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網球鞋鞋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鞋底,特別是涉及一種網球鞋鞋底結構。
背景技術:
網球運動是一項運動強度非常大的體育運動,網球運動員需要根據網球的 落點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擊球位置,所以網球運動員需要在網球場上作快速的起 跑、加速、轉身、急停、起跳等劇烈的足部運動,據統計, 一場網球運動過程
中,網球運動員需要劇烈跑動距離約為3.2公里甚至更長,所以網球鞋的舒適 性就顯的很重要,特別是網球鞋的透氣性和排濕性,否則,如此大的體能消耗, 雙腳在汗水中浸泡,將不利于運動員的比賽,同時也對運動員的雙腳有很大的 傷害。
目前,國內外運動鞋企業也很重視運動鞋的透氣性設計,如大面積使用透 氣網布材料,鞋底的開窗透氣設計等,利用材料學、物理力學、空氣動力學等 原理,不斷提高運動鞋的透氣性,提高運動鞋的舒適度,但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網球鞋的透氣性和排濕性較差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網球鞋鞋底 結構,包括貼合為一體的中底層和鞋底層,位于鞋底中橋部位的中底層和鞋底層之間設有一鞋腔,中底層上設有若干與鞋腔相通的條形開口,鞋底層上設有 與鞋腔相通的四邊形透氣窗,鞋腔內沿鞋底的前后方向依次設有與鞋腔形狀相 適配的若干隔片,所述隔片朝向鞋底面的一端均向腳尖部傾斜且隔片之間的空 隙與中底層上的條形開口相對。
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片與鞋底面的夾角呈10 20度,隔片之間的間距分 別為0. 1 0. 2mm。
所述隔片由若干條相互平行的縱向薄板四周環繞一圈寬邊而成,所述薄板 呈D字形且圓弧部凸向腳尖部。
所述鞋底層內上設有連通腳尖部與鞋腔的導氣槽。
所述四邊形透氣窗的四個頂角依次為90度、120度、120度和30度,其 中30度與90度角正對且30度頂角朝向鞋底的腳跟部。
本發明,位于鞋底中橋部位的中底層和鞋底層之間設有一鞋腔,鞋底層上 設有與鞋腔相通的四邊形透氣窗,鞋腔內設有若干向腳尖部傾斜的隔片,在運 動過程中,通過鞋腔容積的變化實現與外部的空氣流通,排出鞋腔內的濕氣, 吸入干爽空氣,完成透氣,保持雙腳在運動鞋內的干爽舒適。
圖1為本發明的底面結構示意圖2為隔片的結構示意圖3為薄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設計靈感來源于魚的呼吸系統——魚鰓,^f究人員對魚鰓的結構 和工作原理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發現魚鰓位于咽腔兩側,對稱排列,
形狀略似梳子,魚鰓由鰓弓、鰓絲和血管組成,魚類一般有5對鰓裂,相鄰兩 鰓裂中間的間隔叫做鰓間隔或鰓弓,它的前后壁上分出許多細條狀的鰓絲,所 有這些鰓絲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半鰓,通稱鰓瓣。每一個鰓間隔上的前后兩個半 鰓組成一個全鰓,每一鰓絲兩側具有許多細條狀的突起,彼此平行且垂直于鰓 絲,這一構造叫鰓小片。鰓小片是氣體交換的地方,其壁甚薄,因而活魚的鰓 總是鮮紅的。相鄰鰓絲間的鰓小片,相互嵌合,作犬牙交錯排列,即一個鰓小 片嵌入相鄰鰓絲的兩個鰓小片之間。這種排列方式再加上水流與血流方向的對 流配置,可以使魚鰓吸收溶解氧的能力大大提高。魚類的呼吸運動是一個連續 進行的過程。主要是依靠鰓節肌的收縮,造成口的開關及鰓蓋的擴張與收縮以 促使水的通入與流出,完成魚類的呼吸作用。
本發明就是根據魚鰓呼吸原理以及網球運動的特點設計而成的網球鞋鞋 底結構,主要目的是實現網球鞋的透氣排濕功能。魚類的呼吸運動是一個連續 進行的過程,主要是依靠鰓節肌的收縮.造成口的開關及鰓蓋的擴張與收縮以 促使水的通入與流出。在整個呼吸運動過程中主要靠口腔泵和鰓腔泵的協同作 用而實現(1)擴張吸水過程鰓蓋膜緊閉,口張開,口咽腔容積擴大,內部壓 力低于外界,水入口咽腔。此刻,鰓蓋的前部向外方擴展,擴大了鰓腔的容積, 鰓腔內壓力就更低,于是水由口咽腔流過鰓區,開始進入鰓腔。(2)壓縮出水 過程從水流過鰓區進入鰓腔時起,口腔瓣關閉。口咽腔容積變小,壓力增大, 此時鰓蓋膜仍然關著,但鰓蓋后部已處在最大限度的擴展中,水充滿了整個鰓腔。在肌肉的協同作用下,鰓腔內的"高"壓沖開鰓蓋膜,水被壓出體外。鰓 蓋膜關上,口張開。第(1)過程又重得開始。而網球運動中網球運動員雙腳 需要進行劇烈以及長時間的跑動以及跳躍,根據魚鰓呼吸原理,在網球鞋底中 橋部位開窗,安插模擬魚鰓解剖結構特點的魚鰓式呼吸功能裝置,利用網球運 動過程中雙腳劇烈運動,足部足弓以及鞋底足弓處的形變壓縮,足弓的一張一 弛,在此處形成泵裝置,排出鞋腔內的濕氣,吸入干爽空氣,完成透氣,保持 雙腳在運動鞋內的干爽舒適。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出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貼合為一體的中底層和鞋底層,位于鞋底中橋部
位的中底層和鞋底層之間設有一鞋腔,鞋腔的高度4mm,鞋腔的兩側壁上分別 設有l. lmm的卡檔,中底層上設有若干與鞋腔相通的條形開口,鞋底層上設有 與鞋腔相通的四邊形透氣窗1,所述四邊形透氣窗1的四個頂角依次為90度、 120度、120度和30度,其中30度與90度角正對且30度頂角朝向鞋底的腳 跟部,上述四邊形透氣窗的四個頂角為圓角,鞋腔內沿鞋底的前后方向依次設 有與鞋腔形狀相適配的若干隔片2,上述隔片2的厚度為1. lmm且分別卡裝在 鞋腔側壁上的卡檔內,隔片2朝向鞋底面的一端均向腳尖部傾斜且分別與鞋底 面的夾角呈10 20度,隔片2之間的間距分別為0. 1 0.2mm,隔片2之間的 間隙與中底層上的條形開口相對,所述鞋底層內設有連通腳尖部與鞋腔的導氣
隔片的結構如圖2所示,由若干條相互平行的縱向薄板22四周環繞一圈 1.1mra寬的寬邊21而成,所述薄板22呈D字形且圓弧部凸向腳尖部(如圖3 所示),隔片的材質為硬質TPU,為防止運動鞋內腔進入雜物和水,在隔片內表面覆有一層納米材料。隔片之間的間隔為O. 1 0.2mm,在運動員劇烈運動時, 鞋底面處隔片之間的間隙可達到0. 2 0. 3mm,同時由于隔片與鞋底面之間具有 10 20度的夾角,可以避免運動過程中外界雜物進入鞋腔內,而且根據空氣動 力學原理,此設計在運動員運動腳向前踢伸過程中,能夠增加鞋腔內空氣的進 入量。在足部支撐階段,中橋受壓,內腔壓力變大,隔片變形,透氣間隙變大, 將內腔濕氣排出,足部蹬身離地時,TPU承托恢復原狀,內腔壓力變小,外部 干爽空氣經導氣槽吸入鞋腔內,隔片恢復原狀,透氣間隙變小,完成一次透氣 過程,該換氣過程同魚類的呼吸系統類似,隔片起到魚鰓鰓絲的作用,在內外 氣壓以及TPU承托的泵的作用下,完成呼吸換氣作用,利用鞋底的力學變化, 模仿魚類魚鰓呼吸過程中的泵的作用。同時鞋底導氣槽,在足部前踢運動時, 引導空氣流進入鞋腔,利用空氣動力學提高透氣性。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發明的啟示下作 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發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發明的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網球鞋鞋底結構,包括貼合為一體的中底層和鞋底層,其特征在于位于鞋底中橋部位的中底層和鞋底層之間設有一鞋腔,中底層上設有若干與鞋腔相通的條形開口,鞋底層上設有與鞋腔相通的四邊形透氣窗,鞋腔內沿鞋底的前后方向依次設有與鞋腔形狀相適配的若干隔片,所述隔片朝向鞋底面的一端均向腳尖部傾斜且隔片之間的空隙與中底層上的條形開口相對。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網球鞋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與鞋底面 的夾角呈10 20度,隔片之間的間距分別為0. 1 0. 2mm。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網球鞋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由若 干條相互平行的縱向薄板四周環繞一圈寬邊而成,所述薄板呈D字形且圓弧部 凸向腳尖部。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網球鞋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層內上設有連通腳尖部與鞋腔的導氣槽。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網球鞋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邊形透氣窗 的四個頂角依次為90度、120度、120度和30度,其中30度與90度角正對 且30度頂角朝向鞋底的腳跟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網球鞋鞋底結構,包括貼合為一體的中底層和鞋底層,位于鞋底中橋部位的中底層和鞋底層之間設有一鞋腔,中底層上設有若干與鞋腔相通的條形開口,鞋底層上設有與鞋腔相通的四邊形透氣窗,鞋腔內沿鞋底的前后方向依次設有與鞋腔形狀相適配的若干隔片,所述隔片朝向鞋底面的一端均向腳尖部傾斜且分別與鞋底面的夾角呈10~20度,隔片之間的間距分別為0.1~0.2mm,隔片之間的空隙與中底層上的條形開口相對。本發明在運動過程中,通過鞋腔容積的變化實現與外部的空氣流通,排出鞋腔內的濕氣,吸入干爽空氣,完成透氣,保持雙腳在運動鞋內的干爽舒適。
文檔編號A43B13/14GK101642305SQ20091017695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5日
發明者吳榮光 申請人:福建鴻星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