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水拉鏈及其制造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水拉鏈和一種制造該物的裝置,其中多個合成樹脂制成的鏈元件(fastener element)通過注射成型法形成在包括防水層的防水鏈帶(fastener tape)之一邊緣部的前后兩面上,防水層在機織或針織形成的帶狀心料上并用彈性體樹脂制成。
背景技術:
這類拉鏈具有一防水結構,其中鏈帶以帶狀心料的形式用纖維加以機織或針織,心料的前后兩面則覆以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一類彈性體材料,而合成樹脂鏈元件沿此鏈帶之一側緣通過注射成形整體形成,以使每個鏈元件都跨越前后兩面。通常,鏈帶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包括在每個鏈元件的成形部形成的通孔,通孔系用作每個鏈元件模制樹脂的通路,并整體連接在鏈帶的前后兩面上形成的鏈元件的上下半部。
但如-例如-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第59-41107號中公開的那樣,在這類慣常拉鏈中,鏈元件的上下兩個半部是通過在鏈帶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形成的通孔在鏈帶的前后兩面上形成的。因此,當將此鏈帶固附到水下構建用衣服或濕衣服上時,水就可能通過在拉鏈的正面與背面間的壓力存在較大差別處的通孔和鏈帶與鏈元件間的界面,從拉鏈的正面泄漏到背面。
這樣,按照-例如-WO 02/03825 A1號國際申請公開,鏈帶的前后兩面被覆以聚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對酞酸鹽、聚乙烯、氯乙烯、聚酰胺或高密度聚苯乙烯一類熱塑合成樹脂,可能要用化學方法將此樹脂與鏈元件熔合,由此改善通孔周圍鏈帶與鏈元件間的邊界的粘附,目的在于保持邊界處的不透水性。另外,按照WO 02/03825 A1號國際申請公開,與鏈元件的接合頭對置的一側上的端部被制成斜面,該斜面朝一鏈帶表面向下傾斜,然后,使相對一滑動拉頭的上下葉片形成的上下凸緣部傾斜-在進行滑動操作時滑動拉頭使兩列鏈元件嚙合解開,以使上下凸緣以前述傾斜面相同的角度接近,這樣滑動拉頭的滑動操作即可順暢進行。
此外,按照-例如-63-30247號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鏈元件的前面與后面由一連接部將彼此加以連接-連接部貫穿在鏈帶之一鏈元件安裝邊緣部形成的通孔-以便強化鏈帶與鏈元件間的連接強度。同時,粘附劑層在與鏈帶中的通孔同位或至少靠近此孔的前后兩面上形成,通孔周圍鏈帶與鏈元件間的邊界則用這些粘附劑層加以密封,目的是保持邊界處的不透水性。
在前述申請中公開的任何結構都包括前后兩個半部,兩個半部系對稱地模制而成并在正背兩面設置,以使鏈帶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被咬上,還包括一接合頭、一頸部和一本體部以及左右兩個薄的肩部,接合頭有一間隙使接合頭可咬住鏈帶的露出端并可從鏈帶的安裝緣外伸;頸部和本體部在鏈帶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咬在一起成為一體;左右薄肩部在鏈帶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咬住成為一體并從頸部朝左右方向延伸。此外,按照公開號為59-41107的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和63-30247號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有一朝其末稍逐漸變窄的梯狀翅片從一對面上的端部向本體部之頸部延伸,以使翅片在鏈元件安裝邊緣部的前后兩面上咬住成為一體。此梯狀翅片系在相對滑動拉頭凸緣的位置上設置,以便引導滑動拉頭經其外表面滑動,不與鏈帶形成滑動接觸。
在WO 02/03825A1號國際申請公開中公開的拉鏈中,滑動拉頭與鏈元件的滑動接觸面積頗大。在普通滑動拉頭的情況下,當使滑動拉頭滑動時,即使斜著向下加到鏈元件上的力的分量減小,也只能對付伴隨著滑動面積增大的滑動阻力的增大,這樣,可靠實現滑動操作順暢就沒有保障。此外,此公中的鏈元件不包括用來引導滑動拉頭上下葉片上形成的左右凸緣部的上下反面的滑動的任何部分。因此,凸緣的上下反面可能與鏈帶形成滑動接觸,這樣,鏈帶前后兩面上的合成樹脂層可能被磨裂,由此可能導致防水性能降低。
另一方面,在前述第59-41107號的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和63-30247號日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中公開的鏈元件中,在相對接合頭的一側上在一端部處在前后兩面的每一側上設置一翅片,翅片有一導向表面用來引導滑動拉頭的上下凸緣端面滑過其表面。這樣就不怕鏈帶表面可能被磨裂,不同于WO 02/03825A1號國際申請公開。但是,不可能使滑動阻力降低太多,因為其滑動面積頗大。此外,當模制鏈元件時,本體部模腔和翅片模腔均是連續的,它們的面積也頗大。因此,由于用相同模腔形成的本體部和翅片的上下半部的緣故鏈帶上的壓力可能分散,使鏈元件固定到鏈帶上的力可能降低。
發明內容
旨在解決這類防水拉鏈的慣常問題的本發明業已完成,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水拉鏈,它能強化鏈帶與鏈元件間的固定強度和防水性能,并使得可以對滑動拉頭進行平滑的滑動操作,并提供一種能便當有效地連續制造防水拉鏈的制造裝置。
按照本發明的一個方面,這一目的由一種防水拉鏈實現,拉鏈包括具有沿一對防水鏈帶的相對鏈元件安裝邊緣部中的每一個排列對準的多個鏈元件的一對拉鏈縱條(fastener stringer),和用來使鏈元件嚙合和解開的滑動拉頭,防水鏈帶包括一在帶狀心料上用彈性體樹脂或類似物制成的防水層,由機織或針織獲得帶狀心料,其中每個鏈元件由合成樹脂材料制成并包括接合頭、頸部、本體部和從本體部向每條鏈帶的內部延伸的腿部;接合頭、頸部、本體部和腿部由在鏈帶的前后兩面上整體形成的上下半部組成,上下半部靠通過鏈元件安裝邊緣部中形成的通孔的連接部彼此成為一體;鏈元件安裝邊緣部的終端延伸得超過頸部,以使得在鏈元件被嚙合時與相對的鏈帶的端面彼此間形成壓力接觸,并在接合頭的上下兩個半部之間形成一間隙;接合頭和腿部的每個半部都形成得在垂直于鏈帶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薄于頸部和本體部的每個半部;滑動拉頭上下凸緣的相對的面之間的間隙具有用來與腿部的上下半部中的每一個形成滑動接觸的尺寸;腿部的上下半部則引導滑動拉頭上下凸緣的滑動并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沿滑動拉頭的滑動方向以一預定的間隙設置的單元組成。優選地,本發明防水拉鏈另外包括呈翼狀從頸部到本體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肩部。
按照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包括一對拉鏈縱條和一滑動拉頭的防水拉鏈,縱條具有多個沿一對防水鏈帶的相對鏈元件安裝邊緣部中的每一個排列對準的鏈元件,防水鏈帶包括在由機織或針織獲得的帶狀心料上用彈性體樹脂或類似物制成的防水層;滑動拉頭則用來使鏈元件嚙合和解開,其中每個鏈元件由合成樹脂料制成并包括接合頭、頸部、本體部和從頸部延伸至本體部同時呈翼狀沿左右方向擴張的左右肩部;接合頭、頸部、本體部和肩部由在鏈帶的前后兩面上整體形成的上下半部組成,上下半部中的每一個是靠通過在鏈元件安裝邊緣部中形成的通孔的連接部彼此成一體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的終端延伸而超過頸部,以使得在兩列鏈元件被嚙合時相對鏈帶的端面彼此間形成壓力接觸,并在接合頭的上下半部間形成一間隙;接合頭和肩部的每個半部都形成得在垂直于每條鏈帶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薄于頸部和本體部的每個半部;包括頸部的左右肩部的整個肩寬被設置得大于本體部的體寬。
優選地,左右肩部的上下半部中的每一個都部分包含切口(cutout)部。優選地,可縮性高于其他經紗的經紗設置在帶狀心料的終端,其中終端是彼此相對的。另外優選地,接合頭的每個半部都具有一個突出物的半部,突出物在相對鏈元件彼此嚙合時在鏈帶長度方向上位于相鄰的肩部之間,突出物的半部是在一鏈帶側面上在接合頭表面的一部分上設置的。
采用具有本發明以下基本組件的制造裝置可便當有效地制造具有上述結構的防水拉鏈。即,制造裝置包括三模,第一模可在模具組件的開閉方向上移動,第二模被固定,第三模位于第一、二模之間,其中第一模為鏈帶備有插入通道,鏈帶在鏈元件形成位置處有一通孔,第一模包括澆道、流道、澆口(gate),第一、二模則有第一、二腔,以便沿鏈帶的前后面的每個側邊緣部模制每個鏈元件的上下半部;第一、二腔有半部模腔供接合頭、頸部、本體部、左右肩部和腿部用,第三模被設置在半部模腔之間,供第一、二模中的接合頭用,并具有在其一端部處用于咬住鏈帶側邊緣部的終端的一部分的間隙;供右左肩部和腿部用的每個半部模腔具有一較薄的模制空間,薄于供頸部和本體部用的每個半部模腔所具有的模制空間,頸部和本體部則要用頸部和本體部的半部在鏈帶的側邊緣部上整體形成的;供每個腿部用的每個半部模腔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在鏈帶的長度方向上以一預定間隔形成的腔組成。
優選地,在供肩部用的每個半部模腔中,左右端部間的最大長度被設置得大于本體部的半部模腔的左右端部間的長度。優選地,供肩部用的每個半部模腔都部分具有一阻擋部。此外,優選地,第三模咬住鏈帶的終端,鏈帶終端在相對的兩列鏈元件彼此嚙合時是露出的,第三模還有一突出物模腔,用來模制在鏈帶長度方向上位于相鄰肩部之間的突出物。
本發明具有防水性能的拉鏈的一種特別結構在于,設置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腿部,而不是慣常防水拉鏈中形成的單一翅片。通過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腿部,引導滑動拉頭凸緣部用的滑動面必然被減少,以使滑動滑動拉頭時滑動阻力得到減小,由此使滑動操作順暢。另外,應注意的是,不僅滑動阻力得到減小,而且鏈元件固定到鏈帶上的強度也得到加強。
即,由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腿部是通過一分叉部分別從本體部延伸的,鏈帶在為兩個或兩個以上腿部分開設置的兩半模腔間由模面經前后兩面受壓。因此,成形時鏈帶中不會產生偏轉,使每個腿部與鏈帶前后面牢固地熔合在一起。
本發明基本結構的一個特點象上述特征一樣,存在于鏈元件中,特別體現在下述方面,即它具有從頸部到本體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肩部,且連接左右肩部外端的整個肩寬被設置得大于本體部的寬度。如果包括本體部的左右肩部外端間整個肩寬這樣被設置得大于本體部寬度,使鏈帶終端彼此形成壓力接觸的力就得到加強,它們就能可靠形成壓力接觸,從而強化防水性能。此時,如左右肩部被分成兩部分或在其中形成一通孔,肩部的上下半部就象腿部一樣經一連接部連接在一起,肩部固定到鏈帶的強度就得到加強。
按照一優選實施例,如果可縮性高于其他經紗的經紗在鏈帶的對面終端上設置,鏈元件安裝邊緣部側面上的終端因形成熱所致收縮量就大于其他部分。因此使鏈元件安裝邊緣部側面的終端向內稍凹并使之彎曲,以便充分承受力圖解除相對鏈元件嚙合的橫向拉力,從而使嚙合不易解除。在鏈帶前后面上形成的接合頭的每個半部中,如果一突出物的每個半部-它在兩列相對鏈元件得到嚙合時沿鏈帶長度方向與一相鄰鏈元件的每個肩部的一個側面形成接觸-在接合頭的鏈帶側面的部分表面中形成,接合頭的半部的一個內表面就在鏈元件得到嚙合時與每個肩部的半部的一個表面形成牢固的接觸,突出物的部分側面也彼此形成牢固接觸。因此,防水性能得到提高,同時嚙合的構形得以穩定化。
按照制造本發明防水拉鏈用裝置,通過在鏈帶長度方向上以一預定間隙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腿部形成半部模腔,鏈帶靠供兩個或兩個以上腿部用的半部模腔之間的模部用強咬力經其前后兩面咬住。因此,當熔融樹脂經從一流道經在鏈帶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中形成的通孔沿單一方向從前面流到后面時,在鏈元件安裝邊緣部中就無偏斜發生,這樣鏈元件就以穩定的狀態均衡地在鏈帶的前后兩面上形成。
在本發明的制造裝置中,如果在肩部的每個半部模腔中左右端面間的最大長度被設置得大于其左右端部間本體部模腔的長度,接合頭的半部的內面當鏈元件如上述被嚙合時就在一大范圍內與每個肩部的半部的表面形成接觸,由此,防水性能就得到加強,嚙合構形就得以穩定化。此時,如果在供肩部用的每個半部模腔的一部分中形成阻擋部,鏈帶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的終端就靠阻擋部經其前后兩面咬住。結果,終端的配置就得以穩定化,從而使終端處鏈元件的固定強度得到保證。
此時,如果在第三模的一個端部形成一帶端咬部,鏈帶的一個露出終端就被帶端咬部咬住,這樣,頸部、肩部和本體部就被穩固地固定在鏈帶上。如果在此第三模中形成供模制突出物用的突出物模腔,該模腔與沿帶長方向毗連的肩部的左右側面中的每一個形成接觸,就可以生成前述突出部。另外,如果第三模由供第一模側面和第二模側面用的兩部件組成,帶端咬部的工藝精度就因其被分成兩部分而得到改善,鏈帶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就可被牢固地咬住。
圖1為一些主部的平面圖,其中在中間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一拉鏈的嚙合部;圖2為將拉鏈的拉鏈縱條放大時鏈元件部分的平面圖;圖3為沿圖2所示線III-III剖開、朝箭頭方向看到的剖面圖;圖4為沿圖1的線IV-IV剖開、朝箭頭方向看到的剖面圖;圖5為一局剖圖,示出一制拉鏈用模的主部;圖6為一主部的平面圖,其中在中間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一拉鏈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
圖7為一平面圖,示出拉鏈的拉鏈縱條放大時的鏈元件部分;圖8為一平面圖,示出放大時第二實施例鏈元件的一種改型;圖9為一平面圖,示出放大的另一改型;圖10為一局剖圖,示出改型制造用模的一個主要部分;圖11為一主部的平面圖,其中在中央示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拉鏈的一個放大部分;圖12為一平面圖,示出放大的拉鏈縱條的一個鏈元件部分;圖13為沿圖12中XIII-XIII線剖開朝箭頭方向看的一個剖視圖;圖14為沿圖11中XIV-XIV線剖開朝箭頭方向看的一個剖視圖;圖15為一局剖圖,示出拉鏈縱條制造用模的一個主要部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考圖中所示典型例子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圖1為一平面圖,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防水拉鏈的一部分。圖2為具有應用于該拉鏈的本發明的一個特別部分的鏈元件的平面圖。圖3為該鏈元件的側視圖。雖然本發明自然包括不透氣拉鏈,至于本實施例,則對防水拉鏈舉例加以說明。
在本實施例的拉鏈1中,多個鏈元件21沿一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一起形成,相對每個配對鏈元件21的第一接合間隙,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為一防水鏈帶10的側邊緣部,以致形成一列鏈元件。另外,拉鏈1裝有合成樹脂制成的或金屬的滑動拉頭(Slider)和頂、底端止動件,它們具有普通結構,不過未示于圖中。
防水鏈帶10是通過用如WO 02/03825A1號國際申請公開中描述的天然或合成橡膠材料或用各種合成樹脂制成的彈性體材料固定和覆蓋帶狀心料12的整個表面產生的,帶狀芯料12則是象慣常類型那樣由纖維機織物或針織物構成。通孔14在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每個鏈元件的成形部處形成,通孔大得足以使每個鏈元件12的熔態樹脂原料穿過。
另一方面,前述鏈元件21包括接合頭22、本體部24、葉片狀肩部25和腿部27。接合頭22有一拉長的圓,此圓在左右方向上略微長些,如平面圖所示。本體部24大體呈六邊形,如平面圖所示,它從接合頭22延續經過頸部23。葉片狀肩部25在頸部23和本體部24上向左右方向延伸。腿部27向下延伸,使其兩個部分經分叉部26從本體部24底端形成分支。具有這種結構的鏈元件21咬住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通過通孔14中形成的連接部27連成一體,并包括在鏈帶10前后兩面上整體形成的半部21a、21b。按此實施例,肩部25可予以排除。
接合頭22,頸部23,本體部24,肩部25,腿部27的各自的半部22a、22b;23a、23b;24a、24b;25a、25b;27a、27b在鏈帶10的前后兩面上整體形成,對稱地跨越帶10兩側。這里,除接合頭22的兩個半部外,各半部23a、23b;24a、24b;25a、25b;27a、27b是與鏈帶10的前后兩面整體熔合的。
跨越鏈帶10沿垂直方向對稱形成的接合頭22的半部22a、22b以大體類似鏈帶10的厚度的間隔從終端11a朝左右兩側平行向外延伸,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終端11a則略微外露,如圖3所示。即,跨越鏈帶10,在接合頭22的半部22a與22b之間有著一個大體三倍于鏈帶10厚度的間隔。將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終端11a的露出長度L1設置為這樣一個尺寸,使終端11a的露出端面當此接合頭與一配對接合頭22嚙合時與配對鏈帶10的露出端面形成牢固的接觸。
另一方面,頸部23,本體部24,肩部25和腿部27的各自的半部23a、23b;24a、24b;25a、25b;27a、27b是牢固地固定在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上的。在這些半部之中,頸部23和本體部24的每個半部23a、23b;24a、24b的厚度是最大的,肩部25和腿部27的各個半部25a、25b;27a、27b的厚度大體為頸部23和本體部24的每個半部23a、23b;24a、24b厚度的1/3,如圖3所示。此外,接合頭22的半部22a、22b的外表面與頸部23和本體部24的各個半部23a、23b;24a、24b的外表面處在同一平面上,也如圖3所示。當鏈元件21按此結構彼此嚙合時,左右相鄰的每個鏈元件21的肩部25的半部25a、25b與一鏈元件21的接合頭22的半部22a、22b的內側面形成接觸,如圖1、4所示。
可用圖5所示注射成型模30一類模具組件在防水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上具有間隔地連續形成具有上述結構的本實施例的拉鏈。如該圖所示,注射成型模30包括一可動模亦即第一模,一固定模32亦即固定在一基體(未示出)上的第二模,以及在將可動模31與固定模32閉合時設置在二模之間的第三模33。按此實施例,可動模31被設置在固定模32之上,用來模制每個鏈元件21的上半部21a的第一模腔34與用來模制鏈元件21的下半部21b的第二腔35在其對面形成。另外,經一澆口(gate)36與第一腔34連通的流道(runner)37與澆道(sprue)38在可動模31中形成。
可動模31落到固定模32上,第三模被設置在可動模31與固定模32間形成的空間內。此可動模31與固定模32的頂面形成牢固接觸,熔融樹脂材料從一注射器(未示出)注入澆道38。所注熔融樹脂材料經流道37和澆口36引入第一腔34并經鏈帶10上通孔14到達第二腔35。鏈元件21的各個半部21a、21b經通孔14中形成的連接部21c在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前后兩面上形成,這樣它們就被熔化且整合在一起。雖然圖5中僅示出一組第一、二腔34與35,多對第一、二腔34與35在垂直于紙面的方向上形成。按此實施例,由于每個第一腔34與朝垂直紙面方向延伸的單一流道37連通,多個鏈元件21就可沿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在一次注射同時形成。
第一、二腔34與35具有相對鏈帶10對稱的形狀。如此,第一腔34的形狀主要將在下面加以說明。自然,第一腔34的形狀是有著如上所述的鏈元件21的上半部21a的外形的。更具體地說,如圖5所示,供接合頭22用的上半部模腔34a、供頸部23用的上半部模腔34b、供本體部24用的上半部模腔34c、供肩部24用的上半部模腔34d和供腿部27用的上半部模腔34e連續形成。另外,閉合注射成型模30時,可動模31與固定模32的第一、二腔面彼此不接觸,在模31、32之間設置了供鏈帶10用的沿垂直紙面方向連續形成的插入通道39用間隙。此插入通道39用間隙的尺寸設置得足以將鏈帶10插入并密封。此時,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終端11a被插入鏈帶咬槽33d并由此啼住,咬槽33d如圖5所示和后面所述是在第三模33的一個端面形成的。
第三模33由一垂直于紙面方向長度與可動模31相等的單一薄板材料構成,其側端部的截面形狀由一薄部33b和一厚部33c經一傾斜的臺階部33a構成。鏈帶咬槽33d在薄部33b的一個插入端面形成,以使其沿長度方向延伸。此鏈帶咬槽33d的寬度尺寸足以夾持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鏈帶咬槽33d的深度等于突出到每個鏈元件21的接合頭22的半部22a與22b間的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突出長度。同時,第三模33的傾斜的臺階部33a、薄部33b和厚部33c的頂面形成每個澆口36和單一流道37的底面。如果第三模33不是由單一薄板材料構成,而是由兩張薄板材料例如上下二板構成,鏈帶10的終端11a就可被可靠咬住,不過此實施例未示于圖中。
如果鏈帶咬槽33d這樣在第三模33端面形成,形成鏈元件21時在第三模33端部形成的鏈帶咬槽33d就咬住鏈帶10的終端。因此,當熔融樹脂經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中形成的通孔14以高注射壓力沿單一方面從可動模31中形成的澆口36流向鏈帶10的前面和后面時,鏈帶安裝邊緣部11處就不會產生偏斜,熔融樹脂順暢地流過通孔14并圍繞著流開到達后面。結果,鏈元件21的一致的半部就在鏈帶10的前后兩面上穩定地形成。
特別是,按此實施例,不形成慣常翅片,第一、二半部模腔34e-1、34e-2;35e-1、35e-2系通過將腿部27的上下半部模腔34e、35e分開形成,以便經分叉部36將兩個腿部27分離。如此,在注射時,鏈帶10的前后兩面從上方和下方被存在于第一、二半部模腔34e-1、34e-2;35e-1、35e-2的左右分離部分之間的模部咬住。因此,在熔融樹脂經通孔14沿單一方向從鏈帶10前面流向后面時,鏈帶10上不產生偏斜。結果,熔融樹脂以極為穩定的狀態均勻地流動,各腿部27以充足的成形壓力在鏈帶10的前后兩面上形成,從而使每個腿部27的固定強度得到相當大的改善。
在包括一對拉鏈縱條2的本實施例中的防水拉鏈上,-在每條縱條上都沿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整體形成了多個鏈元件21,從鏈元件21的本體部24經分叉部26左右延伸的兩個腿部27,27對減小與一滑動拉頭的凸緣部分(未示出)相擦的滑動阻力起很大作用,這樣就可極為順暢地操作滑動拉頭,而且鏈元件21與鏈帶10的固定強度得到加大。
按此實施例,熱縮性高于其他經紗的經紗被設置在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終端11a處,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因成形時的熱量其收縮量大于其他部分。結果,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略微內凹,從而彎曲成弧狀。因此,相對鏈元件彼此嚙合時,對解除鏈元件嚙合的橫向拉力的阻力就加大,由此使嚙合不易解除。
(第二實施例)圖6、7示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
此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僅在于,左右肩部25的左右端之間的整個肩寬L2被設置得大于本體部24的體寬L3。按此實施例,慣常單一翅片可用來取代兩個腿部27、27。由于整個肩寬L2被設置得大于體寬L3,肩部25的表面積就增加,使肩部25的表面與接合頭22的內面間的接觸面積增加,由此強化了防水性能。
圖8、9示出肩部25的改型。按照這些改型,要在注射成型模30中形成的肩部25的上下半部模腔34d、35d的容積增加與肩寬L2的增大對應的一個量。因此,可動模31與固定模32對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咬力就減小。由于橫向拉力一類外力在鏈元件21彼此嚙合時極為強烈地加到此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上,要求此部具備充足的固定力。咬力減小會在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產生偏轉。
如此,按照這些改型,用來阻塞熔融樹脂流動的阻擋部34d-1、35d-1在肩部25的上下半部模腔34d、35d的一部分形成。作為阻擋部34d-1、35d-1,線狀肋部在上下半部模腔34d、35d的相應部突出,以便通過對葉片狀左右肩部25的外側面部的一部分去掉形成線狀開口部25a-1、25a-2;25b-1、25b-2,如圖10所示。或者,圓柱形突出物在左右肩部25的上下半部模腔34d、35d的中央突出,以便形成圓柱形開口部25a-1、25a-2;25b-1、25b-2。如果阻擋部34d-1、35d-1在肩部25的上下半部模腔34d、35d的一部分中形成,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一部分就被阻擋部34d-1、35d-1有力地咬住,這樣在注射時在鏈元件安裝邊緣部就不會產生偏斜。因此,肩部27能以很大的固定力在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上形成。
(第三實施例)圖11-15示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按此實施例,一對突出物28被設置在接合頭22的各個半部22a、22b的相對兩面中的每面的中央,帶有間隙地從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平行外伸。突出物始于頸部23的每個上下半部23a、23b的接合頭側端并朝接合頭22的每個半部22a、22b的頂點延伸至接合頭的一半長度。每個突出物28的寬度尺寸被設置得可在各鏈元件彼此嚙合時將一個接合頭22的突出物28的左右兩個側面位于配對鏈元件的相鄰肩部25、25之間。突出物28的寬度、延伸長度和形狀是在它們決不會妨礙成對拉鏈縱條2的打開和閉合操作的條件下確定的。
按此實施例,突出物28的形狀在其側視圖上大體呈矩形,端部的左右角則呈圓面形成。同時,突出物28的形狀不限于示例,可被制成-例如-半個拉長的圓形或其改型。由于上述各點以外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相應結構大體相同,附上與賦予圖1-4的附圖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其描述則加以省略。
另一方面,用于模制具有第三實施例防水拉鏈的上述結構的注射成型模30與第一實施例中注射成型模30的區別在于,供模制要在接合頭22相對兩面上形成的突出物28的上下半部28a、28b用的半部模腔34f、35f是通過下述方式形成的去掉接合頭22的上下部的一部分以便從第三模33的薄部33b的前端到相應于突出物28的延伸長度的一個位置-如圖15中虛線所示-與接合頭22的上下半部模腔34a、35a連通。其它結構與第一實施例基本上無區別。
如果突出物28如在第二實施例中提到的接合頭22的兩個相對內面上形成,當成對拉鏈縱條2的接合頭22彼此嚙合時,處于嚙合狀態的鏈元件2的肩部25的側面就與突出物28的側面的一部分形成接觸,由此在嚙合時強化防水性能和構形的穩定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水拉鏈,其包括一對具有沿一對防水鏈帶(10)的每個相對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排列對準的多個鏈元件(21)的拉鏈縱條(2),鏈帶包括防水層,防水層包括在帶狀心料(12)上的彈性體樹脂,帶狀心料是由機織或針織獲得的;以及用來使鏈元件(21)嚙合與脫開嚙合的滑動拉頭,每個鏈元件(21)用合成樹脂材料制成,并具有接合頭(22)、頸部(23)、本體部(24)和從本體部(24)向每個鏈帶(10)內部延伸的腿部(27),接合頭(22)、頸部(23)、本體部(24)和腿部(27)由在鏈帶(10)前后兩面上整體形成的上下半部(22a、22b至24a、24b;27a、27b)組成,上下半部(22a、22b至24a、24b;27a、27b)中的每一個通過一連接部(21c)彼此成為一整體,連接部(21c)通過一在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中形成的通孔(14),其中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終端(11a)延伸得超過頸部(23),使得在鏈元件(21)被嚙合時相對的鏈帶(10)的端面彼此形成壓力接觸,在接合頭(22)的上下半部(22a、22b)之間形成一間隙,其特征在于接合頭(22)和腿部(27)的每個半部(22a、22b;27a、27b)被形成得使其在垂直于鏈帶(10)所處的平面的方向上薄于頸部(23)和本體部(24)的每個半部(23a、23b;24a、24b),且腿部(27)的上下半部(27a、27b)引導滑動拉頭的上下凸緣滑動并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滑動拉頭的滑動方向上以一預定間隙設置的單元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拉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呈翼狀沿左右方向從頸部(23)延伸至本體部(24)的肩部(25)。
3.一種防水拉鏈,其包括一對具有沿一對防水鏈帶(10)的每個相對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排列對準的多個鏈元件(21)的拉鏈縱條(2),防水鏈帶(10)包括防水層,防水層包括由機織或針織獲得的帶狀心料(12)上的彈性體樹脂;以及用來使鏈元件(21)嚙合與脫開嚙合的滑動拉頭,其特征在于每個鏈元件(21)用合成樹脂材料制成,并具有接合頭(22)、頸部(23)、本體部(24)和從頸部(23)延伸至本體部(24)并呈翼狀沿左右方向擴張的左右肩部(25),接合頭(22)、頸部(23)、本體部(24)和肩部(25)由在每個鏈帶(10)的前后兩面上整體形成的上下半部(22a、22b至25a、25b)組成,每個上下半部(22a、22b至25a、25b)通過連接部(21c)彼此成為一體,連接部(21c)穿過在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中形成的通孔(14),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終端(11a)延伸超過頸部(23),使得在鏈元件列(20)被嚙合時相對鏈帶(10)的端面彼此形成壓力接觸,在接合頭(22)的上下半部(22a、22b)之間形成一間隙,接合頭(22)和肩部(25)的每個半部(22a、22b;25a、25b)被形成得在垂直于鏈帶(1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薄于頸部(23)和本體部(24)的每個半部(23a、23b;24a和24b),且包括頸部(23)的左右肩部(25)的整個肩寬(L2)被設置得大于本體部(24)的體寬(L3)。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水拉鏈,其特征在于,左右肩部(25)的上下半部(25a、25b)中的每一個都部分包含切口部分(25a-1、25a-2;25b-1、25b-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拉鏈,其特征在于,可縮性高于其他經紗的經紗被設置在帶狀心料(12)的終端(11a)處,終端(11a)是彼此相對的。
6.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水拉鏈,其特征在于,接合頭(22)的每個半部(22a、22b)都具有在相對的鏈元件(21)彼此嚙合時位于在鏈帶(10)的長度方向上相鄰的肩部(25)之間的突出物(28)的一個半部(28a、28b),突出物(28)的半部(28a、28b)被設置在一鏈帶側面的接合頭(22)的表面的一部分上。
7.一種用于制造防水拉鏈的裝置,其包括可在模具組件(30)的開、閉方向上移動的第一模(31)、被固定的第二模(32)和被設置在第一模(31)與第二模(32)之間的第三模(33),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模(31、32)具有供在鏈元件(21)的成形位置處有通孔(14)的鏈帶(10)用的插入通道(39),第一模(31)具有澆道(38)、流道(37)、澆口(36),第一、二模(31、32)具有沿鏈帶(10)的前后兩面的每個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模制每個鏈元件(21)的上下半部(21a、21b)用的第一、二腔(34、35),第一、二腔(34、35)具有用于接合頭(22)、頸部(23)、本體部(24)、左右肩部(25)和腿部(27)的半部模腔(34a、35a至34e、35e),第三模(33)被設置在第一、二模(31、32)中供接合頭(22)用的半部模腔(34a、35a)之間,并在其一端部具有用來咬住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的終端(11a)的一部分的間隙,每個用于左右肩部(25)和腿部(27)的半部模腔(34d、35d;34e、35e)都有一模制空間,此模制空間薄于供要與頸部(23)和本體部(24)的半部(23a、23b;24a、24b)在鏈帶(10)的鏈元件安裝邊緣部(11)上整體加以模制的本體部(24)和頸部(23)用的每個半部模腔(34b、35b;34c、35c)的模制空間,且供每個腿部(27)用的每個半部模腔(34e、35e)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在鏈帶(10)的長度方向上以一預定間隙形成的腔(34e-1、34e-2;35e-1;35e-2)組成。
8.一種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造防水拉鏈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供肩部(25)用的每個半部模腔(34d、35d)中,其左右端部間的最大長度被設置得大于本體部(24)的半部模腔(34c、35c)的左右端部之間的長度。
9.一種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造防水拉鏈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供肩部(25)用的每個半部模腔(34d、35d)都部分地具有阻擋部(34d-1,35d-1)。
10.一種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用于制造防水拉鏈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模(33)咬住在相對的鏈元件列(29)彼此被嚙合時露出的鏈帶(10)的終端(11a),另具有一突出物模腔,用來模制位于在鏈帶(10)的長度方向上相鄰的肩部(25)之間的突出物(28)。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水拉鏈及其制造裝置,防水拉鏈包括一對裝有沿有彈性體樹脂層的防水鏈帶(10)的各對鏈元件安裝邊緣部排列的鏈元件(21)的拉鏈縱條(2)和滑動拉頭,每個鏈元件(21)具有腿部(27)、本體部(24)、頸部(23)和接合頭(22),滑動拉頭的上下凸緣與每個腿部(27)的每個上下半部(27a、27b)中的表面形成滑動接觸,每個半部(27a、27b)則經分叉部(26)從本體部(24)延伸并引導凸緣,兩個或兩個以上腿部(27)在滑動方向上以一預定間隔加以設置,如設有肩部(25),則肩部(25)的整個肩寬(L2)就被設置得大于本體部的體寬(L3),由此強化鏈帶(10)與鏈元件(21)間的固定強度和防水性能,并使滑動拉頭可順暢操作。
文檔編號A44B19/08GK1659992SQ20051005241
公開日2005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25日
發明者草山昌洋, 結城憲治, 田中亮 申請人:Ykk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