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建筑施工安全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具體涉及建筑施工現場人員腳底防扎用的建筑施工安全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建筑施工場所到處會有一些小石塊、磚塊等,甚至還有一些小的鋼釘、 釘板等,而施工人員由于忙于工作,經常會疏忽腳下這些不起眼的小物品而被扎腳,甚至被鋼釘扎破腳底,導致不能工作,影響工作效率。目前,也有建筑施工穿的防扎鞋,但多數防護效果不是太理想,達不到真正的防扎;雖然也有防扎效果不錯的,但價格偏高,無法被生產一線的普通工作者所接受。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筑施工安全鞋。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建筑施工安全鞋,包括鞋幫、連接在鞋幫底端的鞋底;所述的鞋幫由鞋中幫、鞋前幫及鞋后幫連接而成;所述的鞋底上有魚鱗形防扎片及鞋跟防扎片。所述的鞋底上部有鞋墊;所述的鞋底與所述的鞋墊之間有鞋底夾層;所述的魚鱗形防扎片及鞋跟防扎片設置在鞋底夾層內。所述的魚鱗形防扎片設置在鞋底夾層的中部及前部;所述的鞋跟防扎片設置在鞋底夾層的后部。所述的鞋前幫及鞋后幫與鞋中幫活動連接。所述的鞋幫與鞋底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通過鞋底防扎片達到全面防扎的效果;并通過模塊化的生產和使用,減少生產環節、運輸及存儲成本,達到一鞋多用的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防扎片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鞋底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鞋前幫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鞋中幫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鞋后幫示意圖。圖中1、魚鱗形防扎片,2、鞋跟防扎片,3、鞋底夾層,4、鞋底,5、鞋墊,6、鞋前幫,7、
鞋中幫,8、鞋后幫。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一種建筑施工安全鞋,包括鞋幫、連接在鞋幫底端的鞋底4 ;所述的鞋幫由鞋中幫7、鞋前幫6及鞋后幫8連接而成;所述的鞋底4上有魚鱗形防扎片1及鞋跟防扎片2。所述的鞋底4上部有鞋墊5 ;所述的鞋底4與所述的鞋墊5之間有鞋底夾層3 ;所述的魚鱗形防扎片1及鞋跟防扎片2設置在鞋底夾層3內。所述的魚鱗形防扎片1設置在鞋底夾層3的中部及前部;所述的鞋跟防扎片2設置在鞋底夾層3的后部。所述的鞋前幫6及鞋后幫8與鞋中幫7活動連接。所述的鞋幫與鞋底4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在鞋底4上設置魚鱗形防扎片1及鞋跟防扎片2,魚鱗形防扎片1可以是像魚鱗一樣鑲嵌在鞋底的夾層內,也可以用類似于牛皮筋的彈性材料連接成串或片固定在夾層內,更便于腳部的自由活動,又達到腳底防扎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各部分之間可以通過粘扣帶、束帶、拉鏈等方式連接,使用者在穿鞋之前,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組合出合適的鞋。這樣的設計不僅滿足了不同工種、不同情況下的需要,起到一鞋多用的作用,方便了清洗和晾曬,同時也可提高生產效率,方便運輸與存儲;可以針對產品的受損部位,有償更換零件,進行“以舊換新”,達到降低價格,提高性價比的目標。
權利要求1.一種建筑施工安全鞋,包括鞋幫、連接在鞋幫底端的鞋底(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幫由鞋中幫(7)、鞋前幫(6)及鞋后幫(8)連接而成;所述的鞋底(4)上有魚鱗形防扎片 (1)及鞋跟防扎片(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安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4)上部有鞋墊 (5);所述的鞋底(4)與所述的鞋墊(5)之間有鞋底夾層(3);所述的魚鱗形防扎片(1)及鞋跟防扎片(2)設置在鞋底夾層(3)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安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魚鱗形防扎片(1)設置在鞋底夾層(3)的中部及前部;所述的鞋跟防扎片(2)設置在鞋底夾層(3)的后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安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前幫(6)及鞋后幫 (8)與鞋中幫(7)活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安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幫與鞋底(4)活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施工安全鞋,包括鞋幫、連接在鞋幫底端的鞋底;所述的鞋幫由鞋中幫、鞋前幫及鞋后幫連接而成;所述的鞋底上有魚鱗形防扎片及鞋跟防扎片。所述的鞋底上部有鞋墊;所述的鞋底與所述的鞋墊之間有鞋底夾層;所述的魚鱗形防扎片及鞋跟防扎片設置在鞋底夾層內。本實用新型各部分之間可以通過粘扣帶、束帶、拉鏈等方式連接,根據需要組合出合適的鞋。本實用新型防扎效果好,既滿足不同工種的需要,起到一鞋多用的作用,又方便清洗和晾曬,也可提高生產效率,方便運輸與存儲;可以針對產品的受損部位,有償更換零件,進行“以舊換新”,達到降低價格,提高性價比的目標。
文檔編號A43B13/14GK202122170SQ20112022489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9日
發明者宋功業, 解敏俊 申請人:解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