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遮羞保暖并逐漸具有審美內涵的服裝,尤其是適應某些特定環 境、特別情況與特殊群體的需求而可以隨時更換方便穿脫的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衣食住行” “衣”為首,衣褲是人們的必需品。而由于科學技術的突飛 猛進與社會永無止境的需求,目前公知的衣褲制作材料已經擁有棉、麻、絲、毛、皮革、竹、大 豆纖維和化學纖維及其混紡纖維織品(以下統稱為“布料”),輔件也進一步發展成為囊括 非金屬、金屬及其復合材料制成的繩帶、紐扣、按扣、搭扣、鉤襻、拉鏈等在內的這樣一個具 有系合、扣合、粘合、套合、鎖合等作用的構件(本發明統稱為“開合件”)大家庭;并且,上述 材料的家庭成員還在持續不斷地面世。而面料的色彩也層出不窮,制作工藝愈加先進,加上 服裝設計師不斷創新,使得現在世界各地的服裝款式令人目不暇接。衣褲款式之所以琳瑯滿目,這是因為服裝設計師除了主觀上的設計理念外,還客 觀地運用了包含哲學、史學、數學與美學等在內的科學思想,在設計時以特定的需要與目的 為著力點,有意識地強化甚至突出或者淡化甚至忽略某部分的尺寸與要求。例如可以設標 準褲腰的具體尺寸為k值,而當k值不斷變化時,褲腰的尺寸也相應變化,于是便可以據此 制作出一系列的褲子款式。同理,由于衣袖長度k值的變化,使得人們對上衣有了長袖、短 袖和無袖的概念;而將衣褲其他部位的標準尺寸k值也加以變化,衣褲款式便由此千變萬 化。上面所說的令人眼花繚亂的那么多衣服款式,當然能夠滿足我們生活中的多數環 境與一般情況下的穿著要求,但是還難以滿足某些特定環境、特別情況與特殊群體的需求。 比如我們在海灘浴場,身邊到處是人,為了尋找到適合換衣褲的地方往往要頗費周折;一 般老百姓在極為普通的浴室里,雖然只有自己一個人,但當你抬起一只腳來穿褲時,一不小 心便有可能滑倒,小孩與老人更有可能發生這種意外,而且,腳上粘帶的污水還有可能將干 凈的褲子弄臟;女性佩帶的文胸有的有肩帶,而由于肩帶縫合固定,必須裸著上身才可更 換,并且盡管款式多樣卻還可能難以適應千變萬化的體型;有時僅僅為了換一件內衣、一條 內褲,而要將一身的衣裳全都扒下,尤其是肚子不適間歇地噴濺一點的時候要屢換屢脫,這 樣的“折騰”換了任何人都不情愿,寒冷天氣更不消說;護理病人尤其是危重與癱瘓病人,其 中穿脫衣裳就是一大難題,病人還容易因此受凍而導致雪上加霜;如今中國已經步入了老 齡化社會,而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還趕不上空巢家庭增加的速度,家庭養老而沒有人照護 的老人,有時甚至連衣褲穿脫都異常困難。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衣褲的不足,以解決或初步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方便衣 褲及其制作方法,這種方便衣褲不僅具有保暖的使用功能,而且方便穿脫。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將衣褲中影響方便穿脫的肩、袖、腰和兩側全部或部分分開成但還是連為一體的部件,并視衣褲類別、款式與穿著者的不同,采 用相應的各種單一或者組合的開合件予以連接,并設置引繩孔降低穿著難度。本發明的連接方式遵循“橫排縱(豎)列”的約定,開合件可以是一個,也可以 是兩個乃至多個;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兩排乃至多排;可以是一列,也可以是兩列乃至多 列;還可以是上述連接方式的組合。比如一粒扣子,屬于單個開合件,本發明稱之為“單排單 列”,可以簡稱為“單排列”;同一直線上有兩個或三個以上開合件的,位于橫線上的稱為“單 排雙列”或“單排多列”,位于縱(豎)線上的稱為“雙排單列”或“多排單列”;相應地,可以 組合成“雙排雙列”、“雙排多列”、“多排雙列”和“多排多列”的連接方式。本發明為了敘述的方便規定將衣褲裁剪切開使之分離的方法稱為“剪切方法”, 而采用單一或組合開合件開啟關閉的方法稱為“開合方法”;本發明所稱繩帶包括單色或彩 色的繩子與帶子,繩子與帶子的區別在于各自的截面形狀不同,即繩子的截面為三角形、 菱形、正多邊形、圓形或橢圓形等,而帶子的截面均為長方形(矩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方便穿脫,適應某些特定環境、特別情況與特定群體的需 求,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審美內涵。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1)有縫合固定肩帶的文胸,可以將肩帶與胸托上緣分開 (以下簡稱為“剪切方法1”),而采用文胸已有的鉤襻連接方法(以下簡稱為“開合方法 1”),其中鉤襻排列數量可以相應變化,還可以采用繩帶與金屬或非金屬環系合,采用繩帶 與環子系合的,既可以用繩帶穿過預先縫好在肩帶前端和胸托上緣的兩個環子并予以系合 (以下簡稱為“開合方法2”),也可以將縫合在肩帶前端的繩帶穿過縫合在胸托上緣的環子 并加以系合(以下簡稱為“開合方法3”);(2)無袖上衣視肩部k值大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剪切方法,肩部k值變化趨同于背 心的,則其肩片與前衣片的分離方法采用剪切方法1,而開合方法亦可以采用上述三種開合 方法或者其組合,此外還可以采用尼龍搭扣開合(以下簡稱為“開合方法4”);肩部k值變 化為其他情況的,無領上衣在前過肩的位置剪切(以下簡稱為“剪切方法2”),有領上衣在 領嘴或領嘴與前過肩之間從領口沿肩部剪切(以下簡稱為“剪切方法3”),開合方法則可以 是上述四種,也可以采用拉鏈開合(以下簡稱為“開合方法5”),還可以將鞋帶系合方法移 植于此,即在剪切的兩部分的邊緣內側互相對應地鑲嵌若干對用于穿繩帶的孔眼,繩帶可 以是獨立的,也可以預先縫合在靠近最上邊一對孔眼的衣片上,屆時象系鞋帶一樣將繩帶 穿過孔眼系合,孔眼行與行之間可以等距排列,也可以由上而下逐步加大距離,或上下兩行 平行,中間各行狀似“W”或連續的“V”形排列(以下簡稱為“開合方法6”);前后衣片在袖 窿下面沿擺縫分開,或者為了方便開合,實際剪切時在擺縫偏向前衣片的內側處剪切(以 下簡稱為“剪切方法4”),并且只需剪切任意一側,開合方法則可以采用上述六種單一或者 其組合;(3)有袖子的上衣可以采用剪切方法3,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將剪切口延長至袖口, 帶有袖子的上衣其袖子也可以在袖窿處沿著剪切方法4所形成的擺縫上口剪切袖子至袖 口(以下簡稱為“剪切方法5”),開合方法都可以采用上述六種的任意一種或者其組合;如 果采用了剪切方法5的上衣也采用了剪切方法4,并且都采用拉鏈開合,那么兩部分既可以共用一條長拉鏈(以下簡稱為“開合方法7”),也可以分段開合,但不管分段與否,都可以 采用上述六種的單一或者其組合的開合方法;而如果上衣前衣片開有門襟的,則袖子的剪 切口子位于手掌心與胳膊里的連接直線上,只須再將剪切口延長至對襟邊緣(以下簡稱為 “剪切方法6”),相應采用以上七種單一或者其組合的開合方法;有的上衣可以在位于腰部 的前后衣片邊緣各縫制一個金屬環,其中前衣片的環略大,使之能夠套入后衣片上預先設 置有腰帶的環,這樣兩側腰帶系合時便將雙環緊緊壓住,以期達到開合目的并增加審美效 果(以下簡稱為“開合方法8”),但開合方法8只能作為組合方法之一。為了方便穿著,本 發明特意在帶有長袖的上衣袖頭設置一對直徑2mm以上的引繩孔(如果只設置一孔,老弱 病殘四種群體可能有時還抓不牢繩子,而且雙孔讓上衣更為平衡,更不易損壞袖子),并備 有相應的引繩(引繩斷了可以自行相應更換);(4)褲子則無論長短及褲腰肚臍上下部位是否開口,一律在兩側剪開(以下簡稱 為“剪切方法7”),相應采用以上八種開合方法的單一及其組合,其中內褲可以采用開合方 法廣4與開合方法6,背帶褲的背帶可以采用開合方法廣3,也可以采用公知的鈕扣扣合方 法,為方便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起見,長褲的褲腳處也設置如上衣袖頭所述的引繩孔。本發明除了采用上述的開合方法以外,還可以在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范圍內結合采 用公知的其他單一或者組合件的開合方法。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可以制作出多種類型與款式的方便衣褲來。這些衣褲 都符合本發明的目的,穿脫確實方便。例如穿文胸時,先將文胸置于胸前并抄起上面已穿 的上衣扣好背部鉤襻,再用一只手將一條肩帶從背部往上伸,另一只手從前胸往上伸向后 背,抓住肩帶后拉過來扣好,再如此重復動作將另一條肩帶拉上扣好,然后整理各部分使順 暢舒適即可;穿無袖上衣時,先將衣片從腋下伸過后背,再用一只手拉住一側,另一只手將 那伸入的一側拉出并繼續拉向前面,使兩側在規定位置連接好后,像連接文胸肩帶一樣實 施伸、拉、合三個連貫動作即可穿好;穿有袖子的上衣時,先重復穿無袖上衣時的動作,再穿 袖子,穿袖子時,先將隨衣配備的引繩穿入袖頭的引繩孔內,再將引繩先行穿過衣服相應夾 層,然后使袖口合上,每每合上一段便拉進一段,循序漸進,直至袖口被完全拉出,再依上述 程序將另一只袖子拉出,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采用開合方法7共用一根拉鏈的上衣, 其前后身的連接在最后才能大功告成;至于褲子的穿著,只須看它要穿在哪一層,然后將 壓在它上面的褲子的褲帶解開,再將要穿的褲子從褲襠部位塞下使置于大腿之間并舒展開 來,隨之發揮開合件的作用迅速穿好,長褲的穿著到位可參照上衣袖子的穿著方法,一般人 可以不用引繩。老人們可以選擇尼龍搭扣等開合件開合的衣褲,開合更快。以上說的都是獨立完成的穿著方法,如果有人相助,那穿著自然更為方便。而既然 穿著不難,則脫下顯然更容易了。
權利要求
一種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采用棉、麻、絲、毛、皮革、竹、大豆纖維和化學纖維及其混紡纖維織品與非金屬、金屬及其復合材料制成的繩帶、紐扣、按扣、搭扣、鉤襻、拉鏈等具有系合、扣合、粘合、套合、鎖合等作用的開合件結合而成,其技術特征是采用七種剪切方法,將衣褲中影響方便穿脫的肩、袖、腰和兩側全部或部分分開成但還是連為一體的部件,并視衣褲類別、款式與穿著者的不同,相應八種單一或者組合的開合方法開合,并設置引繩孔降低穿著難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縫合固定的肩帶與胸托 分開(剪切方法1),無領上衣在前過肩的位置剪切(剪切方法2),有領上衣在領嘴或領嘴 與前過肩之間從領口沿肩部剪切(剪切方法3),前后衣片在袖窿下面沿擺縫分開,或者為 了方便開合,實際剪切時在擺縫偏向前衣片的內側處剪切(剪切方法4),帶有袖子的上衣 其袖子可以在袖窿處沿著剪切方法4所形成的擺縫上口剪切袖子至袖口(剪切方法5),開 有門襟的上衣前衣片其袖子的剪切口位于手掌心與胳膊里的連接線上并延長至對襟邊緣 (剪切方法6),褲子一律在兩側剪開(剪切方法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文胸的鉤襻連接方 法(開合方法1),采用繩帶與金屬或非金屬環系合,繩帶可以穿過預先縫好在須開合的兩 塊布片邊緣的兩個環子并予以系合(開合方法2),或者將縫合在一塊布片前端的繩帶穿過 縫合在另一塊布片上緣的環子并加以系合(開合方法3),可以采用尼龍搭扣開合(開合方 法4),也可以采用拉鏈開合(開合方法5),可以象系鞋帶一樣將繩帶穿過孔眼系合(開合 方法6),相鄰的兩個剪切部分可以共用一條長拉鏈(開合方法7),可以在位于腰部的前后 衣片邊緣設置金屬環與腰帶系合(開合方法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為了方便穿著,在上衣的 袖頭與褲子的褲腳處均設置一對直徑2mm以上的引繩孔(如果只設置一孔,老弱病殘四種 群體可能有時還抓不牢繩子,而且雙孔讓上衣更為平衡,更不易損壞袖子),并備有相應的 引繩,引繩可以自行更換。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可以在相關的法律法規 范圍內結合采用公知的其他單一或者組合件的開合方法;開合件的排列方式與數量可以相 應變化,即可以有“單排單列”、“單排雙列”、“雙排雙列”、乃至“多排多列”等連接方式。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剪切的兩部分的邊緣 內側互相對應地鑲嵌若干對用于穿繩帶的孔眼,繩帶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預先縫合在靠 近最上邊一對孔眼的衣片上,屆時象系鞋帶一樣將繩帶穿過孔眼系合,孔眼行與行之間可 以等距排列,也可以由上而下逐步加大距離,或上下兩行平行,中間各行狀似“W”或連續的 “V”形排列(開合方法6)。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位于腰部的前后衣片 邊緣各縫制一個金屬環,其中前衣片的環略大,使之能夠套入后衣片上預先設置有腰帶的 環,這樣兩側腰帶系合時便將雙環緊緊壓住,以期達到開合目的并增加審美效果(開合方 法8)。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方便衣褲及其制作方法,采用公知的布料與開合件,其中采用七種剪切方法,將衣褲中影響方便穿脫的肩、袖、腰和兩側全部或部分分開成但還是連為一體的部件,相應采用八種單一或者組合的開合方法,并設置引繩孔降低穿著難度。本發明不需脫下已穿衣褲就可以更換衣褲,因而適應一些特定環境、特別情況與特定群體的穿著,穿脫方便,并具有一定的審美效果。
文檔編號A41C3/12GK101874649SQ20101000327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0日
發明者余聲豪 申請人:余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