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酵素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捷高效酵素桶。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現代人愈來愈認同酵素產品對人體的保健作用,于是乎小小1瓶酵素產品正以動輒千元的天價向客戶傾來。這在市場里給一部分客戶的接受力上就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不利于酵素的普及。由于酵素制作簡便,踐行者頗多。有些人聽說可以自己做酵素,于是酵素桶應運而生。目前市面上較有代表性的酵素桶在國際上多以日本的和風來、億康麗、恒壽堂較著名,特別是日本和風來的酵素桶——海野貴史先生采用ecoparadise還元工法的技術研制的快速發酵桶很受國內外用戶的青睞。在國內則以臺灣的姿美堂、植纖堂的酵素桶為代表。
這些酵素桶多為家用型,常見規格以5L、10L為多,售價多在三四百元。雖然它們具有體積小,占地少,使用便捷的優點。但是,也正因其體積小,容量少與酵素生產周期長產出率低的弱點突顯出來。且這些酵素桶都需要另置器具人工過濾,用法繁瑣。這些酵素桶的特點是:無論材質是塑料的還是玻璃的;無論外形是圓是方是高是矮是大是小,其共點皆是平底中空覆蓋試(包括桶側下方開孔安裝放液龍頭的),在食用時都需要人為的移器易具人工過濾,很容易二次污染,或桶內滯留液龍頭排放不凈,不利于直接飲用和長期保存。
CN201520424359.1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便捷高效酵素桶,包括通體與桶蓋,桶體的底部設有斗狀結構,斗狀結構內設有過濾網,斗狀結構的初夜端設有出液裝置,將底物放入到桶體內進行發酵,液體經過過濾網從出液裝置流出。但是這種酵素桶每次制作完成后需要將桶體卸下,然后將桶體內的殘渣倒出,而且還需要對桶體進行清洗,使用起來不方便,并且物料是靜置放在桶體內的,會出現底物與空氣接觸不充分的問題,導致物料發酵的效率低,并且反應不充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捷高效酵素桶,具有制作簡單、便捷、便于操作使用、便于清洗、潔凈,更富于人性化設置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便捷高效酵素桶,包括桶體與桶蓋,所述桶體為開口向上的桶狀結構,所述桶體的頂部密封連接桶蓋,所述桶體的底部設有斗狀結構,所述斗狀結構內設有至少一層的過濾裝置,所述桶體內設有攪拌機構。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伺服馬達,所述伺服馬達設置在所述桶蓋上,所述桶蓋上位于伺服馬達的位置設有外殼體,所述伺服馬達的旋轉軸貫穿所述桶蓋并固定連接攪拌軸,所述攪拌軸深入到所述桶體內并固定連接攪拌葉片。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桶蓋的內側設有第一內殼體,所述第一內殼體內設有伺服馬達,所述伺服馬達的旋轉軸固定連接攪拌軸,所述攪拌軸貫穿所述第一內殼體并固定連接攪拌葉片。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桶體內設有內桶體,所述內桶體設置在所述過濾裝置的上方,所述內桶體的底部為篩網結構。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內桶體的頂部密封連接內桶蓋,所述內桶蓋的內側設有第二內殼體,所述第二內殼體內設有伺服馬達,所述伺服馬達的旋轉軸固定連接攪拌軸,所述攪拌軸貫穿所述第二內殼體并固定連接攪拌葉片。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內桶體為食品級聚乙烯塑料桶體或者食品級玻璃桶體,食品級聚乙烯塑料顆粒制造的內桶體,因為當內桶體內外的氣壓不平衡時塑料桶體會發生形變,便于使用者能夠很方便的了解到;而食品級玻璃顆粒制造的內桶體為透明桶體,便于使用者很方便的觀察到桶體內底物的發酵情況。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攪拌葉片的數量至少為兩個,所述攪拌葉片圍繞所述攪拌軸均勻分布。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過濾裝置包括設置在其外側的環形骨架,所述環形骨架的內側設有篩網。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斗狀結構的出料端設有出液閥門,所述出液閥門連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連接出液龍頭,該出液管為硬管或者軟管,便于出液龍頭的移動,能夠滿足不同形狀的空間內使用出液龍頭,適用范圍廣。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桶體為食品級聚乙烯塑料桶體或者食品級玻璃桶體,食品級聚乙烯塑料顆粒制造的桶體,因為當桶體內外的氣壓不平衡時塑料桶體會發生形變,便于使用者能夠很方便的了解到;而食品級玻璃顆粒制造的桶體為透明桶體,便于使用者很方便的觀察到桶體內底物的發酵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利用機械攪拌使空氣和發酵液充分混合,促進氧的溶解,以保證供給微生物生長繁殖和代謝所需的溶解氧,同時,使酵素桶內的溫度和營養物質濃度均一,使組成發酵液的三相系統充分混合,再者,把引入酵素桶內發酵液中的空氣分散成小氣泡,增加了氣-液接觸面積更利于底物的酵解。
2、本實用新型還加設內桶體,增加提篩的功能,使濾出底物殘渣通過提篩一次性取出,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并且減少了清洗通體的次數,濾出的酵素通過桶體下端錐體下的輸送管路輸送酵素液繼而打開龍頭放液,實現將發酵好的酵素分裝貯存或者直接飲用,防止酵素及其底物的二次污染利于長期貯存。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述便捷高效酵素桶的內部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便捷高效酵素桶的內部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所述便捷高效酵素桶的內部結構圖,基于實施例1改進;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所述便捷高效酵素桶的內部結構圖,基于實施例2改進;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所述便捷高效酵素桶的內部結構圖。
圖中:
1、桶體;2、桶蓋;3、安全閥;4、鎖扣;5、斗狀結構;6、初效過濾網;7、高效過濾網;8、出液閥門;9、出液管;10、出液龍頭;11、伺服馬達;12、外殼體;13、攪拌軸;14、攪拌葉片;15、第一內殼體;16、內桶體;17、內桶蓋;18、第二內殼體;19、環形密封墊;20、篩網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便捷高效酵素桶,包括桶體1,所述桶體1為開口向上的桶狀結構,所述桶體1為食品級塑料桶體1,所述桶體1的頂部密封連接桶蓋2,所述桶體1與桶蓋2之間通過多個均勻分布的鎖扣4連接,所述桶體1與桶蓋2之間設有環形密封墊19;所述桶蓋2上設有安全閥3,底物在發酵時會產生氣體,安全閥3自動平衡筒體內外的氣壓,防止漏氣導致筒體內底物污染的情況。
所述桶體1的底部中心處設有斗狀結構5,所述斗狀結構5為四周高中心低的漏斗狀結構5,斗狀結構5內設有兩層的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包括初效過濾網6與高效過濾網7,所述初效過濾網6設置在高效過濾網7的上方,所述初效過濾網6與高效過濾網7之間設有間距,所述初效過濾網6與高效過濾網7均包括設置在其外側的環形骨架,所述環形骨架為金屬環,所述初效過濾網6上環形骨架的周長長于高新過濾網上環形骨架的周長,由于斗狀結構5為上寬下窄的漏斗狀結構5,因此,初效過濾網6的環形骨架卡在斗狀結構5的上部,而高效過濾網7的環形骨架卡在斗狀結構5的中部或下部,實現了高效過濾網7設置在初效過濾網6的下方,桶體1內的液體從上向下流動,實現二次過濾;所述初效過濾網6與高效過濾網7均為食用級金屬網。
所述斗狀結構5的出料端設有出液閥門8,所述出液閥門8連接出液管9,所述出液管9連接出液龍頭10,出液閥門8能夠隔開出液管9內與桶體1內的液體,從而防止出液管9內的液體回流,污染桶體1內的底物。
下面通過實施例1-3具體說明桶體1內設有攪拌機構,可按照需求將底物自動攪動,實現動態發酵,有利于菌的活性,加快發酵速度,可使底物通過發酵分解得更徹底: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伺服馬達11,所述伺服馬達11設置在所述桶蓋2上,所述桶蓋2上位于伺服馬達11的位置設有外殼體12,所述伺服馬達11的旋轉軸貫穿所述桶蓋2并固定連接攪拌軸13,所述攪拌軸13深入到所述桶體1內并固定連接攪拌葉片14,所述攪拌葉片14的數量為四個,攪拌葉片14均為分布在旋轉軸的四周。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所述桶蓋2的內側設有第一內殼體15,所述第一內殼體15內設有伺服馬達11,所述伺服馬達11與桶蓋2固定連接,伺服馬達11的旋轉軸向下設置并固定連接攪拌軸13,攪拌軸13向下貫穿第一內殼體15并固定連接攪拌葉片14,所述攪拌葉片14的數量為三個,攪拌葉片14均為分布在旋轉軸的四周。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2的基礎上增加以下技術特征:
如圖3、4所示,所述桶體1內設有內桶體16,攪拌機構的攪拌軸13深入到內桶體16內,內桶體1設置在所述過濾裝置的上方,所述內桶體16的底部為篩網結構20,該篩網結構20的篩網目數大于初效過濾網6的目數,內桶體16為食品級聚乙烯塑料桶體或者食品級玻璃桶體,食品級聚乙烯塑料顆粒制造的內桶體16,因為當內桶體16內外的氣壓不平衡時塑料桶體會發生形變,便于使用者能夠很方便的了解到;而食品級玻璃顆粒制造的內桶體16為透明桶體,便于使用者很方便的觀察到桶體1內底物的發酵情況。
實施例4
如圖5所示,所述桶體1內設有內桶體16,攪拌機構的攪拌軸13深入到內桶體16內,內桶體16設置在所述過濾裝置的上方,所述內桶體16的底部為篩網結構20,該篩網結構20的篩網目數大于初效過濾網6的目數,內桶體16為食品級聚乙烯塑料桶體或者食品級玻璃桶體。
所述內桶體16的頂部密封連接內桶蓋17,所述內桶蓋17的內側設有第二內殼體18,所述第二內殼體18內設有伺服馬達11,所述伺服馬達11的旋轉軸固定連接攪拌軸13,所述攪拌軸13貫穿所述第二內殼體18并固定連接攪拌葉片14,所述攪拌葉片14的數量為兩個,攪拌葉片14對稱設置在攪拌軸13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