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鞋類領域,特別是涉及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生活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鞋的舒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腳部分布有大量汗腺,因此極易出汗,現有技術中的鞋大多采用網面布來提高透氣性,但是腳部仍然長期處于潮濕、悶熱的環境中,十分容易滋生細菌,容易引發腳癬、腳臭、腳臭等疾病,布鞋的吸濕性比較好,但是限制很大,下雨的時候不能使用,還有很多廠家采用藥物鞋墊來防治腳臭、腳氣,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后鞋墊上的藥物容易變質以致逐漸失效,且長期使用藥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持久的抗菌防臭、吸濕的膠底布面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包括鞋底和鞋幫;所述鞋幫由鞋幫面和鞋幫襯里組成;所述鞋幫面上設置有鞋舌;所述鞋幫面設置有左右対稱的第一外鞋耳和第二外鞋耳;所述第一外鞋耳和第二外鞋耳上設置有対稱的鞋眼;所述鞋眼上穿設有鞋帶;在所述鞋底與鞋幫面之間設置有中底;所述中底與所述鞋幫襯里縫合;所述中底由縫合的第一黃麻紡織物層、第一吸濕層和第一粗帆布層組成,所述第一吸濕層位于第一黃麻紡織物層與第一粗帆布層之間,所述第一吸濕層為竹纖維無紡布。所述鞋幫面和鞋幫襯里均采用漢麻紡織物,漢麻紡織物具有能夠天然持久的抗菌防臭、防螨蟲、防蛀的性能;其吸汗性能好、吸附異味能力強,并且柔軟、透氣、舒適。所述鞋底采用天然橡膠,較佳的,所述鞋幫與鞋底以內圍條連接。所述中底與鞋幫面之間設置有鞋墊;所述鞋墊包括墊面;所述墊面由漢麻纖維織物組成;具有抗菌防臭和良好的高吸汗、快干性能;在所述墊面下方設有第二吸濕層;在第ニ吸濕層下方復合有第二粗帆布層;在第二粗帆布層的下方設置有第二黃麻紡織物層;所述墊面、第二吸濕層、第二粗帆布層和第二黃麻紡織物層由線縫合,所述第二吸濕層為竹纖維無紡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鞋幫面、鞋幫襯里、鞋墊、中底,均采用不同的純天然麻、棉紡織物制作,大幅降低了自身的重量,穿著柔軟、透氣、舒適養腳,且具有天然、低碳環保的特點,能夠持久的抗菌防臭、防蛀能夠更好的吸汗、吸附異味。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底的俯視圖。[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底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鞋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實施例一如圖I、圖2、圖3所示,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包括鞋底I和鞋幫2 ;所述鞋幫2與鞋底I以內圍條連接,所述鞋底I為天然橡膠,所述鞋幫2由鞋幫面201和鞋幫襯里202組成;所述鞋幫面201上設置有鞋舌203 ;所述鞋幫面201設置有左右対稱的第一外鞋耳204和第二外鞋耳205 ;所述第一外鞋耳204和第二外鞋耳205上設 置有対稱的鞋眼206 ;所述鞋眼206上穿設有鞋帶207 ;在所述鞋底I與鞋幫面201之間設置有中底3 ;所述中底3與所述鞋幫村里202縫合;所述中底3由縫合的第一黃麻紡織物層301、第一吸濕層302和第一粗帆布層303組成,所述第一吸濕層302位于第一黃麻紡織物層301與第一粗帆布層303之間。所述鞋幫面201和鞋幫襯里202均為漢麻紡織物,天然且能夠持久的抗菌防臭、防螨蟲、防蛀,同時能良好的吸汗,容易干燥,吸附異味能力強,由于其本身柔軟、透氣大大提升了穿著的舒適度。所述第一吸濕層302為竹纖維無紡布,其吸濕性能好,所述鞋舌203采用松緊布,所述鞋帶207采用松緊帶實現,鞋幫I是低幫外鞋耳式,鞋舌203與鞋帶207 —道作用,方便穿脫鞋;第一外鞋耳204和第二外鞋耳205均采用超細纖維合成革材料,具有補強性高、定型性好、外觀美觀等特點。實施例ニ 如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結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中底3與鞋幫面201之間設置有鞋墊4 ;所述鞋墊4包括墊面401 ;所述墊面401由漢麻纖維織物組成;在所述墊面401下方設有第二吸濕層402 ;在第二吸濕層402下方復合有第二粗帆布層403 ;在第二粗帆布層403的下方設置有第二黃麻紡織物層404 ;所述墊面401、第二吸濕層402、第二粗帆布層403和第二黃麻紡織物層404由線縫合,所述第二吸濕層402為竹纖維無紡布。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包括鞋底(I)和鞋幫(2);所述鞋幫(2)由鞋幫面(201)和鞋幫襯里(202)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I)與鞋幫面(201)之間設置有中底(3);所述中底(3)與所述鞋幫村里(202)縫合;所述中底(3)由縫合的第一黃麻紡織物層(301)、第一吸濕層(302)和第一粗帆布層(303)組成,所述第一吸濕層(302)位于第一黃麻紡織物層(301)與第一粗帆布層(303)之間。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其特征是所述鞋幫面(201)上設置有鞋舌(203);所述鞋幫面(201)設置有左右対稱的第一外鞋耳(204)和第二外鞋耳(205);所述第一外鞋耳(204)和第二外鞋耳(205)上設置有対稱的鞋眼(206);所述鞋眼(206)上穿設有鞋帶(207)。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其特征是所述鞋幫面(201)和鞋幫襯里(202)均為漢麻紡織物。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其特征是所述鞋底(I)為天然橡膠。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其特征是所述鞋幫(2)與鞋底(I)以內圍條(5)連接。
6.如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其特征是所述中底(3)與鞋幫面(201)之間設置有鞋墊(4);所述鞋墊(4)包括墊面(401);所述墊面(401)由漢麻纖維織物組成;在所述墊面(401)下方設有第二吸濕層(402);在第二吸濕層(402)下方復合有第二粗帆布層(403);在第二粗帆布層(403)的下方設置有第二黃麻紡織物層(404);所述墊面(401)、第二吸濕層(402)、第二粗帆布層(403)和第二黃麻紡織物層(404)由線縫合。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吸濕層(302)為竹纖維無紡布。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ー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吸濕層(402)為竹纖維無紡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天然抗菌防臭吸濕膠底布面鞋,屬于鞋類領域,包括鞋底和鞋幫;所述鞋幫由鞋幫面和鞋幫襯里組成;在所述鞋底與鞋幫面之間設置有中底;所述中底與所述鞋幫襯里縫合;所述中底由縫合的第一黃麻紡織物層、第一吸濕層和第一粗帆布層組成,所述第一吸濕層位于第一黃麻紡織物層與第一粗帆布層之間,本實用新型的鞋幫面、鞋幫襯里、鞋墊、中底,均采用不同的純天然麻、棉紡織物制作,大幅降低了自身的重量,穿著柔軟、透氣、舒適養腳,且具有天然、低碳環保的特點,能夠持久的抗菌防臭、防蛀能夠更好的吸汗、吸附異味。
文檔編號A43B13/16GK202588452SQ20122025562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
發明者何偉, 李職清, 陳黎 申請人:際華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