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褲子,尤其涉及一種在醫療中為帶有引流管的病人使用的一種方便褲。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的病員衣褲是一種傳統的服裝,骨科病人在完成了人工髖、膝、髖膝關節置換術后穿著傳統的病員褲時會造成引流管、導尿管的扭曲或受壓。另外,傷口經加壓包扎后腿徑很粗,醫護人員在觀察傷口或是換藥時必須將病人的褲子脫下,給病人造成了不便,并可能加重術后的傷痛,同時,也使得醫護人員觀察處理傷口費時又費力。
手術患者在手術后一般要穿手術褲,現在使用的手術褲與常人所穿的褲子結構基本相同,穿、脫程序一樣。眾所周知,婦科手術患者在腹部手術后一般需要留置尿管或負壓引流管,患者所穿的手術褲在做各種檢查時穿、脫困難,容易暴露個人隱私,并且容易使尿液和引流液反流,造成感染,給患者和醫務人員帶來諸多不便。
為了預防血栓形成,盡快恢復腸蠕動,手術后病人除補充水分外,下床活動更為重要。導尿和留有引流管的病人,給下床活動帶來不便,為督促下床活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可以有利于觀察引流量,利于引流,方便引流管的放置,利于引流管的更換,方便會陰護理,減少污染,方便了病人下床活動的一種帶有引流管的病人使用的一種方便褲,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帶有引流管的病人使用的一種方便褲,包括褲右前片和褲左前片,其特征是:褲右前片和褲左前片后側通過后片連接,前側通過扣鼻和紐扣之間的配合連接,褲右前片和褲左前片前側連接處設置有擋邊,褲右前片和褲左前片在會陰下距大腿3-6cm處剪成彎月狀,褲右前片和褲左前片上分別設置有褲兜,褲兜上端大腿內側都留有開口,褲兜內側帶有控制引流管的限位帶,褲右前片和褲左前片和后片上側設置有腰帶。
所述的男性短褲的前面開口高于女性,女性的后臀大于男性。
本發明的優點如下:
患者舒適,護理輕松,褲子上下前面都設有開口,穿脫方便,會陰護理利于打開和對接接,操作方便,節省時間,此褲留有前開口,兩大腿前端,設有布兜,下床活動時,可將引流袋放入布兜內,利于引流管放置和觀察,防止引流袋下墜和脫落,并能充分暴露會陰區域,利于會陰護理和膀胱沖洗,特制褲子使用于所有留有尿管和需要會陰護理的病人。是一次性專人專用,價格低廉,備有大、中、小3種型號,可供不同體型病人選用,既符合衛生要求,又經濟實用,降低了醫院的感染率,使病人下床活動方便,盡快恢復腸蠕動,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對病人早期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
1、褲右前片;2、前開口; 3、會陰處彎月狀開口;4、褲左前片;5、扣鼻;6、紐扣;7、后片;8、引流管;9、限位帶;10、褲兜;11、腰帶。
具體實施方式
1、制作方法
先使用軟尺測好病人的腰圍,根據女性連體束身衣和普通患者服長褲的制作原理,將淺色純棉條紋布裁剪制成開放式多功能褲子。以腰圍80cm為例,取純棉布一塊,橫向對折制成圓筒狀,標明前后面,腰圍大小不一,前小后大,即實際側縫前置,前移量2cm左右,前面中線處完全裁剪開,(根據男、女生理特點,男性短褲的前面開口高于女性,女性的后臀大于男性),前片上底剪成19cm,下底剪成26cm,高剪成40cm兩片梯形布塊,后片上底剪成21cm,下底剪成28cm,高剪成40cm兩塊梯形布塊,在會陰下距大腿3-6cm處剪成彎月狀。前中線左右兩片和雙腿內側不對縫,將前后兩片縫在一起,腰部邊緣折下2cm對縫,于前面正中處留出雙口,腰部竄一條100cm左右腰帶,前開口和下端彎月狀開口,用紐扣在布外面連接,這樣上、中、下端可直接打開,操作時,前片分別向左右翻,后片從骶尾向后上方,就可完全暴露護理區域進行會陰護理。骶前引流管和尿管,從前開口最低端的紐扣處引出,在褲筒大腿前片左右各開一褲兜,褲兜上端大腿內側都留有開口,將引流袋放入兜內便可,再將上端用紐扣鏈接好,避免了引流管在普通短褲里打折、扭曲。利于觀察,利于引流。紐扣邊緣可附加2cm邊,將紐扣掩蓋,看上去更美觀大方。
2 、使用方法
需要穿褲子,把褲子上的紐扣全打開,先穿兩褲腿,把病人腰部托起,再把褲子后篇鋪在病人臀下,妥善固定引流管、尿管,將左右兩端布片向前中線對齊,兩大腿側的布片向上對齊,扣好各紐扣,系好腰帶即可。病人下床活動時,可將引流袋從大腿前端,開口處引出放入兩側不兜內,由于褲子設有前開口、會陰部設有彎月狀開口,穿脫方便,脫時把上端系帶解開,解開各紐扣,托起臀部從上退下便可。會陰護理時,把褲子的所有紐扣解開,將褲右片向右翻,左片向左翻,后片從會陰處向左上、右上兩側上翻,使會陰部護理區域充分暴露,臀下常規墊一治療巾,以防污染床單,注意操作時要將引流管和尿管妥善固定好,勿使引流管滑脫扭曲,操作完畢,取出治療巾,協助病人抬起臀部鋪平后布片,再將左右布片對齊放置好引流管,扣好紐扣,系好腰帶。褲潮濕或變硬要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