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拉鏈頭,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
背景技術:
拉鏈是依靠連續排列的鏈牙,使物品并和或分離的連接件,現大量應用于服裝、箱包等,拉鏈主要由鏈牙、拉鏈頭、限位碼及鎖緊件組成。傳統拉鏈的拉鏈頭,其拉片是在生產過程中就將拉片固定扣裝于拉鏈頭上,拉片在使用過程中是不能拆卸更換的,一旦拉片在生產扣裝時或使用過程中損壞了,整個拉鏈頭即成為廢品,另外,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追求的不斷提高,傳統拉片無法拆卸更換已不能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因此,一些拉鏈生產廠家開始研發可拆卸更換拉片的拉鏈頭。現有的一些自鎖拉鏈頭設計結構復雜,零件繁多,生產效率低下,且生產成本高,不能被業界內廣泛接受,例如,中國專利號200920006423.9公開了一種可以方便安裝 拉片的拉鏈頭,將拉鏈頭的馬鉤和拉鼻的根部鉸接,并在馬鉤的鉸接端彎曲延伸一彈片,利用彈片的延伸端和拉鼻的根部相抵,使馬鉤的鉤端插入拉頭本體的開槽內。拆裝拉片時,將馬鉤的鉤端往上提起,解除關閉的拉鼻開口,使得拉片得以從拉鼻內拆卸下來。該拉鏈頭的馬鉤結構較為復雜,不便于生產安裝;彈片經常受壓時變形幅度較大,容易出現金屬疲勞導致其失去彈性,影響拉鏈頭的使用壽命。另外,使用者經常會因無意碰到彈片使拉片脫落丟失。為此,我們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生產與安裝、使用壽命長久的新型自鎖拉鏈頭。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其目的在于克服現有自鎖拉鏈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包括拉頭本體,拉頭本體包括上翼片、下翼片、彈簧、銷軸及馬鉤,所述上翼片與下翼片由一分鏈柱相連形成一供鏈牙通過的通道,上翼片上端面位于分鏈柱的一端沿另一端方向一體成型一拉鼻,拉鼻與上翼片形成一供拉片裝入的開口,拉鼻下方的上翼片開設有一透孔,透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限位凸起,所述拉鼻從上端面向下開設有一為馬鉤提供活動空間的條形孔,位于分鏈柱一端的上翼片沿分鏈柱設有一豎直彈簧槽,彈簧槽內放置有所述彈簧,與上翼片連接的拉鼻側壁穿設一徑向通孔。上述馬鉤下部形成一穿設于所述透孔的鎖針,馬鉤的一側向下彎折形成一限位鉤,鎖針與限位鉤形成容設拉片的半封閉槽,馬鉤另一側開設一銷孔,馬鉤置于所述條形孔內,所述銷軸穿過徑向通孔及銷孔將所述馬鉤一端固定,馬鉤一側的下部壓合于所述彈簧,另一側的限位鉤與所述限位凸起將拉片鎖閉于所述半封閉槽內,下部的鎖針穿出所述透孔下部;馬鉤一側受力壓緊彈簧后,另一側的限位鉤上提打開半封閉槽以供拉片的更換。進一步地,上述條形孔的寬度與馬鉤的厚度相當,馬鉤上部外形輪廓與拉鼻上半部輪廓相似。
更進一步地,上述拉鼻設有徑向通孔的一側上表面呈圓弧面,位于該側的條形孔也為圓弧狀。優選地,上述限位凸起為三棱柱狀,上述馬鉤的限位鉤與所述限位凸起在豎直空間上部分重合,拉片向上拉起馬鉤后限位鉤的末端與限位凸起的頂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另外,上述馬鉤一側底部設有一與所述彈簧配合的銜接部,該銜接部頂持于所述彈黃上端面。再進一步地,上述馬鉤設有銷孔一側的上端面設有一便于下壓該側馬鉤使另一側馬鉤上提的凸起。由上述對本發明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I、本發明拉鏈頭的馬鉤通過銷軸固定在拉頭本體上,拉頭本體的拉鼻上設有一為馬鉤提供活動空間的條形孔,馬鉤一端壓合在彈簧上,正常情況下,拉片被限位鉤及限位凸起鎖閉于半封閉槽內,拉片上提,鎖針即可解除鎖定鏈牙,拉鏈頭即可在鏈牙上自由拉動;拉片停止拉動,彈簧起到復位作用,即鎖針鎖定鏈牙;當需要更換拉片時,通過按壓馬鉤一端使其往下壓縮彈簧,馬鉤以銷軸為中心軸,另一端被上提,限位鉤與限位凸起拉開一定距離,即半封閉槽打開以供拉片推出更換。2、該結構的拉鏈頭與拉片均可獨立分開生產,有利于拉鏈頭及拉片的批量生產,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另外,該拉鏈頭可作為庫存處理,可批量銷售,一個拉鏈頭可配置不同的拉片,滿足消費者各種不同需求。3、該結構拉鏈頭結構簡單,各零部件方便生產,拉片更換極為方便,利用彈簧作為彈性復位機構,延長了本拉鏈頭的使用壽命,另外,該結構拉鏈頭不會因使用者無意操作而導致彈片脫落丟失。
圖I為本發明拉鏈頭實施例一的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拉鏈頭實施例一鎖針解除鎖定鏈牙的示意 圖3為本發明拉鏈頭實施例一限位鉤解除鎖定拉片的示意 圖4為本發明拉鏈頭實施例二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參照圖1,包括拉頭本體1,拉頭本體I包括上翼片11、下翼片12、彈簧13、銷軸14及馬鉤15,上翼片11與下翼片12由一分鏈柱16相連形成一供鏈牙通過的通道,上翼片11上端面位于分鏈柱16的一端沿另一端方向一體成型一拉鼻17,拉鼻17與上翼片11形成一供拉片裝入的開口 18,拉鼻17下方的上翼片11開設有一透孔19,透孔19的兩側分別設有一限位凸起20,拉鼻11從上端面向下開設有一為馬鉤15提供活動空間的條形孔21,位于分鏈柱16 —端的上翼片11沿分鏈柱16設有一豎直彈簧槽22,彈簧槽22內放置有所述彈簧13,與上翼片11連接的拉鼻17側壁穿設一徑向通孔。
繼續參照圖1,馬鉤15下部形成一穿設于上述透孔19的鎖針151,馬鉤15的一側向下彎折形成一限位鉤152,鎖針151與限位鉤152形成容設拉片的半封閉槽153,馬鉤15另一側開設一銷孔24,馬鉤15設有銷孔24 —側底部設有一與彈簧13配合的銜接部154。馬鉤15置于上述條形孔21內,銷軸14穿過徑向通孔及銷孔24將馬鉤15 —端固定,馬鉤15的銜接部154壓合于彈簧13,另一側的限位鉤152與限位凸起20將拉片鎖閉于半封閉槽153內,下部的鎖針151穿出所述透孔19下部。優選地,上述條形孔21的寬度與馬鉤15的厚度相當,馬鉤15上部外形輪廓與拉鼻17上半部輪廓相似,拉鼻17設有徑向通孔的一側上表面呈圓弧面,位于該側的條形孔21也為圓弧狀。參照圖1,限位凸起20為三棱柱狀,在鎖針鎖定鏈牙狀況時,馬鉤15的限位鉤152與限位凸起20在豎直空間上部分重合;參照圖2,拉片向上拉起馬鉤15后即鎖針151解除 鎖定鏈牙,限位鉤152的末端與限位凸起20的頂端位于同一水平面。當需要更換拉片時,通過按壓馬鉤15 —端使其往下壓縮彈簧13,馬鉤15以銷軸14為中心軸,另一端被上提,參照圖3,限位鉤152與限位凸起20拉開一定距離,半封閉槽153打開以供拉片推出更換。實施例二
參照圖4,該實施例的馬鉤15設有銷孔24 —側的上端面設有一便于下壓該側馬鉤15使另一側馬鉤15上提的凸起155,其余的均與實施例一相同。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發明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
1.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包括拉頭本體,其特征在于該拉頭本體包括上翼片、下翼片、彈簧、銷軸及馬鉤,所述上翼片與下翼片由一分鏈柱相連形成一供鏈牙通過的通道,上翼片上端面位于分鏈柱的一端沿另一端方向一體成型一拉鼻,拉鼻與上翼片形成一供拉片裝入的開口,拉鼻下方的上翼片開設有一透孔,透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限位凸起,所述拉鼻從上端面向下開設有一為馬鉤提供活動空間的條形孔,位于分鏈柱一端的上翼片沿分鏈柱設有一豎直彈簧槽,彈簧槽內放置有所述彈簧,與上翼片連接的拉鼻側壁穿設一徑向通孔,所述馬鉤下部形成一穿設于所述透孔的鎖針,馬鉤的一側向下彎折形成一限位鉤,鎖針與限位鉤形成容設拉片的半封閉槽,馬鉤另一側開設一銷孔,馬鉤置于所述條形孔內,所述銷軸穿過徑向通孔及銷孔將所述馬鉤一端固定,馬鉤一側的下部壓合于所述彈簧,另一側的限位鉤與所述限位凸起將拉片鎖閉于所述半封閉槽內,下部的鎖針穿出所述透孔下部;馬鉤一側受力壓緊彈簧后,另一側的限位鉤上提打開半封閉槽以供拉片的更換。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孔的寬度與馬鉤的厚度相當,馬鉤上部外形輪廓與拉鼻上半部輪廓相似。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鼻設有徑向通孔的一側上表面呈圓弧面,位于該側的條形孔也為圓弧狀。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為三棱柱狀,所述馬鉤的限位鉤與所述限位凸起在豎直空間上部分重合,拉片向上拉起馬鉤后限位鉤的末端與限位凸起的頂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鉤一側底部設有一與所述彈簧配合的銜接部,該銜接部頂持于所述彈簧上端面。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鉤設有銷孔一側的上端面設有一便于下壓該側馬鉤使另一側馬鉤上提的凸起。
全文摘要
一種方便更換拉片的新型自鎖拉鏈頭,包括拉頭本體,該拉頭本體包括上翼片、下翼片、彈簧、銷軸及馬鉤,上翼片上端面一體成型一拉鼻,銷軸將所述馬鉤一端固定,馬鉤一側受力壓緊彈簧后,另一側的限位鉤上提打開半封閉槽以供拉片的更換。該結構的拉鏈頭與拉片均可獨立分開生產,有利于拉鏈頭及拉片的批量生產,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另外,該拉鏈可作為庫存處理,可批量銷售,一個拉鏈頭可配置不同的拉片,滿足消費者各種不同需求,該拉鏈頭結構簡單,各零部件方便生產,拉片更換極為方便,利用彈簧作為彈性復位機構,延長了本拉鏈頭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A44B19/26GK102960912SQ20121037327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許榮批 申請人:許榮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