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水貂大腸桿菌病的飼料添加劑,屬于飼料添加劑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水貂是一種半水棲動物,其體形細長,雄性體長38~42厘米,尾長20厘米,體重1.6~2.2公斤,雌性較小。體毛黃褐色,頜部有白斑,頭小,眼圓,耳呈半圓形,稍高出頭部并傾向前方,不能擺動。頸部粗短,四肢粗壯,前肢比后肢略短,指、趾間具蹼,后趾間的蹼較明顯,足底有肉墊。尾細長,毛蓬松。主要在夜間活動,吃小型嚙齒動物,也吃螻蛄、蛙類和魚。生活在溪流岸邊的洞中或巖石縫間,有些繁殖場飼養水貂取其毛皮。以深棕色皮毛為主。北美水貂的體型大些,現已被引入歐洲皮毛養殖場。水貂的主要商品部分是皮。水貂作為肉食動物,疾病大多來源于食物,腐敗的蛋白質飼料,近些年來養殖量的不斷擴大,密度的增加也導致疾病泛濫,抗生素的濫用,病藥菌耐藥越來越嚴重,乳酸菌作為肉食動物的最佳保健制劑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活性乳酸菌制劑的效果也得到了養殖業的認可。水貂廣布于西藏東部地區,以各種嚙齒動物為食,因而在控制鼠害方面有著積極作用。水貂皮堅韌輕薄,毛被絨細、豐厚,張幅大,色調淡雅美觀,是毛皮中珍貴的高級制裘原料皮。長期以來深受藏族人民喜愛,是主要對外貿易品種之一。水貂大腸桿菌病為一種急性傳染病,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本病多為自發感染,即腸道內的大腸桿菌在水貂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會迅速繁殖,產生毒力,引發致病。該病在發病初期多表現為食欲減退,精神不佳,體溫升高,鼻鏡干燥,糞便稀軟呈黃色或灰色,繼而出現下痢,水樣腹瀉及血便,四肢無力,體質虛弱,彎腰弓背,肛門周圍糞便污染嚴重。水貂尤其是幼貂食物攝入營養不足,衛生欠佳,很容易患此病。采用傳統的口服、注射抗生素的方法防治該病,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容易引起較強的抗藥性,且損害水貂自身免疫力,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治水貂大腸桿菌病的飼料添加劑。該飼料添加劑采用天然中草藥和食材制成,安全無毒副作用,可以快速有效治療水貂大腸桿菌病,產品直接添加入飼料中方便水貂采食,在針對病因病癥治療該病的同時,可以在補充幼貂身體所需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增強其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的,促進水貂康復,減輕該病對貂正常生長發育的影響,降低死亡率,保障養殖戶的利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防治水貂大腸桿菌病的飼料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黃芩20~30份、杭白菊20~30份、連翹20~30份、十六酸異丙酯0.01~0.02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1~0.01份、當歸20~30份。優選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黃芩25份、杭白菊25份、連翹25份、十六酸異丙酯0.02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1份、當歸25份。優選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黃芩30份、杭白菊20份、連翹20份、十六酸異丙酯0.02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1份、當歸30份。上述飼料添加劑,將原料粉碎磨成粉末,采用水煎醇沉法提取,再經旋轉蒸發提取獲得。水煎醇沉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芩、杭白菊、連翹、十六酸異丙酯0.01~0.02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1~0.01份、當歸,按質量體積比1:4加水浸泡0.5h,之后加熱1h水溫保持在100℃,過濾;2、濾渣再按質量體積比1:4加水,直接加熱1h,溫度依然保持在100℃,過濾,重復兩次;3、將所獲得的濾液合并,放在3000r/min的離心機上離心1h;再取上清液于旋轉蒸發儀上提取,加入95%酒精,使混合液乙醇濃度達80%,靜置24h,旋轉蒸發回收酒精至藥液濃度為1g/mL;115℃高壓滅菌20min,-20℃保存備用。上述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方法,將添加劑按50~150mL藥液/kg飼料拌入基礎飼料投喂。針對水貂大腸桿菌病缺乏安全有效藥物的問題,本發明采用純中藥制成,配方合理,綠色純天然,有效性高。具體方析如下: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是常用中草藥,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作用;杭白菊為菊科草本植物,也是我國的重要藥材,杭白菊味甘苦,性微寒,含有的杭白菊總黃酮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降血脂、抗腫瘤等功能,能提高鴨的免疫力;連翹的根(連翹根)、莖葉(連翹莖葉)亦供藥用,連翹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當歸含有揮發油和有機酸等成分,其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具有補血止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本發明所用原料來源于純天然藥物,具有來源廣、起效快、無毒副作用、低殘留、防治效果良好等優點。經實驗證明,在易發病的時間針對性的使用本發明的添加劑,可有效預防羅非魚鏈球菌病的發生。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防治水貂大腸桿菌病的飼料添加劑的制備表1防治水貂大腸桿菌病的飼料添加劑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序號黃芩杭白菊連翹當歸120302030225252525320303020425302025520253025參考表1的配方,取中草藥原料分別制備配方一至五的添加劑,先將中草藥原料粉碎磨成粉末,采用水煎醇沉法提取,再經旋轉蒸發提取獲得,具體如下:1、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芩、杭白菊、連翹、十六酸異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當歸,按質量體積比1:4加水浸泡0.5h,之后加熱1h水溫保持在100℃,過濾;2、濾渣再按質量體積比1:4加水,直接加熱1h,溫度依然保持在100℃,過濾,重復兩次;3、將所獲得的濾液合并,放在3000r/min的離心機上離心1h;再取上清液于旋轉蒸發儀上提取,加入95%酒精,使混合液乙醇濃度達80%,靜置24h,旋轉蒸發回收酒精至藥液濃度為1g/mL;115℃高壓滅菌20min,-20℃保存備用。少量的十六酸異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后,能與植物原料結合,起到一定的廣譜抑菌殺菌作用,特別適合抑制大腸桿菌。上述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方法,將添加劑按50~150mL藥液/kg飼料拌入基礎飼料投喂。實施例2防治水貂大腸桿菌病的飼料添加劑的制備表1防治水貂大腸桿菌病的飼料添加劑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序號黃芩杭白菊連翹當歸125302030225252525320302520425302025520253025參考表1的配方,取中草藥原料分別制備配方一至五的添加劑,先將中草藥原料粉碎磨成粉末,采用水煎醇沉法提取,再經旋轉蒸發提取獲得,具體如下:1、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芩、杭白菊、連翹、十六酸異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當歸,按質量體積比1:4加水浸泡0.5h,之后加熱1h水溫保持在100℃,過濾;2、濾渣再按質量體積比1:4加水,直接加熱1h,溫度依然保持在100℃,過濾,重復兩次;3、將所獲得的濾液合并,放在3000r/min的離心機上離心1h;再取上清液于旋轉蒸發儀上提取,加入95%酒精,使混合液乙醇濃度達80%,靜置24h,旋轉蒸發回收酒精至藥液濃度為1g/mL;115℃高壓滅菌20min,-20℃保存備用。上述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方法,將添加劑按50~150mL藥液/kg飼料拌入基礎飼料投喂。實施例3防治水貂大腸桿菌病的飼料添加劑的制備表1防治水貂大腸桿菌病的飼料添加劑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序號黃芩杭白菊連翹當歸125302030225252525320303025425302525530253025參考表1的配方,取中草藥原料分別制備配方一至五的添加劑,先將中草藥原料粉碎磨成粉末,采用水煎醇沉法提取,再經旋轉蒸發提取獲得,具體如下:1、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芩、杭白菊、連翹、十六酸異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當歸,按質量體積比1:4加水浸泡0.5h,之后加熱1h水溫保持在100℃,過濾;2、濾渣再按質量體積比1:4加水,直接加熱1h,溫度依然保持在100℃,過濾,重復兩次;3、將所獲得的濾液合并,放在3000r/min的離心機上離心1h;再取上清液于旋轉蒸發儀上提取,加入95%酒精,使混合液乙醇濃度達80%,靜置24h,旋轉蒸發回收酒精至藥液濃度為1g/mL;115℃高壓滅菌20min,-20℃保存備用。上述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方法,將添加劑按50~150mL藥液/kg飼料拌入基礎飼料投喂。實施例4抑菌試驗1、實驗菌種:大腸埃希氏菌(ATCC25922)2、菌種培養基:營養瓊脂培養基和營養肉湯培養基。3、抑菌實驗分三個實驗組和一個對照組,實驗組分別使用實施例1至3的飼料添加劑浸出液,其中,實驗組A為實施例1的浸出液,實驗組B為實施例2的浸出液,實驗組C為實施例3的浸出液,對照組使用生理鹽水。4、具體實驗步驟:1)飼料添加劑浸出液的制備:將實施例1至3的飼料添加劑各10g分別放入50ml蒸餾水中浸泡2小時后過500目篩過濾,分別得到3種飼料添加劑的浸出液;2)藥敏感片制備:雙圈牌定性濾紙用打孔器制成直徑6mm的圓紙片放入清潔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單層牛皮紙包扎,121℃高壓滅菌30min,再經100℃烘干,密閉保存備用。在無菌條件下分別將紙片浸泡于實施例1至3的飼料添加劑浸出液和生理鹽水中2h后,取出濾紙片,室溫下晾干制成藥敏片備用,每種藥物各制備5片藥敏感片;3)制備菌液:大腸埃希氏菌置于10ml營養肉湯培養基中,37℃培養18h;取培養液1ml加入9ml的0.9%無菌氯化鈉溶液,采用10倍遞增稀釋法,將菌液分別稀釋至105~106cfu/ml,備用;4)將上述步驟3)制得的菌液均勻接種于甘露醇氯化鈉瓊脂平板上,室溫下靜置5min,將步驟2)中制得的20片藥敏感片平鋪在大腸埃希氏菌接種的瓊脂平板上,將平板倒置放入培養箱中37℃培養24h后,測量各藥敏片的抑菌圈直徑(mm),計算各組的抑菌圈直徑平均值,以上操作均為無菌操作。5、試驗觀察測量:觀察:無抑菌圈以“-”表示;抑菌圈直徑<10mm為輕度抑菌,以“+”表示;抑菌圈直徑10~14mm為中度抑菌,以“++”表示;抑菌圈直徑>14mm為高度抑菌,以“+++”表示;對照組實驗組A實驗組B實驗組C大腸埃希菌-++++++++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的飼料添加劑對水貂大腸桿菌病的致病菌具有較強的的抑制作用,可起到較好的殺菌抑菌,可起到防治該病的效果。實施例4應用實施例,選擇了40只患有大腸桿菌病的水貂進行試驗,患貂表現為食欲不振,精神不佳,體溫升高,鼻鏡干燥,糞便稀軟呈黃色或灰色,多少出現下痢,水樣腹瀉及血便,肛門周圍糞。將患貂隨機均分為3個實驗組和1個對照組,實驗組1至3分別使用實施例1至3的飼料添加劑,在水貂日常飼料中添加本發明的飼料添加劑飼喂水貂,所述飼料添加劑在水貂飼料中的添加量為2。5wt%,對照組水貂飼喂正常飼料,飼喂5天后,統計幼貂死亡率,并觀察該飼料添加劑的療效,療效評價標準如下:痊愈:臨床癥狀消失,采食和精神恢復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減輕,食欲和精神有所恢復;無效:病癥無變化,或加重,或幼貂死亡。實驗結果統計如下:對照組實驗1組實驗2組實驗3組治愈(只)0467好轉(只)0443無效(只)10200有效率(%)080100100死亡率(%)80000由以上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的飼料添加劑可以有效治療水貂大腸桿菌病,所有患貂在使用期間均無不良反應,即該飼料添加劑配方安全有效。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