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加速茶葉陳化的組合陶瓷茶葉罐。
背景技術:
茶文化是中國人傳承千年的傳統,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公司或展會、酒店等公共、社交產所會提供多種茶葉供人選擇。
現有的,不同批次的茶葉在存貯時,每種茶葉必須放置于一個單獨的罐體內,因為不同年份的茶品,會相互影響。尤其是老茶時如與新茶混合存放,會使“老茶染新味”影響了老茶的滋味。但在新茶存放時候,如果適當的將少量老陳茶與新茶一起存放,則以利有益微生物進行“接種”、加速“陳化”。現有的茶葉罐在老茶和新茶混合存放后,雖能加速新茶的陳華但使原來的老茶與新茶無法分開,因此提供一種便于新茶老茶分開,且能加速新茶陳化的茶葉罐具是茶葉罐生產企業和飲茶者都普遍關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方便將新茶和老茶同時存放的加速茶葉陳化的組合陶瓷茶葉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速茶葉陳化的組合陶瓷茶葉罐,包括茶葉罐本體和蓋體,所述茶葉罐本體采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其頂部設有開口,所述蓋體與茶葉罐本體的開口相適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存茶倉,所述存茶倉包括與蓋體底面連接的倉壁、設置于倉壁底面的透氣底面,該倉壁與蓋體底面可拆卸的連接。
進一步的,存茶倉的倉壁與蓋體通過螺紋連接。
進一步的,透氣底面為具有透氣孔的無紡布層。
進一步的,透氣底面包括開有透氣孔的面板,設于面板底面與透氣孔對應布置的擋片,該擋片傾斜于面板布置。
進一步的,擋片與面板間形成10-30°的夾角。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加速茶葉陳化的組合陶瓷茶葉罐,使用時在存茶倉中存放老茶,在茶葉罐本體中存放新茶,老茶中的有益微生物通過透氣底面進入茶葉罐本體中,加速茶葉罐本體中新茶陳化,而且茶葉罐本體中的新茶不會影響到上罐體中的老茶,該種加速茶葉陳化的組合陶瓷茶葉罐使用方便、外形美觀、便于收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中陶瓷茶葉罐上罐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陶瓷茶葉罐上罐體的存茶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具體實施例一:
參照圖1、2所示,一種加速茶葉陳化的組合陶瓷茶葉罐,包括茶葉罐本體1、蓋體2和存茶倉3;
茶葉罐本體1采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其頂部設有開口11;
蓋體2與茶葉罐本體1的開口11相適配,
存茶倉3,所述存茶倉3包括與蓋體2底面連接的倉壁31、設置于倉壁31底面的透氣底面32,該倉壁31與蓋體2底面通過螺紋可拆卸的連接,該透氣底面32為具有透氣孔的無紡布層。
具體實施例二:
一種加速茶葉陳化的組合陶瓷茶葉罐,包括與具體實施例一相同的茶葉罐本體1和蓋體2,還包括存茶倉,存茶倉包括與蓋體2底面連接的倉壁、設置于倉壁底面的透氣底面,該倉壁31與蓋體底面通過螺紋可拆卸的連接;
該透氣底面包括開有透氣孔的金屬面板,設于金屬面板底面與透氣孔對應布置的擋片,該擋片傾斜于面板布置,優選的傾斜角度為,使存茶倉中的益微生物可排入茶葉罐本體1中,而茶葉罐本體1中的益微生物不容易進入存茶倉中。
參照圖1至圖2,具體實施例一、二所提供的加速茶葉陳化的組合陶瓷茶葉罐,使用時在存茶倉中存放老茶,在茶葉罐本體中存放新茶,老茶中的有益微生物通過透氣底面進入茶葉罐本體中,加速茶葉罐本體中新茶陳化,而且茶葉罐本體中的新茶不會影響到上罐體中的老茶,該種加速茶葉陳化的組合陶瓷茶葉罐使用方便、外形美觀、便于收納。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