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茶葉生產領域,具體涉及茶葉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宿松香芽茶產于大別山余脈的宿松縣西北山區柳坪鄉境內,茶園位于海拔600m谷地,山高林遠,云霧繚繞,漫山松竹環抱著片片茶園。該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可。
產品外形勻齊、翠嫩略顯毫,呈象牙狀。湯色翠綠明亮、滋味醇厚甘甜,回味鮮爽。香氣清高持久,有冷后香,葉底翠嫩勻稱,似蘭花成朵開展。
松香芽高山優質茶,無公害產品,但一直因沒有統一的加工工藝導致茶葉的外形和品質差異大,不利于品質提高和市場銷售,經濟效益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加工方便,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的茶葉加工方法。
本發明茶葉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鮮葉采摘,分批多次留葉采,以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二葉初展的茶葉為采摘對象;
第二步,鮮葉攤放,采下來的鮮葉進行3-5小時的攤放;
第三步,殺青,在殺青機上,殺青溫度設定溫度為330~350度,根據投葉量和投葉速度,結合殺青機滾筒的速度調整滾筒的傾斜度調整鮮葉的殺青速度;
第四步,揉捻,選用6CR-40型揉捻機,根據鮮葉的嫩度掌握揉捻的輕重和時間,殺青葉經冷卻后,輕揉1~2min;揉捻成條,茶汁溢出為止,保持芽葉完整;
第五步,造形,茶葉的造形是選用6CR-60/11振動理條機進行做形,造形前期以失水理條為主,溫度控制在180~200℃,中間下機冷卻攤涼30min,再上振動理條機,以做形為主,失水干燥為輔,溫度設定在110-120℃,造形完成后,再進行冷卻上烘干機;
第六步,干燥,在干燥設備上進行茶葉的干燥,干燥分初烘和復烘,初烘溫度控制在100~120度,烘干至7~8成干,有刺手感即可,下機攤涼30 min后,將茶葉并堆3~5 cm厚,攤5-6小時,再進行復烘,復烘溫度控制在70~80度,低溫慢烘至足干;
第七步,成茶處理,成茶入庫前進行撿剔,除去黃片、單葉、碎末等裝箱進庫。
優選地,鮮葉殺青選用6CST-40型滾筒殺青機。
優選地,干燥設備為手拉百葉烘干機或6CHB-3茶葉烘干機。
本發明操作簡單,加工方便,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發明茶葉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鮮葉采摘,分批多次留葉采,以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二葉初展的茶葉為采摘對象;
第二步,鮮葉攤放,采下來的鮮葉進行3-5小時的攤放;
第三步,殺青,在殺青機上,殺青溫度設定溫度為330~350度,根據投葉量和投葉速度,結合殺青機滾筒的速度調整滾筒的傾斜度調整鮮葉的殺青速度;
第四步,揉捻,選用6CR-40型揉捻機,根據鮮葉的嫩度掌握揉捻的輕重和時間,殺青葉經冷卻后,輕揉1~2min;揉捻成條,茶汁溢出為止,保持芽葉完整;
第五步,造形,茶葉的造形是選用6CR-60/11振動理條機進行做形,造形前期以失水理條為主,溫度控制在180~200℃,中間下機冷卻攤涼30min,再上振動理條機,以做形為主,失水干燥為輔,溫度設定在110-120℃,造形完成后,再進行冷卻上烘干機;
第六步,干燥,在干燥設備上進行茶葉的干燥,干燥分初烘和復烘,初烘溫度控制在100~120度,烘干至7~8成干,有刺手感即可,下機攤涼30 min后,將茶葉并堆3~5 cm厚,攤5-6小時,再進行復烘,復烘溫度控制在70~80度,低溫慢烘至足干,長時間并堆、厚攤對形成獨特宿松香芽顏色翠綠、香氣清高、滋味醇厚鮮爽,有極大促進作用;
第七步,成茶處理,成茶入庫前進行撿剔,除去黃片、單葉、碎末等裝箱進庫。
實施例二:本發明茶葉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鮮葉采摘,分批多次留葉采,以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二葉初展的茶葉為采摘對象;
第二步,鮮葉攤放,采下來的鮮葉進行3-5小時的攤放;
第三步,殺青,在6CST-40型滾筒殺青機上,殺青溫度設定溫度為330~350度,根據投葉量和投葉速度,結合殺青機滾筒的速度調整滾筒的傾斜度調整鮮葉的殺青速度;
第四步,揉捻,選用6CR-40型揉捻機,根據鮮葉的嫩度掌握揉捻的輕重和時間,殺青葉經冷卻后,輕揉1~2min;揉捻成條,茶汁溢出為止,保持芽葉完整;
第五步,造形,茶葉的造形是選用6CR-60/11振動理條機進行做形,造形前期以失水理條為主,溫度控制在180~200℃,中間下機冷卻攤涼30min,再上振動理條機,以做形為主,失水干燥為輔,溫度設定在110-120℃,造形完成后,再進行冷卻上烘干機;
第六步,干燥,在干燥設備上進行茶葉的干燥,干燥分初烘和復烘,初烘溫度控制在100~120度,烘干至7~8成干,有刺手感即可,下機攤涼30 min后,將茶葉并堆3~5 cm厚,攤5-6小時,再進行復烘,復烘溫度控制在70~80度,低溫慢烘至足干,長時間并堆、厚攤對形成獨特宿松香芽顏色翠綠、香氣清高、滋味醇厚鮮爽,有極大促進作用;
第七步,成茶處理,成茶入庫前進行撿剔,除去黃片、單葉、碎末等裝箱進庫。
干燥設備為手拉百葉烘干機或6CHB-3茶葉烘干機。本發明操作簡單,加工方便,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