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青梅蜜餞生產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青梅蜜餞食品自動化生產線的預混裝置。
背景技術:
在青梅蜜餞的生產過程中,首先即需要對挑選后的新鮮楊梅進行清洗和混合,清洗和混合的質量將影響成品質量。現有技術中,若通過人工進行混合和清洗,無疑將大大降低生產效率;若通過機器進行清洗和混合,現有技術中則缺少能同時獲得較高的生產效率和清洗質量的設備儀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青梅蜜餞食品自動化生產線的預混裝置,同時完成清潔和混合,提高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青梅蜜餞食品自動化生產線的預混裝置,包括:
安裝架;
設置于安裝架上的預混罐,該預混罐呈圓筒狀,該預混罐的底部所在平面與水平面之間存在夾角,該預混罐的底部較低的一側上設置有排水通孔;
該預混罐的罐體內側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噴頭,該至少兩個噴頭沿預混罐橫截面所在圓的圓周方向排列,該噴頭經電磁閥連接水泵;
穿插過預混罐底部、一端伸入預混罐內的中心軸,該中心軸上設置有攪拌槳葉,沿預混罐的長度方向該攪拌槳葉低于噴頭,該攪拌槳葉上套設有匹配于攪拌槳葉的彈性槳葉套,該槳葉套上設置有呈向外輻射狀分布的毛刷;
電機,該電機的轉軸連接中心軸位于預混罐外的一端;
設置于預混罐之下的水槽,該水槽位于預混罐底部較低一側的正下方,該水槽連通一排水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一噴頭設置于預混罐底部較高一側的內側上,并且該噴頭沿預混罐的長度方向面向預混罐底部較高的一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預混罐的頂端罐口較低的一側上連接有呈弧狀的延伸板,該延伸板的一端連接于預混罐頂端罐口較低的一側,該延伸板的另一端向外延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同時完成對原材料的混合和清洗,提高了生產效率;由電機提供動力,進行攪拌的攪拌槳葉上套設有彈性槳葉套,具備彈性能提高槳葉套與攪拌槳葉的連接緊固程度,并且便于更換和清洗,并且彈性槳葉套降低了攪拌結構整體的硬度,較少攪拌過程對原料的損壞;彈性槳葉套上設置有呈放射狀分布的毛刷,有助于提高對物料的清潔質量和清潔效率,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成品質量;預混罐底部所在平面存在夾角,從而便于排水,清洗后的水依次經過排水通孔、水槽和排水管排出;一噴頭垂直向下面向預混罐底部較高的一側,從而避免因不水平造成較高一側水流較少從而影響清潔效果;預混罐頂端罐口較低的一側上連接有延伸板,從而形成預混罐該側上的延伸,避免混合清洗過程中原料輕易掉落在罐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部分結構的A向剖視圖。
附圖標記:1、安裝架;2、預混罐;21、底部;22、延伸板;3、電機;4、水槽;5、排水管;6、噴頭;7、中心軸;71、攪拌槳葉;8、彈性槳葉套;81、毛刷;9、電磁閥;10、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及圖2所示,一種青梅蜜餞食品自動化生產線的預混裝置,包括安裝架1、預混罐2、噴頭6、中心軸7、電機3和水槽4,預混罐2設置于安裝架1上,該預混罐2呈圓筒狀,該預混罐2的底部21所在平面與水平面之間存在夾角,預混罐2的頂端罐口較低的一側上連接有呈弧狀的延伸板22,該延伸板22的一端連接于預混罐2頂端罐口較低的一側,該延伸板2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該預混罐2的底部21較低的一側上設置有排水通孔(未圖示);預混罐2的罐體內側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噴頭6,該至少兩個噴頭6沿預混罐2橫截面所在圓的圓周方向排列,該噴頭6經電磁閥9連接水泵10,其中一噴頭6設置于預混罐2底部21較高一側的內側上,并且該噴頭6沿預混罐2的長度方向面向預混罐2底部21較高的一側;中心軸7穿插過預混罐2底部21、一端伸入預混罐2內,該中心軸7上設置有攪拌槳葉71,沿預混罐2的長度方向該攪拌槳葉71低于噴頭6,該攪拌槳葉71上套設有匹配于攪拌槳葉71的彈性槳葉套8,該彈性槳葉套8上設置有呈向外輻射狀分布的毛刷81;電機3的轉軸連接中心軸7位于預混罐2外的一端;水槽4設置于預混罐2之下,該水槽4位于預混罐2底部21較低一側的正下方,該水槽4連通一排水管5。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需要進行混合和清洗的新鮮青梅放置到預混罐2中,電機3驅動攪拌槳葉71對青梅進行攪動混合;攪拌的同時噴頭6對預混罐2內進行噴水清洗青梅,設置于預混罐2底部21較高一側內側上垂直向下的噴頭6可避免因底部21不水平影響預混罐2內部分區域的清洗程度,彈性槳葉套8上分布的毛刷81可減少攪拌過程對青梅的損害,同時毛刷81與青梅接觸對青梅進行擦拭,提高對青梅的清洗效率;流經青梅的水通過排水通孔(未圖示)排出至水槽4上,水槽4上的水經排水管5排出。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