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隔熱防寒手套及其制作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322953閱讀:427來源:國知局
一種隔熱防寒手套及其制作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一種隔熱防寒手套及其制作方法,屬于手套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手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勞保用品,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加工帶來了極大地方便,同時,其制品廣泛應用于當今生活的各個領域。根據其應用的領域不同,其功能多樣,如耐磨、耐化學腐蝕和隔熱防寒等功能。其中,隔熱防寒手套常使用于家用的微波爐或者烤箱,也可以用于熱生產使用,有效地起到保護雙手的作用。但是,現有的隔熱手套大部分是采用布料縫制,內層填充隔熱棉等隔熱材料,手套整體較厚,手感差、抓握不靈活,而且在手套受蒸汽或者物體表面冰塊融化等潮濕的情況下會失去隔熱防寒作用。當然,也有一部分隔熱防寒手套的外層采用高分子材料涂層,如橡膠手套內附襯里,或者采用皮革縫制,解決手套潮濕情況下失去隔熱防寒作用的問題,但是受限于材料本身的性能,一般使用溫度只能在(-20~120)℃范圍內。如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3424359U)公開了一種防燙傷手套,所述防燙傷手套在握持物件的一側包括外部觸物層、中部隔溫層和內部穿戴層,所述外部觸物層、中部隔溫層和內部穿戴層疊合設置,并采用縱橫縫線縫制在一起,所述外部觸物層高燃點柔質材料層,所述中部隔溫層為隔熱纖維層,且內部填充有若干空心球珠,所述內部穿戴層為柔質絨面布料層。其具體一定的隔熱效果,但是,一方面,由于該手套是通過縱橫線縫制而成,在潮濕環境下,液體很容易滲透部內部,從而起不到很好的防寒作用,且散熱性過大,也起到不較好的保溫性能;另一方面,由于其纖維層中僅僅是通過填充的方式將空心球珠填在纖維層內,相當于是物理填充,其結合的效果并不會很理想,當在承受較大作用力的時候,會出現相當滑動或抵手的缺陷,穿戴舒適性差,其之所以采用縱橫線進行縫可能也是考慮到了其空心球珠滑動問題。

另外,玻璃微珠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用途廣泛,性能優異的新型材料。玻璃微珠由無機材料構成,其化學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鎂和硅酸鈉等組成。而一般對于玻璃微珠的生產方法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有火焰飄浮法、隔離法劑法和噴吹法。由于玻璃微珠具有質輕、低導熱系數、強度高和化學穩定性高的優點,比較容易分散于有機材料體系中。因此,在不同的領域中應用較多。但對于玻璃微珠的應用大多用作反光材料或作為填料用于一些聚酯材料中,但僅僅是作為填料使用來達到保溫的性能和增加材料的增度和耐磨性能,而對高溫的隔熱性還未見有報道。且目前還沒有人研究在硅膠材料中加入玻璃微珠來達到高溫隔熱的性能要求,也沒有文獻公開其在手套材料中的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隔熱防寒手套,解決的問題之一是如何使手套兼具隔熱、防寒和舒適性好的性能。

本發明針對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解決的問題之二是如何制作一種兼具隔熱、防寒和舒適性好的手套,且具有厚度均勻性好和成品率高。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隔熱防寒手套,其特征在于,該手套從內到外依次包括手套襯里層、隔離層和硅膠層,所述隔離層粘覆在手套襯里層的表面,所述硅膠層粘覆在隔離層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膠層中含有玻璃微珠。

由于玻璃微珠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通過在硅膠原料中添加玻璃微珠,在加工的過程中,由于需要經過高溫硫化的過程,同時,也就能夠使硅膠中的Si-O鍵與玻璃微珠中的SiO2起到一定的化學作用使形成一定的交聯狀態;同時,由于玻璃微珠本身呈空心狀態,能夠起到一定的隔熱性能,結合硅膠中的Si-O鍵與玻璃微珠中的SiO2形成一定的交聯狀態,從而使在硅膠內形成高熱阻層的作用。且由于玻璃微珠與主原料硅膠之間能夠形成交聯狀,能夠很好的固定在硅膠內,不會出現相對滑動的現象,也就無需經過縱橫線進行固定,從而實現隔熱和防寒的效果;又由于玻璃微珠就是作為原料進行使用,與硅膠的相容性也很好,穿戴時也不會出現抵手的問題,具有較好的穿戴舒適性能。

在上述隔熱防寒手套中,作為優選,所述硅膠層中玻璃微珠的含量為硅膠層總質量的3.0wt%~10wt%。通過量的控制目的是為了使硅膠中的Si-O鍵與玻璃微珠中的SiO2之間形成交聯的更完全,從而使整個硅膠層中均能夠達到高熱阻層的隔熱防寒效果,同時,又能夠保留硅膠材料的性能,使不至于影響加工過程。

在上述隔熱防寒手套中,作為優選,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徑為2μm~125μm。能夠使在添加量相同的情況下,玻璃微珠的顆粒量更大,從而使硅膠層中單位面積內的玻璃微珠的顆粒量也就相應增加,能夠使玻璃微珠分布更密集,進一步提高隔熱和防寒的能力。同時,還能夠使手套能夠達到更薄更輕的效果,提高穿戴手套操作的靈活性和舒適性。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徑為10μm~50μm。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防滲透工序:將帶有手套襯里層的手套模具浸入防滲透液中進行防滲透處理,經過烘干后形成隔熱層;

B、淋漿工序:使手套模具進入淋漿工序將含有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通過淋漿的方式淋在隔離層表面;

C、滴漿工序:淋漿工序結束后,使手套模具進入滴漿工序進行滴漿處理;

D、硫化工序:滴漿處理結束后,進行硫化和冷卻后,使在隔離層的表面形成硅膠層,得到相應的隔熱防寒手套。

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通過在硅膠漿液中添加玻璃微珠,使形成的硅膠層中含有玻璃微珠,從而使在后續的硫化過程中,在一定的高溫條件下,能夠使硅膠中的Si-O鍵與玻璃微珠中的SiO2形成一定的交聯狀態,又由于玻璃微珠呈空心狀態,本身就能夠起到較好隔熱性能,結合玻璃微珠與硅膠中的Si-O鍵與玻璃微珠中的SiO2形成一定的交聯狀態,使在硅膠內形成高熱阻層的作用,從而實現隔熱和防寒的效果。

在上述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中,作為優選,步驟B中所述淋漿工序具體為:

將手套模具的手掌面朝上,并將手套模具的手指端向上翹,使手套模具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15゜~45゜,使手套模具隨著流水線向前移動到淋漿工序,將含有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淋在手套模具的手指端進行第一次淋漿;然后,將手套模具調整為水平位置,并使手套模具以長度方向為軸心旋轉;將含有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繼續淋在手套模具的表面進行第二次淋漿,使含有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附著在整個隔離層的表面上。通過使手套模具的手掌面朝上,并將手套模具的手指端向上翹,使手套模具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15゜~45゜,目的是為了使手套模具的長度方向相對于水平位置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使淋在手套模具手指端的硅膠漿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夠流向手套模具各個手指的交叉處和虎口處,使在手指的交叉處和虎口處優先覆蓋有硅膠漿液,從而能夠有效解決各個手指的交叉處和虎口處出現死角的問題,使硅膠漿液在這些位置能夠均勻的分布,保證厚度的要求,使不會出現厚度不均的問題;再結合使手套模具調整為水平位置和使其自身軸向旋轉,硅膠漿液在重力和手套模具自身軸向旋轉的作用下,使在淋漿的過程中,硅膠漿液能夠均勻的分布在手套模具的表面,從而使最終得到的隔熱防寒手套的厚度整體分布均勻,且又能夠保證各個手指交叉處和虎口處的厚度要求,使不會出現死角的現象,提高了隔熱防寒手套成品的成品率要求。

上述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中,作為優選,步驟B中所述第一次淋漿具體為:

使含有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淋在手套模具的手指與手掌交叉處和虎口處;且所述硅膠漿液成瀑布狀向下淋漿。由于硅膠漿液的流動性相對較差,為了避免流動過程中出現流動不到位的問題,通過直接將硅膠漿液淋在交叉處和虎口處,并采用瀑布狀的淋漿方式,能夠使硅膠漿液成片狀的方式淋在相應的交叉處和虎口處,從而使硅膠漿液能夠有效的附著在交叉處和虎口處,使不會出現死角的現象,保證了交叉處和虎口處的厚度要求,結合后續的水平位置和自身軸向旋轉的手段,實現手套具體厚度分布均勻的優點。

上述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中,作為優選,步驟C中所述滴漿處理之后還包括將手套模具調整為水平位置,并采用壓縮空氣吹向手套模具表面的手套毛坯,使壓縮空氣的吹氣方向與手套模具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且所述手套模具保持以長度方向為軸心旋轉。由于硅膠漿液在淋漿的過程中會夾雜氣泡進去,會使手套的表面產生凹凸不平狀的粗糙表面,影響手套表面的光潔度要求。因此,通過采用壓縮空氣進行吹氣,目的是為了吹破夾雜的氣泡,有效去除表面形成凹凸狀,使形成的手套表面光潔度高的效果。

上述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中,作為優選,步驟D中所述硫化具體為:

先使經過滴漿處理后的手套模具(4)進入烘箱,先控制溫度在160℃~200℃的條件下進行第一次硫化處理;然后,再控制溫度在100℃~160℃的條件下進行第二次硫化處理。通過分二段進行硫化,通過先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第一次硫化處理,目的是為了使硅膠漿液中的玻璃微珠能夠與硅膠之間形成較好的交聯狀態,使能夠更好的達到隔熱的性能,且在高溫下硅膠快速硫化后固化,還防止在硫化過程中硅膠出現流動的現象而導致手套流痕等缺陷,使手套表面具有較好的光潔度性能。

上述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中,作為優選,步驟B中所述玻璃微珠加工成空心狀。目的是為了使玻璃微珠具有更好的隔熱性能,能夠使其具有更低的導熱系數,提高隔熱防寒的性能。

上述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中,作為優選,步驟C中所述滴漿處理具體為:

將手套模具的手指端向下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40゜~75゜,所述手套模具以長度方向為軸心旋轉進行滴漿。使手套模具向下傾斜的目的是為了使附著在手套模具上的硅膠漿液能夠流向指尖的位置,能夠使指尖位置的硅膠漿液再次分布,使指尖位置處厚度也能夠進一步得到保證,使具體較好的厚度要求,又能夠使多余的硅膠漿液沿著指尖進行滴漿;同時,之所以使形成的夾角為40゜~75゜,為了使滴漿過程中,附著在手指的交叉處和虎口處的硅膠漿液不會過多的流走,保證厚度的要求;另外,由于滴漿過程中,手套模具本身進行軸向旋轉也能夠使手套表面具有均勻性較好,不會出現凹凸不平的現象,保證手套表面的光潔度要求。

上述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中,作為優選,步驟D中所述硫化處理前還包括使手套模具以長度方向為軸心旋轉,且所述手套模具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5゜~15゜。為了使手套模具的手指端向上翹一定角度,使硅膠漿液能夠有一個向后流動的過程,一方面,是為了配合滴漿過程使手套模具向下翹一定角度相配合作用,使手套的厚度更均勻;另一方面,還能夠更進一步的去除硅膠漿液中可能存在的氣泡殘留,使形成的手套表面光潔度更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隔熱防寒手套,通過使硅膠層中含有玻璃微珠,能夠在硅膠層內形成交聯狀的高熱阻層作用,實現隔熱和防寒的效果;且玻璃微珠與硅膠的相容性好,穿戴時也不會出現抵手的問題,具有較好的穿戴舒適性能。

2.本隔熱防寒手套,通過使玻璃微珠的含量和粒徑設置,能夠使玻璃微珠在硅膠層中具有較高的分布密集性,使更好的提高隔熱和防寒的效果。

3.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通過在淋漿時將手套模具的手指端向上翹,使手套模具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15゜~45゜,能夠有效解決各個手指的交叉處和虎口處出現死角的問題,使硅膠漿液在這些位置能夠均勻的分布,保證厚度的要求,使不會出現厚度不均的問題;再結合使手套模具調整為水平位置和使其自身軸向旋轉,硅膠漿液在重力和手套模具自身軸向旋轉的作用下,能夠均勻的分布在手套模具的表面,從而使最終得到的隔熱防寒手套的厚度整體分布均勻性好的效果。

4.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通過采用壓縮空氣進行吹氣,目的是為了吹破夾雜的氣泡,有效去除表面形成凹凸狀,使形成的手套表面光潔度高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隔熱防寒手套各層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隔熱防寒手套的制作方法中手套模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手套襯里層;2、隔離層;3、硅膠層;4、手套模具;41、手指端;42、手掌面;43、手指與手掌的交叉處;44、虎口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以下實施例中所用到的硅膠漿液可以采用本領域常用的硅膠原料,硅膠原料可以是聚有機硅氧烷混合液,該混合液包括含有乙烯基的聚有機硅氧烷和含有Si-H鍵的聚有機硅氧烷。但為了更好的說明,以下實施例中的硅膠漿液采用本申請人申請的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3923466B)中公開的聚有機硅氧烷混合液作為硅膠漿液的原料,原料中各成分的配比或是否添加顏料等均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更具體的其中的硅膠漿液為聚有機硅氧烷混合液,該混合液包括含有乙烯基的聚有機硅氧烷和含有Si-H鍵的聚有機硅氧烷,且所述含有乙烯基的聚有機硅氧烷和含Si-H鍵的聚有機硅氧烷的重量比為8~12。而含有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則是指將玻璃微珠混合到聚有機硅氧烷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且攪拌的過程中進行抽真空或混合好后進行抽真空處理,進行抽真空處理,目的是為了減少攪拌過程中夾帶的氣泡,得到相應的含有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隔熱防寒手套從內到外依次包括手套襯里層1、隔離層2和硅膠層3,其中,隔離層2粘覆在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硅膠層3粘覆在隔離層2的表面,且硅膠層3中含有玻璃微珠,該玻璃微珠的含量為硅膠層3總質量的為3.0%,且粒徑為125μm。

該隔熱防寒手套的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結合圖2所示,將手套襯里層1套在手套模具4上,然后,將手套模具4固定在生產流水線的夾具上,使手套模具4垂直向下,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使套有手套襯里層1的手套模具4浸入正下方的防滲透液中,使整體手套襯里層1能夠正好浸沒在防滲透液內進行防滲透處理1min,其中,防滲透液具體采用質量百分數為3wt%的環保型防水防油劑,然后,使手套模具4向前移動出防滲透液,進入生產流水線上的烘干區域,使再在溫度為15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烘干1min后,冷卻,使在手套襯里層1的外表面形成隔離層2,隨著生產流水線移動進入下一道工序;

在進行淋漿工序前,通過生產流水線自動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掌面42朝上,手套模具4的手背面朝下,并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翹,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45゜,也就是說,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45゜,上述調整手套模具4在向前移動的過程中完成,然后,使手套模具4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到淋漿工序,先使含有質量分數為3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直接淋在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的手指與手掌交叉處43和虎口處44位置進行第一次淋漿;且硅膠漿液呈瀑布狀向下淋漿,第一次淋漿時手套模具4軸向不旋轉;其中,玻璃微珠的粒徑為125μm,然后,將手套模具4調整為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位置平行;使手套模具4繼續向前移動并使手套模具4以長度方向為軸心旋轉(相當于自轉),將含有質量分數為5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繼續淋在手套模具4的整體表面上進行第二次淋漿,使硅膠漿液附著在整個手套模具4的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上;淋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下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75゜,并保持手套模具4以長度方向為軸心旋轉,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行滴漿處理5min;滴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重新調整為水平位置并保持旋轉,采用壓縮空氣吹向手套模具4表面的手套毛坯進行吹氣處理2min,吹氣過程中使壓縮空氣的吹氣方向與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且吹氣過程中保持手套模具4旋轉,目的是為了吹破淋漿過程中夾雜的氣泡,提高手套表面的光潔度,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經過吹氣處理后,重新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5゜,并保持旋轉的狀態5min后,再重新將手套模具4恢復到水平位置,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入烘箱內并控制溫度在160℃進行硫化處理5min后,硫化過程中手套模具4保持在水平位置并旋轉,冷卻后,使在隔離層2的表面形成硅膠層3,且硅膠層中含有玻璃微珠,然后,將隔熱防寒手套脫模后,進行切邊、包裝,得到相應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

將得到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進行耐溫性能的測試,選取的隔熱防寒手套為2mm厚度的要求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采用本隔熱防寒手套抓握100℃物體時60秒不燙手,抓握150℃物體時40秒不燙手,而抓握200℃物體時15秒不燙手。從結果表明具有很好的耐高溫性能,也就是很好的體現出了隔熱的性能,說明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導熱系數較低,同時,由于本隔熱防寒手套無需采用線縫制過程,密封性相當好,從而也就使其在潮濕等環境下工作時具有很好的防寒性能。

同時,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厚度分布均勻,手指交叉處和虎口處沒有出現厚度不勻的問題,也沒有出現凹凸不平的形狀缺陷,具有表面光潔度高的性能,且成品率較高,能夠達到99%以上。

當然,還可以在隔熱防寒手套的手套襯里內表面粘覆有爽滑吸汗層和防寒層,具體制作可以將爽滑吸汗層套在另一新的手套模具4上,然后,在爽滑吸汗層表面涂一層膠粘劑,再將另一隔熱防寒層粘覆在爽滑吸汗層的表面,再在該隔熱防寒層的表面涂一層膠粘劑,最終將本隔熱防寒手套套上隔熱防寒層外,使隔熱防寒層與本隔熱防寒手套的手套襯里層1粘覆在一起,烘干膠粘劑即可。其中,這里的隔熱防寒層采用采用羊絨等保暖材料。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本隔熱防寒手套從內到外依次包括手套襯里層1、隔離層2和硅膠層3,其中,隔離層2粘覆在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硅膠層3粘覆在隔離層2的表面,且硅膠層3中含有玻璃微珠,該玻璃微珠的含量為硅膠層總質量的為10%,且粒徑為50μm。其中,玻璃微珠本身呈空心狀,為了使玻璃微珠具有更好的隔熱性能,能夠使其具有更低的導熱系數,提高隔熱防寒的性能。

該隔熱防寒手套的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結合圖2所示,將手套襯里層1套在手套模具4上,然后,將手套模具4固定在生產流水線的夾具上,最好是將手套模具4的后端(相對于前端的手指端41來說)固定在生產流水線的夾具上,有利于在后續調整角度的變化更方便性,使手套模具4垂直向下,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使套有手套襯里層1的手套模具4浸入正下方的防滲透液中,使整體手套襯里層1能夠正好浸沒在防滲透液內進行防滲透處理1min,其中,防滲透液具體采用質量百分數為3wt%的環保型防水防油劑,然后,使手套模具4向前移動出防滲透液,進入生產流水線上的烘干區域,使再在溫度為15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烘干1min后,冷卻,使在手套襯里層1的外表面形成隔離層2,隨著生產流水線移動進入下一道工序;

在進行淋漿工序前,通過生產流水線自動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掌面42朝上,手套模具4的手背面朝下,并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翹,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15゜,也就是說,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15゜,上述調整手套模具4在向前移動的過程中完成,然后,使手套模具4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到淋漿工序,先使含有質量分數為10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直接淋在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的手指與手掌交叉處43和虎口處44位置進行第一次淋漿;且硅膠漿液呈瀑布狀向下淋漿,第一次淋漿時手套模具軸向不旋轉;其中,玻璃微珠的粒徑為50μm,然后,將手套模具4調整為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位置平行;使手套模具4繼續向前移動并使手套模具4以長度方向為軸心旋轉,將含有質量分數為10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繼續淋在手套模具4的整體表面上進行第二次淋漿,使硅膠漿液附著在整個手套模具4的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上;淋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下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40゜,也就是相當于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40゜,并保持手套模具4旋轉,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行滴漿處理5min;滴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重新調整為水平位置并保持旋轉,采用壓縮空氣吹向手套模具4表面的手套毛坯進行吹氣處理2min,吹氣過程中使壓縮空氣的吹氣方向與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且吹氣過程中保持手套模具4旋轉,目的是為了吹破淋漿過程中夾雜的氣泡,提高手套表面的光潔度,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經過吹氣處理后,重新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15゜,并保持旋轉的狀態5min后,再重新將手套模具4恢復到水平位置,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入烘箱內并控制溫度在150℃進行硫化處理5min后,硫化過程中手套模具4保持在水平位置并旋轉,冷卻后,使在隔離層2的表面形成硅膠層4,且硅膠層4中含有玻璃微珠,然后,將隔熱防寒手套脫模后,進行切邊、包裝,得到相應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

將得到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進行耐溫性能的測試,選取的隔熱防寒手套為2mm厚度的要求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采用本隔熱防寒手套抓握100℃物體時100秒不燙手,抓握150℃物體時70秒不燙手,而抓握200℃物體時35秒不燙手。從結果表明具有很好的耐高溫性能,也就是很好的體現出了隔熱的性能,說明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導熱系數較低,同時,由于本隔熱防寒手套無需采用線縫制過程,密封性相當好,從而也就使其在潮濕等環境下工作時具有很好的防寒性能。

同時,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厚度分布均勻,手指交叉處和虎口處沒有出現厚度不勻的問題,也沒有出現凹凸不平的形狀缺陷,具有表面光潔度高的性能,且成品率較高,能夠達到99%以上。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本隔熱防寒手套從內到外依次包括手套襯里層1、隔離層2和硅膠層3,其中,隔離層2粘覆在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硅膠層3粘覆在隔離層2的表面,且硅膠層3中含有玻璃微珠,該玻璃微珠的含量為硅膠層3總質量的為8%,且粒徑為20μm。其中,玻璃微珠本身呈空心狀。

該隔熱防寒手套的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結合圖2所示,將手套襯里層1套在手套模具4上,然后,將手套模具4固定在生產流水線的夾具上,使手套模具4垂直向下,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使套有手套襯里層1的手套模具4浸入正下方的防滲透液中,使整體手套襯里層1能夠正好浸沒在防滲透液內進行防滲透處理1min,其中,防滲透液具體采用質量百分數為3wt%的環保型防水防油劑,然后,使手套模具4向前移動出防滲透液,進入生產流水線上的烘干區域,使再在溫度為15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烘干1min后,冷卻,使在手套襯里層1的外表面形成隔離層2,隨著生產流水線移動進入下一道工序;

在進行淋漿工序前,通過生產流水線自動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掌面42朝上,手套模具4的手背面朝下,并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翹,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30゜,也就是說,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30゜,上述調整手套模具4在向前移動的過程中完成,然后,使手套模具4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到淋漿工序,先使含有質量分數為8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直接淋在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的手指與手掌交叉處43和虎口處44位置進行第一次淋漿;且硅膠漿液呈瀑布狀向下淋漿,第一次淋漿時手套模具4不旋轉;其中,玻璃微珠的粒徑為20μm,然后,將手套模具4調整為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位置平行;使手套模具4繼續向前移動并使手套模具4旋轉,將含有質量分數為8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繼續淋在手套模具4的整體表面上進行第二次淋漿,使硅膠漿液附著在整個手套模具4的手套襯里層1上,使在隔離層2的表面上,也就形成了相應的手套毛坯;淋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下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50゜,也就是相當于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50゜,并保持手套模具4旋轉,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行滴漿處理6min,滴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重新調整為水平位置并保持旋轉,采用壓縮空氣吹向手套模具4表面的手套毛坯進行吹氣處理2min,吹氣過程中使壓縮空氣的吹氣方向與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且吹氣過程中保持手套模具4旋轉,目的是為了吹破淋漿過程中夾雜的氣泡,提高手套表面的光潔度,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經過吹氣處理后,重新調整手套模具的位4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10゜,并保持旋轉的狀態5min后,再重新將手套模具4恢復到水平位置,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入烘箱內并控制溫度在150℃進行硫化處理5min后,硫化過程中手套模具4保持在水平位置并旋轉,冷卻后,使在隔離層2的表面形成硅膠層3,且硅膠層3中含有玻璃微珠,然后,將隔熱防寒手套脫模后,進行切邊、包裝,得到相應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

將得到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進行耐溫性能的測試,選取的隔熱防寒手套為2mm厚度的要求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采用本隔熱防寒手套抓握100℃物體時95秒不燙手,抓握150℃物體時67秒不燙手,而抓握200℃物體時32秒不燙手。從結果表明具有很好的耐高溫性能,也就是很好的體現出了隔熱的性能,說明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導熱系數較低,同時,由于本隔熱防寒手套無需采用線縫制過程,密封性相當好,從而也就使其在潮濕等環境下工作時具有很好的防寒性能。說明在玻璃微珠中填充二氧化碳能夠起到提高隔熱的性能。

同時,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厚度分布均勻,手指交叉處和虎口處沒有出現厚度不勻的問題,也沒有出現凹凸不平的形狀缺陷,具有表面光潔度高的性能,且成品率較高,能夠達到99%以上。

實施例4

如圖1所示,本隔熱防寒手套從內到外依次包括手套襯里層1、隔離層2和硅膠層3,其中,隔離層2粘覆在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硅膠層3粘覆在隔離層2的表面,且硅膠層3中含有玻璃微珠,該玻璃微珠的含量為硅膠層3總質量的為6%,且粒徑為10μm,其中,手套襯里層1可以采用織物材料,且上述的玻璃微珠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為60wt%~70wt%,通過控制玻璃微珠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目的是為了使玻璃微珠能夠與硅膠中的Si-O基團之間形成更充分的交聯狀態,提高隔熱的性能。

該隔熱防寒手套的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結合圖2所示,將織物材質的手套襯里層1套在手套模具4上,然后,將手套模具4固定在生產流水線的夾具上,可以使手套模具4呈水平位置,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將防滲透液通過噴灑的方式噴在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使整體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完全粘覆有防滲透液,其中,防滲透液具體采用質量百分數為3wt%的環保型防水防油劑和PVA混合的水溶液,且環保型防水防油劑與PVA的質量比為3:1,通過加入PVA能夠防止手套襯里的表面纖維突出,提高成品的外觀和光滑性,然后,噴灑結束后,進入生產流水線上的烘干區域,使再在溫度為15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烘干2min后,冷卻,使在手套襯里層1的外表面形成隔離層2,隨著生產流水線移動進入下一道工序;

在進行淋漿工序前,通過生產流水線自動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掌面42朝上,手套模具4的手背面朝下,并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翹,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20゜,也就是說,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20゜,上述調整手套模具4在向前移動的過程中完成,然后,使手套模具4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到淋漿工序,先使含有質量分數為9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直接淋在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的手指與手掌交叉處43和虎口處44位置進行第一次淋漿;且硅膠漿液呈瀑布狀向下淋漿,第一次淋漿時手套模具4不旋轉;其中,玻璃微珠的粒徑為2μm,然后,將手套模具4調整為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位置平行;使手套模具4繼續向前移動并使手套模具4旋轉,將含有質量分數為9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繼續淋在手套模具4的整體表面上進行第二次淋漿,使硅膠漿液附著在整個隔離層2的表面上,也就形成了相應的手套毛坯;淋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下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55゜,也就是相當于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55゜,并保持手套模具4以長度方向為軸心旋轉,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行滴漿處理3min,滴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重新調整為水平位置并保持旋轉,采用壓縮空氣吹向手套模具4表面的手套毛坯進行吹氣處理2min,吹氣過程中使壓縮空氣的吹氣方向與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且吹氣過程中保持手套模具4旋轉,目的是為了吹破淋漿過程中夾雜的氣泡,提高手套表面的光潔度,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經過吹氣處理后,重新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10゜,并保持軸向旋轉的狀態5min后,再重新將手套模具4恢復到水平位置,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入烘箱內,先使溫度控制在160℃-200℃進行第一次硫化處理10min,第一次硫化處理采用較好的溫度目的是為了能夠快速硫化,防止在硫化的過程中出現流膠的現象,同時,還為了使硅膠漿液中玻璃微珠能夠與硅膠之間在該溫度條件下更好的起到化學作用形成交聯的狀態;然后,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行第二次硫化處理5min,第二次硫化處理的溫度控制在100℃-160℃進行,使能夠充分完全的硫化,整個硫化過程中手套模具4始終保持在水平位置并旋轉,冷卻后,使在隔離層2的表面形成硅膠層3,且硅膠層3中含有玻璃微珠,然后,將隔熱防寒手套脫模后,進行切邊、包裝,得到相應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

將得到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進行耐溫性能的測試,選取的隔熱防寒手套為2mm厚度的要求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采用本隔熱防寒手套抓握100℃物體時70秒不燙手,抓握150℃物體時50秒不燙手,而抓握200℃物體時24秒不燙手。從結果表明具有很好的耐高溫性能,也就是很好的體現出了隔熱的性能,說明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導熱系數較低,同時,由于本隔熱防寒手套無需采用線縫制過程,密封性相當好,從而也就使其在潮濕等環境下工作時具有很好的防寒性能。

同時,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厚度分布均勻,手指交叉處和虎口處沒有出現厚度不勻的問題,也沒有出現凹凸不平的形狀缺陷,具有表面光潔度高的性能,且成品率較高,能夠達到99%以上。

實施例5

如圖1所示,本隔熱防寒手套從內到外依次包括手套襯里層1、隔離層2和硅膠層3,其中,隔離層2粘覆在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硅膠層3粘覆在隔離層2的表面,且硅膠層中含有玻璃微珠,該玻璃微珠的含量為硅膠層總質量的為5%,且粒徑為60μm,其中,手套襯里層可以采用織物材料,且上述玻璃微珠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為65wt%,其中,玻璃微珠本身呈空心狀。

該隔熱防寒手套的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結合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防滲透工序同實施例4一致,這里不再贅述,經過防滲透工序后使在手套襯里層1的外表面形成隔離層2,然后,隨著生產流水線移動進入下一道工序;

在進行淋漿工序前,通過生產流水線自動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掌面42朝上,手套模具4的手背面朝下,并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翹,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25゜,也就是說,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25゜,上述調整手套模具4在向前移動的過程中完成,然后,使手套模具4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到淋漿工序,先使含有質量分數為5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直接淋在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的手指與手掌交叉處43和虎口處44位置進行第一次淋漿;且硅膠漿液呈瀑布狀向下淋漿,第一次淋漿時手套模具4不旋轉;其中,玻璃微珠的粒徑為60μm,然后,將手套模具4調整為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位置平行;使手套模具4繼續向前移動并使手套模具4旋轉,將含有質量分數為7wt%玻璃微珠的硅膠漿液繼續淋在手套模具4的整體表面上進行第二次淋漿,使硅膠漿液附著在整個手套模具4的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隔離層2上形成硅膠層3,也就形成了相應的手套毛坯;淋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下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55゜,也就是相當于使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55゜,并保持手套模具4旋轉,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行滴漿處理3min,滴漿工序結束后,將手套模具4重新調整為水平位置并保持旋轉,采用壓縮空氣吹向手套模具4表面的手套毛坯進行吹氣處理2min,吹氣過程中使壓縮空氣的吹氣方向與手套模具4的長度方向相垂直,且吹氣過程中保持手套模具4旋轉,目的是為了吹破淋漿過程中夾雜的氣泡,提高手套表面的光潔度,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經過吹氣處理后,重新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12゜,并保持旋轉的狀態10min后,再重新將手套模具4恢復到水平位置,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入烘箱內,先使溫度控制在180℃-200℃進行第一次硫化處理10min,然后,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緊接著進行第二次硫化處理5min,第二次硫化處理的溫度控制在100℃-150℃進行,整個硫化過程中手套模具4始終保持在水平位置并旋轉,冷卻后,使在隔離層2的表面形成硅膠層3,且硅膠層3中含有玻璃微珠,然后,將隔熱防寒手套脫模后,進行切邊、包裝,得到相應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

將得到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進行耐溫性能的測試,選取的隔熱防寒手套為2mm厚度的要求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采用本隔熱防寒手套抓握100℃物體時110秒不燙手,抓握150℃物體時80秒不燙手,而抓握200℃物體時40秒不燙手。從結果表明具有很好的耐高溫性能,也就是很好的體現出了隔熱的性能,說明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導熱系數較低,同時,由于本隔熱防寒手套無需采用線縫制過程,密封性相當好,從而也就使其在潮濕等環境下工作時具有很好的防寒性能。

同時,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厚度分布均勻,手指交叉處和虎口處沒有出現厚度不勻的問題,也沒有出現凹凸不平的形狀缺陷,具有表面光潔度高的性能,且成品率較高,能夠達到99%以上。

比較例1

本比較例是為了說明制作方法中吹氣處理對隔熱防寒手套表面光潔度的性能影響。

如圖1所示,本隔熱防寒手套從內到外依次包括手套襯里層1、隔離層2和硅膠層3,其中,隔離層2粘覆在手套襯里層1的表面,硅膠層3粘覆在隔離層2的表面,且硅膠層中含有玻璃微珠,該玻璃微珠的含量為硅膠層總質量的為7%,且粒徑為60μm,其中,手套襯里層可以采用織物材料,且上述玻璃微珠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為65wt%,其中,玻璃微珠本身呈空心狀。為了使玻璃微珠具體更好的隔熱性能,能夠使其具體更低的導熱系數,提高隔熱防寒的性能。

該隔熱防寒手套的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結合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防滲透工序同實施例5一致,這里不再贅述,區別在于,本比較例中的滴漿工序結束后,不經過吹氣處理過程,直接調整手套模具4的位置,將手套模具4的手指端41向上偏離水平位置,使手套模具4相對于水平位置向上翹12゜,并保持旋轉的狀態10min后,再重新將手套模具4恢復到水平位置,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進入烘箱內,先使溫度控制在180℃-200℃進行第一次硫化處理10min,然后,隨著生產流水線向前移動緊接著進行第二次硫化處理5min,第二次硫化處理的溫度控制在100℃-150℃進行,整個硫化過程中手套模具4始終保持在水平位置并旋轉,冷卻后,使在隔離層2的表面形成硅膠層3,且硅膠層3中含有玻璃微珠,然后,將隔熱防寒手套脫模后,進行切邊、包裝,得到相應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

將得到的成品隔熱防寒手套進行耐溫性能的測試,選取的隔熱防寒手套為2mm厚度的要求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采用本隔熱防寒手套抓握100℃物體時105秒不燙手,抓握150℃物體時78秒不燙手,而抓握200℃物體時36秒不燙手。從結果表明具有很好的耐高溫性能,也就是很好的體現出了隔熱的性能,說明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導熱系數較低,同時,由于本隔熱防寒手套無需采用線縫制過程,密封性相當好,從而也就使其在潮濕等環境下工作時具有很好的防寒性能。

同時,本隔熱防寒手套的厚度分布均勻,手指交叉處和虎口處沒有出現厚度不勻的問題,但是手套的表面出現了明顯的凹凸不平的形狀,表面光潔度相對較差,且成品率就相應的降低。

本發明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對本發明已作出了詳細的說明并引證了一些具體實施例,但是對本領域熟練技術人員來說,只要不離開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可作各種變化或修正是顯然的。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卢龙县| 新丰县| 乐至县| 玉门市| 铜梁县| 鹤岗市| 玛多县| 阳山县| 包头市| 屯门区| 建宁县| 长阳| 平舆县| 金门县| 揭阳市| 江川县| 迁安市| 双城市| 大新县| 英吉沙县| 琼海市| 什邡市| 桓仁| 开鲁县| 交城县| 滁州市| 从江县| 泽库县| 灵石县| 岳西县| 高唐县| 喀喇沁旗| 巴彦县| 库尔勒市| 大荔县| 新和县| 科技| 屏东县| 和田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