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化機械,具體是指一種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圓桶編織機上需要一種特殊的彈簧一跳桿彈簧,該跳桿彈簧其結構包括 有異形彈簧,以及穿過異形彈簧且一端打扣另一端繞卷的金屬絲構成,所述的異形彈簧的 一端呈錐形設置,如圖1所示,但是現有的跳桿彈簧其加工由于缺乏成熟的機械,一般都是 人工進行加工,加工速度慢,生產效率低,加工成本高、難以滿足圓桶編織機生產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而提供一種自動化, 且加工速度快、生產效率高的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包括有機 架,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動力機構、送絲機構、打扣機構、繞卷機構 以及排料機構,所述的送絲機構包括有送絲箱,所述的送絲箱上設置于至少兩對成上下間 隙配合的自轉送絲輪,所述的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包括有彈簧送料盒,該彈簧送料盒的 下端開口,且該彈簧送料盒的下方對應地設置有彈簧擱置臺以及撥爪機構,所述的彈簧擱 置臺的一端設置有固定擋板,所述的送絲箱的前端和彈簧加工操作臺之間設置有金屬絲切 斷機構,所述的送絲機構的送絲方向與固定擋板的阻擋面相一致設置,所述的彈簧擱置臺 相對于金屬絲切斷機構的另一側設置有打扣機構,該打扣機構包括有與動力機構相配合且 可轉動設置在機架上的打扣軸,所述打扣軸側壁設置有折刀,所述機架上對應于折刀的兩 側分立設置有凹槽活動板以及凹槽固定板,該凹槽活動板與凹槽固定板之間的間隙構成打 扣凹槽,所述的凹槽活動板與凹槽固定板的上板面與送絲機構的送絲方向相一致,所述的 打扣軸側壁上還設置有撥轉頭,所述凹槽活動板對應于撥轉頭設置有與活動抵接的斜面 塊,所述機架上對應于凹槽活動板的尾端側邊設置有凹槽活動板固定塊,該凹槽活動板通 過連接桿可滑動地與凹槽活動板固定塊相連,且該連接桿上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繞卷機 構相對于打扣凹槽的上方設置,該繞卷機構包括有推桿軸以及與動力機構聯(lián)動自轉的繞卷 軸,所述的繞卷軸的端部設置有繞芯,所述推桿軸的頭端設置有與繞芯套配的繞芯套,所述 的該繞卷軸相對于繞芯的側邊設置有繞卷咬頭,所述的推桿軸上聯(lián)動套接有與動力機構聯(lián) 動的搖動板,且該推桿軸的頭端相對于繞芯套的側邊設置有繞卷扶塊,所述的排料機構包 括有設置有繞卷軸的繞芯的下方且與動力機構聯(lián)動的撥動板,該撥動板的斜下方設置有排 料漏斗。本實用新型通過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將異形彈簧逐一地擱置于彈簧擱置臺上, 并通過撥爪機構將異形彈簧移動到彈簧擱置臺的固定擋板的邊上,然后,送絲機構將金屬 絲穿過異形彈簧,并通過金屬絲切斷機構將金屬絲與送絲機構的金屬絲切斷,然后,通過打 扣機構將穿過異形彈簧外露的一端的金屬絲在打扣凹槽中打扣,并通過打扣軸側壁上的撥轉頭,側推凹槽活動板斜面塊,使得凹槽活動板的相對于打扣凹槽的一端朝凹槽固定板靠 攏,將金屬絲夾緊成扣,在打扣的過程中,金屬絲受力豎立,穿過異形彈簧的金屬絲未打扣 的一端順著引導板落位于繞芯和繞卷咬頭之間,通過繞卷軸轉動,將該端金屬絲繞卷,并通 過搖動板轉動,使得繞卷扶塊將金屬絲相對于繞卷部分的下方進行彎折,形成跳桿彈簧成 品,然后通過撥動板將跳桿彈簧成品撥動離開繞芯,并最終通過排料漏斗將成品排出。本實 用新型整體加工過程可以實現全自動化操作,因此,加工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有利于滿足 圓桶編織機對跳桿彈簧的需要。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繞卷軸的繞芯的下方與打扣凹槽的上方之間還設置有與動力 機構聯(lián)動的豎立定位引導板。通過本設置,有助于將金屬絲更好地落位于繞芯和繞卷咬頭 之間。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有電機,所述的電機的動力輸出軸上連接有動 力輸出齒輪,所述的動力輸出齒輪與轉動齒輪相嚙合聯(lián)動,該轉動齒輪中心聯(lián)動設置有傳 動桿,該傳動桿的一端設置有傘形齒輪I,所述的機架上還設置有與傘形齒輪I聯(lián)動嚙合 的傘形齒輪II,該傘形齒輪II上聯(lián)動設置有傘形齒輪II傳動桿,該傘形齒輪II傳動桿的另 一端聯(lián)動設置有扇形齒輪,該扇形齒輪與送絲箱的自轉送絲輪聯(lián)動。所述的傳動桿上設置 多個傳動凸輪,所述的金屬絲切斷機構、搖動板、推桿軸、撥爪機構、撥動板、打扣軸、繞卷軸 分別與傳動凸輪聯(lián)動配合設置。通過本設置,只需一個電機,即可保證多個加工工序同步聯(lián) 動進行。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介紹。
圖1跳桿彈簧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示意圖1 ;圖3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示意圖2 ;圖4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打扣機構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繞卷機構和排料機構示意圖;圖7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I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的描述,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 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該領域的技術工程師可根據上述實用新 型的內容對本實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如圖2-7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包括有機架1,所述的機架1上設置 有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2、動力機構3、送絲機構4、打扣機構5、繞卷機構6以及排料機構 7,所述的送絲機構4包括有送絲箱41,所述的送絲箱41上設置于至少兩對成上下間隙配合 的自轉送絲輪411,所述的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2包括有彈簧送料盒21,該彈簧送料盒21 的下端開口,且該彈簧送料盒21的下方對應地設置有彈簧擱置臺22以及撥爪機構23,所述 的彈簧擱置臺22的一端設置有固定擋板221,所述的送絲箱41的前端和彈簧擱置臺22之間設置有金屬絲切斷機構8,所述的送絲機構4的送絲方向與固定擋板221的阻擋面相一致 設置,使得輸運過來的金屬絲能夠穿過擱置定位在彈簧擱置臺22上的彈簧中心通孔,所述 的彈簧擱置臺22相對于金屬絲切斷機構8的另一側設置有打扣機構5,該打扣機構5包括 有與動力機構3相配合且可轉動設置在機架1上的打扣軸51,所述打扣軸51側壁設置有折 刀511,所述機架1上對應于折刀511的兩側分立設置有凹槽活動板512以及凹槽固定板 513,該凹槽活動板512與凹槽固定板513之間的間隙構成打扣凹槽514,所述的打扣凹槽 514與送絲機構4的送絲方向相交設置,以相垂直設置為佳,所述的打扣軸51側壁上還設置 有撥轉頭515,所述凹槽活動板512對應于撥轉頭515設置有與其活動抵接的斜面塊5121, 所述機架1上對應于凹槽活動板512的尾端側邊設置有凹槽活動板固定塊11,該凹槽活動 板512通過連接桿12可滑動地與凹槽活動板固定塊11相連,且該連接桿12上設置有復位 彈簧121,所述繞卷機構6相對于打扣凹槽514的上方設置,該繞卷機構6包括有推桿軸61 以及與動力機構3聯(lián)動自轉的繞卷軸62,所述的繞卷軸62的端部設置有繞芯621,所述推 桿軸61的頭端設置有與繞芯621套配的繞芯套611,所述的該繞卷軸62相對于繞芯621的 側邊設置有繞卷咬頭622,所述的推桿軸61上聯(lián)動套接有與動力機構3聯(lián)動的搖動板612, 且該推桿軸61的頭端相對于繞芯套611的側邊設置有繞卷扶塊613,所述的排料機構7包 括有設置有繞卷軸62的繞芯621的下方且與動力機構3聯(lián)動的撥動板71,該撥動板71的 斜下方設置有排料漏斗72。本實施例所述繞卷軸62的繞芯621的下方與打扣凹槽514的上方之間還設置有 與動力機構3聯(lián)動的豎立定位引導板63,有助于將金屬絲更好地落位于繞芯和繞卷咬頭之 間。另夕卜,所述的動力機構3包括有電機31,所述的電機31的動力輸出軸上連接有動力輸 出齒輪32,所述的動力輸出齒輪32與轉動齒輪33相嚙合聯(lián)動,該轉動齒輪33中心聯(lián)動設 置有傳動桿34,該傳動桿34的一端設置有傘形齒輪I 35,所述的機架1上還設置有與傘 形齒輪I 35聯(lián)動嚙合的傘形齒輪II 36,該傘形齒輪II 36上聯(lián)動設置有傘形齒輪II傳動桿 37,該傘形齒輪II傳動桿37的另一端聯(lián)動設置有扇形齒輪38,該扇形齒輪38與送絲箱41 的自轉送絲輪411聯(lián)動。所述的傳動桿34上設置多個傳動凸輪341,所述的金屬絲切斷機 構8、搖動板612、推桿軸61、撥爪機構23、撥動板71、打扣軸51、繞卷軸62分別與傳動凸輪 341聯(lián)動配合設置,如此,只需一個電機,即可保證多個加工工序同步聯(lián)動進行。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通過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2將異形彈簧逐一地擱置 于彈簧擱置臺22上,并通過撥爪機構23將異形彈簧移動到彈簧擱置臺22的固定擋板221 的邊上,然后,送絲機構4將金屬絲穿過異形彈簧,并通過金屬絲切斷機構8將金屬絲與送 絲機構的金屬絲切斷,然后,通過打扣機構5將穿過異形彈簧外露的一端的金屬絲在打扣 凹槽514中打扣,并通過打扣軸51側壁上的撥轉頭515,側推凹槽活動板斜面塊5121,使得 凹槽活動板512的相對于打扣凹槽514的一端朝凹槽固定板513靠攏,將金屬絲夾緊成扣, 在打扣的過程中,金屬絲受力豎立,穿過異形彈簧的金屬絲未打扣的一端落位于繞芯621 和繞卷咬頭622之間,通過繞卷軸62轉動,將該端金屬絲繞卷,并通過搖動板612轉動,使 得繞卷扶塊613將金屬絲相對于繞卷部分的下方進行彎折,形成跳桿彈簧成品,然后通過 撥動板71將跳桿彈簧成品撥動離開繞芯621,并最終通過排料漏斗72將成品排出。本實用 新型整體加工過程可以實現全自動化操作,因此,加工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有利于滿足圓 桶編織機對跳桿彈簧的需要。
權利要求一種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機架,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動力機構、送絲機構、打扣機構、繞卷機構以及排料機構,所述的送絲機構包括有送絲箱,所述的送絲箱上設置于至少兩對成上下間隙配合的自轉送絲輪,所述的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包括有彈簧送料盒,該彈簧送料盒的下端開口,且該彈簧送料盒的下方對應地設置有彈簧擱置臺以及撥爪機構,所述的彈簧擱置臺的一端設置有固定擋板,所述的送絲箱的前端和彈簧加工操作臺之間設置有金屬絲切斷機構,所述的送絲機構的送絲方向與固定擋板的阻擋面相一致設置,所述的彈簧擱置臺相對于金屬絲切斷機構的另一側設置有打扣機構,該打扣機構包括有與動力機構相配合且可轉動設置在機架上的打扣軸,所述打扣軸側壁設置有折刀,所述機架上對應于折刀的兩側分立設置有凹槽活動板以及凹槽固定板,該凹槽活動板與凹槽固定板之間的間隙構成打扣凹槽,所述的打扣凹槽與送絲機構的送絲方向相交設置,所述的打扣軸側壁上還設置有撥轉頭,所述凹槽活動板對應于撥轉頭設置有與其活動抵接的斜面塊,所述機架上對應于凹槽活動板的尾端側邊設置有凹槽活動板固定塊,該凹槽活動板通過連接桿可滑動地與凹槽活動板固定塊相連,且該連接桿上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繞卷機構相對于打扣凹槽的上方設置,該繞卷機構包括有推桿軸以及與動力機構聯(lián)動自轉的繞卷軸,所述的繞卷軸的端部設置有繞芯,所述推桿軸的頭端設置有與繞芯套配的繞芯套,所述的該繞卷軸相對于繞芯的側邊設置有繞卷咬頭,所述的推桿軸上聯(lián)動套接有與動力機構聯(lián)動的搖動板,且該推桿軸的頭端相對于繞芯套的側邊設置有繞卷扶塊,所述的排料機構包括有設置有繞卷軸的繞芯的下方且與動力機構聯(lián)動的撥動板,該撥動板的斜下方設置有排料漏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繞卷軸的繞芯的下 方與打扣凹槽的上方之間還設置有與動力機構聯(lián)動的豎立定位引導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機構包 括有電機,所述的電機的動力輸出軸上連接有動力輸出齒輪,所述的動力輸出齒輪與轉動 齒輪相嚙合聯(lián)動,該轉動齒輪中心聯(lián)動設置有傳動桿,該傳動桿的一端設置有傘形齒輪I, 所述的機架上還設置有與傘形齒輪I聯(lián)動嚙合的傘形齒輪II,該傘形齒輪II上聯(lián)動設置有 傘形齒輪II傳動桿,該傘形齒輪II傳動桿的另一端聯(lián)動設置有扇形齒輪,該扇形齒輪與送 絲箱的自轉送絲輪聯(lián)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桿上設 置多個傳動凸輪,所述的金屬絲切斷機構、搖動板、推桿軸、撥爪機構、撥動板、打扣軸以及 繞卷軸分別與傳動凸輪聯(lián)動配合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桿上設置多 個傳動凸輪,所述的金屬絲切斷機構、搖動板、推桿軸、撥爪機構、撥動板、打扣軸以及繞卷 軸分別與傳動凸輪聯(lián)動配合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跳桿彈簧自動成型機,包括有機架,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動力機構、送絲機構、打扣機構、繞卷機構以及排料機構,所述的送絲機構包括有送絲箱,所述的送絲箱上設置于至少兩對成上下間隙配合的自轉送絲輪,所述的彈簧排序逐一輸運機構包括有彈簧送料盒,該彈簧送料盒的下端開口,且該彈簧送料盒的下方對應地設置有彈簧擱置臺以及撥爪機構,所述的彈簧擱置臺的一端設置有固定擋板。本實用新型整體加工過程可以實現全自動化操作,因此,具有加工效率高、生產成本低,有利于滿足圓桶編織機對跳桿彈簧的需要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B21F35/02GK201702302SQ20102019960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王美繁 申請人:王美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