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拐杖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老年人的戶外運動拐杖。
背景技術:拐杖作為一種輔助傷殘、老弱群體的行走的工具,同時也作為人們戶外運動的輔助工具,其使用越來越廣泛,現有技術中的拐杖,功能單一,只能用來輔助走路,老年人行走在滿是灰塵的路上時,當拐杖落下時濺起的灰塵會粘到老年人的身上,弄臟老年人的衣服,給老年人帶來很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避免濺起的灰塵粘到老年人身上的用于老年人的戶外運動拐杖。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于老年人的戶外運動拐杖,包括手柄與杖桿,所述手柄包括橫桿與豎桿,所述豎桿的上端固定在橫桿的中部,所述豎桿的下端與杖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杖桿的下端設置有杖頭與防塵罩,所述防塵罩位于杖頭的上方,所述防塵罩與杖桿通過螺紋連接。進一步的是,所述杖桿由上杖桿、中杖桿、下杖桿組成,所述上杖桿、中杖桿、下杖桿均為中空的筒體結構,所述中杖桿的外徑與上杖桿的內徑相匹配,中杖桿的上端能夠插入上杖桿內,所述中杖桿的上端設置有第一自鎖結構,所述下杖桿的外徑與中杖桿的內徑相匹配,下杖桿的上端能夠插入中杖桿內,所述下杖桿的上端均設置有第二自鎖結構;所述第一自鎖結構包括第一螺桿,所述第一螺桿的下端固定在中杖桿的上端面,第一螺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桿上套設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內表面設置有與第一螺桿的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所述第一套筒上套設有第一脹筒,所述第一脹筒的內徑從下向上逐漸變小,所述第一脹筒的外徑與上杖桿的內徑相匹配且第一脹筒與上杖桿的內壁之間摩擦配合,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徑小于第一脹筒的下端內徑且大于第一脹筒的上端內徑,所述第一套筒的外表面沿其軸線方向設置有兩個第一刮板,所述第一脹筒的側壁上沿其軸線方向設置有兩個第一凹槽,其中一個第一凹槽貫穿整個第一脹筒的側壁,另外一個第一凹槽從第一脹筒的中部延伸至第一脹筒的上端面,兩個第一刮板分別位于兩個第一凹槽內,當第一螺桿轉動時,第一套筒沿第一螺桿上下移動;所述第二自鎖結構包括第二螺桿,所述第二螺桿的下端固定在下杖桿的上端面,第二螺桿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桿上套設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內表面設置有與第二螺桿的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所述第二套筒上套設有第二脹筒,所述第二脹筒的內徑從下向上逐漸變小,所述第二脹筒的外徑與中杖桿的內徑相匹配且第二脹筒與中杖桿的內壁之間摩擦配合,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徑小于第二脹筒的下端內徑且大于第二脹筒的上端內徑,所述第二套筒的外表面沿其軸線方向設置有兩個第二刮板,所述第二脹筒的側壁上沿其軸線方向設置有兩個第二凹槽,其中一個第二凹槽貫穿整個第二脹筒的側壁,另外一個第二凹槽從第二脹筒的中部延伸至第二脹筒的上端面,兩個第二刮板分別位于兩個第二凹槽內,當第二螺桿轉動時,第二套筒沿第而螺桿上下移動。進一步的是,所述下杖桿的上端與第二自鎖結構之間設置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包括插桿、環形擋板、圓形擋板、彈簧,所述圓形擋板的外徑與中杖桿的內徑相互匹配,所述插桿的上端固定在圓形擋板的下表面,所述環形擋板固定在下杖桿的上端,所述彈簧套設在插桿上且插桿的下端穿過環形擋板伸入下杖桿內,所述環形擋板的內徑與插桿的外徑相適配。進一步的是,所述下杖桿的下端設置有防撞擊結構,所述防撞擊結構包括活動塊、固定擋板、滑動擋板,所述活動塊的下端與杖尖固定連接,活動塊的上端伸入下杖桿內且能夠在下杖桿內自由滑動,所述固定擋板、滑動擋板均位于下杖桿內,所述固定擋板固定在下杖桿的內壁上,活動擋板能夠沿下杖桿的中心軸線方向自由滑動,活動擋板、固定擋板與下杖桿的內壁圍成一個密閉的空腔,所述固定擋板上設置有單向進氣閥,所述單向進氣閥的進氣口與外界連通,所述單向進氣閥的出氣口與空腔連通,所述活動擋板位于活動擋板與活動塊之間,所述活動擋板與活動塊之間設置有橡膠彈簧,所述橡膠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活動塊的上表面,橡膠彈簧的上端固定在活動擋板的下表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用于老年人的戶外運動拐杖通過在杖桿的下端設置防塵罩,當老年人行走在滿是灰塵的路上時,當拐杖落下時濺起的灰塵會被防塵罩擋住,避免濺起的灰塵粘到老年人的身上。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老年人的戶外運動拐杖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自鎖結構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自鎖結構的截面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脹筒的一側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脹筒的另一側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二自鎖結構的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二自鎖結構的截面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二脹筒的一側視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二脹筒的另一側視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防撞結構的示意圖;圖中標記說明:手柄1、橫桿101、豎桿102、杖桿2、上杖桿21、中杖桿22、下杖桿23、第一自鎖結構24、第一螺桿241、第一螺母242、第一套筒243、第一脹筒244、第一刮板245、第一凹槽246、第二自鎖結構25、第二螺桿251、第二螺母252、第二套筒253、第二脹筒254、第二刮板255、第二凹槽256、緩沖裝置26、插桿261、環形擋板262、圓形擋板263、彈簧264、杖頭6、防塵罩7、防撞擊結構8、活動塊801、固定擋板802、活動擋板803、空腔804、單向進氣閥805、橡膠彈簧806。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10所示,該用于老年人的戶外運動拐杖,包括手柄1與杖桿2,所述手柄1包括橫桿101與豎桿102,所述豎桿102的上端固定在橫桿101的中部,所述豎桿102的下端與杖桿2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杖桿2的下端設置有杖頭6與防塵罩7,所述防塵罩7位于杖頭6的上方,所述防塵罩7與杖桿通過螺紋連接。通過在杖桿的下端設置防塵罩7,當老年人行走在滿是灰塵的路上時,當拐杖落下時濺起的灰塵會被防塵罩7擋住,避免濺起的灰塵粘到老年人的身上。為了使拐杖能夠適應不同身高的人,所述杖桿2由上杖桿21、中杖桿22、下杖桿23組成,所述上杖桿21、中杖桿22、下杖桿23均為中空的筒體結構,所述中杖桿22的外徑與上杖桿21的內徑相匹配,中杖桿22的上端能夠插入上杖桿21內,所述中杖桿22的上端設置有第一自鎖結構24,所述下杖桿23的外徑與中杖桿22的內徑相匹配,下杖桿23的上端能夠插入中杖桿22內,所述下杖桿23的上端均設置有第二自鎖結構25;如圖2至5所示,所述第一自鎖結構24包括第一螺桿241,所述第一螺桿241的下端固定在中杖桿22的上端面,第一螺桿24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螺母242,第一螺桿241上套設有第一套筒243,所述第一套筒243的內表面設置有與第一螺桿241的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所述第一套筒243上套設有第一脹筒244,所述第一脹筒244的內徑從下向上逐漸變小,所述第一脹筒244的外徑與上杖桿21的內徑相匹配且第一脹筒244與上杖桿21的內壁之間摩擦配合,所述第一套筒243的外徑小于第一脹筒244的下端內徑且大于第一脹筒244的上端內徑,所述第一套筒243的外表面沿其軸線方向設置有兩個第一刮板245,所述第一脹筒244的側壁上沿其軸線方向設置有兩個第一凹槽246,其中一個第一凹槽246貫穿整個第一脹筒244的側壁,另外一個第一凹槽246從第一脹筒244的中部延伸至第一脹筒244的上端面,兩個第一刮板245分別位于兩個第一凹槽246內,當第一螺桿241轉動時,第一套筒243沿第一螺桿241上下移動;如圖6至9所示,所述第二自鎖結構25包括第二螺桿251,所述第二螺桿251的下端固定在下杖桿23的上端面,第二螺桿251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螺母252,第二螺桿251上套設有第二套筒253,所述第二套筒253的內表面設置有與第二螺桿251的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所述第二套筒253上套設有第二脹筒254,所述第二脹筒254的內徑從下向上逐漸變小,所述第二脹筒254的外徑與中杖桿22的內徑相匹配且第二脹筒254與中杖桿22的內壁之間摩擦配合,所述第二套筒253的外徑小于第二脹筒254的下端內徑且大于第二脹筒254的上端內徑,所述第二套筒253的外表面沿其軸線方向設置有兩個第二刮板255,所述第二脹筒254的側壁上沿其軸線方向設置有兩個第二凹槽256,其中一個第二凹槽256貫穿整個第二脹筒254的側壁,另外一個第二凹槽256從第二脹筒254的中部延伸至第二脹筒254的上端面,兩個第二刮板255分別位于兩個第二凹槽256內,當第二螺桿251轉動時,第二套筒253沿第而螺桿上下移動。該杖桿在拐杖不使用時,可以松開第二自鎖結構25將下杖桿23整個插入中杖桿22內,再松開第一自鎖結構24將中杖桿22整個插入上杖桿21內,這樣整個拐杖就變得非常端,便于老人攜帶,在需要使用拐杖時,拔出下杖桿23與中杖桿22至合適位置然后將擰緊第一自鎖結構24與第二自鎖結構25,從而將上杖桿21、中杖桿22、下杖桿23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自鎖結構24的工作原理如下:將中杖桿22插入上杖桿21后,轉動中杖桿22,由于第一螺桿241的下端與中杖桿22固定在一起,中杖桿22轉動會帶動第一螺桿241轉動,第一螺桿241轉動時會使得第一套筒243沿第一螺桿241上下移動,由于第一脹筒244的外徑與上杖桿21的內徑相匹配且第一脹筒244與上杖桿21的內壁之間摩擦配合,當第一套筒243向上移動時,第一脹筒244由于摩擦力存在并不會向上移動,同時由于第一脹筒244的內徑從下向上逐漸變小且第一套筒243的外徑小于第一脹筒244的下端內徑且大于第一脹筒244的上端內徑,第一套筒243向上移動時會將第一脹筒244的上端撐開,使得第一脹筒244與上杖桿21的內壁之間脹緊,從而完成自鎖過程,若要解鎖,只需反向轉動中杖桿22即可,整個過程操作非常簡單,第二自鎖結構25的工作原理與第一自鎖結構24的工作原理相同。拐杖突然著地時會產生一個沖擊力,該沖擊力會對老年人的骨骼造成一定的損傷,為了避免該沖擊力對老年人造成損傷,保護老年人的骨骼,所述下杖桿23的上端與第二自鎖結構25之間設置有緩沖裝置26,所述緩沖裝置26包括插桿261、環形擋板262、圓形擋板263、彈簧264,所述圓形擋板263的外徑與中杖桿22的內徑相互匹配,所述插桿261的上端固定在圓形擋板263的下表面,所述環形擋板262固定在下杖桿23的上端,所述彈簧264套設在插桿261上且插桿261的下端穿過環形擋板262伸入下杖桿23內,所述環形擋板262的內徑與插桿261的外徑相適配。通過在下杖桿23的上端與第二自鎖結構25之間設置緩沖裝置26,利用緩沖裝置26可以抵消拐杖突然著地時產生的沖擊力,從而避免該沖擊力對老年人造成損傷,保護老年人的骨骼。為了進一步抵消拐杖著地時的沖擊力,從而避免該沖擊力對老年人造成損傷,保護老年人的骨骼,所述下杖桿23的下端設置有防撞擊結構8,所述防撞擊結構8包括活動塊801、固定擋板802、活動擋板803,所述活動塊801的下端與杖尖5或杖頭6連接,活動塊801的上端伸入下杖桿23內且能夠在下杖桿23內自由滑動,所述固定擋板802、活動擋板803均位于下杖桿23內,所述固定擋板802固定在下杖桿23的內壁上,活動擋板803能夠沿下杖桿23的中心軸線方向自由滑動,活動擋板803、固定擋板802與下杖桿23的內壁圍成一個密閉的空腔804,所述固定擋板802上設置有單向進氣閥805,所述單向進氣閥805的進氣口與外界連通,所述單向進氣閥805的出氣口與空腔804連通,所述活動擋板803位于活動擋板803與活動塊801之間,所述活動擋板803與活動塊801之間設置有橡膠彈簧806,所述橡膠彈簧806的下端固定在活動塊801的上表面,橡膠彈簧806的上端固定在活動擋板803的下表面。該防撞擊結構8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當拐杖的杖頭6或杖尖5著地時,會產生一個瞬間的沖擊力,該沖擊力沿杖尖5或杖頭6傳遞給活動塊801使得活動塊801沿在下杖桿23內向上滑動,活動塊801在向上移動的過程中會壓縮橡膠彈簧806,被壓縮的橡膠彈簧806會給活動塊801一個向下的反作用力抵消部分沖擊力,同時給活動擋板803一個向上的推力,使得活動擋板803沿下杖桿23的中心軸線方向向上活動,由于活動擋板803、固定擋板802與下杖桿23的內壁圍成一個密閉的空腔804,當活動擋板803向上移動時,空腔804逐漸變小,空腔804內的空氣被壓縮,活動擋板803受到壓縮空氣的阻力,至此拐杖的杖頭6或杖尖5著地時產生的瞬間沖擊力被抵消,不會沿杖桿2傳遞到手柄,可以有效避免該沖擊力對老年人造成損傷,保護老年人的骨骼,其中設置單向進氣閥805是為了避免空腔804內的空氣過少導致活動擋板803向上移動的距離過大,從而影響拐杖的正常使用,若空腔804內的空氣過少,只需握住杖頭6或杖尖5向外拉動使得活動擋板803向下移動,這樣空腔804逐漸變大,其空腔804內的氣壓逐漸變小,外界空氣便可以順利沿單向進氣閥805進入到空腔內,保證了空腔804內具有足夠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