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剝除魚鱗的裝置。
背景技術:
魚類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魚類在加工過程中必須先將魚鱗剝除才能進行后續加工,因此,去魚鱗工序是魚類加工的基礎加工工序。現有的魚類加工企業大都采用手工去魚鱗的工作方式,手工剝除魚鱗是非常繁瑣的工作,工作量大,并且長時間重復性勞動容易導致工人清理魚鱗效率低、工作質量差,因此,有必要予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魚鱗剝除機,其能夠實現魚鱗的自動剝除,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魚鱗剝除效率和魚鱗剝除質量,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魚鱗剝除機,包括:機架,其上安裝有輸送線單元、魚鱗剝除單元、電機和減速機,所述減速機具有一輸入端、一第一輸出端和一第二輸出端,所述電機通過傳動帶與所述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輸出端通過第一鏈條與所述魚鱗剝除單元連接,所述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二鏈條與所述輸送線單元連接;其中,所述魚鱗剝除單元包括一支撐座、一第一刷輥單元以及一與所述第一刷輥單元相配合的第二刷輥單元,所述第一刷輥單元和所述第二刷輥單元通過所述支撐座豎直設置在所述輸送線單元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刷輥單元通過所述第一鏈條驅動;所述第一刷輥單元包括一用于剝除魚鱗的第一刷輥,所述第二刷輥單元包括一用于剝除魚鱗的第二刷輥,所述第一刷輥與所述第二刷輥之間形成一剝鱗通道。
優選的,所述輸送線單元包括架體、安裝在所述架體上的主動滾筒組件和從動滾筒組件、繞設在所述主動滾筒組件和所述從動滾筒組件上的輸送帶,其中,所述主動滾筒組件包括轉動設置在所述架體上的主動轉軸、套設在所述主動轉軸上且與所述主動轉軸固連的主動滾筒,所述從動滾筒組件包括轉動設置在所述架體上的從動轉軸、套設在所述從動轉軸上且與所述從動轉軸固連的從動滾筒,所述主動滾筒和所述從動滾筒上設置有滾花,所述輸送帶上設置有與所述主動滾筒和所述從動滾筒相配合的滾花。
優選的,所述架體的兩側邊沿上固定設置有輸送側板,所述輸送側板的頂部還設置有一進料斗,其中,所述輸送側板之間對稱設置有一對導料板,所述導料板固定設置在所述輸送側板上。
優選的,所述導料板包括一靠近所述進料斗設置的第一板部和一與所述第一板部固連且靠近所述魚鱗剝除單元設置的第二板部,其中,所述第一板部之間形成一擴口部,所述第二板部之間形成一每次只能通過一條魚的導料槽,所述擴口部與所述導料槽相連通,所述導料槽的出口端與所述剝鱗通道的入口端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板部與所述第二板部之間存在一鈍角夾角,所述夾角大小為115°~135°。
優選的,所述第一刷輥單元還包括通過軸承座豎直安裝在所述支撐座上的第一傳動軸、緊固在所述第一傳動軸頂部的第一齒輪和緊固在所述第一傳動軸中下部的第一鏈輪,其中,所述第一刷輥安裝在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底部,所述第一傳動軸貫穿所述支撐座的頂端面,所述第一鏈輪與所述第一刷輥之間設置有套筒,所述第一輸出端上安裝有與所述第一鏈輪等高設置的第二鏈輪,所述第一鏈輪與所述第二鏈輪之間通過所述第一鏈條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刷輥單元還包括通過軸承座豎直安裝在所述支撐座上的第二傳動軸、緊固在所述第二傳動軸頂部且與所述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輪,其中,所述第二傳動軸貫穿所述支撐座的頂端面,所述第二刷輥安裝在所述第二傳動軸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刷輥相配合。
優選的,所述電機通過電機座安裝在機架上,所述電機座上還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傳動帶張緊力的第一螺桿調節裝置。
優選的,所述架體上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輸送帶張緊力的第二螺桿調節裝置。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魚鱗剝除機,其通過電機帶動減速機運動,減速機為雙輸出齒輪減速機,所述減速機的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分別通過鏈條與魚鱗剝除單元和輸送線單元連接,從而實現魚鱗的自動剝除,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魚鱗剝除效率和魚鱗剝除質量,同時,本發明通過使用一個電機驅動魚鱗剝除單元和輸送線單元,減少了電機的使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魚鱗剝除機的主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魚鱗剝除機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a方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i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2中ii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所述魚鱗剝除機的主動滾筒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所述魚鱗剝除機的從動滾筒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所述魚鱗剝除機的導料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機架;20、輸送線單元;21、主動滾筒組件;211、主動轉軸;212、主動滾筒;22、從動滾筒組件;221、從動轉軸;222、從動滾筒;23、輸送帶;24、輸送側板;25、進料斗;26、導料板;261、第一板部;262、第二板部;30、魚鱗剝除單元;31、第一刷輥單元;311、第一傳動軸;312、第一鏈輪;313、第一齒輪;314、第一刷輥;315、套筒;32、第二刷輥單元;321、第二傳動軸;322、第二齒輪;323、第二刷輥;33、支撐座;331、開口;40、電機;41、電機座;42、主動帶輪;50、傳動帶;60、減速機;61、輸入端;611、從動帶輪;62、第一輸出端;621、第二鏈輪;63、第二輸出端;70、第一鏈條;80、第二鏈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魚鱗剝除機,包括:機架10,其上安裝有輸送線單元20、魚鱗剝除單元30、電機40和減速機60,本發明中,所述電機40輸出的轉矩通過所述減速機60進行相應的轉換調節,從而達到降低轉速的同時增大輸出扭矩的目的;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電機40通過電機座41安裝在機架10上,如圖5所示,所述電機座41上還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傳動帶50張緊力的第一螺桿調節裝置;所述減速機60為雙輸出齒輪減速機,所述減速機60具有一輸入端61、一第一輸出端62和一第二輸出端63,所述電機40通過傳動帶50與所述輸入端61連接,所述第一輸出端62通過第一鏈條70與所述魚鱗剝除單元30連接,所述第二輸出端63通過第二鏈條80與所述輸送線單元20連接;具體的,所述電機40的輸出軸上套設有一主動帶輪42,所述輸入端61上套設有一與所述主動帶輪42相對應的從動帶輪611,所述傳動帶50通過所述主動帶輪42和所述從動帶輪611實現所述電機40與所述減速機60的連接。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輸送線單元20包括架體、安裝在所述架體上的主動滾筒組件21和從動滾筒組件22、繞設在所述主動滾筒組件21和所述從動滾筒組件22上的輸送帶23,所述架體上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輸送帶23張緊力的第二螺桿調節裝置,所述第二螺桿調節裝置能夠確保在輸送魚的過程中,所述輸送帶23一直保持張緊的狀態,避免因所述輸送帶23松弛或是太緊而造成故障;如圖6所示,所述主動滾筒組件21包括轉動設置在所述架體上的主動轉軸211、套設在所述主動轉軸211上且與所述主動轉軸211固連的主動滾筒212,如圖7所示,所述從動滾筒組件22包括轉動設置在所述架體上的從動轉軸221、套設在所述從動轉軸221上且與所述從動轉軸221固連的從動滾筒222,所述主動轉軸211與所述主動滾筒212之間通過焊接連接,所述從動轉軸221與所述從動滾筒222之間通過焊接連接;所述主動滾筒212和所述從動滾筒222結構相同,包括兩端開口且為中空結構的筒部和固定設置在所述筒部兩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圓盤狀,所述固定板的中央成型有供所述主動轉軸211或所述從動轉軸221穿設的通孔;所述主動滾筒212和所述從動滾筒222上設置有滾花,所述輸送帶23上設置有與所述主動滾筒212和所述從動滾筒222相配合的滾花,本發明中,所述輸送帶23和所述主動滾筒212、所述從動滾筒222之間是通過摩擦力進行傳動的,為了增加摩擦力,所述主動滾筒212、所述從動滾筒222和所述輸送帶23上均設有滾花,從而保證在傳輸過程中不發生打滑的問題。本發明中,所述主動轉軸211的端部緊固有一第四鏈輪,所述第二輸出端63上套設有一與所述第四鏈輪相對應的第三鏈輪,所述第二鏈條80通過所述第三鏈輪和所述第四鏈輪實現所述減速機60與所述輸送線單元20的連接。
所述魚鱗剝除單元30包括一支撐座33、一第一刷輥單元31以及一與所述第一刷輥單元31相配合的第二刷輥單元32,所述第一刷輥單元31和所述第二刷輥單元32通過所述支撐座33豎直設置在所述輸送線單元20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刷輥單元31通過所述第一鏈條70驅動;所述第一刷輥單元31包括一用于剝除魚鱗的第一刷輥314,所述第二刷輥單元32包括一用于剝除魚鱗的第二刷輥323,所述第一刷輥314與所述第二刷輥323之間形成一剝鱗通道。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架體的兩側邊沿上固定設置有輸送側板24,所述輸送側板24的頂部還設置有一進料斗25,其中,所述輸送側板24之間對稱設置有一對導料板26,所述導料板26固定設置在所述輸送側板24上,如圖8所示,所述導料板26包括一靠近所述進料斗25設置的第一板部261和一與所述第一板部261固連且靠近所述魚鱗剝除單元30設置的第二板部262,其中,所述第一板部261之間形成一擴口部,所述第二板部262之間形成一每次只能通過一條魚的導料槽,所述擴口部與所述導料槽相連通,所述導料槽的出口端與所述剝鱗通道的入口端相連接;本發明中,所述第一板部261與所述第二板部262之間存在一鈍角夾角,所述夾角大小為115°~135°,所述擴口部的入口端的寬度為出口端寬度的3倍,所述導料槽的寬度與所述擴口部出口端的寬度相等。
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第一刷輥單元31還包括通過軸承座豎直安裝在所述支撐座33上的第一傳動軸311、緊固在所述第一傳動軸311頂部的第一齒輪313和緊固在所述第一傳動軸311中下部的第一鏈輪312,其中,所述第一刷輥314安裝在所述第一傳動軸311的底部,所述第一傳動軸311位于所述輸送帶23的上方且貫穿所述支撐座33的頂端面,所述第一鏈輪312與所述第一刷輥314之間設置有套筒315,所述套筒315實現所述第一鏈輪312與所述第一刷輥314之間的定位,所述第一輸出端62上安裝有與所述第一鏈輪312等高設置的第二鏈輪621,所述第一鏈輪312與所述第二鏈輪621之間通過所述第一鏈條70連接,所述支撐座33的側壁上成型有一供所述第一鏈條70穿設的開口331。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第二刷輥單元32還包括通過軸承座豎直安裝在所述支撐座33上的第二傳動軸321、緊固在所述第二傳動軸321頂部且與所述第一齒輪313相嚙合的第二齒輪322,其中,所述第二傳動軸321位于所述輸送帶23的上方且貫穿所述支撐座33的頂端面,所述第二刷輥323安裝在所述第二傳動軸321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刷輥314相配合。本發明中,所述第一刷輥單元31和所述第二刷輥單元32對稱分布,并通過所述第一齒輪313和所述第二齒輪322實現所述第一刷輥單元31和所述第二刷輥單元32的同步運動;所述第一刷輥314和所述第二刷輥323上分別設置有鋼制的刷毛。
工作原理:首先將待處理的魚倒入所述進料斗25,魚在所述輸送線單元20的作用下不斷向所述魚鱗剝除單元30輸送,為了達到均勻送料的目的,在所述輸送線單元20的輸送側板24上設置所述導料板26,所述導料板26的第一板部261使得魚均勻的往前輸送,所述第二板部262具有一個限位的作用,即確保每次只能有一條魚通過由所述第二板部262形成的所述導料槽,當魚進入所述第一刷輥314與所述第二刷輥323之間的剝鱗通道后,在所述第一刷輥314與所述第二刷輥323的高速旋轉刷除作用下,魚鱗快速地脫離魚體,從而實現魚鱗的自動剝除,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魚鱗剝除效率和魚鱗剝除質量,最后通過所述輸送線單元20將剝鱗完的魚輸送至下一工序。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