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一種輥道式分魚機,屬于分魚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魚類伴隨其體型的大小區別,會使其價值各不相同,所以在將魚售賣時需要先將魚進行分級,現有的分魚機一般只是一個簡單的分級機,其利用分級滾筒的不同直徑段,兩相鄰的分級滾筒形成大小不等的間距,通過不同的幾段不等的間距來篩選魚的大小,現有的分魚機上的分級滾筒傾斜并固定在分魚機機架上的,其分級滾筒不可以轉動,而魚本身帶有粘性,魚容易粘附在分級滾筒上,在上層下落的魚的作用下,其粘附的魚不進入本身所合適的分級滾筒間距內,而隨下落的魚一起進入更大的分級滾筒間距內,造成分魚不準確,分魚過程長,整個過程沒有對魚類的保護,魚類皮膚受傷和缺氧造成了魚的高死亡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輥道式分魚機,程序簡潔,分魚速度快,分魚準確,且大大的降低了分魚過程中魚類的死亡率。
本發明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包括基架,基架上安裝有分魚器,分魚器起始端連接有魚水分離槽,魚水分離槽連接到吸魚泵,分魚器上設有分魚軌道,分魚軌道下方設有旋轉輥,旋轉輥通過電機驅動,旋轉輥下方設有導魚槽,導魚槽通過導魚槽間隔分隔,分隔的各部分分別連接有排魚管道,旋轉輥包括可以移動的可動旋轉輥和位置固定的固定旋轉輥,分魚軌道下方的開口處分別設置一根固定旋轉輥和一根可動旋轉輥,通過調節可動旋轉輥的首尾位置來限定分魚軌道下方各處的開口大小。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分魚器一端鉸接在基架上,另一端通過動力裝置A連接到分魚器,通過動力裝置的伸縮調節基架的傾角。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可動旋轉輥兩端均通過軸承連接在兩條可左、右移動的調節桿上,調節桿上設有螺孔,分魚器側壁的頭段和尾段分別設有旋轉曲柄,兩條旋轉曲柄均穿過分魚器側壁然后分別穿過一根調節桿上的螺孔,并旋轉連接在分魚器側壁上。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固定旋轉輥和可動旋轉輥末端均設有驅動輪,動力裝置通過皮帶帶動驅動輪轉動,皮帶“S”型纏繞在固定旋轉輥和可動旋轉輥上,使固定旋轉輥和可動旋轉輥可以呈鏡像方式旋轉。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分魚器內設有將皮帶張緊的張緊器。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導魚槽和分魚軌道內均設置噴淋水管A和噴淋水管B。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魚水分離槽底面上設有濾水格柵,濾水格柵下方設有排水槽,排水槽通過其底部的排水管將水排出,魚水分離槽末端設有分流格擋,分流格擋將魚導入分魚軌道。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魚水分離槽的出口處設置隔水橡膠簾。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分魚器側壁設置觀察窗。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固定旋轉輥和可動旋轉輥上均設置螺紋槽,在固定旋轉輥和可動旋轉輥旋轉時,可帶動魚向前移動。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使用平行布置的輥道,通過調節可動旋轉輥,調節分魚軌道下方出口的尺寸,從而使不同尺寸的魚在其可通過的尺寸處掉落,恰恰掉落到導魚槽內,不同尺寸的魚從不同尺寸的導魚槽下方的排魚管道中被排出,實現了分級,且此過程非常簡單,魚最長的暴露時間為移動一條旋轉輥的長度的時間,使篩選過程非常的快捷,提高了分魚效率,且整個過程中旋轉輥上都會噴淋水,避免魚類粘黏導致的魚皮破損,且旋轉輥上的水膜形成了潤滑劑,保證了不損傷魚皮,大大的降低了分魚的死亡率。而且通過調節可動旋轉輥,可以靈活的根據需要調節分魚的尺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頂面視圖;
圖3為本發明驅動原理圖;
圖4為旋轉輥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吸魚泵;2、魚水分離槽;3、隔水橡膠簾;4、分魚器;5、噴淋水管A;6、觀察窗;7、動力裝置A;8、排魚管道;9、基架;10、排水管;11、排水槽;12、濾水格柵;13、分流格擋;14、前段間隙調節曲柄;15、分魚軌道;16、旋轉輥末端間隙調節曲柄;17、導向輪A;18、調節桿;19、可動旋轉輥;20、固定旋轉輥;21、導向輪B;22、導向輪C;23、張緊輪;24、電機;25、旋轉臂;26、拉簧;27、皮帶;28、噴淋水管B;29、驅動輪;30、螺紋槽;31、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明對本發明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包括基架9,基架9上安裝有分魚器4,分魚器4起始端連接有魚水分離槽2,魚水分離槽連接到吸魚泵1,分魚器4上設有四條分魚軌道15,每組分魚軌道15下方設有一組旋轉輥,旋轉輥通過電機24驅動,旋轉輥下方設有導魚槽,導魚槽通過導魚槽間隔分隔,分隔的各部分分別連接有排魚管道8,旋轉輥包括可以移動的可動旋轉輥19和位置固定的固定旋轉輥20,分魚軌道15下方的開口處分別設置一根固定旋轉輥20和一根可動旋轉輥19,通過調節可動旋轉輥19的首尾位置來限定分魚軌道15下方各處的開口大小。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分魚器4一端鉸接在基架9上,另一端通過動力裝置A7連接到基架9,動力裝置A7通過動力裝置的伸縮調節分魚器4的傾角,分魚器4與魚水分離槽2連接一端高,另一端低,低的一端通過液壓缸連接到基架9,液壓缸的伸縮可以調節分魚器4的傾角,從而調節魚下落的速度,進而調節分魚的速度。從水平面夾角5°到30°間以5°的間隔進行調節。旋轉輥相對于分魚器4較高一端通過軸承31與分魚器4連接,相對于分魚器4較低一端設置驅動輪29,通過電機24帶動旋轉。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可動旋轉輥19兩端均通過軸承31連接在兩條可左、右移動的調節桿18上,調節桿18上設有螺孔,分魚器4側壁的頭段和尾段分別設有旋轉曲柄,兩條旋轉曲柄均穿過分魚器4側壁然后分別穿過一根調節桿18上的螺孔,并旋轉連接在分魚器4側壁上。旋轉曲柄分為旋轉輥前段間隙調節曲柄14與旋轉輥末端間隙調節曲柄16,通過調節前段間隙調節曲柄14與旋轉輥末端間隙調節曲柄16使可動旋轉輥19與固定旋轉輥20不平行,使其各處之間的尺寸不同,可以使其篩選不同大小的魚。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固定旋轉輥20和可動旋轉輥19末端均設有驅動輪29,動力裝置通過皮帶27帶動驅動輪29轉動,皮帶27“S”型纏繞在固定旋轉輥20和可動旋轉輥19上,使固定旋轉輥20和可動旋轉輥19可以呈鏡像方式旋轉。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分魚器4內設有將皮帶27張緊的張緊器。張緊器設有導向輪A17和導向輪B21,導向輪A17和導向輪B21分別位于分魚器4兩側,分魚器4內還設有導向輪C22和張緊輪,張緊輪安裝在旋轉臂25上,旋轉臂25旋轉連接于分魚器4內,且旋轉臂25一端通過拉簧26連接到分魚器4內,皮帶27繞過固定旋轉輥20和可動旋轉輥19后,再繞過依次繞過導向輪A17、張緊輪、導向輪C22和導向輪B21,當可動旋轉輥19左右移動時,傳動皮帶27依然保持緊繃狀態,是通過配有拉簧26的可動的齒形同步帶導輪的位移改變實現的,旋轉輥頂端配有齒形同步帶帶輪,由電機24通過齒形皮帶27帶動起旋轉。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導魚槽和分魚軌道15內均設置噴淋水管A5和噴淋水管B28。噴淋水管A5將水澆在固定旋轉輥20和可動旋轉輥19上,形成水膜,從而起到潤滑和避免魚水分離的狀況,降低了魚的死亡率。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魚水分離槽2底面上設有濾水格柵12,濾水格柵12下方設有排水槽11,排水槽11通過其底部的排水管10將水排出,魚水分離槽2末端設有分流格擋13,分流格擋13將魚導入分魚軌道15。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魚水分離槽2的出口處設置隔水橡膠簾3。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分魚器4側壁設置觀察窗6。
所述的輥道式分魚機,固定旋轉輥20和可動旋轉輥19上均設置螺紋槽30,在固定旋轉輥20和可動旋轉輥19旋轉時,可帶動魚向前移動。
操作步驟與工作原理:
1.使用分級機時,先判斷被分級魚群的規格范圍,即判斷魚體厚度的范圍,例如,魚體厚度從2cm到4cm,準備分為4個等級。
2.調節分魚器4傾角,傾角越大,魚于旋轉輥上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推進速度越快,分級速度越快,但分級準確度略有下降,傾角越小,魚在旋轉輥上的推進速度越慢,分級速度降低,但分級精確度較高。
3.開動機器,調節可動旋轉輥19與固定旋轉輥20間距,前段分級間距按最小魚體厚度設定,但要稍小于最小預估魚體厚度,可設置為1.8cm,最末端分級旋轉輥間距設置稍大于最大預估魚體厚度,可設置為4.2cm,并為噴淋水管A5供水,提前向旋轉輥噴淋。
4.將魚倒入魚水分離槽2,隨后在魚濾水格柵12處,水漏入排水管10,排回養殖池,魚在重力最用下滑落進入各個分魚軌道15,開始在旋轉輥上向下移動,魚體厚度在2cm左右的魚在分魚軌道15前段便從旋轉輥間隙之間落入旋轉輥下面的導魚槽,排出分魚器4,外面接著的水桶或篩筐,魚體厚度4cm左右的魚將在最后段從旋轉輥的間隙中落入最后一級導魚槽,排出分魚器,在中段還設有兩個導魚槽,將魚體厚度3cm左右規格的魚再分為兩級。從而實現四檔分級。
5.在分級過程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固定旋轉輥20和可動旋轉輥19之間的間距,隨時改變分級跨度。如中途只想將魚體厚度4cm以上的魚分出,只需將旋轉輥到末端間隙設置到4cm,所有魚體厚度超過4cm的魚將在旋轉輥的輥道最末端脫離分級旋轉輥后落入導魚槽,排出分魚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