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固態粉末或液態粉末用粉餅的重填容器,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通過防止內部被多重氣密填充的化妝品的水分或揮發成分的蒸發,即使長時間使用也能夠維持粉末的特性的具有多重氣密結構的重填容器。
背景技術:作為女性用彩妝產品的代表例有粉餅。這種粉餅內部保管有被填充的液態或固態粉末的粉底。然而,這種粉底有如下缺點,即如果與外部空氣無法適當地保持氣密,則因水分或揮發性物質蒸發導致固有香味耗盡的同時變硬或產生龜裂而被分成碎片,從而使用壽命降低。為此,彩妝產品用化妝品容器為了防止收納于內部的彩妝產品的變質,而構成為蓋上蓋時內部容器被密封。而且,最近公開有更換收納有新的粉底的重填容器來使用的粉餅。這種重填容器的代表有下部主體與上部蓋鉸鏈連接的結構,由于容納于下部主體內部的粉底(彩妝產品)等中含有揮發性溶劑,因此若無法保持氣密,不但無法長時間使用,還導致固有香味的蒸發。因此,大多提供有具有提高氣密性的結構的重填容器。作為一例,韓國授權專利第10-1271359號(以下,稱為現有技術文獻1)中,下部主體的上端邊緣凸出形成有環形組裝用凸起,上部蓋的下部邊緣突出形成有形成被插入環形組裝用凸起的環形凹槽的環形組裝部,以使通過凹凸結合而提供氣密。這種現有技術文獻1中簡單地提供了如下:形成突出于上部蓋的2個組裝凸出部與所述組裝凸出部結合的2個凹槽的中央組裝用凸起凹凸結合于形成于該組裝用凸起的左右兩側的防滑壁。然而,這種現有技術文獻1有如下缺點:2個凸起與2個凹槽結合時,由于所述凹槽中充滿的空氣的排出不順利導致上部蓋的關閉不順利,具有較寬的厚度的凸起和凹槽隨著使用而發生變形時,無法順利地開閉上部蓋。因此,為了提供平滑的關閉作用,提供與形成環形凹槽的兩側的組裝凸出部的端部內側面對置而形成傾斜部而成為楔子形態的結合結構。由此,具有如下缺點:在關閉上部蓋的狀態下為了打開而進行打開操作時,基于楔子結構的環形凸起在環形凹槽中兩側面均因表面接觸而無法輕松脫離。尤其,在未適用密封件的狀態下的一個凸起和與此對應的凹槽之間的結合結構因長時間使用而變形,從而導致氣密性降低。即,具有如下缺點:具有相同的的凸出高度的一個環形的組裝用凸起和與所述環形的組裝用凸起結合的具有相同的槽高度的一個環形凹槽之間可結合,但是為了不使用密封件來提高氣密性而增加凸起和凹槽的數量時,難以通過關閉來同時結合多個凸起與多個凹槽,而且發生變形時難以順利地進行關閉和打開操作。專利文獻1:韓國授權專利第10-1271359號(授權日期:2013.05.29)
技術實現要素: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多重氣密結構的重填容器,不使用氣密用密封件,通過多個凸起與多個凹槽的結合而在多重氣密結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與外部空氣的阻斷氣密性,通過多重凸起與多重凹槽之間的結合與分離的開閉動作而具有平滑性。技術方案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多重氣密結構的重填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蓋,形成有一側具備軸槽凸起片的最外側的卡定凸出部、隔著間隔突出于所述卡定凸出部的內側的4個上部1號~上部4號凸起、及由這些凸起形成的3個上部1號~上部3號凹槽;下部主體,形成有一側具備鉸鏈軸的最外側的支撐臺階、隔著間隔突出于所述支撐臺階的內側而與所述3個上部1號~上部3號凹槽和上部1號~上部4號凸起對接結合的3個下部1號~下部3號凸起及下部1號~下部3號凹槽,所述鉸鏈軸與軸槽凸起片樞接,以通過所述上部蓋的旋轉對所述下部主體的收納空間提供氣密,所述上部1號~上部3號凸起及上部1號~上部3號凹槽與所述下部1號~下部3號凸起及下部1號~下部3號凹槽之間交錯結合,結果使所述卡定凸出部通過與所述支撐臺階的緊密結合而提供多重氣密。此時,本實用新型的特征而在于,所述上部蓋的上部1號凸起比所述卡定凸出部長,所述卡定凸出部比上部4號凸起長,所述上部2號凸起和上部3號凸起以相同高度比所述上部1號凸起較長地形成,通過以所述鉸鏈軸為中心進行旋轉,首先,使所述上部1號凸起與所述下部1號凸起接觸,其次,使所述上部2號凸起與下部2號凸起接觸,再次,使所述上部3號凸起與下部3號凸起接觸,最后,使所述上部4號凸起與下部3號凸起的內側面接觸,結果所述卡定凸出部與所述支撐臺階貼緊而變得氣密。并且,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分別形成于所述上部1號~上部3號凸起的傾斜面與分別形成于所述下部1號~下部3號凸起的傾斜面的接觸與從傾斜面延長的垂直面的一部分表面接觸,從而由于不是兩側面緊貼的楔子結合,因此開閉操作時不費勁。實用新型效果根據本實用新型,上部蓋和下部主體能夠通過多重凸起與通過該凸起形成的凹槽之間的彼此之間的交錯對接結合而持續氣密效果。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在形成于上部蓋的多重凸起的傾斜界線上通過最小的垂直面之間的表面接觸而被密封,從而確保平滑的開閉操作。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部蓋與下部蓋能夠通過注射成型而用作重填容器,在工業上可期待量產效果,且能夠廉價提供。附圖說明圖1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的組裝狀態的正面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離狀態的正面剖視圖。圖3至圖8是表示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操作的階段性操作的剖視圖。附圖標記:10-重填容器;20-下部主體21-支撐臺階;22-下部1號凸起23-下部2號凸起;24-下部3號凸起25-下部1號凹槽;26-下部2號凹槽27-下部3號凹槽;28-鉸鏈軸29-收納空間;30-上部蓋31-卡定凸出部;31a-粉撲收納空間31b-把手;32-上部1號凸起33-上部2號凸起;34-上部3號凸起35-上部4號凸起;36-上部1號凹槽37-上部2號凹槽;38-上部3號凹槽39-軸槽凸起片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不但能夠通過多個凸起之間的交錯結合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基于多重氣密的氣密性,而且通過改善多重凸出的凸起結構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基于開閉操作的平滑性。以下,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中,只要不影響實用新型的說明,示于圖面的構成要件的結構及大小可簡化或省略。圖1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的組裝狀態的正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離狀態的正剖視圖。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重填容器10由下部主體20及與下部主體鉸鏈結合的上部蓋30構成。如圖1所示,這種本實用新型的重填容器10收納并組裝于與粉餅容器1的下部殼體2鉸鏈或螺紋開閉的頂蓋3的內部。如圖2所示,下部主體20形成有最外側的支撐臺階21、隔著間隔突出于該支撐臺階的內側的3個下部1號~下部3號凸起22、23、24及通過所述支撐臺階21和所述下部1號~下部3號凸起22、23、24成型的下部1號~下部3號凹槽25、26、27,所述支撐臺階21的一側具備鉸鏈軸28。所述下部3號凸起24的內側具備收納液態或固態粉底C的收納空間29。而且,所述支撐臺階21和所述下部1號~下部3號凸起22、23、24以環形狀凸出,從而所述下部1號~下部3號凹槽25、26、27理當形成為環形凹槽。另外,所述下部1號~下部3號凸起22~24在上端部外側分別形成下部1號~下部3號傾斜面22a、23a、24a。上部蓋30形成最外側的卡定凸出部31、隔著間隔突出于該卡定凸出部的內側的上部1號~上部4號凸起32、33、34、35及由這些凸起形成的3個上部1號~上部3號凹槽36、37、38,所述卡定凸出部31的一側具備軸槽凸起片39。此時,所述上部1號~上部3號凸起32~34在下端部內側形成上部1號~上部3號傾斜面32a、33a、34a。而且,所述卡定凸出部31和所述上部1號~上部4號凸起32、33、34、35以環形狀凸出,從而所述上部1號~上部3號凹槽36、37、38理當形成為環形凹槽。另外,所述上部蓋30的上部1號凸起32比所述卡定凸出部31長,所述卡定凸出部31比上部4號凸起35長,所述上部2號凸起33與上部3號凸起34以相同高度形成為比所述上部1號凸起32長。另外,所述卡定凸出部31的對置側設有容納通常的化妝用粉撲的粉撲收納空間31a,所述軸槽凸起片39的對置側的所述粉撲收納空間31a的外側凸出設有把手31b。這種本實用新型如圖3所示,通過以下部主體20的鉸鏈軸28為軸點,所述軸槽凸起片39旋轉地關閉上部蓋30。更詳細地說明這種本實用新型的操作時,如圖4及圖5所示,所述上部蓋30的上部1號~上部3號凸起32、33、34及所述下部1號~下部3號凸起22、23、24通過對置形成的上部1號~上部3號傾斜面32a、33a、34a、下部1號~下部3號傾斜面22a、23a、24a依次相接而交錯結合。如圖6至圖7所示,從所述下部主體20的中心軸線P地點,所述下部2號凸起23的下部2號傾斜面23a、下部1號凸起22的下部1號傾斜面22a對置側的垂直面依次與所述上部蓋30的上部3號凸起34的上部3號傾斜面34a、上部2號凸起33的上部2號傾斜面33a的對置側垂直面接觸,上部5號凸起35依次與下部3號凸起24的傾斜面24a的對置側的垂直面相接結合,上部1號凸起32的傾斜面32a與下部1號凸起22的傾斜面22a相接結合,各凹槽中充滿的空氣輕松地排出而結合,如圖8所示,最終所述卡定凸出部31通過與所述支撐臺階21的緊密結合而以多重氣密的狀態被關閉。在這樣的過程中,本實用新型通過上部蓋30以所述鉸鏈軸28為中心旋轉,首先,使所述上部1號凸起32與所述下部1號凸起22接觸,其次,使所述上部2號凸起33與下部2號凸起23接觸,再次,使所述上部3號凸起34與下部3號凸起24接觸,最后,使所述上部4號凸起35和下部3號凸起24的內側面接觸,結果所述卡定凸出部31貼緊于所述支撐臺階21而變得氣密。這種過程的所述上部蓋30的關閉從下部主體20的中心軸線P地點,所述上部3號凸起33和下部2號凸起23、所述上部2號凸起34和下部1號凸起24、所述上部5號凸起35和下部3號凸起24各自的垂直面依次相接結合,凸起與凹槽結合的同時依次排出空氣。這種結合在所述鉸鏈軸28越往所述上部蓋30的把手31b側越進行結合,形成于所述上部1號~上部3號凸起32、33、34的一側傾斜面32a、33a、34a的界線和脫離所述下部1號~下部3號凸起22、23、24的一側傾斜面的界線的一部分垂直面之間緊密結合,以最小表面接觸輕松地進行開閉操作。本實用新型的所述關閉操作理當通過相反順序提供打開操作。以上說明的本實用新型在由其權利宗旨申請的權利要求的思想和范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