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10916閱讀:688來源:國知局
一種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及其在奶牛養殖中的應用,屬于微生物應用和飼料添加劑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乳酸菌屬于微生態治療劑,主要是直接能防病治病,間接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生長發育。乳酸菌進入畜禽腸道內后,與近400種正常菌會合,在腸道中增殖,改善宿主機體的營養和健康。奶牛的腸道消化道與體長比例約為27:1,其腸道中存在復雜的微生態系統,這對促進腸道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起到重要作用。到目前為止,眾多研究者奶牛腸道中乳酸菌進行研究,雖然不同個體和組群之間具體的乳酸菌種類存在差異,但整體而言,奶牛腸道中乳酸菌主要由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spp.)、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spp.)、片球菌屬(Pediococcusspp.)和腸球菌屬(Enterococcusspp.)構成,且乳酸菌在奶牛腸道內數量占據一定的優勢。正常條件下,乳酸菌在腸道內繁殖產生乳酸,而乳酸的累積會促進乳酸利用細菌埃氏巨球形菌(Megasphaeraelsdenii)和丙酸桿菌屬(Propionibacteriumspp)等菌的生長代謝,從而防止瘤胃中乳酸的過度積累,維持瘤胃穩定的pH。乳酸菌在奶牛尤其是牛犢的健康生長過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們在初生牛犢胃腸道內形成天然的生物屏障,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乳酸菌在腸道中具有重要的益生作用,其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產生氨基酸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崔促進營養物質吸收;粘附于腸粘膜之上,從而防止致病菌的定植;產生有機酸,保持腸道微環境較低的pH值,產生細菌素以及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殺滅致病菌,從而維持腸道的微生態平衡;激活機體免疫機制,增強生物屏障功能,減少疾病的發生。據資料統計,美國每年由于奶牛乳腺炎造成15~30億美元,占其牛奶總量的11%。中國乳品工業近年經歷了顯著增長,牛奶總產量2012年位列世界第三。牛乳腺炎平均發病率約33%,導致巨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每年上海地區由于乳腺炎導致5-10%的奶牛被淘汰。奶牛犢牛腹瀉,隱性乳房炎導致產奶量降低、抗生素奶增加、藥費開支等的綜合經濟損失達十幾億元。目前,國內外在臨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療,雖然抗生素治療具有一定的療效,但由于致病因素多,針對性不強,通常抗生素治療能夠降低發病率和縮短發病持續時間,但往往由于抗生素抗藥性而反復發作,治療失敗。最主要的是易產生耐藥性及畜產品藥物殘留超標等問題,嚴重危害人畜健康及公共衛生安全。2011年,元振杰等研究發現引起新疆地區近兩年來犢牛腹瀉的致病性大腸桿菌,對氨芐西林、復方新諾明、慶大霉素、氯霉素、環丙沙星等抗生素均產生不同程度的耐藥性。大量治療實踐證明,過分依賴抗菌素,忽視機體內在因素,常是應用抗菌素失敗的原因。為此,必須充分認識機體免疫機能的重要性。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尋找替代抗生素作為預防性抗菌藥物的替代方案。乳酸菌不僅屬于奶牛腸道原籍菌,可以有效的在奶牛腸道中定植并繁殖,而且還具有防治奶牛隱性乳房炎;抑制奶牛腸道致病菌、促進瘤胃發酵、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預防及控制犢牛腹瀉,無毒副作用、無殘留等優勢。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將來必定成為奶牛健康養殖的最佳解決方案。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由動物雙歧桿菌V9和嗜酸乳桿菌KT-La9復配而成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動物雙歧桿菌V9能夠很好的定植于胃腸道粘膜,抑制病原菌滋生,改善腸道有益菌群,增強機體免疫力,嗜酸乳桿菌KT-La9分離自發酵飼料中,可有效降解真菌毒素,具有良好的耐酸性、生長能力強、產酸速度快。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由動物雙歧桿菌V9和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性凍干菌粉以及稀釋載體混合復配,制得具有不同功能特性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其中,動物雙歧桿菌V9的活菌數量≥1.0×109CFU/g,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菌數量≥1.0×109CFU/g。進一步地,所述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是一種防治犢牛腹瀉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其中,稀釋載體為乳清粉,動物雙歧桿菌V9的活菌數量≥2.0×109CFU/g,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菌數量≥2.0×109CFU/g,混合復配得到一種防治犢牛腹瀉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進一步地,所述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是一種促進奶牛胃腸消化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增加牛奶產量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其中,稀釋載體為酵母菌代謝產物,動物雙歧桿菌V9的活菌數量≥1.0×109CFU/g,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菌數量≥1.0×109CFU/g。進一步地,所述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是一種預防及改善奶牛隱性乳房炎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其中,稀釋載體為乳酸菌代謝產物,動物雙歧桿菌V9的活菌數量≥7.5×109CFU/g,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菌數量≥7.5×109CFU/g。本發明所述的嗜酸乳桿菌KT-La9已于2016年9月8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CGMCC),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郵編100101),保藏編號為CGMCCNo.12949,分類命名為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本發明所述的動物雙歧桿菌V9(專利CN103421710A已公開)已于2011年11月18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CGMCC),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郵編100101),保藏編號為CGMCCNo.5470,分類命名為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嗜酸乳桿菌KT-La9分離自自然發酵的飼料樣品中,可有效抑制人體腸道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沙門氏菌、單胞李斯特氏菌等致病菌的生長和繁殖,耐受動物胃腸道的酸性和堿性環境,在人體腸道內存活和定植。嗜酸乳桿菌KT-La9的部分抑菌特性(抑菌圈大小)和耐受性見下表1。表1:嗜酸乳桿菌KT-La9的部分抑菌特性(抑菌圈大小)和耐受性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的用途,其可應用于奶牛養殖的用途中,防治犢牛腹瀉和奶牛隱性乳房炎、提高奶牛飼料轉化率、增加產奶量和改善乳質。進一步地,所述防治犢牛腹瀉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的用途,在新生犢牛早期或已發生腹瀉的犢牛的基礎日糧中添加質量比0.1%-0.5%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進一步地,所述促進奶牛胃腸消化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增加牛奶產量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的用途,在奶牛基礎日糧中添加質量比0.1%-0.5%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進一步地,所述預防及改善奶牛隱性乳房炎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的用途,在體細胞較高或患有乳房炎癥的奶牛的基礎日糧中添加質量比0.1%-0.5%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在防治犢牛腹瀉和奶牛隱性乳房炎、提高奶牛產奶量方面的臨床效果顯著,分別自內蒙古自治區、天津市、山東省及江蘇省等個省市(區)的14家大中型牧場的2萬多頭奶牛樣本中選取5583頭荷斯坦奶牛進行試驗,飼喂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通過檢測統計發現,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具有預防和治療犢牛腹瀉、提高奶牛飼料利用率、防治隱性乳房炎和提高奶牛產奶量等顯著特點,具備良好的應用前景。附圖說明圖1: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有效降低犢牛腹瀉率和腹瀉死亡率。圖2: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顯著改善和治愈犢牛腹瀉癥狀。圖3:及早使用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能夠顯著改善和治愈犢牛腹瀉癥狀,其中,3a:試驗牛糞便情況,3b:試驗牛糞便過篩情況。圖4: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能夠顯著提高奶牛產奶量。圖5: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對奶牛乳房炎具有治療改善作用,其中,5a:重度乳房炎乳區,5b:中度乳房炎乳區,5c:輕度乳房炎乳區,5d:健康乳區。圖6: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顯著降低牛乳中的體細胞含量。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方案敘述本發明。除非特別說明,本發明中所用的技術手段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實施方案應理解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本發明的實質和范圍僅由權利要求書所限定。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發明實質和范圍的前提下,對這些實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進行的各種改變或改動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中涉及到的百分號“%”,若未特別說明,指質量百分比,溶液的百分比指100mL中含有溶質的克數,液體之間的百分比,是指在25℃時溶液的體積比例。實施例1:一種防治犢牛腹瀉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由動物雙歧桿菌V9和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性凍干菌粉以及乳清粉組成,其中,動物雙歧桿菌V9的活菌數量≥2.0×109CFU/g,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菌數量≥2.0×109CFU/g。活性凍干菌粉均通過常規方法制備,乳清粉為市售商品制劑。利用上述防治犢牛腹瀉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在大中型牧場中進行了飼喂試驗。試驗分組:犢牛腹瀉預防試驗:選擇出生的荷斯坦犢牛200頭,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頭。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在基礎日糧中添加質量比0.1%-0.5%的本發明飼料添加劑,飼喂周期20d,其他飼養和管理條件均一致。犢牛腹瀉治療試驗:隨機選擇50頭腹瀉荷斯坦犢牛,飼喂日糧中添加質量比0.1%-0.5%的本發明飼料添加劑,連續飼喂5天。試驗觀察:對試驗過程中犢牛的腹瀉頭數、糞便狀態等每天觀察記錄,便于試驗結束分析統計。經飼喂發現,如圖1所示,試驗組犢牛腹瀉率為14.29%,而對照組腹瀉率為29.76%。對照組犢牛腹瀉死亡率3.57%,而試驗組腹瀉犢牛無死亡現象(腹瀉死亡率為0),同時觀察到試驗組犢牛的精神狀態明顯好于對照組。從圖2中可以看出,犢牛腹瀉治愈率由最初的0顯著增加到飼喂結束時的85.19%,此外試驗過程中本發明飼料添加劑對犢牛腹瀉癥狀的有效改善比例逐漸提升。結論:應用研究證實,本發明飼料添加劑可有效預防新生犢牛腹瀉發生率,避免犢牛因腹瀉而死亡;本發明飼料添加劑可顯著降低犢牛腹瀉率、改善犢牛腹瀉癥狀且有效治愈腹瀉犢牛;及早飼喂新生腹瀉犢牛本發明飼料添加劑,可更有效防治犢牛腹瀉。本發明飼料添加劑可作為改善和治愈腹瀉犢牛的有效微生態飼料添加劑推廣應用。實施例2:一種促進奶牛胃腸消化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增加牛奶產量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由動物雙歧桿菌V9和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性凍干菌粉以及酵母菌代謝產物組成,其中,動物雙歧桿菌V9的活菌數量≥1.0×109CFU/g,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菌數量≥1.0×109CFU/g。活性凍干菌粉均可通過常規方法制備,酵母菌代謝產物為市售商品制劑。利用上述促進奶牛胃腸消化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增加牛奶產量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對選取的1683頭(奶牛存欄23100頭)奶牛進行了飼喂試驗。試驗分組:選擇牧場泌乳階段、泌乳天數、產奶量和健康程度相同的奶牛進行試驗。隨機選出841頭為試驗組,其余842頭為對照組。試驗管理: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在此基礎上添加質量比0.1%-0.5%的本發明飼料添加劑,其他飼養和管理條件均一致,連續飼喂30d。將添加劑一次稱重后添加于奶牛精飼料中預混,然后逐級放大,最后通過TMR車攪拌混合飼喂。兩組奶牛的飼喂管理及飲水按該牧場常規方法進行。測定指標:試驗過程中,觀察奶牛的食欲及采食速度與干物質采食量,觀察并記錄牛糞便情況及牛糞便過篩情況,并結合糞便情況綜合評定消化率。利用擠奶設備收集牛乳,測定每天每頭試驗牛早、中、晚的產奶量,合計為當天產奶量。表2: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對奶牛飼料轉化效率的影響(%)試驗分組0d7d14d21d28d試驗組1.21±0.121.30±0.091.21±0.131.23±0.101.27±0.08對照組1.18±0.111.18±0.031.06±0.101.15±0.081.15±0.04注:飼料轉化效率=產奶量/采食量由圖3和表2可以看出,飼喂本發明飼料添加劑的試驗組糞便較對照組細膩,粗纖維變短;糞便在糞便篩上的留存情況表明試驗組奶牛飼料消化完全、截留少。飼喂本發明飼料添加劑能夠提高奶牛對飼料的消化利用率。此外,試驗后期通過觀察糞場和糞道,發現與試驗開始相比,試驗組糞便偏干燥,更容易清理。由圖4可知,奶牛精飼料中添加本發明飼料添加劑后,經過30天的飼喂,試驗組較對照組產奶量顯著增加,增奶效果明顯。飼喂20d時,奶牛產奶量增加比例見于2.35%~4.46%(平均為3.43%);飼喂30d時,奶牛產奶量增加比例見于2.07%~8.63%(平均為4.61%)。結論:本研究結果也驗證了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具有促進營養物質消化吸收、提高飼料轉化效率的功能。在泌乳后期奶牛日糧中添加0.1%-0.5%復合乳酸菌制劑,連續飼喂20d后試驗組產奶量及飼料轉化率得以提高,且牛糞形態改善,更易清理。實施例3:一種預防及改善奶牛隱性乳房炎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由動物雙歧桿菌V9和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性凍干菌粉以及乳酸菌代謝產物組成,其中,動物雙歧桿菌V9的活菌數量≥7.5×109CFU/g,嗜酸乳桿菌KT-La9的活菌數量≥7.5×109CFU/g。活性凍干菌粉均可通過常規方法制備,乳酸菌代謝產物為市售商品制劑。利用上述預防及改善奶牛隱性乳房炎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對牧場選取的3800頭(奶牛存欄18892頭)奶牛進行了飼喂試驗。試驗奶牛的泌乳階段、泌乳天數、產奶量和健康程度相同。試驗分組:選擇牧場所有患有隱性乳房炎的牛。隨機選出一組為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每組1900頭。試驗管理: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在此基礎上添加質量比0.1%-0.5%的本發明飼料添加劑,其他飼養和管理條件均一致,連續飼喂10天。將添加劑一次稱重后添加于精料中預混,然后逐級放大,最后通過TMR車攪拌混合飼喂。兩組奶牛的飼喂管理及飲水按該牧場常規方法進行。試驗方法:對不同牧場的奶牛進行隱性乳房炎改善試驗。試驗前對每個乳區通過CMT法或牛場DHI數據中的SCC進行奶牛隱性乳房炎分析,診斷不同乳區奶牛隱性乳房炎程度的輕重,對患有隱性乳房炎的奶牛進行飼喂試驗。通過比較飼喂前后體細胞數的變化來判斷試驗效果。本研究中,均用溫水清洗試驗奶牛的乳房,抹干后用0.1%新潔爾滅溶液毛巾擦洗乳房,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乳頭和操作人員的手。將每個乳頭的前兩把奶廢棄,擠出并收集各個乳區的乳樣5mL于檢測樣品盤中,對各乳樣進行體細胞數及隱性乳房炎檢驗。由圖5可以發現,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對奶牛隱性乳房炎治療效果顯著。飼喂患乳房炎奶牛10天后,重度乳房炎乳區所占的比例由19.93%降為3.43%;中度乳房炎乳區所占比例的由22.48%降為4.38%;輕度乳房炎乳區所占比例的由20.08%降為9.87%;同時奶牛的健康乳區所占的比例由試驗開始的32.65%上升至68.75%,牛群整體的乳房炎病情得到治療和緩減。由圖6可知,隨著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的逐步添加,在5d、10d時奶牛體細胞數量降低效果顯著。體細胞數由0d的307.46萬個/mL(范圍77萬個/mL~784萬個/mL)降為5d時的185.42萬個/mL(范圍46萬個/mL~574.2萬個/mL),直至10d試驗結束時的71.94萬個/mL(范圍46萬個/mL~168.3萬個/mL)。自試驗0d-10d,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顯著降低牛乳中的體細胞數量,降幅分別為39.70%(5d)和76.60(10d)。結論:本研究結果也驗證了本發明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能夠有效防止奶牛隱性乳房炎。在奶牛日糧中添加0.1%-0.5%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連續飼喂10d后試驗組患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病情逐漸好轉,趨于健康。此外,奶牛攝入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后,牛乳中的體細胞數量顯著降低,隱性乳房炎得到有效控制,牛乳品質明顯改善。綜上所述,由動物雙歧桿菌V9和嗜酸乳桿菌KT-La9調配制成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在防治犢牛腹瀉和奶牛隱性乳房炎,提高奶牛產奶量方面的樣子實驗表明:含動物雙歧桿菌V9和嗜酸乳桿菌KT-La9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能夠預防和治療犢牛腹瀉、提高奶牛飼料利用率、防治隱性乳房炎和提高奶牛產奶量等顯著特點。動物雙歧桿菌V9和嗜酸乳桿菌KT-La9的復合乳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在奶牛健康養殖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當前第1頁1 2 3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博野县| 寿阳县| 黑河市| 衡东县| 随州市| 时尚| 榆树市| 台前县| 宁都县| 淮安市| 鸡东县| 若羌县| 岳普湖县| 郁南县| 益阳市| 阿拉善左旗| 武邑县| 体育| 固镇县| 英超| 安仁县| 玛沁县| 霍山县| 炎陵县| 务川| 巨野县| 秀山| 霍邱县| 兴山县| 彝良县| 通化市| 从化市| 融水| 普兰店市| 仁布县| 化德县| 井冈山市| 万源市| 吉木萨尔县|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