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160份、170份、180份、190份、200份、210份、220份、230份、240份、250份或260份。
核桃仁:為胡桃核內的果肉,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磷脂以及鋅、錳等微量元素,有補大腦、抗衰老、益心臟、防便秘、鎮咳喘等功效。
本發明中,所述核桃仁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90份或100份。
蜂蜜:是昆蟲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制的蜜,有護膚美容、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促進長壽、改善睡眠、保肝作用、保護心血管、潤肺止咳等功效。
本發明中,所述核蜂蜜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
八角茴香: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實,性溫,味辛,歸肝、腎、脾、胃經,對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嘔吐、脘腹疼痛、寒濕腳氣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本發明中,所述八角茴香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1份、2份、3份、4份或5份。
甘草:一種補益中草藥,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等癥。
本發明中,所述甘草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 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1份或12份。
薄荷:為唇形科植物,是中華常用中藥之一。它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藥,主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癥,外用可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癥,平常以薄荷代茶,有清心明目之功效。
本發明中,所述薄荷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1份、2份、3份、4份或5份。
味精:指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提純的谷氨酸鈉結晶,屬于調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食欲,有助于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
本發明中,所述味精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1份、2份、3份、4份、5份或6份。
食鹽:指從海水、地下巖(礦)鹽沉積物、天然鹵(咸)水獲得的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經過加工的食用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l),同時含有少量水份和雜質及其他鐵、磷、碘等元素。食用鹽具有提鮮味、增本味的作用,同時還可殺菌,增加原料的脆嫩度。
本發明中,所述鹽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1份或12份。
生姜: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養生食材,除了能調味、溫中,還有著極好的殺菌、消炎、解暑、解毒效果。
本發明中,所述生姜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1份、2份、3份、4份、5份或6份。
桂皮:學名柴桂,不僅可作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還可作為常用中藥,起到暖脾胃、除積冷、壯陽、驅寒、止痛的功效。
本發明中,所述桂皮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1份、2份、3份或4份。
杜仲:即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的功效。杜仲可用于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
本發明中,所述杜仲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或7份。
桂枝:中藥材桂枝是肉桂的干燥嫩枝,一般在春、夏季節采收,去除葉后直接曬干或切片曬干即可。桂枝性味辛、甘、溫,入肺、心、膀胱經,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溫里藥,具有補元陽、通血脈、暖脾胃之功效。
本發明中,所述桂枝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1份、2份、3份、4份、5份或6份。
當歸:常用中藥之一。當歸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本發明中,所述當歸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為:1份、2份、3份、4份、5份或6份。
本發明通過上述原料進行科學配伍制成的核桃仁夾心豆干,口感鮮嫩、風味獨特。通過將豆干放置在杜仲、桂皮、桂枝、當歸、甘草等傳統中藥制成的鹵料中鹵制,使豆干具有健胃消食、補肝益腎、驅寒止痛等功效;同時在兩層豆干之間加入用蜂蜜炒制的核桃仁,使得制成的核桃仁夾心豆干更加味美,同時還解決了傳統豆干用料單一的缺陷。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是,所述核桃仁夾心豆干,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下列原料:黃豆180-240份、核桃仁50-90份、蜂蜜4-8份、八角茴香1-4份、甘草4-10份、薄荷1-4份、味精1-5份、食鹽3-10份、生姜2-5份、桂皮1-3份、杜仲1-5份、桂枝1-4份和當歸2-5份。
進一步地,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是,所述核桃仁夾心豆干,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下列原料:黃豆210份、核桃仁70份、蜂蜜6份、八角茴香3份、甘草7份、薄荷2份、味精3份、食鹽6份、生姜3份、桂皮2份、杜仲3份、桂枝2份和當歸3份。
通過將原料配比進行進一步優化和調整,所制得的核桃仁夾心豆干味道更加鮮嫩、營養價值更高,更加符合消費者對健康美食的需求。
本發明中核桃仁夾心豆干采用了如下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新鮮黃豆,表面光滑無雜質,無蟲蛀,無霉變;
(2)將新鮮黃豆用25-30℃的清水浸泡10-12h,豆水比為1:7-10進行磨漿處理,過濾去渣,得到生豆漿;
(3)將上述生豆漿加熱到90-100℃,持續時間10-20min,按照現有豆干制作工藝制成厚度為0.5-3cm豆干胚,再進行分切得到豆干塊;
(4)將豆干塊用八角茴香、甘草、薄荷、味精、鹽、生姜、桂皮、杜仲、桂枝和當歸進行鹵制,鹵制得溫度是90-98℃,鹵制時間為2-4h;
(5)將核桃仁放入鍋中,文火炒制10-15min,加入蜂蜜,翻炒4-6min,隨后出鍋得到夾心餡料;
(6)將鹵制好的豆干塊中間放入步驟(5)所制得的夾心餡料,再在0.2-0.3MPa的條件下壓制10-14min,即制得核桃仁夾心豆干。
進一步地,將制好的核桃仁夾心豆干進行真空包裝和滅菌,使產品保質期大大延長,更加符合市場化的需要。
更進一步地,所述核桃仁夾心豆干味道鮮嫩、營養豐富,按照GB/22106-2008非發酵豆制品衛生標準中豆制品產品衛生規定指標進行檢驗,衛生狀況需達到該標準要求,主要感官質量達到廣大消費者可接受水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豆制品選材單一的缺陷,通過加入蜂蜜炒制的核桃仁制成了一種口味獨特、營養價值高的核桃仁夾心豆干。
(2)本發明的制作方法打破了現有豆制品制作方法的固有模式,通過將豆干放置在杜仲、桂皮、桂枝、當歸、甘草等傳統中藥制成的鹵料中進行鹵制,使得制得的豆干具有補脾益氣、健胃消食、解熱生津、補大腦抗衰老等功效。
(3)本發明制得的核桃仁夾心豆干不僅在口感、營養方面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進行真空包裝和滅菌操作,使其保質期大大延長,更加符合市場化的需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面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實施例1
一種核桃仁夾心豆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下列原料:黃豆160份、核桃仁40份、蜂蜜2份、八角茴香1份、甘草2份、薄荷1份、味精1份、鹽2份、生姜1份、桂皮1份、杜仲1份、桂枝1份和當歸1份。
所述核桃仁夾心豆干的制作方法如下:
(1)選取新鮮黃豆,表面光滑無雜質,無蟲蛀,無霉變;
(2)將新鮮黃豆用25℃的清水浸泡10小時,以豆水比為1:7進行磨漿處理,過濾去渣,得到生豆漿;
(3)將上述生豆漿加熱到90℃,持續時間10min,按照現有豆干制作工藝制成厚度為0.5cm豆干胚,再進行分切得到豆干塊;
(4)將豆干塊用八角茴香、甘草、薄荷、味精、鹽、生姜、桂皮、杜仲、桂枝和當歸進行鹵制,鹵制得溫度是90℃,鹵制時間為2h;
(5)將核桃仁放入鍋中,文火炒制10min,加入蜂蜜,翻炒4min,隨后出鍋得到夾心餡料;
(6)將鹵制好的豆干塊中間放入步驟(5)所制得的夾心餡料,再在0.2MPa的條件下壓制10min,即制得核桃仁夾心豆干。
隨后將制得的核桃仁夾心豆干進行抽真空包裝和滅菌。
實施例2
一種核桃仁夾心豆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下列原料:黃豆260份、核桃仁100份、蜂蜜10份、八角茴香5份、甘草12份、薄荷5份、味精6份、鹽12份、生姜6份、桂皮4份、杜仲7份、桂枝6份和當歸6份。
所述核桃仁夾心豆干的制作方法如下:
(1)選取新鮮黃豆,表面光滑無雜質,無蟲蛀,無霉變;
(2)將新鮮黃豆用30℃的清水浸泡12小時,以豆水比為1:10進行磨漿處理,過濾去渣,得到生豆漿;
(3)將上述生豆漿加熱到100℃,持續時間20min,按照現有豆干制作工藝制成厚度為3cm豆干胚,再進行分切得到豆干塊;
(4)將豆干塊用八角茴香、甘草、薄荷、味精、鹽、生姜、桂皮、杜仲、桂枝和當歸進行鹵制,鹵制得溫度是98℃,鹵制時間為4h;
(5)將核桃仁放入鍋中,文火炒制15min,加入蜂蜜,翻炒6min,隨后出鍋得到夾心餡料;
(6)將鹵制好的豆干塊中間放入步驟(5)所制得的夾心餡料,再在0.3MPa的條件下壓制14min,即制得核桃仁夾心豆干。
隨后將制得的核桃仁夾心豆干進行抽真空包裝和滅菌。
實施例3
一種核桃仁夾心豆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下列原料:黃豆210份、核桃仁70份、蜂蜜6份、八角茴香3份、甘草7份、薄荷2份、味精3份、鹽6份、生姜3份、桂皮2份、杜仲3份、桂枝2份和當歸3份。
所述核桃仁夾心豆干的制作方法如下:
(1)選取新鮮黃豆,表面光滑無雜質,無蟲蛀,無霉變;
(2)將新鮮黃豆用27的清水浸泡11小時,以豆水比為1:9行磨漿處理,過濾去渣,得到生豆漿;
(3)將上述生豆漿加熱到95持續時間15min,按照現有豆干制作工藝制成厚度為1cm豆干胚,再進行分切得到豆干塊;
(4)將豆干塊用八角茴香、甘草、薄荷、味精、鹽、生姜、桂皮、杜仲、桂枝和當歸進行鹵制,鹵制得溫度是95℃,鹵制時間為3;
(5)將核桃仁放入鍋中,文火炒制14min,加入蜂蜜,翻炒5min,隨后出鍋得到夾心餡料;
(6)將鹵制好的豆干塊中間放入步驟(5)所制得的夾心餡料,再在0.25MPa的條件下壓制12min,即制得核桃仁夾心豆干。
隨后將制得的核桃仁夾心豆干進行抽真空包裝和滅菌。
對比例4
以實施例3制作而成的核桃仁夾心豆干和市場上出售的普通豆干進行品嘗對比實驗,分設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人,品嘗后打分,感官評價評分標準見表1,依表1權重,按百分制分項目設定分值,得出各項目得分,計算出各項目平均分,相加得100份打分表平均后的總評分。評分級結果見表。
表1感官評價評分標準表
表2評分評級結果
由上述實驗結果可知,本發明所述核桃仁夾心豆干從選材、外觀形態、口感、保質期等四方面均明顯優于市售的普通豆干。本發明通過將具有補腦益腎的核桃仁作為夾心豆干的餡料,解決了傳統豆干選材單一的問題,同時制作過程中選用生姜、桂皮、杜仲、桂枝和當歸等保健中藥材對豆干進行鹵制,使得制得的核桃仁夾心豆干還有一定的健胃消食、補肝益腎、驅寒止痛的功效,是一種集營養、美味于一體的、不可多得的美食。
盡管已用具體實施例來說明和描述了本發明,然而應意識到,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許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這意味著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包括屬于本發明范圍內的所有這些變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