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產領域,具體為一種水產養殖魚蝦飼料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在大多數人眼中,魚蝦飼料的加工裝置屬于一種加工膨化食品的設備,猶如加工日常生活中的大米、玉米、大豆、小麥一樣,是機械能轉變成熱能,再用機器轉動的時候產生的熱量將食品擠壓熟即可,但是,并不完全是這樣,由于魚蝦覓食功能和消化系統的不同,使得魚蝦飼料的加工也存在差異,現在市面長存在的魚蝦飼料加工裝置,普遍都為大型設備,所制作的飼料粒徑單一,不能滿足現實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產養殖魚蝦飼料加工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產養殖魚蝦飼料加工裝置,包括喂料裝置和焊接支架,所述喂料裝置右側設置有輸送鏈條,所述輸送鏈條右側設置有喂料電機,所述喂料電機與散熱排風板連接,所述喂料裝置與初級出料口連接,所述初級出料口下側安裝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與輸送管連接,所述輸送管左側設置有加熱片,所述加熱片與切割裝置連接,所述切割裝置左側安裝有終極出料口,所述終極出料口下側設置有飼料承接盤,所述飼料承接盤與固定支座連接,所述切割裝置后側安裝有電源箱,所述喂料裝置通過焊接支架固定。
優選的,所述喂料裝置和喂料電機之間通過兩個鎢鋼輥軸焊接固定。
優選的,所述喂料裝置、初級出料口和輸送管在同一鉛垂面上。
優選的,所述輸送管左側設置有內螺旋外螺盤。
優選的,所述切割裝置通過固定支座與底盤固定在一起,且固定支座與底盤為鍍鋼現澆整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水產養殖魚蝦飼料加工裝置,具有設計新穎,結構緊湊,堅固耐用,故障率低,操作維修方便,生產效率高的優點,且使用簡單,傳動平穩,噪聲很小,使用壽命長,具有干濕兩用的能力,干法制作工藝,采用自熱方式,不需蒸汽系統,濕法制作通過加調質器實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喂料裝置,2、輸送鏈條,3、喂料電機,4、散熱排風板,5、初級出料口,6、入料口,7、輸送管,8、加熱片,9、切割裝置,10、終極出料口,11、飼料承接盤,12、固定支座,13、電源箱,14、焊接支架,15、底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水產養殖魚蝦飼料加工裝置,包括喂料裝置1、輸送鏈條2、喂料電機3、散熱排風板4、初級出料口5、入料口6、輸送管7、加熱片8、切割裝置9、終極出料口10、飼料承接盤11、固定支座12、電源箱13、焊接支架14和底盤15,喂料裝置1右側設置有輸送鏈條2,輸送鏈條2右側設置有喂料電機3,喂料裝置1和喂料電機3之間通過兩個鎢鋼輥軸焊接固定,增加了結構的穩定性,保證了裝置的正常運行,喂料電機3與散熱排風板4連接,喂料裝置1與初級出料口5連接,初級出料口5下側安裝有入料口6,入料口6與輸送管7連接,喂料裝置1、初級出料口5和輸送管7在同一鉛垂面上,可以保證初級出料口5所出的物料更好的進入入料口6,且輸送管7左側設置有內螺旋外螺盤,可以更好的調節輸送管7和加熱片8之間的轉換,輸送管7左側設置有加熱片8,加熱片8與切割裝置9連接,切割裝置9左側安裝有終極出料口10,終極出料口10下側設置有飼料承接盤11,飼料承接盤11與固定支座12連接,切割裝置9后側安裝有電源箱13,喂料裝置1通過焊接支架14固定,焊接支架14下側設置有底盤15,切割裝置9通過固定支座12與底盤15固定在一起,且固定支座12與底盤15為鍍鋼現澆整體,不僅增加了結構的耐久性,還保證了外觀的緊湊性。
工作原理:該水產養殖魚蝦飼料加工裝置,使用時,首先,根據不同魚蝦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切割裝置9,然后將裝置安裝固定,然后,通過電源箱13開啟飼料加工過程,將需要做成飼料的原產品倒入喂料裝置1,在喂料電機3的作用下,大顆粒的原產品被攪碎,并從初級出料口5輸出,落在入料口6,進入輸送管7中,隨機被運送到加熱片8中進行烘干操作,最后,經過烘干的半產品在不同切割裝置9的切割下,從終極出料口10輸出所需要的飼料。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