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鞋靴,特別是關于一種具有完全隔水功效的鞋靴。背景技術:
請參照圖4A至圖6B,一般的鞋靴包含有一鞋底部50與一鞋形部60,其中,鞋形 部60以環狀設置于鞋底部50的周圍,并向上延伸形成筒狀,用以穿套與容置腳部以及小腿 部,其中鞋靴為了能方便穿脫與兼具防水功效,于鞋形部60上進一步包含有一外皮61、一 拉鏈62、一擋水片63與一內襯64,其中,外皮61于筒狀部位的一側形成有一 V形開口 ;拉 鏈62的兩邊條則分別縫設于V形開口兩側的外皮61上;擋水片63呈倒三角形覆蓋于V形 開口上,并以兩斜邊對應重疊于外皮61內面;內襯64對應縫設于外皮61內面,并于兩端部 形成縫合側緣對應重疊于擋水片63的兩斜邊上,再以車縫方式一并將擋水片63與內襯64 一起縫設于外皮61上,當鞋靴的拉鏈62拉上時,則設置于外皮61與內襯64之間的擋水片 63即可有效地阻隔水由拉鏈62隙縫滲入而浸濕內襯64,而達到防水的功效。然而,現有鞋靴的防水功效僅能阻隔水由拉鏈62的間隙滲入,卻無法完全隔絕水 由外皮61、擋水片63與內襯64之間的車縫線孔滲入,仍有浸濕內襯64的疑慮,尚有待改進 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由于現有的鞋靴僅具局部防水功效,卻無法達到完全隔水的效果,為解決前述的 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以達到完整隔絕水滲入鞋靴內部,同時具 備透氣與散熱的功效,為達到前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如下述。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其包含有一鞋底部與一環狀設置于 鞋底部周圍并向上延伸形成筒狀的鞋形部,該鞋形部包含有一外皮,其于一側剖設有一 V形開口 ;以及一拉鏈,其縫設于V形開口兩側的外皮上;一隔水夾層,其對應結合于外皮內面,并形成有一 V形緣部重疊于外皮上拉鏈的 兩側;以及一擋水片,其呈扇形由外皮內面完整地覆蓋于V形開口上,并包含有兩斜邊分別 延伸超過外皮上拉鏈的兩側及重疊于隔水夾層的V形緣部上,且相互重疊的外皮、隔水夾 層的V形緣部與擋水片的斜邊是以熱融壓合方式形成一道隔水壓條;較佳的是,所述的鞋形部進一步包含有一內襯對應結合于隔水夾層內面;較佳的是,所述的內襯進一步包含有一 V形框緣以熱融壓合方式結合于隔水壓條 上,并且于V形框緣上縫設有一軟布體。借由上述的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其鞋形部于V形開口 與拉鏈兩側形成有對應且重疊的外皮、擋水片、隔水夾層與內襯,將其一并處以熱融壓合,即形成一道V形的隔水壓條,借此,來達到完全阻隔開口與拉鏈間隙會滲水的問題,進一 步,本實用新型利用TPU隔水夾層的設置,可完全阻絕水由外部透過外皮孔隙滲入內襯,同 時兼具有隔水、透氣與散熱的效果。
圖1A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立體圖。圖1B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于鞋形部內面的局部放大剖面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于拉鏈與外皮縫合的局部放大剖面圖。圖3B是本實用新型于外皮、隔水夾層、擋水片與內襯熱融壓合形成隔水壓條的局 部放大剖面圖。
圖4A是現有鞋靴的外觀立體圖。 圖4B是現有鞋靴的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5是現有鞋靴于鞋形部內面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6A是現有鞋靴于拉鏈與外皮縫合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6B是現有鞋靴于擋水片與內襯縫合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10,50鞋底部 20,60鞋形部 22、62拉鏈 221拉鏈元件 24擋水片 250V形框緣 31隔水壓條
11鞋跟 21、61外皮 220嚙合邊條 23、63隔水夾層 25,64內襯 251軟布體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其為設置于鞋靴呈筒狀的側邊上設有 拉鏈處的隔水結構,請參照圖1A至圖3B,所述的鞋靴包含有一鞋底部10與一鞋形部20, 其中,鞋底部10呈足形片體,并于后端底面凸出形成一鞋跟11 ;鞋形部20環狀設置于鞋 底部10的周圍,并向上延伸形成筒狀,用以提供腳部與小腿部穿套與容置,該鞋形部20進 一步包含有一外皮21、一拉鏈22、一隔水夾層23、一擋水片24與一內襯25,其中,外皮21 于一側剖設有一 V形的開口,較佳的是,該外皮21為可熱融壓合的TPU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材質外皮或具有TPU側邊的皮質外皮,且于該外皮21外表面上可以壓印、車 縫、彩繪…等方式制成皮革紋、格狀紋、車縫線紋…等具造型的紋路設計;拉鏈22縫設于V形開口兩側的外皮21上,并包含有兩嚙合邊條220與一拉鏈元 件221,該兩嚙合邊條220分別縫設于V形開口兩側的外皮21上,拉鏈元件221設置于兩嚙 合邊條220之間,于上拉時可結合兩嚙合邊條220,下拉時則分開兩嚙合邊條220 ;隔水夾層23呈卷成筒狀的片體,并以熱融壓合方式對結合于外皮21內面,并形成 有一 V形緣部對應重疊于外皮21內面V形開口的兩側,并以熱融壓合方式結合于外皮21 上,而形成一道隔水壓條31,較佳的是,該隔水夾層23為一種可熱融壓合及具有透氣、散熱
4效果的TPU隔水夾層23 ;擋水片24呈扇形由外皮21與隔水夾層23的內面完整地覆蓋于V形開口上,并于 兩斜邊分別延伸超過兩側的嚙合邊條220,及以熱融壓合方式重疊結合于隔水夾層23的內 面上,一并形成所述的隔水壓條31,較佳的是,該隔水部為可熱融壓合、具透氣及散熱效果 的TPU擋水片24 ;內襯25呈卷成筒狀的片體,并對應結合于隔水夾層23內面,并于近外皮21的V 形開口處形成V形框緣是以熱融壓合方式重疊結合于隔水壓條31上,較佳的是,該內襯25 為一種具有熱融壓合以及透氣、散熱效果的TPU襯布,或該內襯25的V形框緣250具有透 氣、散熱效果,并且于V形框緣250上縫設有一軟布體251,用以提供足部柔軟、舒適、透氣的
穿著感。借由上述之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其鞋形部20于V形開口與嚙 合邊條220的兩側,形成有對應且重疊的外皮21、擋水片24、隔水夾層23與內襯25,將其一 并處以熱融壓合而形成一道V形的隔水壓條31,借此,來達到完全阻隔V形開口與拉鏈22 的封閉結構,以及將拉鏈22會滲水的兩嚙合邊條220完完全全地阻隔于V形的隔水壓條31 之間,而不會有滲漏的疑慮。此外,由于鞋形部20于外皮21與內襯25之間進一步設有隔水夾層23,借由隔水 夾層23的設置,可達到完全阻絕水由外部透過外皮21的裝飾壓印或車縫孔隙而滲入內襯 25,再加上隔水夾層23為一種TPU隔水夾層23,因此,可同時兼具有隔水、透氣與散熱的效
^ o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之限制,舉 凡于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特征進行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實用 新型之技術特征者,均仍屬本實用新型之技術特征之范圍內容。
權利要求一種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包含有一鞋底部與一環狀設置于鞋底部周圍并向上延伸形成筒狀的鞋形部,其特征在于該鞋形部包含有一外皮,于一側剖設有一V形開口;以及一拉鏈,縫設于V形開口兩側的外皮上;一隔水夾層,對應結合于外皮內面,并形成有一V形緣部重疊于外皮上拉鏈的兩側;以及一擋水片,呈扇形由外皮內面完整地覆蓋于V形開口上,并包含有兩斜邊分別延伸超過外皮上拉鏈的兩側及重疊于隔水夾層的V形緣部上,且相互重疊的外皮、隔水夾層的V形緣部與擋水片的斜邊是以熱融壓合方式形成一道隔水壓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形部進一步包含 有一內襯對應結合于隔水夾層內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襯進一步包含有 一 V形框緣以熱融壓合方式結合于隔水壓條上,并且于V形框緣上縫設有一軟布體。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隔水結構的鞋靴,其包含有一鞋底部與一環狀設置于鞋底部周圍并向上延伸形成筒狀的鞋形部,該鞋形部包含有一外皮與一隔水夾層,其中,外皮上剖設有一V形開口,于V形開口兩側的外皮上設有一拉鏈與一擋水片;隔水夾層對應結合于外皮內面,并形成有一V形緣部對應重疊于外皮上V形開口兩側,且以熱融壓合結合外皮與擋水片形成一道隔水壓條,借此,使鞋靴可達到完全隔水的效果。
文檔編號A43B7/06GK201750742SQ20102023446
公開日2011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8日
發明者吳宗達 申請人:吳宗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