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勞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乳膠手套。
背景技術:
手套作為保護手部的工具而被廣泛應用,乳膠手套由于具有防水、防污、耐熱等優點而被大規模生產應用。乳膠手套彈性好,并且可以降解,但是現有技術中的乳膠手套只是一層橡膠,寒冷的冬天在使用時會很不方便,手掌部和手臂部不可分離,并且乳膠手套上部只是一條簡單的松緊帶,長時間使用后很容易斷掉,在平時清洗碗時,使用洗碗布不方便,不能適用清洗不同種類的東西,存在戴著手套拿取東西時不穩的問題。
天然乳膠是一種經生物合成、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因優異的綜合性能而被廣泛應用于醫用導管、醫用手套及避孕套等產品中。但是天然乳膠因含有不飽和雙鍵,使其耐油性、耐老化性較差,其中的微童水溶性蛋白引起人體過敏反應。乳膠中的非橡膠物質在膠乳成膜過程中向乳膠膜表面遷移導致膜表面粘連并易被微生物感染變質,由此限制作為乳膠材料的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乳膠手套,使天然乳膠膜在降低水溶性蛋白溢出、耐老化性能、降低膜表面粘度及抗菌性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乳膠手套,包括外層和內層,外層包括:手掌本體和手臂部,手掌本體由手心面層和手背面層拼合,手心面層或手背面層上設有粘扣凸起;所述內層為由0.2-2wt%的氧化殼聚糖、0.5-3wt%的絲膠、0-2wt%的有機硅聚合物、0.2-1wt%的氧化釔和余量的乳膠組成。
殼聚糖具有捕捉蛋白質等作用,但不溶于乳膠堿性體系,本發明首先采用氧化充聚糖,將其應用于天然乳膠的改性,氧化殼聚糖捕捉乳膠中的蛋白質并發生相互作用反應,改變蛋白質的水溶性并鎖定在固化的膠膜中,降低水溶蛋白質的溢出。添加1.0%的氧化殼聚糖改性的乳膠膜的水溶性蛋白溢出量可降低至45.71μg/g。
絲膠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耐腐蝕等諸多橡膠需要但又不具備的性質,將其與氧化殼聚糖共同改性天然乳膠,使絲膠和氧化殼聚糖組合物與橡膠中的蛋白結合,其中化學交聯、氫鍵交聯等作用使蛋白質結構發生不同層次上的改變,致使過敏蛋白改性,并與膠粒保護層中的蛋白進行自組合,構成軟凝聚態結構,在橡膠凝固的作用下,遷移并定著在橡膠微相的裂縫和空隙中,在提高橡膠膜的致密性阻隔性和補強性的同時,所制膠膜在耐溶劑、耐老化、抗菌性及減少水溶性蛋白溢出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本發明采用的有機硅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理惰性、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等優點,并且表面能低,能在制品表面富集,使過敏源與人體皮膚隔離,產生抗過敏的效果。在上述改性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有機硅聚合物,所制乳膠膜在增加耐老化性、耐溶劑性,降低膜表面摩擦系數及粘性均有改善。
本發明的乳膠手套使天然乳膠膜在降低水溶性蛋白溢出、耐老化性能、降低膜表面粘度及抗菌性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一種乳膠手套,包括外層和內層,外層包括:手掌本體和手臂部,手掌本體由手心面層和手背面層拼合,手心面層或手背面層上設有粘扣凸起;所述內層為由0.2wt%的氧化殼聚糖、0.5wt%的絲膠、0.2wt%的氧化釔和余量的乳膠組成。
實施例2
一種乳膠手套,包括外層和內層,外層包括:手掌本體和手臂部,手掌本體由手心面層和手背面層拼合,手心面層或手背面層上設有粘扣凸起;所述內層為由2wt%的氧化殼聚糖、3wt%的絲膠、2wt%的有機硅聚合物、1wt%的氧化釔和余量的乳膠組成。
實施例3
一種乳膠手套,包括外層和內層,外層包括:手掌本體和手臂部,手掌本體由手心面層和手背面層拼合,手心面層或手背面層上設有粘扣凸起;所述內層為由1wt%的氧化殼聚糖、2wt%的絲膠、1wt%的有機硅聚合物、0.5wt%的氧化釔和余量的乳膠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