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綠茶茶葉壓扁裝置。
背景技術:
茶葉,指茶樹的葉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制的飲料,后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種藥材泡制的“涼茶”等,在中國文學中亦稱雷芽。
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指采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干等工藝而制作的飲品。其制成品的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煙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
綠茶剛烘干時比較蓬松,為了節約空間,需要將烘干的綠茶進行壓扁后再儲存。
現有的綠茶茶葉壓扁裝置存在壓扁效果差、壓扁速度較慢、壓扁時費時費力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壓扁效果好、壓扁速度較快、壓扁時省時省力的綠茶茶葉壓扁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綠茶茶葉壓扁裝置存在壓扁效果差、壓扁速度較慢、壓扁時費時費力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壓扁效果好、壓扁速度較快、壓扁時省時省力的綠茶茶葉壓扁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綠茶茶葉壓扁裝置,包括有左架、茶葉箱、滑軌、右架、滾輪Ⅰ、拉線Ⅰ、連桿Ⅰ、擋板、彈簧Ⅰ、彈簧Ⅱ、壓塊、連桿Ⅱ、拉線Ⅱ、滾輪Ⅱ、壓扁框、滑板、導向板、滑塊、彈簧Ⅲ、踏板和座椅;右架左側設有滑軌,滑軌上設有滑塊,滑塊與滑軌底部之間連接有彈簧Ⅲ,滑塊左端設有踏板,滑軌前側設有滾輪Ⅰ和滾輪Ⅱ,滾輪Ⅰ位于滾輪Ⅱ的上方,滾輪Ⅰ上繞有拉線Ⅰ,滾輪Ⅱ上繞有拉線Ⅱ,拉線Ⅰ與拉線Ⅱ下端均與滑塊連接,左架右側從下至上依次設有座椅、壓扁框、彈簧Ⅰ和茶葉箱,壓扁框下部右端設有滑板,滑板頂部右側設有導向板,導向板上開有導向孔Ⅱ和導向孔Ⅰ,導向孔Ⅱ位于導向孔Ⅰ的下方,壓扁框右方設有壓塊,壓塊底部與滑板接觸,壓塊左側與左架之間連接有彈簧Ⅱ,壓塊右側中部設有連桿Ⅱ,連桿Ⅱ右端穿過導向孔Ⅱ,連桿Ⅱ右端與拉線Ⅱ連接,彈簧Ⅰ右端連接有擋板,擋板右端設有連桿Ⅰ,連桿Ⅰ右端穿過導向孔Ⅰ,連桿Ⅰ右端與拉線Ⅰ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環扣,踏板前后兩側對稱設有環扣。
優選地,還包括有橡膠墊,座椅上設有橡膠墊。
工作原理:首先向茶葉箱內加入適量需要壓扁的綠茶,然后人坐在座椅上人工向下踏動踏板,從而滑塊就會在滑軌上向下運動,從而就會帶動拉線Ⅰ和拉線Ⅱ的下端同時向下運動,從而就會帶動連桿Ⅰ和連桿Ⅱ同時向右運動,從而就會帶動擋板和壓塊同時向右運動,當擋板完全離開茶葉箱底部時,茶葉箱內的綠茶就會滑落到壓塊左側的滑板上,當滑板上落有適量的綠茶后,人工腳向上抬松開踏板,由于彈簧Ⅰ、彈簧Ⅱ和彈簧Ⅲ的作用,滑塊就會在滑軌上向上運動,則拉線Ⅰ和拉線Ⅱ的下端就會同時向上運動,從而連桿Ⅰ和連桿Ⅱ就會同時向左運動,從而就會帶動擋板和壓塊同時向左運動,則擋板就會將茶葉箱底部堵住,則茶葉箱內的綠茶就不會再滑落下來,同時壓塊就會向左擠壓滑板上的綠茶,從而將滑板上的綠茶擠壓到壓扁框內,然后人工不斷地踏動踏板,則滑塊就會在滑軌上不斷地上下運動,從而拉線Ⅰ和拉線Ⅱ的下端就會不斷地同時上下運動,從而就會不斷地帶動連桿Ⅰ和連桿Ⅱ同時左右運動,從而就會不斷地帶動擋板和壓塊同時左右運動,從而茶葉箱內的綠茶就會不斷地掉落到滑板上,從而壓塊就會不斷地向左擠壓滑板上的綠茶,從而將滑板上的綠茶全部擠壓到壓扁框內,當壓扁框內裝滿綠茶后,人工停止踏動踏板,然后將壓扁框內壓扁的綠茶取出,然后再重復以上步驟,就會將更多的綠茶壓扁,從而有效的節約了空間。
因為還包括有環扣,踏板前后兩側對稱設有環扣,所以當人工踏動踏板時,就會有效的防止腳部滑落造成人的腳部受傷,從而提高了安全性。
因為還包括有橡膠墊,座椅上設有橡膠墊,所以當人坐在座椅上工作時,就會使人更舒服,從而增加了舒適度。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壓扁效果好、壓扁速度較快、壓扁時省時省力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踏板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左架,2-茶葉箱,3-滑軌,4-右架,5-滾輪Ⅰ,6-拉線Ⅰ,7-導向孔Ⅰ,8-連桿Ⅰ,9-擋板,10-彈簧Ⅰ,11-彈簧Ⅱ,12-壓塊,13-連桿Ⅱ,14-拉線Ⅱ,15-滾輪Ⅱ,16-導向孔Ⅱ,17-壓扁框,18-滑板,19-導向板,20-滑塊,21-彈簧Ⅲ,22-踏板,23-座椅,24-環扣,25-橡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綠茶茶葉壓扁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有左架1、茶葉箱2、滑軌3、右架4、滾輪Ⅰ5、拉線Ⅰ6、連桿Ⅰ8、擋板9、彈簧Ⅰ10、彈簧Ⅱ11、壓塊12、連桿Ⅱ13、拉線Ⅱ14、滾輪Ⅱ15、壓扁框17、滑板18、導向板19、滑塊20、彈簧Ⅲ21、踏板22和座椅23;右架4左側設有滑軌3,滑軌3上設有滑塊20,滑塊20與滑軌3底部之間連接有彈簧Ⅲ21,滑塊20左端設有踏板22,滑軌3前側設有滾輪Ⅰ5和滾輪Ⅱ15,滾輪Ⅰ5位于滾輪Ⅱ15的上方,滾輪Ⅰ5上繞有拉線Ⅰ6,滾輪Ⅱ15上繞有拉線Ⅱ14,拉線Ⅰ6與拉線Ⅱ14下端均與滑塊20連接,左架1右側從下至上依次設有座椅23、壓扁框17、彈簧Ⅰ10和茶葉箱2,壓扁框17下部右端設有滑板18,滑板18頂部右側設有導向板19,導向板19上開有導向孔Ⅱ16和導向孔Ⅰ7,導向孔Ⅱ16位于導向孔Ⅰ7的下方,壓扁框17右方設有壓塊12,壓塊12底部與滑板18接觸,壓塊12左側與左架1之間連接有彈簧Ⅱ11,壓塊12右側中部設有連桿Ⅱ13,連桿Ⅱ13右端穿過導向孔Ⅱ16,連桿Ⅱ13右端與拉線Ⅱ14連接,彈簧Ⅰ10右端連接有擋板9,擋板9右端設有連桿Ⅰ8,連桿Ⅰ8右端穿過導向孔Ⅰ7,連桿Ⅰ8右端與拉線Ⅰ6連接。
還包括有環扣24,踏板22前后兩側對稱設有環扣24。
還包括有橡膠墊25,座椅23上設有橡膠墊25。
工作原理:首先向茶葉箱2內加入適量需要壓扁的綠茶,然后人坐在座椅23上人工向下踏動踏板22,從而滑塊20就會在滑軌3上向下運動,從而就會帶動拉線Ⅰ6和拉線Ⅱ14的下端同時向下運動,從而就會帶動連桿Ⅰ8和連桿Ⅱ13同時向右運動,從而就會帶動擋板9和壓塊12同時向右運動,當擋板9完全離開茶葉箱2底部時,茶葉箱2內的綠茶就會滑落到壓塊12左側的滑板18上,當滑板18上落有適量的綠茶后,人工腳向上抬松開踏板22,由于彈簧Ⅰ10、彈簧Ⅱ11和彈簧Ⅲ21的作用,滑塊20就會在滑軌3上向上運動,則拉線Ⅰ6和拉線Ⅱ14的下端就會同時向上運動,從而連桿Ⅰ8和連桿Ⅱ13就會同時向左運動,從而就會帶動擋板9和壓塊12同時向左運動,則擋板9就會將茶葉箱2底部堵住,則茶葉箱2內的綠茶就不會再滑落下來,同時壓塊12就會向左擠壓滑板18上的綠茶,從而將滑板18上的綠茶擠壓到壓扁框17內,然后人工不斷地踏動踏板22,則滑塊20就會在滑軌3上不斷地上下運動,從而拉線Ⅰ6和拉線Ⅱ14的下端就會不斷地同時上下運動,從而就會不斷地帶動連桿Ⅰ8和連桿Ⅱ13同時左右運動,從而就會不斷地帶動擋板9和壓塊12同時左右運動,從而茶葉箱2內的綠茶就會不斷地掉落到滑板18上,從而壓塊12就會不斷地向左擠壓滑板18上的綠茶,從而將滑板18上的綠茶全部擠壓到壓扁框17內,當壓扁框17內裝滿綠茶后,人工停止踏動踏板22,然后將壓扁框17內壓扁的綠茶取出,然后再重復以上步驟,就會將更多的綠茶壓扁,從而有效的節約了空間。
因為還包括有環扣24,踏板22前后兩側對稱設有環扣24,所以當人工踏動踏板22時,就會有效的防止腳部滑落造成人的腳部受傷,從而提高了安全性。因為還包括有橡膠墊25,座椅23上設有橡膠墊25,所以當人坐在座椅23上工作時,就會使人更舒服,從而增加了舒適度。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