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肉類加工領域,具體為一種腌肉滾筒設備。
背景技術:
腌肉是指用食鹽腌制的肉品,又叫鹽肉、咸肉、漬肉。腌肉是通過向肉品加入食鹽,使其成為高滲,以抑制或殺滅肉品中的某些微生物,同時高滲環境也可以減少肉制品中的含氧量,并抑制肉中酶的活性,從而達到食品長期保持的目的。
傳統的腌肉方法為,在新鮮的肉品上添加各類的調料,然后將鮮肉密封在容器內,并向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水。但是在腌肉的過程中,由于容器下部的肉品浸在水中,此時,水作為腌制媒介,下部的肉品腌制效果相比上方的肉品更佳,因此在腌制過程中,還需要對肉品進行翻動以使肉品腌制均勻,效果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腌肉滾筒設備,以解決在腌制肉品過程中對肉品進行翻動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基礎方案是:腌肉滾筒設備,包括滾筒和支架,滾筒設置在支架上,滾筒的側壁開有第一料口,第一料口鉸接有封蓋;其中,滾筒內部設有中空的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空套在滾筒的側壁上,轉軸上設置有第一過濾孔;轉軸上連接有隔板,隔板將滾筒分為多個腔室,每個腔室均有第一過濾孔;轉軸內套有中空的內套管,內套管設有第二過濾孔,滾筒側壁上設有與內套管連通的第二料口。
基礎方案的工作原理:進行腌制時,將新鮮的肉品通過打開的封蓋放進滾筒中,加入食鹽和水,關上封蓋,隔板將滾筒分成了多個腔室進行腌制;在腌制的過程中,由于水會集中在滾筒的下部分,所以下部分的肉品能到充分的腌制;轉動轉軸,讓在滾筒下部分的肉品轉動到滾筒的上部分,此時上部分沒有得到充分腌制的肉品則到了滾筒的下部分,與水充分接觸;轉動內套管,讓內套管上的第二過濾孔與轉軸上的第一過濾孔重疊;位于滾筒上部分的肉品中多余的醬汁依次通過第一過濾孔和第二過濾孔進到內套管內,然后又經過下部分的第二過濾孔和第一過濾孔流到下部分的肉品上;此時下部分的肉品充分浸在水中,得到了充分的腌制;腌制完成后,將肉品從料口取出;此時轉動內套管,讓上部分的第一過濾孔打開,同時內套管將下部分的第一過濾孔封住,此時醬汁留在了內套管中,最后從第二料口排出內套管,完成對肉品的腌制。
設置隔板,將滾筒中的肉品分成若干小份,從而使得腌制更充分;設置滾筒和內套管,利用第一過濾孔和第二過濾孔的配合,實現了醬汁的循環利用,而轉軸跟隔板配合,實現了肉品在滾筒內的翻動,保證每份肉品都能浸泡在水中,得到充分的腌制,而且每份肉品都在水中浸泡過,也保證肉品腌制均勻。
基礎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隔板將腌肉分割成若干份,腌制能更入味;利用第一過濾孔和第二過濾孔的配合,實現了對醬汁的循環利用,肉品能得到充分的腌制;
2.在腌制的途中通過第二料口向內套管加入鹽水,可以實現腌制過程中及時補充醬汁,保證了腌肉的質量;
3.利用內套管和轉軸的配合,實現醬汁的排放;
4.利用第一過濾孔和第二過濾孔配合,及時將滾筒內的廢氣抽出,保證了腌肉的質量。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內套管的外壁上設有與第二過濾孔連通的導流槽。有益效果:醬汁在從上部分流到下部分的過程中時,部分醬汁會流到內套管的外壁上,設置導流槽后,這部分的醬汁就會沿著導流槽流進第二過濾孔,讓醬汁都得到了利用。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支架包括可伸縮的前支腳和定長的后支腳。有益效果:設置可伸縮的前支腳,通過改變前支腳的高度,可以實現滾筒的傾斜,從而方便滾筒的進料和出料。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前支腳設置有與后支腳高度平齊的刻度線。有益效果:前支腳上設置刻度線后,在調整前支腳的高度時,很容易就能將前支腳的高度調整到與后支腳平齊,保證滾筒內的物料平整的靜置,保證腌制的均勻。
優選方案四:作為優選方案三的優選,內套管的縱截面為半圓環。有益效果:將內套管的縱截面設置為圓環后,在需要將轉軸下部分的第一過濾孔封住時,轉動內套管,就可以實現轉軸的下部分第一過濾孔內封住而上部分的第一過濾孔打開的狀態,便于排出醬汁。
優選方案五:作為優選方案四的優選,前支腳包括套管和螺紋管,套管螺紋連接在螺紋管上部。有益效果:利用套管和螺紋管的螺紋連接實現前支腳的可伸縮,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腌肉滾筒設備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轉軸、隔板和內套管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滾筒10、后支腳11、隔板12、轉軸14、第一過濾孔141、內套管16。
如圖1所示的腌肉滾筒10設備,包括滾筒10和支架,滾筒10鉸接在支架上,支架包括左側的前支腳和右側的后支腳11,前支腳由螺紋管和螺紋連接在螺紋管上部的套管組成,后支腳11的長度固定,前支腳上面有跟后支腳11高度平齊的刻度線;
滾筒10的側壁開有第一料口,料口鉸接有封蓋;滾筒10內部鉸接有中空的轉軸14,轉軸14的兩端分別鉸接在滾筒10的側壁上,如圖2所示,轉軸14設置有第一過濾孔141,轉軸14的一端穿出滾筒10側壁連接有把手;
轉軸14上連接有隔板12,隔板12的長度為滾筒10的半徑長度;
轉軸14內套有中空的內套管16,內套管16的縱截面為半圓環,內套管16設有第二過濾孔,內套管16的外壁設有導流槽,導流槽的兩端與第二過濾孔連通,滾筒10側壁上設有與內套管16連通的第二料口。
腌制前,打開封蓋,將新鮮的肉品通過第一料口放進滾筒10中,加入食鹽和水,關上封蓋,開始腌制;在腌制的過程中,由于水聚集在滾筒10的下部分,滾筒10下部分的肉品此時浸泡在水中,得到充分的腌制;轉動把手,轉軸14轉動,滾筒10下部分的肉品在隔板12的帶動下轉動到滾筒10的上部分,上部分沒有得到充分腌制的肉品則到了滾筒10的下部分,浸泡在水中進行腌制;轉動內套管16,讓內套管16上的第二過濾孔與轉軸14上的第一過濾孔141重疊;位于滾筒10上部分的肉品中多余的醬汁掉到轉軸14上,然后經過第一過濾孔141和第二過濾孔,最后流到下部分的肉品上,對肉品進行腌制;腌制完成后,轉動螺紋管,套管上升,滾筒10變得傾斜,第一料口的位置降低,打開封蓋后,肉品從料口滑出;轉動內套管16,內套管16將下部分的第一過濾孔141封住,此時醬汁留在了內套管16中,最后沿著第二料口排出內套管16,完成對肉品的腌制。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