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拼接皮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皮革類服裝,尤其涉及一種針織拼塊與皮革進行拼接的拼接皮衣。
背景技術:
皮衣是采用動物皮,如牛皮、羊皮等經過特定工藝加工成的皮革做成的衣服,皮衣具有透氣性好、美觀、高貴、不容易臟等有點,一直以來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愛好。皮衣也以簡約、精干、挺括、塑身等特點見長。另一方面,皮革材料的伸縮性能較差也決定了同一款皮衣針對不同身材的人群需要設計多個型號,以滿足不同個體身材上細微的差別。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皮衣生產的成本。因此,需要設計一種皮衣,在不改變皮衣簡約、精干、挺括、塑身的整體特點的同時,具有較寬的人群適用范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需求,提供一種拼接皮衣,在皮衣的不同部位,拼接以針織衫,在不改變皮衣整體風格的同時提高皮衣的適用范圍。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拼接皮衣,包括衣身、衣袖以及衣領,所述衣身包括前片及后片,衣袖和衣領分別連接于衣身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衣身、衣袖、衣領以及衣身與衣袖的連接處的至少一處設置有針織拼塊。進一步地,在所述皮衣的衣袖與衣身的連接處設置有針織拼塊,該針織衫、拼塊位于腋下,整體呈菱形。進一步地,在所述衣袖的下方、沿整個衣袖長度方向設置有一條針織拼塊。進一步地,所述前片包括左前片和右前片,所述衣領由針織拼塊制作,該針織拼塊沿衣領頂部向左、右前片的自由端延伸。進一步地,在所述前片與后片的連接處、從衣身的腋下到下擺設置有針織拼塊。本實用新型的拼接皮衣,通過將針織拼塊與皮革材料進行拼接,如在腋下、前片與后片的連接處、衣袖下方等處設置針織拼塊,這些部位在使用時一般不是視覺關注的部位,不影響皮衣的整體美觀;另一方面,這些部位是個體體型差異較大的地方,可有效地解決體型細微差異帶來的衣服不合身問題,同時也使得皮衣的穿著更加舒適。當將整個衣領以及左、右前片的自由端均設置為針織拼塊時,該針織拼塊又可以起到圍巾的效果,增強了皮衣的保暖性能。因此,本實用新型增強了皮衣的適用人群范圍,也使得皮衣的穿著更加舒適,此夕卜,還可增加皮衣的保暖性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實用新型中與現有技術相同的部分將參考現有技術。如圖1所示,一種拼接皮衣,包括衣身1、衣袖2以及衣領3,所述衣身包括前片11及后片12,衣袖2和衣領3分別連接于衣身I上,在所述衣袖2的下方、沿整個衣袖2長度方向設置有第一針織拼塊4 ;所述前片11包括左前片I Ia和右前片11b,左前片Ila與右前片Ilb的一端分別連接于后片上,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衣領部位設置有第二針織拼塊5,第二針織拼塊5沿衣領頂部向左、右前片的自由端延伸,形成一個圍巾狀。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拼接皮衣,包括衣身、衣袖以及衣領,所述衣身包括前片及后片,衣袖和衣領分別連接于衣身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衣身、衣袖、衣領以及衣身與衣袖的連接處的至少一處設置有針織拼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皮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皮衣的衣袖與衣身的連接處設置有針織拼塊,該針織拼塊位于腋下,整體呈菱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皮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衣袖的下方、沿整個衣袖長度方向設置有一條針織拼塊。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拼接皮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包括左前片和右前片,在所述衣領 部位設置有針織拼塊,該針織拼塊沿衣領頂部向左、右前片的自由端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拼接皮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片與后片的連接處、從衣身的腋下到下擺設置有針織拼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拼接皮衣,屬于服裝技術領域,包括衣身、衣袖以及衣領,所述衣身包括前片及后片,衣袖和衣領分別連接于衣身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衣身、衣袖、衣領以及衣身與衣袖的連接處的至少一處設置有針織拼塊。本實用新型增強了皮衣的適用人群范圍,也使得皮衣的穿著更加舒適,此外,還可增加皮衣的保暖性能。
文檔編號A41D27/00GK203072948SQ20132004242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4日
發明者吳陸明 申請人:浙江諾之服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