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省料拼接皮毛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皮毛類服裝,尤其涉及一種將小塊皮毛與其他布料縫制在一起形成的省料拼接皮毛衣。
背景技術:
皮毛類服裝由于其良好的保暖性能以及皮毛資源的稀缺性,一直屬于服裝領域中的高端產品,其價格也相對昂貴。在皮毛服飾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邊角料,如何利用好這些邊角料,讓它們產生經濟價值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之一。為此,人們進行了各種探索和努力,例如,人們利用這些邊角料拼接成花式的皮毛衣,但是,拼接的皮毛衣一方面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另一方面美觀和保暖性能也受到影響。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既能有效地利用皮毛邊角料,同時又保持其美觀與保暖性能的皮毛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需求,提供一種省料拼接皮毛衣,在有效利用皮毛邊角料的同時,保持皮毛服飾的美觀與保暖性能。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省料拼接皮毛衣,包括衣身、衣袖及衣領,所述衣身和衣袖包括底料與縫制在底料上的毛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皮為整體呈長條狀的皮毛條,且皮毛條的長度方向與毛皮的順毛方向垂直,毛皮條水平地縫制在所述底料上,相鄰兩皮毛條之間的距離為8-12mm,所述底料為羊絨衫或者薄皮革。進一步地,所述毛皮條的寬度為5-12mm,且以間距為5_8mm的鋸齒狀針腳縫制在底料上,相鄰兩皮毛條之間的距離為10mm。進一步地,所述毛皮條的寬度為6mm,且以間距為6mm的鋸齒狀針腳縫制在羊絨衫上。本實用新型的省料拼接皮毛衣,采用寬度為5_12mm的長條狀毛皮與底料縫制在一起,其中,毛皮條的長度沒有嚴格的限制,原則上可利用各種尺寸的毛皮邊角料進行拼接,有利于盡可能地發揮毛皮邊角料的殘存價值;底料選用羊絨衫或者薄皮革材料,可以增強拼接皮毛衣的保暖性能;相鄰兩皮毛條之間的距離為8-12mm,此距離足以被皮毛表面的毛覆蓋,不影響皮毛衣的美觀與保暖;以鋸齒狀的針腳將毛皮縫制在底料上,可增加毛皮與底料貼合程度,使得拼接皮毛衣更加美觀,實用。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在有效地利用毛皮邊角料的同時,保持了皮毛衣的美觀與保暖,實用性強。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0012]圖3為圖2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3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實用新型中與現有技術相同的部分將參考現有技術。如圖1-3所示,一種省料拼接皮毛衣,包括包括衣身1、衣袖2及衣領,所述衣身I和衣袖2包括底料3與縫制在底料3上的毛皮4,所述毛皮4為整體呈長條狀的皮毛條,且皮毛條的長度方向與毛皮的順毛方向垂直,毛皮條水平地縫制在所述底料3上,相鄰兩皮毛條之間的距離dl為10mm,所述底料3為羊絨衫。所述毛皮的寬度為6mm,且以間距d2為6mm的鋸齒狀針腳縫制在底料I上,如圖2所示。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省料拼接皮毛衣,包括衣身、衣袖及衣領,所述衣身和衣袖包括底料與縫制在底料上的毛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皮為整體呈長條狀的皮毛條,且皮毛條的長度方向與毛皮的順毛方向垂直,毛皮條水平地縫制在所述底料上,相鄰兩皮毛條之間的距離為8-12mm,所述底料為羊絨衫或者薄皮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省料拼接皮毛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皮條的寬度為5-12mm,且以間距為5-8mm的鋸齒狀針腳縫制在底料上,相鄰兩皮毛條之間的距離為10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省料拼接皮毛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皮條的寬度為6mm,且以間距為6mm的鋸齒狀針腳縫制在羊絨衫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省料拼接皮毛衣,屬于服裝技術領域,包括衣身、衣袖及衣領,所述衣身和衣袖包括底料與縫制在底料上的毛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皮為整體呈長條狀的皮毛條,且皮毛條的長度方向與毛皮的順毛方向垂直,毛皮條水平地縫制在所述底料上,相鄰兩皮毛條之間的距離為8-12mm,所述底料為羊絨衫或者薄皮革。本實用新型具有在有效地利用毛皮邊角料的同時,保持了皮毛衣的美觀與保暖,實用性強。
文檔編號A41D5/00GK203072950SQ20132004274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4日
發明者吳陸明 申請人:浙江諾之服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