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注塑拉鏈布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注塑拉鏈布帶,在布帶與注塑拉鏈鏈牙(1)的結合面區域內設有小孔(4),所述小孔通過相鄰經紗(3)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相鄰經紗(3)夾住數條緯紗(2)進行扭轉形成緯紗之間的隔離空間。本發明的經紗不易發生移位,從而始終可以保持小孔大小和位置的穩定。
【專利說明】一種注塑拉鏈布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布帶,用于注塑拉鏈用,尤其是該布帶在織造的同時形成位置和大小穩定的小孔,由此可以改善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之間的結合力強度。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注塑拉鏈所用的布帶,其邊緣有較粗的中心線,拉鏈生產時熱熔后的注塑材料注入拉鏈模具,在模具中位于布帶兩側,冷卻后夾住布帶邊緣較粗的中心線,形成鏈牙與布帶的結合。由于鏈牙材質為塑膠材料,所以這樣的結合方式使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之間的結合強度始終較弱。尤其是注塑拉鏈多用于羽絨服裝,寒冷的季節,特別低溫的場合,塑膠材料還有可能會低溫脆化,從而使注塑拉鏈存在鏈牙脫落的風險。
[0003]2006年2月I日中國知識產權局公告了日本YKK株式會社的一項中國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0510084983.2,發明名稱為“拉鏈牙鏈及其制造方法”),旨在提高注塑拉鏈強度,其技術方案為:在布帶邊緣(即中心線的旁邊)形成經紗排除區域,而其經紗排除區域的是利用織帶時該區域預先設置的水溶性紗線在布帶染色時溶解而形成的,利用該經紗排除區域,注塑拉鏈生產時注塑材料可以穿透布帶,使得鏈牙可以牢固的安裝在布帶上,而其結合強度也可以得到提升。此方案中雖然布帶形成了經紗排除區域,但是該區域中緯紗依然以原來的狀態方式存在,因此注塑拉鏈生產時注塑材料穿透布帶是有難度,不充分的,因此對鏈牙與布帶結合強度的提升是有限的;此外由于布帶邊緣經紗排除區域的存在,布帶邊緣中心線就減少了本來對其起固定作用的部分經紗,中心線的位置穩定就存在了風險,這樣注塑拉鏈生產時布帶在拉鏈模具中的定位就會發生偏差,反而影響注塑拉鏈的正常生產。
[0004]此外2011年I月5日,中國知識產權局公告了另外一項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0910057534.7,發明名稱為“一種布帶”),其技術方案為:在布帶與注塑拉鏈鏈牙的結合面區域內通過對布帶經紗的結構組織的設定,如圖3所示,將經紗33、35設定成一上一下循環的結構組織,中間經紗34設定成三下三上循環的結構組織;而經紗36、38及37則與經紗33,35及34對應相反,設定成一下一上及三上三下循環的結構組織。這樣結構組織下織成的布帶,由于經紗張力作用的影響,緯紗21、23與經紗33、35、36、38的交織點就會發生移位并緊緊貼近緯紗22,同樣緯紗24、26與經紗33、35、36、38的交織點也會發生移位并緊緊貼近緯紗25 ;同時由于緯紗張力作用的影響,經紗33、35與緯紗21、23、24、26的交織點就會移位并緊緊貼近經紗34,同樣經紗36、38與緯紗21、23、24、26的交織點也會移位并緊緊貼近經紗37 ;這樣交織點發生移位后就在經紗35、36,緯紗23、24中間形成小孔4。這樣織帶的同時就在布帶經紗35、36之間形成了每三條緯紗為間隔的成排小孔4 ;利用該小孔使得拉鏈生產時注塑材料在布帶兩側能夠互相穿透,從而提高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此方案利用經紗組織結構的設定和紗線的張力確實可以在織帶的同時形成小孔,但是由于此方案中布帶中經紗是依次排列的,布帶織好之后,經紗就不再受織帶時所加的張力的影響了,依據紗線總是會向阻力最小的移動的原理,這樣小孔兩邊的經紗35、36就存在向小孔中心移動的趨勢,特別是布帶在受到外力的情況下;而布帶織好之后到注塑拉鏈的生產之間還有很多生產工序,包括定型、繞帶、染色、烘干、排牙等等,每個工序中間布帶都會歷經滾輪、壓輪等多個掛件,并承受多次拉緊、放松的外力,再加上高溫染色時經緯紗收縮的影響,布帶小孔兩邊經紗35、36就會發生移位,向小孔中心靠攏,并使得原先織帶時形成的小孔變小;這樣注塑拉鏈生產時注塑材料在布帶兩側有效互相穿透就存在了不確定性,從而影響到提高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
【發明內容】
[0005]針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注塑拉鏈布帶,該布帶產生的小孔的大小和位置在后續注塑拉鏈生產的各工序環節中都不受影響,藉此可以提高鏈牙與布帶之間結合力。
[0006]本發明的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7]一種注塑拉鏈布帶,在布帶與注塑拉鏈鏈牙I的結合面區域內設有小孔4,所述小孔4通過相鄰經紗3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相鄰經紗3夾住數條緯紗2進行扭轉形成緯紗之間的隔離空間。
[0008]優選地,所述經紗3分成二組分別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
[0009]優選地,每組經紗各包含二條經紗3。
[0010]進一步,每組經紗各包含二條以上的經紗3,兩組經紗之間空間會更大一點。
[0011]優選地,相鄰經紗3夾住固定數量條數的緯紗2并進行扭轉,小孔之間的間隔固定。
[0012]優選地,相鄰經紗3夾住的緯紗2的數量小于注塑拉鏈鏈牙所覆蓋布帶的緯紗條數,這樣每個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的結合面之內就可以保證至少有一個或以上的小孔,即無需考慮注塑拉鏈生產時布帶與拉鏈模具之間的定位,以常規的生產工藝就可以確保此新型布帶生產的注塑拉鏈每個鏈牙都能與布帶組合成為一個整體,進而每個鏈牙與布帶之間結合力的提升可以得到保障。
[0013]本發明注塑拉鏈布帶,其有益之處為:一組內的經紗夾住固定數量條數的緯紗,并以該固定數量條數為間隔進行扭轉,這樣扭轉以后被兩條經紗所夾住的那幾條緯紗就會被擠成緯紗束條,生產時連續以所述固定數量條數緯紗為間隔進行扭轉的結果,就會形成緯紗束條之間的空間;而另一有益之處為本組內兩條經紗經過扭轉后互相換位,原先在內側與緯紗發生交織關系的那條經紗換位到外側,而原來在外側的那條經紗換位到內側,并與緯紗進行交織;這樣連續換位、交織的結果使得這一組內的兩條經紗的位置被牢牢固定。
[0014]上述經紗扭轉、換位的結果使得本發明布帶即使在織帶之后到注塑拉鏈生產歷經多個工序,以及經過各工序中間的滾輪、壓輪等多個掛件,也不會使這兩條經紗發生移位,從而始終可以保持小孔大小和位置的穩定。
[0015]本發明布帶中小孔以固定數量條數的緯紗為間隔,大小及位置始終固定;藉此注塑拉鏈生產時熱熔的注塑材料就可以通過該小孔4,穿透布帶,冷卻后連同布帶兩面的鏈牙I與布帶一起組合成為一個整體,使得布帶與鏈牙的結合力獲得有效的提升。
[0016]由于間隔小孔的緯紗數量設定為小于注塑拉鏈鏈牙所覆蓋布帶的緯紗條數,這樣每個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的結合面之內就可以保證至少有一個或以上的小孔,即無需考慮注塑拉鏈生產時布帶與拉鏈模具之間的定位,以常規的生產工藝就可以確保此新型布帶生產的注塑拉鏈每個鏈牙都能與布帶組合成為一個整體,進而每個鏈牙與布帶之間結合力的提升可以得到保障。
[0017]作為本發明注塑拉鏈布帶的進一步改進,該布帶采用兩組經紗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各組內最邊上的一條經紗與本組內多條經紗,以所述同樣固定數量條數的緯紗為間隔進行扭轉;這樣每次扭轉時所述最邊上的那條經紗會把本組內的其他經紗纏緊,如圖2可以看到經紗31、32、33被擠得更緊了些,相當于在原來隔空筘位的基礎上加大了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同時每次扭轉還是依然會形成固定數量條數緯紗之間的間隔,這樣在布帶生產的同時形成連續的小孔,而且本改進方案的小孔,其兩組經紗之間空間會更大一點,小孔會更寬大一些;顯然用本改進方案布帶所生產的注塑拉鏈,其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會更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注塑拉鏈布帶實施例1的局部示意圖。
[0019]圖2為本發明注塑拉鏈布帶實施例2的局部示意圖。
[0020]圖3為現有技術注塑拉鏈布帶的局部示意圖。
[0021 ]圖中標號說明:
[0022]I 一注塑拉鏈鏈牙
[0023]2—緯紗
[0024]21、22、23、24、25、26、27、28、29—緯紗
[0025]2A—緯紗束條
[0026]3—經紗
[0027]30、31、32、33、34、35、36、37、38、39—經紗
[0028]4 一小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1-2來更詳細說明本發明所屬方案的【具體實施方式】。
[0030]實施例1
[0031]由圖1可知,本發明注塑拉鏈布帶,在該布帶與注塑拉鏈鏈牙的結合面區域內設定兩組經紗,每組內兩條經紗33、34及35、36,兩組之間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一組內的兩條經紗夾住固定數量條數的緯紗21、22、23,并以該固定數量條數為間隔進行扭轉,這樣扭轉以后被兩條經紗所夾住的那幾條緯紗就會被擠成緯紗束條2A,生產時連續以所述固定數量條數緯紗為間隔進行扭轉的結果,就會形成緯紗束條之間的空間;
[0032]作為本實施例的變型,也可以只設定一組經紗,形成較小的小孔。或者設定更多組的經紗,形成多排小孔。
[0033]實施例2
[0034]作為本發明注塑拉鏈布帶的進一步改進,該布帶的兩組經紗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如圖2所示,其中外側一組內兩條經紗35、36夾住固定數量條數的緯紗21、22、23進行扭轉,而內側一組內最邊上的一條經紗34與本組內多條經紗30、31、32、33,以所述同樣固定數量條數的緯紗為間隔進行扭轉;這樣每次扭轉時所述最邊上的那條經紗34會把本組內的其他經紗纏緊,如圖2可以看到經紗30、31、32、33被擠得更緊了些,相當于在原來隔空筘位的基礎上加大了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同時每次扭轉還是依然會形成固定數量條數緯紗之間的間隔,這樣在布帶生產的同時形成連續的小孔4,而且本改進方案的小孔,其兩組經紗之間空間會更大一點,小孔會更寬大一些。
[0035]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凡是通過利用注塑拉鏈布帶內經紗夾住數條緯紗進行扭轉,并通過扭轉在織帶同時形成小孔的布帶,都是在本發明注塑拉鏈布帶的保護范圍之內。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的多種變更或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注塑拉鏈布帶,在布帶與注塑拉鏈鏈牙(I)的結合面區域內設有小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通過相鄰經紗(3)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相鄰經紗(3)夾住數條緯紗(2)進行扭轉形成緯紗之間的隔離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注塑拉鏈布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經紗(3)分成二組分別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帶經紗方向上的隔離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注塑拉鏈布帶,其特征在于每組經紗各包含二條經紗(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注塑拉鏈布帶,其特征在于每組經紗各包含二條以上經紗(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注塑拉鏈布帶,其特征在于相鄰經紗(3)夾住固定數量條數的緯紗(2)并進行扭轉。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種注塑拉鏈布帶,其特征在于相鄰經紗(3)夾住的緯紗(2)的數量小于注塑拉鏈鏈牙所覆蓋布帶的緯紗條數。
【文檔編號】A44B19/34GK103844452SQ201410117840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6日
【發明者】唐志強 申請人:上海澤普拉鏈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