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襯布在其邊緣處與內褲本體相連接,其特征是:所述襯布附著在該內褲本體的內側或外側上,并且在所述襯布的邊緣中,除了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有連接關系的封閉型邊緣外,還存在有兩段至四段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關系的開放型邊緣,開放型邊緣分別被封閉型邊緣間隔開來,封閉型邊緣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是永久連接且不可分離的,開放型邊緣以及該襯布的中間區域均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且隨時可以分離。
【專利說明】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內褲領域,更具體的是涉及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包括男式內褲和女式內褲。
【背景技術】
[0002]雖然在內褲本體上附著一層襯布后會直接影響透氣性,但是由于市場需求,市上銷售的內褲50%以上的產品都帶有內襯。位于內褲上的內襯與內褲的連接附著方式普遍是,采用針車等縫紉機械將襯布的四周直接縫合在內褲本體上,這樣做既是一種習慣也是為了使襯布與內褲本體這一雙層結構成為一體。布制內褲在穿一段時間后大都需要洗滌,洗滌內褲一般建議手洗,洗滌重點恰恰是局部有內襯的地方,特別是位于內襯上面的部分區域,需要反復多次地用力揉搓,與該點相對的內褲本體較為次之,內褲的其它部位一般會一帶而過。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雖然也是帶有襯布的內褲但其更便于手工洗滌,并希望借此提高人們手洗帶有襯布型內褲的勞動效率或減輕工作量。本實用新型還有第二目的,即盡量提高帶襯布型內褲的透氣性。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十個技術方案分別來實現的。
[0005]技術方案一:是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男式內褲,包括一個由前部、后部、襠部圍成的內褲本體以及連接附著在該內褲本體局部上的單獨的一塊襯布。在該內褲本體上,本體的上方有一個臀口或稱腰口,本體的下方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腳孔。在該襯布上,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襯布邊緣內的面積大于25平方厘米。該襯布附著在內褲本體的內側上,其附著的區域與人體前部排泄口及周邊范圍大致相對應。在內褲本體的內側上,該襯布與內褲本體的連接附著方式是:襯布的中間區域與內褲本體是不連接的,只在襯布的邊緣處與內褲本體之間有永久連接,并且在襯布的邊緣中是有選擇地間隔分段式連接。具體說就是,在所述襯布的邊緣中,除了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有連接關系的封閉型邊緣外,還存在有兩段或三段或四段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關系的開放型邊緣,開放型邊緣分別被封閉型邊緣間隔開來。封閉型邊緣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是永久連接且不可分離的,開放型邊緣以及該襯布的中間區域均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且隨時可以分離。當穿戴該內褲時,開放型邊緣能與內褲本體貼靠在一起使用;當手工洗滌該內褲時,手指分別能從兩段開放型邊緣處同時伸入到襯布與內褲本體兩者中間,便于對襯布或本體單獨揉搓。
[0006]技術方案二:根據技術方案一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男式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其中左、右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余下的上、下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開放型邊緣。或者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其中上、下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余下的左、右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開放型邊緣。
[0007]技術方案三:根據技術方案一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男式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各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或者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位于上方或下方之一的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其余三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
[0008]技術方案四:是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女式內褲,包括一個由前部、后部、襠部圍成的內褲本體以及連接附著在該內褲本體局部上的單獨的一塊襯布。在該內褲本體上,本體的上方有一個臀口或稱腰口,本體的下方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腳孔。在該襯布上,共有上與下(或前與后)、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襯布邊緣內的面積大于25平方厘米。該襯布附著在內褲本體的內側上,其附著的區域大致位于內褲本體的底部。在內褲本體的內側上,該襯布與內褲本體的連接附著方式是:襯布的中間區域與內褲本體是不連接的,只在襯布的邊緣處與內褲本體之間有永久連接,并且在襯布的邊緣中是有選擇地間隔分段式連接。具體說就是,在所述襯布的邊緣中,除了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有連接關系的封閉型邊緣外,還存在有兩段或三段或四段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關系的開放型邊緣,開放型邊緣分別被封閉型邊緣間隔開來。封閉型邊緣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是永久連接且不可分離的,開放型邊緣以及該襯布的中間區域均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且隨時可以分離。當穿戴該內褲時,開放型邊緣能與內褲本體貼靠在一起使用;當手工洗滌該內褲時,手指分別能從兩段開放型邊緣處同時伸入到襯布與內褲本體兩者中間,便于對襯布或本體單獨揉搓。
[0009]技術方案五:根據技術方案四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女式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其中左、右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余下的上、下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開放型邊緣。或者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其中上、下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余下的左、右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開放型邊緣。在參考技術方案三以后,本方案也同樣可以進一步延伸:既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各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或者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位于上方或下方之一的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其余三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
[0010]這里所說的“內褲”俗稱“褲衩”是指貼身穿著的短褲;這里所說的“單獨的一塊襯布”是指獨立于內褲本體以外的一幅貼布,該貼布可以僅由一層布料構成,也可以在其局部范圍或者在其整個范圍是由兩層以上的布料疊合構成,為了增加襯布的隔離效果在該貼布上甚至還可以設置有口袋,用于制作該貼布的布料包括針織面料、梭織面料以及一切可以穿戴的制衣面料,該貼布被連接附著在內褲本體上;這里所說的“連接附著”是指利用縫合、粘接等方式將襯布永久地固定在內褲本體上;這里所說的“上與下”或“上、下”是指上方與下方的意思,如果是位于內褲底部其也是指前方與后方的意思;這里所說的“內褲本體的內側”是指內褲本體面對穿著者身體的一側;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內褲本體的外側”是指內褲本體背對穿著者身體的一側。
[0011]前文說過內褲一般建議手工洗滌,洗滌重點在內襯處,特別是內襯表面局部區域。現在市面上在生產有內襯的內褲時,一直沿用“將襯布四周邊緣全部縫合在內褲本體上”的傳統做法,手洗內褲時也只能將襯布與內褲本體疊合在一起揉搓,因此具有以下三點缺陷:第一、將雙層疊合在一起共同揉搓肯定不如分層單獨揉搓更為省力,尤其是當內褲本體或襯布的布料較厚時;第二、對于需要洗滌的重點處,停留在內層上的污潰遠遠多于停留在外層上的污潰,將雙層疊合在一起洗滌,要么是其中一層還沒洗干凈要么就是其中的另一層被多洗了一段時間;第三、洗滌的過程就是利用揉搓、去污劑并借助水體將污潰擴散的過程,將雙層織物疊合在一起揉搓會引起一定程度相互之間的污潰交叉擴散,會延長洗滌的時間。本實用新型正是針對上述三點缺陷,將襯布邊緣的部分區域分段設置成可以伸入手指甚至手掌的開放型邊緣,便于襯布與本體分開洗滌、分干凈等級洗滌,使帶有襯布型內褲的手洗作業更輕松,所以提高手洗工作效率的主要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0012]技術方案六:是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含男式內褲及女式內褲),包括一個由前部、后部、襠部圍成的內褲本體以及連接附著在該內褲本體局部上的單獨的一塊襯布。在該內褲本體上,本體的上方有一個臀口或稱腰口,本體的下方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腳孔。在該襯布上,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襯布邊緣內的面積大于25平方厘米。特別是,該襯布附著在內褲本體的外側上,即襯布附著在內褲本體背對穿著者身體的一側上,在襯布與穿著者身體中間有內褲本體隔離著,襯布附著的區域與人體前部排泄口及周邊范圍大致相對應。在內褲本體的外側上,該襯布與內褲本體的連接附著方式是:襯布的中間區域與內褲本體是不連接的,只在襯布的邊緣處與內褲本體之間有永久連接,并且在襯布的邊緣中是有選擇地間隔分段式連接。具體說就是,在所述襯布的邊緣中,除了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有連接關系的封閉型邊緣外,還存在有兩段或三段或四段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關系的開放型邊緣,開放型邊緣分別被封閉型邊緣間隔開來。封閉型邊緣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是永久連接且不可分離的,開放型邊緣以及該襯布的中間區域均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且隨時可以分離。當穿戴該內褲時,開放型邊緣能與內褲本體貼靠在一起使用;當手工洗滌該內褲時,手指分別能從兩段開放型邊緣處同時伸入到襯布與內褲本體兩者中間,便于對襯布或本體單獨揉搓。
[0013]技術方案七:根據方案六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其中左、右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余下的上、下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開放型邊緣。或者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其中上、下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余下的左、右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開放型邊緣。
[0014]技術方案八:根據方案六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各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或者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位于上方或下方之一的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其余三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
[0015]技術方案九:根據方案七或八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其特征是:在制作內褲時為增加其透氣性,在襯布的開放型邊緣處與內褲本體外側對應處之間留有便于空氣流通的空間,即當該內褲穿在人體上以后,位于開放型邊緣處的襯布相對于對應處的內褲本體而言仍保持著可以貼靠也可以離開的松弛狀態。
[0016]技術方案十:根據方案九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其特征是:在制作內褲時為增加其透氣性,在該襯布的中間區域與內褲本體外側對應處之間留有便于空氣流通的空間,即當該內褲穿在人體上以后,襯布的中間區域相對于對應處的內褲本體而言仍保持著可以貼靠也可以離開的松弛狀態。
[0017]內褲因為穿在內部,所以與之相關的襯布設置在內褲本體內側或者外側一般差別并不大。許多內褲之所以需設置有襯布是因為其貼身的設計,因為內褲本體若為單層在貼身穿著時污潰很容易滲透到本體以外的其它地方,這顯然不符合穿著者的衛生需要;不過在內褲內側設置有襯布以后,同樣因為貼身的原因襯布會與內褲本體緊靠在一起,增加了內褲關鍵區域的透氣難度,這又不符合人的生理需求,因此這是一對矛盾。
[0018]在本實用新型方案六至十中將具有開放型邊緣的襯布設計在內褲本體外側,使得帶有襯布型內褲的透氣性得到改善。以女式內褲為例,根據發明方案所述:襯布設置在內褲本體底部外側的下方,當襯布的連接附著方式采用了“上、下(前、后)兩側為開放型邊緣”時,人若站立襯布便會借助重力自然下墜,會自動與內褲本體脫離開,甚至會在兩者之間形成一個前后貫通且體積隨動而變的風道。再以男式內褲為例,根據發明方案所述:襯布設置在內褲本體前部外側偏下的大致區域,當襯布的連接附著方式采用了“左、右兩側為開放型邊緣”時,人若站立,襯布的中心區域因被頂撞會向外凸起,襯布左、右兩側的開放型邊緣一般也會跟隨向外適當移動,襯布左、右兩側很容易地就與貼身設計的內褲本體脫離、分開,并在它們之間形成便于空氣流通的空間,尤其是構成襯布的面料比內褲本體的更挺拔,或在襯布與內褲本體連接襯布一方比較松弛時。第二、因為透氣性得到改善,在內褲外側的襯布厚度及選材廣度都可以進一步增加,可以進一步滿足人們的衛生需求。
[0019]本實用新型方案六至十中的產品,由于內褲本體位于襯布內側,在易于手工洗滌方面與方案一致五中的產品比較稍有差距,但基本能實現本發明中分層洗滌、減輕作業的主要目標,加上其可以改善產品的透氣性或隔離效果,相信方案六至十中產品的綜合性能比前面五個方案中的產品毫不遜色。
[0020]以上十個技術方案從產品易于手洗的角度出發,一改將襯布四周縫死在內褲本體上的傳統做法,在襯布的邊緣中留出開放型邊緣,更便于手工洗滌。特別是在后面五個方案中將有開放型邊緣的襯布附著在內褲外側,使產品性能在兩個方面均有提高。只要利用現成的碼邊、包邊、折疊等常用縫紉工藝,處理好襯布上的開放邊緣,本方案中產品就會比現有產品在技術性能上有一定進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本說明書共有七幅附圖,詳見如下:
[0022]圖1是本文中所述的一個男式內褲的實施實例,是該內褲的內側展開平鋪示意圖;
[0023]圖2是本文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又一實施實例,是其正面示意圖;
[0024]圖3是在圖2中所示內褲的外側展開平鋪示意圖;
[0025]圖4是在圖3中標有“I”處圓圈區域內的放大詳圖;
[0026]圖5是在圖4中標有“A-A”處的剖面圖;
[0027]圖6是本文中所述的另一個男式內褲實施實例,是該內褲的內側展開平鋪示意圖;
[0028]圖7是本文中所述的一個女式內褲實施實例,是該內褲的內側展開平鋪示意圖。
[0029]在附圖中的各項標記是:1.內褲本體、2.內褲本體內側、3.內褲本體外側、4.襯布、5.封閉型邊緣、6.開放型邊緣、7.襯布上方邊緣、8.襯布下方邊緣、9.襯布的左側邊緣、
10.襯布的右側邊緣、11.襯布上的雙層布料疊合區域、12.縫合線、13.內褲前片、14.內褲后片、15.內褲襠片、16.內褲前左片、17.內褲前右片、18.內褲前中片、19.內褲后左片、20.內褲后右片、21.便于空氣流通的空間、22.內褲的臀口、23.內褲的左側腳孔、24.內褲的右側腳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30]實施例一,是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男式內褲應用實例,說明書附圖1是該內褲的內側展開平鋪示意圖,內褲本體I是由梭織面料構成,與其相關的一塊襯布連接附著在內褲本體的內側2上,襯布的周邊形狀近似左右對稱的矩形結構,襯布附著的位置與人體前排泄口及周邊區域大致相對應。如圖1所示,在該單獨的一塊襯布4上,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其中襯布的左側邊緣9與襯布的右側邊緣10位置相對,并且是兩條封閉型邊緣;襯布上方邊緣7與襯布下方邊緣8位置相對,并且是兩條開放型邊緣,在襯布的四周邊緣中,襯布的開放型邊緣6分別被襯布的封閉型邊緣5間隔開來。襯布是由純棉梭織的面料構成,其上、下兩方的邊緣長度均為10厘米,左、右兩側的邊緣長度均為18厘米。在襯布4的特定范圍上,有一橢圓形的雙層布料疊合區域11,此區域為雙層結構,其中之一的是一塊橢圓形面料,也是由純棉梭織的布料構成,其面積約為30平方厘米,其厚度是另一層面料厚度的兩倍,通過縫合線直接縫制在另一層面料朝向內褲本體的一面上。縫制內褲前先用碼邊機分別將裁剪好的橢圓形襯布面料、矩形襯布面料的周邊碼邊處理,然后利用縫紉機先將橢圓形面料的四周縫制在另一塊矩形面料上,再分別將制作好的襯布左側邊緣及右側邊緣縫制在內褲本體內側對應位置上。襯布的中間區域與內褲本體沒有連接,襯布的上方邊緣及下方邊緣與內褲本體也沒有連接。當穿戴該內褲時,襯布的開放型邊緣能與內褲本體貼靠在一起使用;當手工洗滌該內褲時,手指分別能從上、下兩段開放型邊緣處同時伸入到襯布與內褲本體兩者中間,便于對襯布或本體單獨揉搓。
[0031]實施例二,是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應用實例,說明書附圖2是其正面意圖。如圖2所示:在一個由針織面料構成的男式內褲本體I上,內褲本體的上方有一個臀口 22,內褲本體的下方分別有左側腳孔23及右側腳孔24,其局部連接附著的一塊襯布位于內褲本體的外側3上,說明書附圖3是該內褲的外側展開平鋪示意圖。如圖2、圖3所示,襯布附著的位置與人體前排泄口及周邊區域大致相對應,襯布的周邊形狀近似左右對稱的倒置梯形結構,在該襯布4上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其中襯布上方邊緣與襯布下方邊緣位置相對,并且是兩條封閉型邊緣5 ;襯布的左側邊緣與襯布的右側邊緣位置相對,并且是兩條開放型邊緣6,在襯布的全部邊緣中襯布的開放型邊緣分別被襯布的封閉型邊緣間隔開來。襯布由純棉梭織的布料構成,其上方邊緣長度為14厘米,下方邊緣長度為8厘米,左側及右側邊緣長度各為20厘米。制作內褲時,在襯布與內褲本體連接之前先用四線碼邊機將襯布的上、下、左、右四條邊緣碼邊處理,然后用縫紉機械只將襯布的上方邊緣及下方邊緣縫制在內褲本體外側對應位置上,而襯布的中間區域、襯布的左側邊緣及右側邊緣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均沒有連接。當穿戴該內褲時,襯布的開放型邊緣能與內褲本體貼靠在一起使用;當手工洗滌該內褲時,手指分別能從左、右兩段開放型邊緣處同時伸入到內褲本體與襯布兩者中間,便于對本體或襯布單獨揉搓。[0032]需要注意的是:在襯布上,襯布的上方邊緣7及下方邊緣8上、下之間的間距接近20厘米,而在內褲本體上,用于固定襯布上、下邊緣的上、下兩處縫口間距僅約15厘米,襯布的上、下邊距相對于內褲本體上、下兩處縫口的間距多留出了 5厘米的余量。這樣制作一是梭織的襯布面料不如針織的內褲本體富有彈性得留出適當余量,二是為了在該襯布與內褲本體外側對應處之間留有便于空氣流通的空間,三是在洗滌內褲時更便于手工揉搓。說明書附圖4和說明書附圖5是描述該襯布的封閉型邊緣、開放型邊緣、便于空氣流通空間的狀態詳圖。如圖4、圖5所示,位于襯布上方7的封閉型邊緣5,與內褲本體外側3對應處之間通過縫合線12永久連接,其為不可分離的封閉狀態;位于襯布右側10的開放型邊緣6與內褲本體外側3對應處之間是沒有連接的,為可分離的開放狀態;在襯布4與內褲本體I的外側對應處之間留有便于空氣流通的空間21。
[0033]實施例三,是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男式內褲又一應用實例,說明書附圖6是該內褲的內側展開平鋪示意圖。如圖6所示,內褲包括一個由內褲的前左片16、前右片17、前中片18、后左片19及后右片20圍成的內褲本體,其中內褲本體的前中片本身就是由兩層布料疊合的結構,是用縫紉機在前中片的四周將兩層布料永久縫合。內褲局部帶有的襯布連接附著在內褲本體的內側2上,并與前中片的位置對應。襯布的周邊形狀近似左右對稱形結構,在襯布4上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其中襯布上方邊緣7與襯布下方邊緣位置相對;襯布左側邊緣與襯布右側邊緣位置相對,且左右兩側邊緣均有一定弧度,以便與內褲本體對應處前中片的立體裁剪相匹配。每一條襯布邊緣僅在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5,中間段均為開放型邊緣6。襯布本身也為雙層結構并由純棉梭織的布料疊合構成,疊合后,其上方邊緣長度為15厘米,下方邊緣長度為8厘米,左側及右側邊緣長度各為16厘米。制作內褲時,在襯布與內褲本體連接之前,先用四線碼邊機將雙層疊合結構的襯布上、下、左、右四條邊緣碼邊處理好,然后用縫紉機械只將位于四角上的襯布邊緣分別縫制在內褲本體內側對應位置上。襯布的中間區域與內褲本體沒有連接,襯布各條邊緣的中間段落與內褲本體也沒有連接。
[0034]實施例四,是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另一個應用實例,說明書附圖7是該內褲的內側展開平鋪示意圖。該內褲包括一個由內褲前片13、內褲后片14、內褲襠片15圍成的女式內褲本體,內褲前片、內褲后片及內褲襠片均由針織面料構成,內褲局部帶有的襯布大致位于內褲的底部區域,襯布是連接附著在內褲本體的外側3上。如圖7所示,襯布4的周邊形狀近似左右對稱的矩形結構,在該左右對稱的矩形結構中,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其中襯布的左側邊緣與襯布的右側邊緣10位置相對,并且是兩條封閉型邊緣;襯布上方(前方)邊緣7與襯布下方(后方)邊緣位置相對,并且是兩條開放型邊緣。襯布的整個區域均為雙層布料疊合結構,其制作前為一塊左右寬10厘米、前后長24厘米矩形尺寸的純棉梭織型布料,用縫紉機將該布料前后兩端疊合縫制在一起,使其成為左右通透的筒狀,將該左右通透的布筒內外翻轉并熨燙平整,此時既成為一塊10X11厘米且有雙層疊合結構的襯布材料。該襯布材料上、下兩方的邊緣長度均為10厘米,并且不需碼邊處理;左、右兩側的邊緣長度各為11厘米,需要碼邊處理。制作內褲時,用縫紉機械將碼好邊的襯布左側邊緣及右側邊緣縫制在內褲本體外側對應位置上。襯布的中間區域與內褲本體沒有連接,襯布的上方(前方)邊緣及下方(后方)邊緣與內褲本體也沒有連接。
[0035]實施例五,也是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男式內褲的應用實例。是一款平角內褲,包括一個內褲本體以及連接附著在內褲本體上的襯布,襯布附著在內褲本體的內側上,襯布的周邊形狀近似左右對稱形結構,在該左右對稱形結構中,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其中襯布左側邊緣與襯布右側邊緣位置相對,并且是兩條封閉型邊緣;襯布上方邊緣與襯布下方邊緣位置相對,并且是兩條開放型邊緣。襯布由純棉梭織的布料構成,其上方邊緣長度為14厘米,下方邊緣長度為8厘米,左側及右側邊緣長度各為16厘米。在襯布的中線偏下位置縫制有一口袋,口袋面向人體一側,面積為襯布面積的一半。制作內褲時,在襯布與內褲本體連接之前先用碼邊機將襯布的上、下兩條邊緣碼邊處理,然后用縫紉機械只將襯布的左、右兩側邊緣縫制在內褲本體內側對應位置上。襯布的中間區域與內褲本體沒有連接,襯布的上方邊緣及下方邊緣與內褲本體也沒有連接。使用時,位于襯布上的口袋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裝入少量的手紙等隔離、吸收之物。當穿戴該內褲時,襯布的開放型邊緣能與內褲本體貼靠在一起使用;當手工洗滌該內褲時,手指分別能從上、下兩段開放型邊緣處同時伸入到襯布與內褲本體兩者中間,便于對襯布或本體單獨揉搓。
[0036]除了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方式,其實施過程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此不再復述。
[0037]上面結合附圖通過一些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實用新型內進行的各種改型均沒有超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男式內褲,包括一個內褲本體以及連接附著在該內褲本體局部上的單獨的一塊襯布,在該襯布上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襯布邊緣內的面積大于25平方厘米,該襯布在其邊緣處與內褲本體相連接,連接附著的區域與人體前部排泄口及周邊范圍大致對應,其特征是:所述襯布附著在該內褲本體的內側上,并且在所述襯布的邊緣中,除了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有連接關系的封閉型邊緣外,還存在有兩段至四段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關系的開放型邊緣,開放型邊緣分別被封閉型邊緣間隔開來,封閉型邊緣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是永久連接且不可分離的,開放型邊緣以及該襯布的中間區域均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且隨時可以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男式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其中一組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余下的另一組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開放型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男式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各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或者是,在所述兩 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位于上方或下方之一的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其余三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
4.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女式內褲,包括一個內褲本體以及連接附著在該內褲本體局部上的單獨的一塊襯布,在該襯布上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襯布邊緣內的面積大于25平方厘米,該襯布在其邊緣處與內褲本體相連接,連接附著的區域大致位于內褲本體的底部,其特征是:所述襯布附著在該內褲本體的內側上,并且在所述襯布的邊緣中,除了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有連接關系的封閉型邊緣外,還存在有兩段至四段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關系的開放型邊緣,開放型邊緣分別被封閉型邊緣間隔開來,封閉型邊緣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是永久連接且不可分離的,開放型邊緣以及該襯布的中間區域均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且隨時可以分離。
5.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女式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其中左、右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余下的上、下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開放型邊緣。
6.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包括一個內褲本體以及連接附著在該內褲本體局部上的單獨的一塊襯布,在該襯布上共有上與下、左與右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襯布邊緣內的面積大于25平方厘米,該襯布在其邊緣處與內褲本體相連接,連接附著的區域與人體前部排泄口及周邊范圍大致對應,其特征是:所述襯布附著在該內褲本體的外側上,并且在所述襯布的邊緣中,除了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有連接關系的封閉型邊緣外,還存在有兩段至四段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關系的開放型邊緣,開放型邊緣分別被封閉型邊緣間隔開來,封閉型邊緣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是永久連接且不可分離的,開放型邊緣以及該襯布的中間區域均與內褲本體對應處之間沒有連接且隨時可以分離。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其中一組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余下的另一組位置相對的兩條襯布邊緣為開放型邊緣。
8.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其特征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各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或者是,在所述兩組位置相對的襯布邊緣中,位于上方或下方之一的襯布邊緣為封閉型邊緣,其余三條襯布邊緣僅其兩端附近為封閉型邊緣,中間段為開放型邊緣。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其特征是:在制作內褲時為增加其透氣性,在襯布的開放型邊緣處與內褲本體外側對應處之間留有便于空氣流通的空間,即當該內褲穿在人體上以后,位于開放型邊緣處的襯布相對于對應處的內褲本體而言仍保持著可貼可離的松弛狀態。
10.根據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種局部帶有襯布的內褲,其特征是:在制作內褲時為增加其透氣性,在襯布的中間區域與內褲本體外側對應處之間留有便于空氣流通的空間,即當該內褲穿在人體上以后,襯布的中間區域相對于對應處的內褲本體而言仍保持著可貼可離的松 弛狀態。
【文檔編號】A41B9/02GK203789165SQ201420232566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日
【發明者】崔建偉 申請人:崔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