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彈簧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運動鞋領域,特別的涉及一種新型彈簧鞋。
背景技術:
鞋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當人們行走時間長了 .鞋與地面形成的硬沖擊,對人體影響就越大,就會產生腳后跟、腳弓、腳掌以至腰、腿酸疼,易疲勞,行走泛力,這說明鞋的底部件結構與人體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研究和改進鞋的底部件結構對人體腳的各個部位骨骼、韌帶、腳弓、肌肉、血液循環(huán)、神經、皮膚具體形態(tài),提高人體健康水平都具有重大意義。而現有的鞋子底部件結構一般為硬性結構,走路時或地面產生硬接觸,振動直接傳向人體后腳跟處,對人體具有很大的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不僅可以減少腳底壓力,還可以預防腳步疾病的新型彈簧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新型彈簧鞋,包括鞋面、鞋幫以及鞋墊,所述鞋幫由鞋底和設于設于鞋墊和鞋底之間的中底組成,所述中底上設有若干個通孔,通孔內設有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固定連接于鞋墊與鞋底之間。所述減震彈簧的高度從后跟部到前掌部由高到低。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彈簧鞋具有抗地引力的作用,還有避震的效果,不僅減少了腳底的壓力,預防腳部疾病,還能減小膝蓋與脊椎的壓力,穿著舒適,極佳的分壓效果解決了人類穿鞋的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彈簧鞋,包括鞋面1、鞋幫2以及鞋墊3,所述鞋幫2由鞋底4和設于設于鞋墊3和鞋底4之間的中底5組成,所述中底5上設有15個直徑相同的通孔51,通孔51內設有減震彈簧52,述減震彈簧52固定連接于鞋墊3與鞋底4 之間,所述減震彈簧52的高度從后跟部到前掌部由高到低。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實用實施的范圍, 凡是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裝飾,皆應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彈簧鞋,包括鞋面(1)、鞋幫O)以及鞋墊(3),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幫(2) 由鞋底(4)和設于設于鞋墊C3)和鞋底(4)之間的中底( 組成,所述中底( 上設有若干個通孔(51),通孔(51)內設有減震彈簧(5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彈簧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彈簧(5 固定連接于鞋墊⑶與鞋底⑷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彈簧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彈簧(5 的高度從后跟部到前掌部由高到低。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運動鞋領域,特別的涉及一種新型彈簧鞋,包括鞋面、鞋幫以及鞋墊,所述鞋幫由鞋底和設于設于鞋墊和鞋底之間的中底組成,所述中底上設有若干個通孔,通孔內設有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固定連接于鞋墊與鞋底之間,所述減震彈簧的高度從后跟部到前掌部由高到低,該彈簧鞋具有抗地引力的作用,還有避震的效果,不僅減少了腳底的壓力,預防腳部疾病,還能減小膝蓋與脊椎的壓力,穿著舒適,極佳的分壓效果解決了人類穿鞋的問題。
文檔編號A43B7/32GK201948098SQ20112010252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4日
發(fā)明者丁鴻羽 申請人:泉州市森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