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拉鏈領域,尤其是一種拉牌可以自動回彈的拉頭。
背景技術:
在帶有自動鎖止裝置的拉鏈用拉頭中,通常使用爪鉤結構來實現拉牌自動回彈的功能,專利103220932A公開了一種帶有自動制動裝置的拉鏈用拉頭,該帶自動止動裝置的拉鏈用拉頭包括:主體,其形成有能供拉鏈鏈齒貫穿的鏈齒引導通路;卡定構件,利用銷將該卡定構件擺動自如地軸支承于該主體,該卡定構件具有能從形成于上述主體的卡定窗孔向上述鏈齒引導通路內突出的卡定爪;施力部,其對上述卡定構件施力,以使上述卡定爪自上述卡定窗孔向上述鏈齒引導通路內突出,該帶自動止動裝置的拉鏈用拉頭的特征在于,在配置在上述銷的兩端部的一對側板部分的供上述銷貫穿的通孔的周邊部,分別設有能與上述銷的端面抵接的鉚接突起,上述一對側板部分在上述通孔的周邊部形成有凹部,上述鉚接突起自該凹部延伸出來。該專利公開的技術方案結構復雜,零件較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拉頭,結構簡單,拉牌拉起超過九十度后仍然可以自動回彈,并且不會由于轉動過度導致無法回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彈簧拉頭,拉起拉牌松手后,拉牌會自動回彈至原位,并且不會發生拉牌轉動過度無法回彈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拉頭,包括拉頭底座,拉牌,連接軸和彈簧,拉頭底座包括上翼片、下翼片和連接上下翼片的連接柱,在上翼片的兩側設有上翼片側面,上翼片側面上設有用于安裝連接軸的兩個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翼片上還設有用于設置拉牌的方形下凹,方形下凹中設有進一步下陷的弧形下凹,弧形下凹前端與方形下凹的側壁連接,后端與方形下凹的底部平面連接,在弧形下凹與方形下凹的連接處設有鎖定通孔,鎖定通孔將弧形下凹分為第一通孔一側的第一弧形下凹和和第二通孔一側的第二弧形下凹,第一弧形下凹的前端與所述方形下凹的側壁的連接處設有前端平臺,后端通過止動垂面與 底部平面連接,第二弧形下凹的后端直接與底部平面連接,前端與方形下凹的側壁連接,所述前端平臺在第二弧形下凹處設有凸臺;
拉牌包括拉牌身,拉牌身的頂端設有彈簧安裝部分和止動部分,彈簧安裝部分和止動部分左右相鄰,彈簧安裝部分設有弧面,止動部分設有低于彈簧安裝部分的止動弧面,拉牌身的頂端還設有連接軸通孔,用于安裝連接軸,將拉牌固定在拉頭底座上,彈簧安裝部分設有與連接軸通孔同軸設置的彈簧安裝孔,半徑大于連接軸通孔的半徑,拉牌身的側面還設有與彈簧安裝孔相通的彈簧固定孔;
彈簧兩端設有第一延長端和第二延長端,第一延長端設有拐角,拉頭裝配后,彈簧設置在所述彈簧安裝孔中,拐角設置在所述凸臺與第二弧形下凹連接處,第二延長端卡入彈簧固定孔,安裝完成后,彈簧處于受壓狀態。
優選的,上翼片的內側面圍繞第一通孔處還設有向第二通孔一側突出的環形平臺,防止拉牌偏向第一通孔方向,避免轉動拉牌時拉牌與拉頭底座的側面發生摩擦,導致轉動不暢。
優選的,連接軸兩端設有固定端,通孔兩側設有用于容納固定端的弧形缺口,固定端進一步保證拉頭裝配后不易松脫。
優選的,拉牌的止動部分與彈簧安裝部分連接處的底面設有突出的鎖定頭,拉牌平放時,鎖定頭卡入鎖定通孔,防止拉牌發生滑動。
優選的,連接軸設置為圓柱體,一端設有齒輪狀的固定端,齒輪的齒頂圓直徑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徑,安裝時,固定端被破壞,卡入連接通孔中,保證固定效果。
優選的,連接軸設置為為圓柱體,頂部設有固定端,底部為設為空心管狀,安裝完成后對底部進行沖壓,空心管會向外翻卷形成凸耳結構,凸耳外徑大于所述連接通孔直徑,保證安裝效果。
優選的,彈簧安裝孔在背向所述鎖定頭的方向設有扇形下陷結構,形成于彈簧安裝孔的外側,所示扇形下陷結構的角度大于90°。在轉動拉牌時,下陷結構使拉牌可以避開彈簧的延長端,保證彈簧可以正常形變,且在安裝時,可以掛住彈簧,方便組裝。
優選的,彈簧安裝孔設為圓錐平臺狀,內側與連接通孔相連的一端的半徑小于外側與拉牌身相連的一端的半徑,彈簧固定孔的底部同樣設置為內側小于外側,方便拉牌在制備過程中的脫模。
優選的,彈簧的第二延長端設有固定折彎角,固定折彎角設置在所述彈簧固定孔中, 防止彈簧脫落。
優選的,彈簧固定孔與所述彈簧安裝孔相連,方向與所述第二延長端一致,使彈簧的第二延長端可以方便的卡入固定孔,防止彈簧脫落。
優選的,彈簧的第二延長端與彈簧的圓圈部分連接處設有拐角,拉牌上的彈簧固定孔方向與彈簧的第二延長端方向一致,保證彈簧的第二延長端卡入拉牌,不易脫落。
優選的,彈簧的第一延長端與彈簧的第二延長端與彈簧的圓圈部分相切,延長端上分別設有拐角和固定折彎角,且兩個角的尺寸一致,這樣彈簧就可以混用,兩個延長端均可以用來卡入拉牌身和卡入拉牌底座。
附圖說明
圖1為彈簧拉頭爆炸圖;
圖2為彈片拉頭底座示意圖;
圖3為彈片拉頭底座立體圖;
圖4為拉牌立體圖;
圖5為拉牌另一個角度的立體圖;
圖6為拉牌側視圖;
圖7為拉牌從連接軸通孔處剖開的剖面圖;
圖8為另一個實施例中拉牌從連接軸通孔處剖開的剖面圖;
圖9為另一種拉牌立體圖;
圖10為彈簧示意圖;
圖11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彈簧的示意圖;
圖12為第一種連接軸的示意圖;
圖13為第二種連接軸的示意圖;
圖14為拉頭在拉牌拉到極限時從止動部分剖開的剖視圖;
圖15為拉頭整體示意圖;
圖16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中彈簧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拉頭,如圖1所示,包括拉頭底座2,拉牌4,連接軸3和彈簧4,如圖2和圖3所示,拉頭底座2包括上翼片21、下翼片22和連接上下翼片的連接柱23,在上翼片的兩側設有上翼片側面26,上翼片側面26上設有用于安裝連接軸的兩個通孔,包括第一通孔271和第二通孔272,上翼片21上還設有用于設置拉牌的方形下凹24,方形下凹24中設有進一步下陷的弧形下凹25,弧形下凹25前端與方形下凹24的側壁連接,后端與方形下凹24的底部平面253連接,在弧形下凹25與方形下凹24的連接處設有鎖定通孔251,鎖定通孔251將弧形下凹25分為第一通孔271一側的第一弧形下凹255和第二通孔272一側的第二弧形下凹256,第一弧形下凹255的前端與方形下凹24的側壁的連接處設有前端平臺252,后端通過止動垂面254與底部平面253連接,第二弧形下凹256的后端直接與底部平面253連接,前端與方形下凹24的側壁連接,前端平臺252在第二弧形下凹處設有凸臺255;
如圖4和圖5所示,拉牌1包括拉牌身12,拉牌身12的頂端11設有彈簧安裝部分111和止動部分112,彈簧安裝部分111和止動部分112左右相鄰,彈簧安裝部分111設有弧面,止動部分112設有低于彈簧安裝部分的止動弧面,拉牌身的頂端11還設有連接軸通孔14,用于安裝連接軸3,將拉牌1固定在拉頭底座2上,彈簧安裝部分111設有與連接軸通孔14同軸設置的彈簧安裝孔141,半徑大于連接軸通孔14的半徑,拉牌身12的側面還設有與彈簧安裝孔141相通的彈簧固定孔142;
如圖9和圖10所示,彈簧4兩端設有第一延長端41和第二延長端42,第一延長端41設有拐角411,拉頭裝配后,彈簧4設置在彈簧安裝孔141中,拐角411設置在凸臺255與第二弧形下凹256連接處,第二延長端42卡入彈簧固定孔,安裝完成后,彈簧處于受壓狀態。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上翼片的內側面圍繞第一通孔271處還設有向第二通孔272一側突出的環形平臺261,防止拉牌偏向第一通孔271方向,拉牌身的側面與拉頭底座相接觸,避免轉動拉牌時拉牌與拉頭底座的側面發生摩擦,導致轉動不暢。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連接軸兩端設有固定端,通孔兩側設有用于容納固定端的弧形缺口,固定端進一步保證拉頭裝配后不易松脫。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5到圖7所示,拉牌的止動部分與彈簧安裝部分連接處的底面設有突出的鎖定頭13,拉牌平放時,鎖定頭卡入鎖定通孔251,防止拉牌發生滑動。
如圖1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連接軸設置為圓柱體,一端設有齒輪狀的固定端31,齒輪的齒頂圓直徑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徑,安裝時,固定端被破壞,卡入連接通孔中,保證固定效果。
如圖1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連接軸設置為為圓柱體,頂部設有固定端33,底部為設為空心管狀,安裝完成后對底部進行沖壓,空心管會向外翻卷形成凸耳結構,凸耳外徑大于所述連接通孔直徑,保證安裝效果。
如圖4和圖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彈簧安裝孔141在背向鎖定頭的方向設有扇形下陷結構15,形成于彈簧安裝孔141的外側,扇形下陷結構15的角度大于90°,與彈簧安裝孔連接處形成兩個臺階151和152。在轉動拉牌時,下陷結構使拉牌可以避開彈簧的延長端,保證彈簧可以正常形變,且在安裝時,臺階152可以掛住彈簧,方便組裝。
如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彈簧安裝孔141設為圓錐平臺狀,內側與連接通孔相連的一端的半徑小于外側與拉牌身相連的一端的半徑,彈簧固定孔142的底部同樣設置為內側小于外側,方便拉牌在制備過程中的脫模。
如圖9和圖1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彈簧的第二延長端42設有固定折彎角421,固定折彎角設置在彈簧固定孔142中,彈簧固定孔142與彈簧安裝孔141相連,方向與圖11中彈簧的第二延長端42一致,使彈簧的第二延長端可以方便的卡入固定孔,防止彈簧脫落,第二延長端42與彈簧的圓圈部分相切,進一步提高彈簧的強度,延長彈簧使用壽命。
如圖14所示,拉起拉牌轉動到極限時,拉牌的止動部分12會抵在拉頭底座的止動垂面254上,使拉牌無法進一步轉動。
如圖15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連接軸全部隱藏在拉頭底座中,從正面只能看到拉牌1和拉頭底座2,看不到連接軸的存在。
如圖6和圖10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彈簧的第二延長端42與彈簧的圓圈部分連接處設有拐角,拉牌上的彈簧固定孔142方向與彈簧的第二延長端42方向一致,保證彈簧的第二延長端卡入拉牌,不易脫落。
如圖1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彈簧的第一延長端41與彈簧的第二延長端42與彈簧的圓圈部分相切,延長端上分別設有拐角411和固定折彎角422,且兩個角的尺寸一致,這樣彈簧就可以混用,兩個延長端均可以用來卡入拉牌身和卡入拉牌底座, 降低裝配難度。
如圖1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彈簧的第二延長端42與彈簧的圓圈部分連接處相切,且第二延長端不設置固定折彎角,拉牌上的彈簧固定孔142方向與彈簧的第二延長端42方向一致,保證彈簧的第二延長端卡入拉牌,不易脫落。
拉頭裝配完成后,彈簧處于輕微扭轉變形狀態,拉起拉牌,帶動彈簧的第二延長端進一步發生扭轉,松開拉牌后,在彈簧的帶動下,拉牌會回復平放的位置。
將拉牌轉動到止動部分與拉頭底座的止動垂面相接觸時,無法進一步轉動拉牌。通過對止動垂面或止動部分角度的調節,可以調節拉牌轉動的極限角度,由于彈簧的帶動,即使拉牌轉動的極限角度非常大,也不會發生轉動過度無法回彈的情況。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