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高跟鞋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更換鞋跟的高跟鞋。
背景技術:
高跟鞋是指鞋跟特別高的鞋,會使穿鞋者的腳跟明顯高于腳趾。女士穿高跟鞋除了增加高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能使穿鞋者的步幅減小,并因重心前置,使腿部相應挺直,從而使女士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風韻。因此,高跟鞋喜受女士青睞。
高跟鞋的鞋跟樣式非常多,如細跟、粗跟、楔型跟、釘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但無論怎樣的樣式,現在常見的高跟鞋其鞋身與鞋跟之間是固定連接形成一體式的,且高跟鞋鞋跟的高度都是無法改變的。而隨著現代女性生活的工作節奏加快,一天內可能會經歷不同場合或身份的切換,例如在公司、與客戶商談或商務聚會這樣正式的場合就需要穿著高跟鞋,而下班回家、逛街或超市購物這樣日常生活中就適合穿著便于行走的低跟鞋。
但是,如果每天穿一雙鞋再帶上一雙鞋,又顯得過于累贅和麻煩。另外,由于有些款式的高跟鞋的鞋跟高度過高,在穿著時身體重心會發生改變,容易摔倒,對腳部和腿部的壓力也會加大,長時間行走會引起腳部的疼痛感,如果長期穿著鞋跟高度過高的高跟鞋還會引起腳部骨骼的變形。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更換鞋跟的高跟鞋。
發明內容: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可更換鞋跟的高跟鞋,實現女性消費者可以在不脫掉高跟鞋的情況下,快速實現高跟鞋鞋跟的更換,從而達到一雙鞋既美觀又能多種高度、多種場合穿著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更換鞋跟的高跟鞋,包括鞋跟和卡臺,卡臺設置于鞋身跟部,卡臺與鞋跟通過卡榫機構、卡鉤機構相連接。卡榫機構包括設于鞋跟上的卡槽和設于鞋身跟部的卡臺,兩者形狀相契合,相互固定。卡臺頂部與鞋身跟部連接,底層為卡臺結構層,包括內部加固板、卡鉤活動腔、按鈕結構、卡鉤結構和固定螺釘.按鈕結構包括按鈕、活動槽、圓柱凸臺、按鈕彈簧、彈簧固定槽;卡鉤結構包括卡鉤、固定軸、彈簧定位軸一、彈簧定位軸二、卡鉤彈簧。卡鉤機構包括卡鉤與位于鞋跟卡槽的固定鐵芯。鞋跟卡槽開口朝向鞋頭,固定鐵芯位于卡槽底部凹槽內。本發明實現了同一雙高跟鞋能夠更換不同高度的鞋跟,滿足了不同場合穿著不同高度鞋跟的需求。
所述的卡鉤通過固定軸固定于卡鉤活動腔內,其底端突出卡臺底部,且與鞋跟凹槽內的固定鐵芯相契合,兩者組成卡鉤機構,從而起到固定卡臺與鞋跟的作用。
所述的內部加固板的底部與卡臺底部通過固定螺釘相固定,其頂部嵌入卡臺內部。
所述的按鈕結構與卡鉤結構被內部加固板固定在卡鉤活動腔內部,從而使按鈕結構、卡鉤結構不會脫離卡臺內部。
所述的按鈕結構中的按鈕位于卡臺結構層前側中間位置,略微突出卡臺表面。
所述的圓柱凸臺固定于內部加固板的內壁上側,活動槽位于按鈕頂面,圓柱凸臺底端位于活動槽內,通過圓柱凸臺與活動槽控制按鈕的活動范圍。
所述的按鈕彈簧位于彈簧固定槽內,卡鉤彈簧通過彈簧定位軸一與彈簧定位軸二固定于卡鉤上。
所述的卡臺有按鈕的一側呈弧形曲面,與鞋跟卡槽的一側邊緣光滑連接,卡臺嵌入鞋跟,后視不可見,且不影響鞋跟外觀整體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卡榫機構即梯形卡臺與梯形卡槽,以及卡鉤結構,兩者相互配合可以阻擋鞋跟在行走的過程中脫落;
2.卡臺的前段呈現為弧形曲面,與鞋跟契合后,兩者形成光滑曲面,從外觀上看,卡臺嵌入鞋跟,處于隱藏的狀態;
3.鞋跟上口與鞋身相接處無明顯縫隙,等同于常規高跟鞋鞋跟與鞋身契合后的外觀;
4.本發明通過按壓卡臺前端的按鈕,穿戴者無需脫掉高跟鞋便可以完成更換鞋跟,方面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鞋跟與卡臺契合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鞋跟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卡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鞋跟,101-卡槽,102-凹槽,103-固定鐵芯,2-卡臺,3-內部加固板,301-卡鉤活動腔,4-按鈕,401-活動槽,402-圓柱凸臺,403-按鈕彈簧,404-彈簧固定槽,5-卡鉤,501-固定軸,502-彈簧定位軸一,503-彈簧定位軸二,504-卡鉤彈簧,6-固定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請結合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公開一種可更換鞋跟的高跟鞋,它包括鞋跟1和卡臺2,卡臺2設置于鞋身跟部,卡臺2與鞋跟1通過卡榫機構、卡鉤機構相連接。卡榫機構包括設于鞋跟1上的梯形卡槽101和設于鞋身跟部的梯形卡臺2,兩者之間形狀相契合,相互固定。卡臺2頂部與鞋身跟部連接,底層內部為卡臺結構層,卡臺結構層包括內部加固板3、卡鉤活動腔301、按鈕結構、卡鉤結構和固定螺釘6。按鈕結構包括按鈕4、活動槽401、圓柱凸臺402、按鈕彈簧403、彈簧固定槽404;卡鉤結構包括卡鉤5、固定軸501、彈簧定位軸一502、彈簧定位軸二503、卡鉤彈簧504。卡鉤機構包括卡鉤5與位于鞋跟1卡槽101的固定鐵芯103。鞋跟卡槽101開口朝向鞋頭,固定鐵芯103位于卡槽101底部凹槽102內.卡鉤5底端突出卡鉤活動腔301底部,且與鞋跟凹槽102內的固定鐵芯103相契合后,起到固定卡臺2與鞋跟1的作用,以防止鞋跟1從卡臺2上脫落。
結合圖3,位于內部加固板3內壁的圓柱凸臺402,其底端位于按鈕4頂面的活動槽401內,當按鈕4活動時,可以控制按鈕4的活動范圍。
更換鞋跟1時,先按壓卡臺2前側的按鈕4,按鈕4沿受力方向運動,同時,位于彈簧固定槽404與卡鉤5之間的按鈕彈簧403受到擠壓,在按鈕4的作用力下,卡鉤5以固定軸501為運動軸心逆時針轉動,卡鉤5底端向卡鉤活動腔301內部運動,并從鞋跟1凹槽102內的固定鐵芯103上脫離,將鞋跟1沿后跟方向拔出,松開按鈕4,按鈕4在按鈕彈簧403的作用力下復位,同時,卡鉤5在卡鉤彈簧504的作用力下復位,突出卡臺2表面。安裝鞋跟1時,將鞋跟1的卡槽101對準卡臺2,同時按壓按鈕4,卡鉤5收進卡鉤活動腔301,朝鞋頭方向安裝鞋跟1,當鞋跟1與卡臺2完全契合后,松開按鈕4,卡鉤5鉤住凹槽102內的固定鐵芯103,鞋跟安裝完成。另外,所述的鞋跟1的類型可以是高跟,也可以是中低跟。
結合圖1,卡臺2有按鈕4的一側呈曲面,與鞋跟1卡槽101的一側邊緣光滑連接,卡臺2嵌入鞋跟1,后視不可見。
結合圖1,卡臺2與卡槽101組成了卡榫機構,兩者之間形狀相互契合,其結構將鞋跟1與卡臺2固定,防止鞋跟1在穿著的過程中前后晃動或從鞋底滑落。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并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