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包括一工作臺面,工作臺面頂端左、右側分別設有左壓力倉、右壓力倉,工作臺面底端設有底部壓力倉,左壓力倉的底面及右面、右壓力倉的底面及左面、底部壓力倉的頂面均為皮囊,將待加工鞋子放置于底部壓力倉的皮囊上,左壓力倉及右壓力倉在主汽缸的牽引下相互靠攏,使鞋子完全被皮囊包覆,此時,用液體或氣體通過進倉孔往左壓力倉、右壓力倉及底部壓力倉內加壓,令皮囊及鞋子產生貼合動作,達到完美的壓合效果。本實用新型不受鞋型及鞋件大小碼數的限制,完全免用鞋模或其他模具,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容易維修及更換零部件,實現一機多用,節約大量勞動力,大幅度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給制鞋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專利說明】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鞋件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中國專利申請號:200910172269.7,公開了一種鞋形一次擠壓熨燙整形工藝及其專用設備。一種鞋形一次擠壓熨燙整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制作鞋楦模具,將待整形的半成品鞋套在鞋楦上,然后將鞋楦放入一次擠壓熨燙的鞋楦模具中;b.加熱鞋楦模具,鞋楦對幫面、內襯材料進行加熱、擠壓、熨燙,溫度控制在80-122,保溫3-12 ;c.鞋楦模具打開,取出鞋子;一次擠壓熨燙整形工藝的設備,它包括機架,在機架上橫梁上固定垂直活塞缸,垂直活塞缸上固定模具夾緊件,在機架的中層座板上固定鞋楦模具,鞋楦模具下面設置有模具加熱裝置,在鞋楦模具上設置有水平活塞缸,在機架側壁上設置活塞缸傳動系統,活塞缸傳動系統分別與垂直活塞缸、水平活塞缸及電氣控制系統相連,電氣控制系統與模具加熱裝置相連。
[0003]上述實用新型創造結構復雜,對于不同鞋型、不同尺碼大小的鞋件需要更換不同的模具進行加工,生產成本高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完全替代現有模具的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包括一工作臺面,工作臺面頂端左側、右側分別設有左壓力倉、右壓力倉,工作臺面底端設有底部壓力倉,左壓力倉的底面及右面、右壓力倉的底面及左面、底部壓力倉的頂面材料均為皮囊。
[0006]底部壓力倉頂端的前側、后側分別設有前滑塊、后滑塊,左壓力倉及右壓力倉設于前滑塊、后滑塊之間。
[0007]底部壓力倉的下方設有主汽缸,主汽缸左右兩端通過連接桿與左壓力倉、右壓力倉連接。
[0008]左壓力倉及右壓力倉的頂端、前端、后端上凸設有固定塊。
[0009]工作臺面上設有工作框,工作框頂端設有第一固定滑塊,工作臺面前側、后側分別設有第二固定滑塊、第三固定滑塊,第一固定滑塊、第二固定滑塊及第三固定滑塊。
[0010]左壓力倉、右壓力倉、底部壓力倉上均設有進倉孔,底部壓力倉的進倉孔上方設有壓力槽。
[0011]左壓力倉、右壓力倉及底部壓力倉內的填充介質為氣體或液體。
[0012]以上,將待加工鞋子或物體放置于底部壓力倉的壓底皮囊上,左壓力倉及右壓力倉在主汽缸的牽引下相互靠攏、閉合,使鞋子或物體完全被兩壓邊皮囊及壓底皮囊包覆,此時,通過驅動汽缸將固定滑塊與左壓力倉、右壓力倉上的固定塊卡合固定,用液體或氣體通過進倉孔往左壓力倉、右壓力倉及底部壓力倉內加壓,令壓邊皮囊及壓底皮囊與鞋子或物體產生貼合動作,達到完美的壓合效果。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不受鞋型及鞋件大小碼數的限制,完全免用鞋模或其他模具,而且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容易維修及更換零部件,實現一機多用,減少開模成本,節約大量勞動力,減輕勞動強度,大幅度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給制鞋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立體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使用狀態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使用狀態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8]如圖f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包括一工作臺面1,工作臺面I頂端左側、右側分別設有左壓力倉2、右壓力倉3,工作臺面I底端設有底部壓力倉4,左壓力倉2的底面及右面、右壓力倉3的底面及左面為壓邊皮囊11,底部壓力倉的頂面為壓底皮囊12。
[0019]底部壓力倉4頂端的前側設有第一左滑塊41、第一右滑塊42,底部壓力倉4頂端的后側設有第二左滑塊(附圖未示)、第二右滑塊43,左壓力倉2設于第一左滑塊41與第二左滑塊之間,右壓力倉3設于第一右滑塊42與第二右滑塊43之間。
[0020]底部壓力倉4的下方設有主汽缸5,主汽缸5左右兩端通過連接桿51與左壓力倉
2、右壓力倉3連接,主汽缸5工作時能牽引左壓力倉2及右壓力倉3在第一左滑塊41與第二左滑塊之間、第一右滑塊42與第二右滑塊43之間左右位移。
[0021]左壓力倉2及右壓力倉3的頂端、前端、后端上均凸設有固定塊6。
[0022]工作臺面I上設有工作框10,工作框10頂端設有第一固定滑塊71,工作臺面I前偵U、后側分別設有第二固定滑塊72、第三固定滑塊73,第一固定滑塊71、第二固定滑塊72及第三固定滑塊73能與驅動汽缸(附圖未示)連接,做上下位移的動作。
[0023]左壓力倉2、右壓力倉3、底部壓力倉4上分別設有左進倉孔21、右進倉孔31、底部進倉孔41,底部壓力倉4的底部進倉孔41上方設有壓力槽42。
[0024]以上,將設有鞋楦8的鞋子9放置于底部壓力倉4的壓底皮囊12上,左壓力倉2及右壓力倉3在主汽缸5的牽引下相互靠攏、閉合,使鞋子9完全被兩壓邊皮囊11及壓底皮囊12包覆,此時,通過驅動汽缸將固定滑塊與左壓力倉2、右壓力倉3上的固定塊6卡合固定,用液體或氣體通過進倉孔往左壓力倉2、右壓力倉3及底部壓力倉4內加壓,令壓邊皮囊11及壓底皮囊12與鞋子9產生貼合動作,即能讓鞋底與鞋幫完美壓合。
[0025]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較佳實施例。應當指出,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能做出若干的變型和改進,也應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包括一工作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面頂端左側、右側分別設有左壓力倉、右壓力倉,工作臺面底端設有底部壓力倉,左壓力倉的底面及右面、右壓力倉的底面及左面、底部壓力倉的頂面材料均為皮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壓力倉頂端的前側、后側分別設有前滑塊、后滑塊,左壓力倉及右壓力倉設于前滑塊、后滑塊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壓力倉的下方設有主汽缸,主汽缸左右兩端通過連接桿與左壓力倉、右壓力倉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壓力倉及右壓力倉的頂端、前端、后端上凸設有固定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面上設有工作框,工作框頂端設有第一固定滑塊,工作臺面前側、后側分別設有第二固定滑塊、第三固定滑塊,第一固定滑塊、第二固定滑塊及第三固定滑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壓力倉、右壓力倉、底部壓力倉上均設有進倉孔,底部壓力倉的進倉孔上方設有壓力槽。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鞋底鞋面壓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壓力倉、右壓力倉及底部壓力倉內的填充介質為氣體或液體。
【文檔編號】A43D35/00GK203709385SQ201320801138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發明者】駱卓華 申請人:駱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