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封扣改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封扣結構,特別指一種增加彈性線被拔出的阻力,且扣鉤 長度變短,防止強行拔出彈性線,進而提高被封扣物安全性的封扣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以往習用的封扣,在殼座內設有扣體,于彈性線兩端向上彎折有相當長度的扣 鉤,在彈性線的扣鉤扣入殼座內的扣體后,如欲徒手拔出彈性線并不容易需相當大 的力量,確有其相當的安全性,但使用工具,施以相當程度的力量,致使扣鉤變形 將彈性線拔出的可能性并不是完全沒有,因此在封扣的使用上亦隱藏有某種程度的 不安全因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封扣改良結構,以解決前述缺失,增加 彈性線被拔出的難度,提高被封扣物的安全性且于扣鉤上的上方彎折有一段波浪形 狀的阻力部,于殼座內設有與該阻力部緊密接觸的導槽,在彈性線扣入殼座內的扣 體后,同時阻力部與導槽亦緊密接觸,增加彈性線被拔出的阻力,達到彈性線不易 被拔出提高被封扣物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 一種封扣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座,為一盒體,第一面為開口;第二面密封壁中央的一側,具有凸出密封 壁而低于邊壁與密封壁同體的扣體,該扣體下方具有定位槽,上方具有擋塊,且于 扣體上具有斜邊,該斜邊的下側,具有上側垂直橫向凹入的扣階;于前述扣體的側 邊嵌設有彈性扣片,該彈性扣片一側抵靠在與扣體同體的擋片上,該擋片與邊壁間 具有導槽,又于殼座的頂側邊壁上,有供彈性線第一、二扣階穿入的通孔;以及
一用以配合前述殼座第一面開口使之密合的片體狀的蓋板,于該蓋板內緣對應 前述殼座定位槽的位置設有定位塊,又該蓋板內緣設有配合前述殼座內各凹陷部的 凸緣;以及
一彈性線,由彈性金屬線彎折成形,兩端的第一、二扣鉤在同一平面內,該第 二扣鉤的向上彎折長度較第一扣鉤短,且于第二扣鉤上方彎折有一段波浪狀的阻力 部,該阻力部的彎折寬度大于前述殼座的導槽寬度。
其中,彈性線的阻力部為波浪狀。
其中,彈性線的阻力部為弧形波浪狀或梯形波浪狀。
本實用新型功能及有益效果通過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于扣鉤上的上方彎折 有一段波浪形狀的阻力部,于殼座內設有與該阻力部緊密接觸的導槽,在彈性線扣 入殼座內的扣體后,同時阻力部與導槽亦緊密接觸,增加彈性線被拔出的阻力,進 而增加了彈性線被拔出的難度,提高了被封扣物的安全性。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放松狀態時的平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夾緊狀態時的平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彈性線的阻力部另一實施例的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封扣改良結構,是由殼座l、蓋 板2及彈性線3所結合而成。其中,殼座l為適當形狀盒體,本實施例為扁矩形的 盒體,第一面開口有蓋板2膠固成一體。殼座1第二面密封壁4中央的一側,有凸 出密封壁4而低于邊壁5與密封壁4同體的扣體6,該扣體6上具有適當斜邊10, 用以擠壓彈性線3第一扣鉤7于伸入時略作收縮,在該斜邊10的下側,有上側垂 直橫向凹入的扣階8,用以供彈性線3第一扣鉤7擠入經斜邊10壓縮后彈開,鉤 牢該扣階8定位形成死扣。在扣體6的側邊嵌設有彈性扣片11,該彈性扣片11的 一端延伸至第二扣鉤12下方可觸及的位置,該第二扣鉤12的向上彎折長度較第一 扣鉤7短,且于第二扣鉤12上方彎折有一段波浪形狀阻力部13,配合該阻力部13, 于殼座1內偏向第二扣鉤12的一側,凸設有與扣體6同體的擋片14,該擋片14 除供彈性扣片11抵靠外且與邊壁5間形成有導槽15,該導槽15的寬度略小于阻 力部13的寬度,使兩者可緊密接觸,并可引導第二扣鉤12推向彈性扣片11;殼 座1的兩側邊壁5間寬度略小于彈性線3第一、二扣鉤7、 12的鉤部,于殼座1的 頂側邊壁5上,有供彈性線3第一、二扣鉤7、 12穿入的通孔16。殼座1內下端 有定位槽17,用以供蓋板2定位膠結殼座1成一體。
如圖l、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殼座l的蓋板2,配合殼座l第一面開口密合 的片體,內緣除定位塊18外,有配合殼座1內各凹陷部的凸緣19,于膠結殼座l 第一面開口后,使容置于扣體6及彈性扣片11兩側空間中的彈性線3第一、二扣 鉤7、 12,僅能延該空間位移而不致扭曲,以控制其定位,以確保其無脫鉤之虞。
本實用新型的彈性線3,是由適當粗度與彈性的金屬線彎折成形,兩端的第一、二扣鉤7、 12在同一平面內,其寬度微大于殼座l內兩側邊壁5的空間寬度,俾易 于擠入殼座1頂側邊壁5通孔16后而不致松動,于彈性線3的第二扣鉤12上方彎 折有阻力部13,在第二扣鉤12穿入殼座1后,該阻力部13可與殼座1內的導槽 15緊密接觸,增加摩擦阻力,防止彈性線3被拔出。
續請參閱圖2、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將彈性線3的第一扣鉤7預先 結合于殼座l內,且于殼座l內位于第一扣鉤7的上方位置,凸設有擋塊9,以阻 擋第一扣鉤7被拉出殼座1夕卜,于使用時,僅需將彈性線3的第二扣鉤12穿過待 封扣物(圖上未示),即可將第二扣鉤12插入殼座1的通孔16 (如圖2所示),再 將彈性線3推入后再拉出若干,其第一、二扣鉤7、 12即順利自動鉤合扣體6的扣 階8及彈性扣片11形成死扣。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二扣鉤12,其向上彎折的長度較短,依力矩原理,相 同力量大小,施力臂越長產生的扭矩越大,越容易使扣鉤因扭矩而變形,亦即在縮 短彎折長度的第二扣鉤12扣入彈性扣片11形成死扣后,因施力臂變短,使得欲外 力使第二扣鉤12變形的力量需越大,相對地降低彈行線3被拉出的可能性,且第 二扣鉤12上方阻力部13的彎折寬度略大于殼座1的導槽15寬度,使兩者可緊密 接觸,增加彈性線3被拉出的摩擦阻力,進而提高被封扣物的安全性。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彈性線3上的阻力部3可為各種形式的波浪形狀, 例如圓弧形波浪狀或梯形波浪狀。
權利要求1.一種封扣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殼座,為一盒體,第一面為開口;第二面密封壁中央的一側,具有凸出密封壁而低于邊壁與密封壁同體的扣體,該扣體下方具有定位槽,上方具有擋塊,且于扣體上具有斜邊,該斜邊的下側,具有上側垂直橫向凹入的扣階;于前述扣體的側邊嵌設有彈性扣片,該彈性扣片一側抵靠在與扣體同體的擋片上,該擋片與邊壁間具有導槽,又于殼座的頂側邊壁上,有供彈性線第一、二扣階穿入的通孔;以及-用以配合前述殼座第一面開口使之密合的片體狀的蓋板,于該蓋板內緣對應前述殼座定位槽的位置設有定位塊,又該蓋板內緣設有配合前述殼座內各凹陷部的凸緣;以及-彈性線,由彈性金屬線彎折成形,兩端的第一、二扣鉤在同一平面內,該第二扣鉤的向上彎折長度較第一扣鉤短,且于第二扣鉤上方彎折有一段波浪狀的阻力部,該阻力部的彎折寬度大于前述殼座的導槽寬度。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封扣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彈性線的阻力部為 波浪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封扣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彈性線的阻力部為弧形 波浪狀或梯形波浪狀。
專利摘要一種封扣改良結構,其包括一扁盒形密封體,其壁內部設有扣體及彈性扣片的殼座;一配合殼座第一面開口密合膠結成一體的蓋板;及一略呈“U”形,兩端彎有第一、二扣鉤,用以穿入殼座鉤牢其中扣體第一、二扣階定位的彈性線;彈性線的一端除向上彎折有一小段扣鉤外并彎折有一段波浪狀的阻力部,于殼座內設有與該阻力部緊密接觸的導槽,在彈性線扣入殼座內的扣體后,同時阻力部與導槽亦緊密接觸,增加彈性線被拔出的阻力,且扣鉤長度變短,從而,防止了彈性線的強行拔出,進而提高被封扣物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A44B11/28GK201073034SQ2007201415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21日
發明者吳克孝 申請人:吳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