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散熱消防手套。
背景技術:
消防器材、設備和設施是撲救火災必需的武器,只有熟悉掌握各消防器材、設備和設施的技術性能;適用范圍、使用和保養(yǎng)要求,并教育職工群眾正確地使用消防器材,充分發(fā)揮消防器材在來火戰(zhàn)斗中的作用,及時撲滅火災。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勞動保護用品,也有裝飾用的。手套是個很特別的東西,當初它 的產生并不是為了實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區(qū)保溫必備之物,或是醫(yī)療防菌、工業(yè)防護用品。消防用的手套也成為近年來的發(fā)展的重點,消防手套的優(yōu)劣關系到消防人員 的生命安全。但是現有消防手套一般只有單層橡膠層,不能有效的保護消防人員手部安全 問題,當消防人員在救火時,由于溫度過高現有的手套不能抵制高溫手就會被灼傷。消防手套又叫耐高溫手套,高壓絕緣手套。材料組合:外層采用具有阻燃、耐酸堿、抗油、防靜電等性能的高強力面料。
目前現有的消防手套散熱效果不好,佩戴不舒適,不可以防止脫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佩戴舒適,可以防止脫落的散熱消防手套。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散熱消防手套,包括手套本體,所述手套本體正面設置有呈半圓形的真皮層,所述真皮層外沿設置有縫紉線,所述真皮層和手套本體通過縫紉線連接,縫紉線分別穿過真皮層和手套本體,采用手工縫制,所述手套本體背面設置有反光條,所述反光條與手套本體膠合連接,采用強力膠進行粘合,所述手套本體一側設置有魔術貼,一面是細小柔軟的纖維,另一面是較硬帶鉤的刺毛,這樣魔術貼只需一條即可固定,所述魔術貼一端通過按扣固定在手套本體上,手套本體對應位置進行鉆孔,這樣方便按扣進行固定,所述手套本體包括棉布層、芳綸布層、聚四氟乙烯、銅網層和鍍鎳層,所述棉布層、芳綸布層、聚四氟乙烯、銅網層和鍍鎳層依次從內至外設置,可以采用縫紉線進行縫制。
作為優(yōu)選,所述鍍鎳層電鍍在銅網層表面,保持表面耐磨,散熱快。
作為優(yōu)選,所述聚四氟乙烯層內均布有圓孔,具有透氣功能。
作為優(yōu)選,所述反光條設有兩條,具有反光效果。
作為優(yōu)選,所述棉布層厚度大于2mm,保持佩戴舒適。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設置的銅網層和鍍鎳層保持散熱效果好,同時芳綸布層能夠隔熱,避免溫度過高對手造成灼傷;設置的棉布層保持佩戴舒適;設置的魔術貼一面是細小柔軟的纖維,另一面是較硬帶鉤的刺毛這樣方便進行收緊固定,保持佩戴牢固,防止意外脫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散熱消防手套的正面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散熱消防手套的背面結構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散熱消防手套的手套本體局部剖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一種散熱消防手套,包括手套本體1,所述手套本體1正面設置有呈半圓形的真皮層2,所述真皮層2外沿設置有縫紉線3,所述真皮層2和手套本體1通過縫紉線3連接,所述手套本體1背面設置有反光條4,所述反光條4與手套本體1膠合連接,所述手套本體1一側設置有魔術貼5,所述魔術貼5一端通過按扣6固定在手套本體1上,所述手套本體1包括棉布層7、芳綸布層8、聚四氟乙烯9、銅網層10和鍍鎳層11,所述棉布層7、芳綸布層8、聚四氟乙烯9、銅網層10和鍍鎳層11依次從內至外設置。
所述鍍鎳層11電鍍在銅網層10表面。所述聚四氟乙烯層9內均布有圓孔12。所述反光條4設有兩條。所述棉布層7厚度大于2m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設置的銅網層和鍍鎳層保持散熱效果好,同時芳綸布層能夠隔熱,避免溫度過高對手造成灼傷;設置的棉布層保持佩戴舒適;設置的魔術貼一面是細小柔軟的纖維,另一面是較硬帶鉤的刺毛這樣方便進行收緊固定,保持佩戴牢固,防止意外脫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