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鮮盒容納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鮮盒容納裝置,其括底座和設在底座上的外殼;所述外殼由軸向對稱的前半框和后半框構成,前半框和后半框分別由側框和頂圍構成,前半框和后半框的下端分別鉸接在底座的兩側并可繞底座的鉸接點轉動;前半框和后半框通過內置扣合裝置扣合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保鮮盒容納裝置可以非常方便地容納多個裝有不同食物的保鮮盒,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開合省力、開合容易,操作簡便。適合于上班一族、學生或旅游攜帶飯菜的使用,也適合于存放暫時不用的保鮮盒,起到收納的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保鮮盒容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廣告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保鮮盒容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非常講究將食物存放在小容器中,便于放入冰箱和微波爐,這樣,有利于食物的存放又可保鮮的保鮮盒就得到很廣泛的應用,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好幾個保鮮盒,那么,當保鮮盒暫時不用時,該怎么保存,或者當上班一族將盛裝有不同食物的保鮮盒帶到公司時,怎么攜帶,有些人就隨便放入膠袋,路上攜帶很不方便,而有些人就在市面上購買一些容量大小與保鮮盒接近的環保布袋,但始終不是專用的容納裝置,大小肯定與保鮮盒有差別,而且不能穩固保鮮盒。
[0003]因此,有必要尋找一種使用方便、操作簡便以及能夠穩固保鮮盒的容納裝置,以便于存放以及攜帶保鮮盒。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操作簡便、結構穩固的保鮮盒容納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保鮮盒容納裝置,包括底座和設在底座上的外殼;所述外殼由軸向對稱的前半框和后半框構成,前半框和后半框分別由側框和頂圍構成,前半框和后半框的下端分別鉸接在底座的兩側并可繞底座的鉸接點轉動;前半框和后半框通過內置扣合裝置扣合在一起。該容納裝置可以容納多個保鮮盒,而且結構穩固,方便使用。
[0007]優選的方案是,在前半框和后半框的頂圍處設有前、后吊環,前、后吊環構成提手,所述內置扣合裝置設在提手上,扣合打開非常方便。
[0008]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是,所述提手為中空結構,所述內置扣合裝置設在中空提手內;所述內置扣合裝置包括內嵌在前或后吊環上的卡凸,還包括設在后或前吊環上且與卡凸位置對應的卡槽,通過卡凸卡在卡槽內而使前半框和后半框扣合成一體,卡凸與卡槽分開實現打開狀態。
[0009]據此,采用內置扣合裝置,也使得容納裝置更具美感,外觀簡潔完美。
[0010]另外,本實用新型容納裝置在所述前半框和后半框的兩扣合側處各設有一凸槽,所述凸槽構成筷子儲藏盒,便于攜帶用餐的筷子。
[0011]除了上述的技術方案,為了使得該容納裝置使用方便、開合省力、開合容易,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在前半框和后半框的頂圍處裝設有前、后吊環,前、后吊環構成提手;在前半框和后半框兩側的的兩扣合側處各設有一凸槽,當前半框和后半框扣合時,同一側的兩凸槽構成筷子儲藏盒,筷子裝配在兩凸槽的空間內;另外,所述內置扣合裝置包括內嵌在前半框或后半框的凸槽內的卡凸,還包括設在后半框或前半框的凸槽內且與卡凸位置對應的卡槽,通過卡凸卡在卡槽內而使前半框和后半框扣合成一體,卡凸與卡槽分開實現打開狀態。
[0012]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述提手可以設置為固定安裝在外殼的頂圍處或者鉸接在外殼的頂圍處,根據需要選擇使用。
[0013]為了保證給容納裝置的多功能性,所述底座中間設置有用于容納湯匙的凹槽;同時,為了保證保鮮盒平穩的放置,該保鮮盒容納裝置還包括與凹槽尺寸一致的平板蓋。平板蓋蓋在凹槽上,此時底座的頂面為一平面。
[0014]為了適應市面上多樣化的飯盒,所述底座、外殼為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外殼為鏤空外殼或實心外殼,鏤空外殼的鏤空形狀為花紋狀或、波浪形或弧形,不僅節省原材料,降低成本,而且使得該保鮮盒容納裝置更具美感。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的優點如下:
[0016]本實用新型的保鮮盒容納裝置可以非常方便地容納多個裝有不同食物的保鮮盒,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開合省力、開合容易,操作簡便;另外,內置扣合裝置設在提手上或者筷子儲藏盒內,而不用設置在容納裝置主體外觀結構上,也使得容納裝置更加簡潔、美觀、完美;并且,外殼鉸接在底座上并可繞底座轉動,使得放置飯盒時,人們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容納裝置扣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容納裝置打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容納裝置提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圖3中B部的放大示意圖。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容納裝置扣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容納裝置打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筷子儲藏盒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8是圖7中A部的放大示意圖。
[0025]圖1-4中,底座1,外殼2,前半框21,后半框22,側框23、24,頂圍25、26,前吊環31,后吊環32,卡凸33,卡槽34。
[0026]圖5-8中,底座I’,外殼2’,前半框21’,后半框22’,頂圍25’、26’,前吊環31’,后吊環32’,凸槽41、42,卡凸43,卡槽44。
[0027]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9]實施例1
[0030]如圖1、2、3和4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一種保鮮盒容納裝置,包括圓形底座I和設在圓形底座上的圓形外殼2 ;且該外殼2為鏤空外殼,鏤空的形狀為花紋狀。該外殼2由軸向對稱的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構成,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分別由側框23、24和頂圍25、26構成,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的下端分別鉸接在底座I的兩側并可繞底座I的鉸接點轉動;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通過內置扣合裝置扣合在一起,結構穩固,而且采用內置扣合裝置,扣合后容納裝置外觀簡潔,更具美感。
[0031]為了使得該容納裝置使用方便、開合省力、開合容易,在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的頂圍處25、26固定裝有前、后吊環31、32,前、后吊環構成提手,該提手中空。內置扣合裝置設在中空提手內;內置扣合裝置包括內嵌在前吊環31上的卡凸33和設在后吊環32上且與卡凸33位置對應的卡槽34,通過卡凸33卡在卡槽34內而使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扣合成一體,卡凸33與卡槽34分開實現打開狀態。當然,也可以采用設在后吊環32上的卡凸和設在前吊環31上且與卡凸位置對應的卡槽,同樣也是卡凸與卡槽的扣合和打開實現容納裝置的扣合和打開,操作簡便。
[0032]卡凸33與卡槽34扣合的放大圖如圖4所示。
[0033]另外,本實施例中,容納裝置的提手固定安裝在外殼2的頂圍處,從而保證扣合的穩固性。
[0034]為了保證給容納裝置的多功能性,底座I中間設置有用于容納湯匙的凹槽11 ;同時,為了保證飯盒平穩的放置,該保鮮盒容納裝置還包括與凹槽尺寸一致的平板蓋(圖中未顯示)。平板蓋蓋在凹槽上時底座的頂面為一平面。
[0035]實施例2
[0036]本實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均與實施例1相同:如圖5、6、7和8所示,其包括底座I’和外殼2’,該保鮮盒容納裝置的外殼2’為鏤空外殼,鏤空的形狀為弧狀。在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的頂圍25’、26’處裝設有前、后吊環31’、32’,前、后吊環31’、32’構成提手;該提手鉸接在外殼2’的頂圍處,當不需要使用時,提手剛好平放在頂圍處,與頂圍持平在一個平面上,不占用空間,當需要使用時,提起即可,非常方便。
[0037]另外,在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的兩扣合側處各設有一凸槽,圖中顯示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 一扣合側處的設置情況,前半框21’上設置凸槽41、后半框22’上設置凸槽42,凸槽41、42構成筷子儲藏盒,當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扣合時,筷子在儲藏盒內,既方便又衛生。
[0038]另外,內置扣合裝置設在筷子儲藏盒內,其包括內嵌在前半框21’的凸槽41內的卡凸43及設在后半框22’的凸槽42內的卡槽44,通過卡凸43卡在卡槽44內而使前半框21’和后半框22’扣合成一體,卡凸43與卡槽44分開實現打開狀態。當然卡凸和卡槽設置的位置也可以互換。同樣操作非常方便。
[0039]卡凸43與卡槽44扣合的放大圖如圖8所示。
[0040]綜上,本實用新型容納裝置可以非常方便地容納多個裝有不同食物的保鮮盒,攜帶非常方便,同時可以配裝湯匙和筷子,很適合上班一族、學生或旅游攜帶飯菜的使用。當然,也適合于存放暫時不用的保鮮盒,起到收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使用方便、操作簡便、結構穩固。
[0041]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保鮮盒容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設在底座上的外殼;所述外殼由軸向對稱的前半框和后半框構成,前半框和后半框分別由側框和頂圍構成,前半框和后半框的下端分別鉸接在底座的兩側并可繞底座的鉸接點轉動;前半框和后半框通過內置扣合裝置扣合在一起;在前半框和后半框的頂圍處設有前、后吊環,前、后吊環構成提手,所述內置扣合裝置設在提手上;或在前半框和后半框的兩扣合側處各設有一凸槽,所述凸槽構成筷子儲藏盒,所述內置扣合裝置設在筷子儲藏盒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鮮盒容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為中空結構,所述內置扣合裝置設在中空提手內;所述內置扣合裝置包括內嵌在前或后吊環上的卡凸,還包括設在后或前吊環上且與卡凸位置對應的卡槽,通過卡凸卡在卡槽內而使前半框和后半框扣合成一體,卡凸與卡槽分開實現打開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鮮盒容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置扣合裝置包括內嵌在前半框或后半框的凸槽內的卡凸,還包括設在后半框或前半框的凸槽內且與卡凸位置對應的卡槽,通過卡凸卡在卡槽內而使前半框和后半框扣合成一體,卡凸與卡槽分開實現打開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鮮盒容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固定安裝在外殼的頂圍處或者鉸接在外殼的頂圍處。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保鮮盒容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間設置有用于容納湯匙的凹槽,該保鮮盒容納裝置還包括與凹槽尺寸一致的平板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保鮮盒容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殼為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所述外殼為鏤空外殼或實心外殼。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保鮮盒容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鏤空外殼的鏤空形狀為花紋狀或波浪形或弧形。
【文檔編號】A45C11/00GK203493348SQ201320452918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明者】林杰 申請人: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