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魚飼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黃顙魚的生物飼料及添加有該生物飼料的黃顙魚料。
背景技術:
:黃顙魚,學名:pelte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1846),為鲿科,黃顙魚屬的一種魚類,又被稱為黃角丁,黃骨魚,黃沙古,黃辣丁,刺黃股,戈牙,昂刺。體長約20cm,腹面平直,體后半部側扁,尾柄較細長。頭大且扁平,吻短,圓鈍,上、下頜略等長,口大,下位,兩顏及腭骨上有絨毛狀齒帶。眼小,側位。須4對,鼻須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頜須1對,最長,頤須2對,較上頜須短。體裸露無鱗,側線完全。雜食,主食底棲小動物、小蝦、水生小昆蟲和一些無脊椎動物等。4~5月產卵,親魚有掘坑筑巢和保護后代的習性。黃顙魚食性是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覓食活動一般在夜間進行,食物包括小魚、蝦、各種陸生和水生昆蟲(特別是搖蚊幼蟲)、小型軟體動物和其它水生無脊椎動物。有時也捕食小型魚類。其食性隨環境和季節變化而有所差異,在春夏季節常吞食其它魚的魚卵。黃顙魚富含蛋白質,鈣、磷、鉀、鈉、鎂等礦物元素,營養含量豐富,藥用和食用價值高。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且其魚刺少,味道鮮美,市場需求較大。人工飼養的黃顙魚普遍存在體色發白、發灰的現象,為了改善體色,有些現有技術在飼料中添加了促進體色沉積的組分。同時,為了讓黃顙魚成長迅速,在飼料中添加大量的油脂類營養物質,但黃顙魚攝食后因為不能完全消化會大量積累在肝臟中,造成肝臟健康問題,影響黃顙魚的正常生長,另一方面,因為不能消化導致黃顙魚進食減少,飼料中的油脂殘留在水中顯著降低水質,大量有害微生物迅速生長,影響黃顙魚的生長環境,因而,現有技術的飼料還常常添加促油脂消化的添加劑或保肝劑--膽汁酸。飼料中添加成分過多,一方面配方復雜制備繁瑣,另一方面提高飼料成本,而且無法預估人食用喂飼過多添加劑的黃顙魚后是否會有長期的潛在危害。生物飼料即發酵飼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微生物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將植物性、動物性和礦物性物質中的抗營養因子分解、合成,產生更能被動物采食、消化、吸收養分和無毒害作用的飼料原料,具有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刺激動物采食、提高飼料中營養物質消化率及利用率的功能,還有益于動物腸道健康和增強免疫力,降解飼料中的有毒物質,產生促生長因子,有效地抑制消化道中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一些致病性細菌與病原體的繁殖與生長。生物飼料在魚類中的應用報道不多,但其能夠促進魚類的生長,提高飼料的轉化率。飼料經過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發酵之后提供了許多生物活性物質,如功能性多肽、酶等,使得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大大提高促進了魚類生長,促進腸道組織的發育,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此外,我國水產養殖的集約化發展導致水環境日益惡化,病害頻繁發生,直接影響養殖動物的生長發育,甚至導致養殖動物的大量死亡。發酵飼料中的益生菌不僅安全性好,而且具有促進動物生長和改善水質等功能。目前黃顙魚料中魚粉用量高,一旦遇到魚粉行情波動大時,便會對飼料成本產生巨大影響,而生物發酵飼料的出現與發展恰恰可以解決上述問題,而本發明所生產出來的黃顙魚料可以很好的提高其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促進黃顙魚生長,改善水質環境。技術實現要素: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黃顙魚的生物飼料及添加有該生物飼料的黃顙魚料。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提供的用于黃顙魚的生物飼料,由總含水量20%-40%的飼料原料在15℃-35℃的溫度下,密封發酵2-5天制得,其中,發酵產物中,含活菌數≥2.0×109個/g,含有機酸≥2.0%,所述飼料原料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組分:釀酒酵母菌0.05-0.2份,嗜酸乳桿菌0.05-0.2份,枯草芽孢桿菌0.05-0.2份,豆粕(cp46%)200-400份,玉米粉100-300份,菜粕100-300份,棉粕100-300份。發酵的生物飼料富含益生菌和多種發酵營養元素,能夠明顯改善魚類腸道環境,促進黃顙魚的正常發育,不需要添加玉米精蛋白或其他的色素沉著劑仍然可以保證黃顙魚的正常體色,而且發酵的生物飼料本身具有提供營養和調節機體的雙重功能,特別是消化、吸收、轉化功能的調節作用較為明顯,能夠替代保肝劑和促消化劑例如膽汁酸的作用。用提供營養的生物飼料同時實現維持正常體色和保肝、促消化作用,一舉多得。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所述的用于黃顙魚的生物飼料由總含水量30~35%的飼料原料在25~30℃的溫度下,密封發酵48~72h制得,所述飼料原料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組分:釀酒酵母菌0.08~0.12份,嗜酸乳桿菌0.08~0.12份,枯草芽孢桿菌0.08~0.12份,豆粕280~320份,玉米粉200~250份,菜粕120~180份,棉粕120~180份。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所述的用于黃顙魚的生物飼料的飼料原料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組分:釀酒酵母菌0.1份,嗜酸乳桿菌0.1份,枯草芽孢桿菌0.1份,豆粕300份,玉米粉200份,菜粕150份,棉粕150份;或者有下述重量份的組分:釀酒酵母菌0.1份,嗜酸乳桿菌0.1份,枯草芽孢桿菌0.1份,豆粕280份,玉米粉250份,菜粕130份,棉粕140份。在生物飼料的飼料原料中添加的枯草芽孢桿菌不低于2×109cfu/g,釀酒酵母不低于2×109cfu/g,嗜酸乳桿菌不低于2×109cfu/g。發酵前可以將體積較大的飼料原料,如豆粕、菜粕和棉粕,先進行粉碎。生物飼料的飼料原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含水量,大約在15~20%,在發酵前需要額外添加水使總含水量在30~35%范圍內,否則影響發酵效果。發酵完成后的生物飼料中,活菌數≥2.0×109個/g,有機酸≥2.0%。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黃顙魚料,該魚料中添加有上述生物飼料。此外,黃顙魚料中還包括魚料常用的高筋面粉、魚粉、豆粕、菜籽粕、油脂、維生素預混料和微量元素預混料等。含本發明生物飼料的黃顙魚料,其營養成分的利用率大為提高,并且無需額外添加促進體色沉積的添加劑和促進油脂消化的膽汁酸,節約成本、簡化配方又讓食用者無更多的后顧之憂。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優選實施例,所述添加有該生物飼料的黃顙魚料,由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生物飼料4-8份,高筋面粉12-18份,魚粉20-25份,豆粕(cp46%)30-35份,菜籽粕5-10份,棉籽粕5-10份,大豆磷脂油1-3份,魚油1-3份,氯化膽堿(60%)0.2-0.6份,海藻酸鈉0.2-0.6份,磷酸二氫鈣1-2份,賴氨酸(70%)0.5-1.5份,蛋氨酸0.2-0.4份,微量元素預混料0.3-0.6份,維生素預混料0.05-0.12份。添加有生物飼料的黃顙魚料是將上述各組分按配比稱量好后混勻,然后采用冷制粒方式進行生產即得。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添加有該生物飼料的黃顙魚料,由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生物飼料5份,高筋面粉15.65份,魚粉23份,豆粕(cp46%)32份,菜籽粕8份,棉籽粕8份,大豆磷脂油1份,魚油3份,氯化膽堿(60%)0.5份,海藻酸鈉0.5份,磷酸二氫鈣1.5份,賴氨酸(70%)1.0份,蛋氨酸0.25份,微量元素預混料0.5份,維生素預混料0.1份。每千克維生素預混料含有:維生素a3200000iu;維生素c200mg;維生素d31600000iu;維生素e16g;維生素k4g;維生素b14g;維生素b28g;尼克酸100mg;泛酸鈣16g;維生素b64.8g;維生素b1216mg;葉酸1.28g;肌醇40g;生物素64mg;煙酸28g。每千克微量元素預混料含有:一水硫酸鎂12g;碘酸鉀9g;氯化鉀36g;蛋氨酸銅1.5g;一水硫酸鋅10g;一水硫酸亞鐵1g;蛋氨酸鈷250mg;亞硒酸鈉0.0036g。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采用釀酒酵母菌、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與多種飼料原料進行發酵,獲得能夠在不需要添加劑情況下仍然能夠很好保持黃顙魚體色和消化能力的生物飼料。2、本發明生物飼料含大量的b族維生素及小肽,增加了飼料的營養價值,配制成黃顙魚料后,促進魚對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且具有有效提高黃顙魚免疫能力的作用。3、本發明生物飼料中含多種益生菌,可以產生大量的蛋白酶、淀粉酶等,在進入魚腸道后提高魚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率。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
發明內容做進一步的闡釋,但不應理解為本發明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根據本發明的發明思路和全文內容,可以將以下實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做適當的組合/替換/調整/修改等,這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仍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疇。以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黃顙魚的生物飼料,由總含水量20%-40%的飼料原料在15℃-35℃的溫度下,密封發酵2-5d制得,其中,發酵產物中,含活菌數≥2.0×109個/g,含有機酸≥2.0%,所述飼料原料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組分:釀酒酵母菌0.05-0.2份,嗜酸乳桿菌0.05-0.2份,枯草芽孢桿菌0.05-0.2份,豆粕(cp46%)200-400份,玉米粉100-300份,菜粕100-300份,棉粕100-300份。其中,枯草芽孢桿菌不低于2×109cfu/g,釀酒酵母不低于2×109cfu/g,嗜酸乳桿菌不低于2×109cfu/g將發酵好的生物飼料與其他組分按重量稱好后混勻,采用冷制粒方式進行生產黃顙魚料,按照重量份計,黃顙魚料中含生物飼料4-8份,高筋面粉12-18份,魚粉20-25份,豆粕(cp46%)30-35份,菜籽粕5-10份,棉籽粕5-10份,大豆磷脂油1-3份,魚油1-3份,氯化膽堿(60%)0.2-0.6份,海藻酸鈉0.2-0.6份,磷酸二氫鈣1-2份,賴氨酸(70%)0.5-1.5份,蛋氨酸0.2-0.4份,微量元素預混料0.3-0.6份,維生素預混料0.05-0.12份。每千克維生素預混料含有:維生素a3200000iu;維生素c200mg;維生素d31600000iu;維生素e16g;維生素k4g;維生素b14g;維生素b28g;尼克酸100mg;泛酸鈣16g;維生素b64.8g;維生素b1216mg;葉酸1.28g;肌醇40g;生物素64mg;煙酸28g。每千克微量元素預混料含有:一水硫酸鎂12g;碘酸鉀9g;氯化鉀36g;蛋氨酸銅1.5g;一水硫酸鋅10g;一水硫酸亞鐵1g;蛋氨酸鈷250mg;亞硒酸鈉0.0036g。實施例1生物飼料的制備,按照重量配比稱取:釀酒酵母菌0.1份,嗜酸乳桿菌0.1份,枯草芽孢桿菌0.1份,豆粕300份,玉米粉200份,菜粕150份,棉粕150份;含水量為18%,補加水至30%,30℃發酵72h。實施例2生物飼料的制備,按照重量配比稱取:釀酒酵母菌0.1份,嗜酸乳桿菌0.1份,枯草芽孢桿菌0.1份,豆粕280份,玉米粉250份,菜粕130份,棉粕140份;含水量為20%,補加水至28%,35℃發酵48h。實施例3黃顙魚料的制備,按照重量配比稱取:實施例1的生物飼料5份,高筋面粉15.65份,魚粉23份,豆粕(cp46%)32份,菜籽粕8份,棉籽粕8份,大豆磷脂油1份,魚油3份,氯化膽堿(60%)0.5份,海藻酸鈉0.5份,磷酸二氫鈣1.5份,賴氨酸(70%)1.0份,蛋氨酸0.25份,微量元素預混料0.5份,維生素預混料0.1份。各組分混勻后,采用冷制粒方式進行生產黃顙魚料。對比例黃顙魚料的制備,按照重量配比稱取:高筋面粉15.65份,魚粉28份,豆粕(cp46%)32份,菜籽粕8份,棉籽粕8份,大豆磷脂油1份,魚油3份,氯化膽堿(60%)0.5份,海藻酸鈉0.5份,磷酸二氫鈣1.5份,賴氨酸(70%)1.0份,蛋氨酸0.25份,微量元素預混料0.5份,維生素預混料0.1份。各組分混勻后,采用冷制粒方式進行生產黃顙魚料。試驗例選用平均體重為1.53±0.04g的健康黃顙魚720尾,分為兩個處理組,每組10個重復,每個重復36尾。初始體重經統計分析,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處理1:飼喂本發明實施例3中含生物飼料的試驗組飼料;處理2:飼喂對比例制備的飼料作為對照組。試驗前先馴養7天,按黃顙魚體重5%的日投餌量飼喂,每天分2次(08:30和18:30)投餌,試驗期為56天。試驗在四川鐵騎力士花荄科研基地室內過濾式循環水系統中進行,試驗魚以重復為單位飼養于圓形水族箱(體積為2.75m3,實際水體積為1.33m3)內,試驗用水為充分曝氣的水庫水,每周換水三分之一。試驗期間水溫為28-32℃,用空氣壓縮機24h增氧。試驗前后分別測量兩組黃顙魚的初始體重、終末體重,并計算增重率、飼料系數和特定生長率,以考察飼料對黃顙魚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見表1;試驗前后,查看兩組黃顙魚體色變化,考察飼料對黃顙魚體色的影響。由表1可知,兩組黃顙魚實驗后體重都有較大的增長,但是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黃顙魚的終末體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的增長都較大,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觀察兩組黃顙魚試驗前后的體色發現,對照組的黃顙魚體色主要為灰黃色,而試驗組的黃顙魚體色呈較深的鮮艷的黃色。表1飼料對黃顙魚生產性能的影響項目對照組試驗組初始體重,g1.021.02終末體重,g23.8024.65*增重率,%2232.352320.40*飼料系數0.940.91特定生長率,%/d5.625.69*注:“*”表示通過t檢驗,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試驗結果表明,用本發明的生物飼料生產出的黃顙魚料營養均衡、消化率高,能有效替代魚粉等價格昂貴的動植物蛋白質原料、促消化添加劑和色素沉著劑,并且顯著提高生產性能,保證黃顙魚體色正常健康快速生長。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